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709节

  “这……殿下怎么能先走呢?”杨再兴也是目瞪口呆,这不都在给他卖命吗?他怎么就跑了?

  曹成摆手:“不谈不谈,只待咱们往广南西路去,他必然就又回来了……”

  “这是为何啊?”杨再兴还想闹个明白。

  没想到曹成一语去:“我哪里知道是为何?他听得苏武要来的消息,拔腿就走……”

  杨再兴顿时无语,心中明白是明白的,只是如何能让人理解?

  “再兴呐……”曹成忽然变成了语重心长模样。

  “嗯?大帅吩咐就是!”

  “不是要吩咐什么,是想说啊,你我呢,如今……怎么说……咱们起兵了,那就是族诛之罪,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罪,无论如何,任何时候,你一定不可有那懈怠之心……”

  曹成话语,说得委婉。

  杨再兴自是明白,拱手一礼:“大帅放心,任何时候,我自用命而去,先死在前!”

  “好好好,这般好!”曹成安心不少,为何有这一番话语?因为,曹成心里,已然起了不安。

  杨再兴本是有话语接着要说的,便也没说出口……

  没想到,曹成说出口了:“你说,咱去广南,那苏武会追来吗?”

  “已然到得广州了,那苏武定不会轻易班师……”杨再兴笃定非常。

  “那……接下来,咱又该何去何从?”曹成岂能不想这些战略之大计?

  从广东去广西,从广西还能去哪里?

  “那……许就只有两条路,一路往交趾,一路往大理……”杨再兴闷头答着,其实心中也气馁……

  局势变化实在太快,起十数万大军,席卷天下之势也,没想到出门不久,一个广州就成了不可逾越之高山。

  往后去想,好似怎么都没什么前途了……

  仿佛一瞬间,成了无家之犬……

  未想,曹成还问:“那是去交趾好,还是去大理好?”

  这话……

  不愿去想,不愿去答。

  但还是得答:“交趾,蛮夷之地,土著野人之所,少通中原,人丁寡薄,城池低矮,怕是不敢得罪上国……那大理……大理国州郡数十,昔日与我大宋交好非常,皇子亲去,说不定奉若上宾……再说大理,汉人也多,字语能通……”

  “那就大理!咱一路往大理去!大理处于高地,易守难攻,国内定也是兵多将广……苏武此番想来也是仓促,定不会穷追猛打至此,只要咱们真到了大理,他自也班师回去了,哪怕再战,定也要准备良久,只待那苏武班师,我等还可再图……”

  曹成分析得句句不差。

  杨再兴也连连点头,不免心中也难受,看来是真要到外国久居了,远走他乡,岂能不悲?

  曹成已然起身:“既是议定,速速下令,诸部准备,咱们往广南西路去,先克梧州!”

  “好……”杨再兴也起身了,无奈至极,却也不得不为了。

  只是这般贼军,十数万去,要想开拔,还得准备一番,一日两日还真走不了……

  只道苏武怎么来?

  他沿着运河到得杭州,从杭州上了海船,带着五百来人马先行就要到了,余下军队,皆是陆路水路来回转换,才刚从两浙到福建之西北……

  苏武船只,正航行在伶仃洋里,看着茫茫大海,不免也想起一个人来,一个作出“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人……

  南宋之亡……其实教人唏嘘,军民无数,十万之众,与天子同奔入海,殉国而去,葬身鱼虾,其实惨烈,更也忠烈。

  崖山之战,岂不就是这片海?

  此番随行,卢俊义是也。

  船头之上,波浪在起,苏武在问:“兄可愿入朝为官?”

  卢俊义笑着摇头:“陛下,臣怕是做不来当官之事啊……”

  “兄这几年,不也公事缠身?”苏武也笑着问。

  卢俊义连连摆手:“那不一样,那着实不一样……陛下知我,玩乐之人也,连个子嗣都没顾得上有,这几年之事,有趣得紧,入朝为官,怕是无趣得多……”

  “那与兄一个爵位?”苏武还问。

  “陛下当真不必如此,本也传不得两代,无有子嗣,更是无用,富贵即可,富贵即可!”卢俊义满脸是笑,笑得真诚无比。

第419章 相公,留条命在,总比死了好

  大船还在伶仃洋里慢慢行去,卢俊义这辈子,就活个乐趣所在,苏武倒是越发心知肚明。

  有乐趣的事情……

  苏武忽然转身去,四处看了看,往东边一指,开口:“兄当知这边海的尽头是哪里了吧?”

  卢俊义点头来说:“以往不知,此番不是陛下亲自赐的‘天下坤舆全图’吗?仔细看过之后,岂能不知东边之海尽头是殷地?”

  苏武笑着又往南指去:“这边呢?”

  “嘿嘿……陛下考教?有什么吕宋、爪哇之类,连绵岛屿,大小不一,大的可比中原之地,小到几步见方,连绵不绝……陛下赐名曰吕宋极其群岛……”

  卢俊义答得认真。

  苏武点头,再问:“再往南呢?”

  “哦,那片大地啊?那片大地可大得紧,说是上面到处的好铁,煤炭之物也是无穷无尽,陛下赐名曰赤铁地。”

  “对!”苏武连连点头,又问:“这些地方可有乐趣?”

  “嗯?陛下之意是?”卢俊义也问。

  “哈哈……某岂能不知兄长如今,早已对于这海贸行商贩运等事已然厌倦?不免也是案牍之劳形,起初有趣,而今厌烦得紧,兄长自是早已不愿多为,只是碍于某之情面,不可不为也……”

  苏武笑得爽朗,笑得真诚,更是知道卢俊义这辈子,就是要玩,以往在大名府,自家的买卖,都交给那管家去做……

  为了玩,为了有趣,还自己一人去挑战梁山诸人……

  所谓枪棒弓马之娴熟无敌,更都是兴之所至……

  这人,干不来真正长久做事的差,如今还一直干着,便是无奈之举,谁让苏武已然成了皇帝呢?只要苏武需要,轻易岂好推脱?

  卢俊义闻言,先是尴尬在笑,随后,倒也洒脱了,便是点头一语:“陛下知我也!”

  “那兄长此番回去,不若就把这差事卸了,组个船队,先南下去,把那吕宋群岛都转一遍,把那赤铁地也看看,把诸地之人文景物都瞧瞧,记录下里,特别是把海路都摸个清楚,如何?”

  苏武是给卢俊义找有趣的事情做,但更是为了子孙开疆拓土之事……

  卢俊义却是犹豫:“陛下而今最是需要海贸之便,臣这一走,当真可乎?”

  苏武点点头:“有何不可,若是兄长心中还有记挂担忧,那自是寻一人好生交接嘱咐就是……只待兄长觉得此人差不多可以接手了,再去就是……”

  “如此甚好!”卢俊义点头来答,心中其实陡然也松快许多。

  “兄长可有人选?”苏武来问。

  “其实有,也不是一个两个,陛下麾下有水师,臣麾下有船队,其实呢……船队与水师,无甚两样,不若暂时并在一处……”卢俊义说完,看向苏武。

  “你的意思是让朱仝带着阮家兄弟,一并来接手你这差事?”苏武也问。

  “若是陛下觉得有什么担忧的……那也无妨,只要把麾下军汉之家眷掌控,如此定无大碍……”

  卢俊义还是聪明,知道苏武会担心这些,又道:“陛下其实可以放心,朱仝其人,本就不是那般无有忠义之辈,有他管制,定可放心,再说而今,阮家兄弟与昔日那些水贼,陛下待之都是极好,本也都是父老乡亲,他们对陛下更也心中崇敬,而今里都是官兵之身,家乡里有头有脸,岂能轻易生出二心?”

  苏武慢慢也被说服了,点头去:“好,那就这般,着朱仝带着阮家兄弟与众多水军,一并入得你麾下来,但要留一人,就留阮小七吧,让他在江河之中为水军统领,就如此安排了……”

  “陛下圣明!”卢俊义拱手去。

  “倒是为难兄长这些日子了……”苏武也回了一礼。

  “自家……兄弟,情分在此,陛下言重了……”卢俊义再礼,却忽然问一语:“陛下,如今小乙……”

  欲言又止了……

  “兄长说就是……”苏武抬手作请。

  “那臣就直白来说,小乙如今所行之事,可得善终否?”卢俊义说完这话,其实心中是惴惴不安……

  但卢俊义这辈子,就这么一个牵挂之人了,他见识多,朝廷之事,帝王之事,官场之事,政治之事……

  心中有担忧也正常……

  苏武微微皱眉,懂得卢俊义在问什么,便是来答:“旁人不知,往后也不知,但小乙,必然可得善终!”

  “有陛下此语……那就好那就好……”卢俊义其实是唏嘘的……

  “这般吧,回头,就给小乙安排个婚事,让他多生几个子女,过继一个到你名下来?如何?如此,将来家大业大,也能有个人来继承不是?”

  苏武也真操心这些事。

  浪子燕青,娶妻生子,从来不急,甚至也不在乎,这一点好似学的卢俊义。

  但如今得有点政治任务了,给卢俊义生个孙子。

  “臣……倒是不在乎这些了……”卢俊义如此来答。

  苏武再是一语:“若是兄长远亲同姓里过继一个,也无不可……”

  “罢了罢了……自古之事,人死灯灭,便是泼天的富贵,也有花尽的一日,没有听闻哪里有家族长盛不衰的……与其如此,不如死后啊,置办成兵器甲胄船只等物,这些东西长久可用,为陛下开疆拓土去,得到到了土地,也是子孙万代可享……”

  卢俊义长长一叹……

  叹得苏武一时眼中迷了风沙……

  这个时代,竟是真有这样的人啊?

  “那……”苏武还想说点什么……

  卢俊义却先来说:“陛下不必多念,臣只愿多活几年,真把这‘天下坤舆全图’都走遍了去,看看这天下到底都是个什么样子,如此再死,无憾也!”

  “好,不多言!”苏武深吸一口气,心中其实也激动起来,有这般人同路在走,此生之事,天下之事何难?

  伶仃洋里走到底,便就是广州的海湾上了岸。

  曹成大军已然西去,正往梧州去的路上。

  王荀在给苏武禀报诸般之事。

  禀报完毕之后,苏武问了一语:“那赵构之事,可有切实?”

  王荀一语在答:“不曾切实,城内诸般乱贼,皆在狱中严加审问,其中领头之人一一都甄别而出,严刑拷打之下,皆言,只是听说,不曾亲见……”

  “这赵构啊赵构……”苏武也感到有些棘手,这厮是真能躲。

  “但臣倒是笃定了八九分,赵构定在乱贼之中!”王荀又是一语。

  “嗯?说来听听……”苏武要听依据。

  “陛下,要说赵构不在此处,此处偏僻地远,消息难通,贼寇不可能短短时日之内,就知道那赵构逃脱在外,即便是真无意得知了只言片语,冒充一个昔日的亲王,岂能是容易之事?一般人岂能做得来?若是露馅了,岂不军心大失?得不偿失之事也……”

  王荀把自己的依据说了出来。

  苏武皱眉一想,点头:“你说得对,走,某有五百骑,你麾下有千余骑,一并与某,某去先追一追……你从后再来……”

  “得令!”王荀躬身一礼。

  一千五百骑,自就出城去,王荀在后领兵再来,码头那边船只也在卸载粮草之物。

首节 上一节 709/7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