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561节

  “速去!”天子大手一挥,此时此刻,天子威严再归。

  “是是……”白时中飞奔去跑。

  太上皇再是挥手与天子赵桓:“你也滚出去,跪在大殿门口,听候发落!”

  赵桓鼻孔出个长气,佝偻而下,一拱手,往台阶下去,往大殿门口去……

  赵佶落座,微微后仰,稍稍闭眼,一时无言,面色也慢慢平静下来,好似在享受这一刻,这一刻昔日不当是什么好……

  此时此刻,却感觉无比的好,龙德宫里度日如年,久违了……

  只待赵佶再坐正,又看身旁捉刀人,面色是笑:“你真的来了,朕这几日还以为你不会来了,亦或又觉得你要受那些奸佞毒手……”

  “臣自百死!”苏武一语来答。

  “昔日,你我在艮岳论造景,你要上阵,也是此言,百死之言……今日,朕真知晓,你才真是这世间第一忠义之臣啊……”

  赵佶真是欣慰,惊喜非常,他甚至都已经放弃了,没想到苏武还是成事了。

  苏武在拱手,天子抬手一架:“不必,你说,你此番如此勤王救驾,你要什么封赏!”

  苏武自是不说,只道:“臣此来不是要什么功劳,臣只愿再回燕云掌兵,与女真死战,定如昔日卫霍李靖之辈,为大宋为陛下,扫清胡虏之患!”

  “好啊……好啊……你若是卫霍是李靖,朕就是汉武,是唐太宗……你我君臣,从今日起,一体一心!”

  赵佶今日,着实感动得无以复加。

  “臣荣幸之至,更是惶恐非常!”

  太上皇忽然握住苏武的手,另外一直手也拍打其上,慢慢来说:“不必惶恐,一心为战,事皆起女真,如今党项已平,定要再平女真,如此一扫前耻!你我君臣,万世佳话也!你自放心,回去掌兵那是小事,且看如何来将你封赏,只待朕与人商议就是,定是哪般荣耀就赏哪般……”

  “拜谢陛下隆恩浩荡,臣只愿这天下人,这后世子孙,不骂臣是那乱臣贼子就好……”

  “怎么会!”赵佶笃定一语,又道:“你自安心就是,有朕在,天下人当皆知你忠义无双!”

  苏武闻言,也是叹息,只管表达心中的疑虑……

  天子看了看门外那些人,又问:“子卿啊……”

  “嗯?”苏武也意外,这称呼,就真显亲密了。

  “你说,门外这些人,有哪个忠义?有哪个无私为公?不过皆是想着自己那点荣华富贵罢了……你推荐一些人到京中来听用,与这些自私自利之禄蠹为伍,这社稷岂能有得好?”

  赵佶好似大彻大悟一般……

  这事,苏武自也有准备,却要先说:“如此大事,臣年少,少经大事,不敢乱言!”

  “说就是,直白来说,你推举几人来,朕再一一考教,好坏皆不怪你!”赵佶如此说道。

  苏武自也不就推辞了:“臣识人不多,真说起来,臣以为以往那御史,也是头前大名府知府李纲,不错……”

  李纲,这个人真有忠直,但也有缺陷,书生意气过重……

  但有好处,是非黑白分明,苏武此时要的就是是非黑白分明,因为苏武如今做的事,没有一件不是有利家国百姓之事。

  在个人情感上,李纲自也当会帮衬苏武!

  “好,当用。你再说说……”赵佶还问。

  那苏武再说:“其实新晋御史中丞秦桧倒也不错,才能不差,办差得力,陛下可以考教一二。”

  “好,朕记下了,你再说说……”赵佶还问。

  苏武不说了:“其他的,还当陛下来定夺,臣若说得太多人来,岂不也是结党营私?”

  “你啊你啊……”赵佶微微笑着,便道:“你那岳父如何?”

  “陛下容禀,岳父大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且过于谨小慎微,少了许多胆气……难做大事!”苏武答着。

  “你这是谦虚还是实言?朕看那京东之事多井井有条,你大军在外,吃喝用度一应不愁,你怎么还这么背后说自家岳父?”

  赵佶笑问。

  “呃……”这倒是把苏武问住了。

  赵佶又来问道:“你不会是想着让你那岳父一辈子在后面帮衬你做事吧?”

  “倒也不是此念!”苏武答道。、

  “那好,那就让他入京来,为尚书左仆射,进太宰!”赵佶大手又挥,自是家国大事,他又可以一言而决了。

  “拜谢陛下!”苏武答着,又一想,说道:“那京东两路宣抚使,陛下也知,而今战事不休,女真势大,臣麾下之军多出京东,粮草辎重用度,也多靠京东……”

  只当苏武真是谦虚,什么都不要?苏武要的东西多了去了。

  “好了好了,你说个人来……朕允你就是,你说的人,自有才能,能做好这些差事!”

  “东平府知府宗泽……堪当重任!”苏武答着,也是许多事要深思熟虑。

  宗泽不能入京,得给苏武打工!

  “嗯,就他!”天子点点头,又问:“你还有什么人要抬举?军中之事,那自以功勋来论,今日忠义之士,朕也还会加恩,还有封妻荫子之事,你妻当加封,你若有子,亦当加恩。旁的,你可再来举荐……”

  苏武想了想,摇摇头:“陛下大恩无以复加,便也无有了。”

  其实还有,多的是,但不急,不必眼前来要,他苏武可不搞那结党营私之事。

  之后随时要,那自是一个个功勋卓著。

  忽然,天子开口去喊:“李邦彦,你进来为朕出出主意,还有那个……御史中丞,一起进来为朕出谋划策,且看今日之功,苏卿何以封赏……”

  (兄弟们,再来再来……今晚出门有事。。)

第332章 在下大名赵构!小字德基

  李邦彦与秦桧自也进了大殿,来到高台之下,抬头去看那太上皇身边的捉刀人。

  “李卿,你说说……”赵佶在问。

  李邦彦心里门清,自也来答:“陛下,如今女真携灭辽之威,亦有昔日匈奴突厥契丹崛起之势,若是战之不能大胜,怕是后患无穷,苏学士允文允武,该全权负责此事!”

  赵佶点着头:“这自不必多言,战事自要付与苏卿之手,只要是与女真大战之事,从河西到燕云,诸般军伍,自来调动,此需权柄也,自就是……枢密院使!”

  苏武连忙答道:“陛下,臣万不可要此枢密院使之职,童枢相还在燕京,只待陛下下旨召回,自是童枢相再复职来……”

  赵佶却摇头来说:“一代新人换旧人,童大伴啊,老了,心气不足了,朕也是看得出来了,否则此番,何以如此被人拿捏?还是你来,他自还是广阳郡王,时不时入宫来陪陪朕,与朕说些话语,商议一些事情,如此就好,枢密院使还是你来,如此,你在军中,自是一言九鼎,军将升迁,更可一言而决,那些军将岂能不在你座下卖命厮杀?只待女真战事鼎定,你自入京来就职就是……”

  苏武都听不明白了,更听明白了那一句入京来就职,这话没什么错,许就是苏武自己敏感……

  苏武点头只道:“臣也年少,就怕……如此荣升超晋,就怕……”

  “怕什么?论军功之大,你前有灭西夏之功,后有复河北燕云驱赶女真之功,名正言顺!”

  赵佶说着,也去看了看李邦彦。

  李邦彦连忙说道:“正是正是,要论兵事军事,我大宋上下,已然无人可出苏学士之右也,想来如此,各地军将士卒,也是心服口服,苏学士就不必再推辞了!”

  “是啊,苏卿,再推辞,那就不是谦逊,而是不愿为国效力了!”太上皇也笑着来说。

  “那臣就……试一试,若是做得不好,臣自来请辞!”苏武还是会的,天子有天子的三请三让,臣子有臣子的三请三让。

  太上皇忽然一语直白:“当封王爵,是也不是?”

  这问的自然还是李邦彦,李邦彦连连点头:“然也,陛下圣明,为了方便行事,大军本在燕云,那自就是燕王为妙!”

  “准奏!”太上皇等都不等,又是大手一挥。

  苏武自来躬身:“万不敢得此殊荣!”

  这大宋朝,没有过这种事,外姓臣子,活着进封亲王。

  更何况还是以大国之名为王。

  太上皇都不理会苏武,只管去说:“嗯,李卿速去拟旨制诏,还有……”

  “还请陛下示下!”李邦彦眼巴巴等着。

  “复位之事,当还要一番告祭天地与宗庙祖宗吧?”赵佶还不直白……

  李邦彦立马反应过来:“回陛下,那是自然,自还要祝大典,乃至也是告知天下!”

  “此事,由御史中丞秦桧,你来操办!”太上皇摆摆手,示意李邦彦去忙。

  秦桧自是一直没说话,此时心中大喜,先与台上的苏武投去一个感激不尽的眼神,随后才躬身来答:“臣定当把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李邦彦自也点头:“遵旨!”

  两人快步就去!

  “苏卿,接下来还当忙碌什么?”赵佶自己的事算是忙完了。

  苏武一语来:“陛下还当先行下诏,安抚京城内外之兵马,也安抚汴京之百姓,臣还当速速往枢密院去,掌控白虎节堂!”

  “对对对,那你速去!”赵佶还真有点后知后觉,许也是此时过于激动高兴了些。

  “陛下,那大殿之外的这些臣子……”苏武也问。

  赵佶叹一口气去:“唉……慢慢来吧,先让他们都退了去,再把皇城司与殿前司的人手都换换,其他的容后再说,先让他们都各自回衙去办差,苏卿此番带来兵丁,先驻扎在皇城之内,留一员骁勇,就那个武松将军,让他捉刀在册,护卫朕之安危!”

  苏武只管点头:“臣这就去安排!”

  “你也与将士们说,封赏定有,不急在今日,只管朕再与人商议,也与苏卿商议,便是个个都有!”

  赵佶待人,还是不差的……

  苏武只管点头,拱手下高台去。

  出得大殿之门来,只看左右之百官,那一个个都把眼神投了过来……

  是讨好,是委屈,是感激,是期待,是惊慌,或是暗地里还有几双担惊受怕……

  苏武只管一喊:“二郎!”

  “哥哥!”那高大壮硕的汉子就到眼前。

  “你进殿去,太上皇去哪你去哪,护卫在太上皇身边寸步不离!”苏武要给赵佶一点安全感。

  “得令!”武松只管点头。

  苏武又抬手一招:“平叔兄……”

  刘光世立马上前来。

  “皇城之内,诸般门禁,由你接手!”苏武下令。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所有人都知道,刘光世在今日这件事上出力甚大。

  乃至也让他们猜得到,是刘光世掩护着苏武今日成的大事,这刘光世与苏武,那是铁杆盟友,生死不移,提头卖命也会相随!

  刘光世也知道自己在这艘船上,那是真的下不去了,只管躬身一礼:“得令!”

  这条道,只能走到黑了。

  只是这条道的尽头,到底在哪呢?

  “鲁将军,着二百人,随我去枢密院!”苏武已然在下丹陛。

  却又回头一语:“诸位相公,太上皇有旨意,暂且都回各自衙门里去办差吧……”

  身后百官,嗡嗡在议。

  苏武只管上马去,拍马就走,皇城奔马,那可是大罪。

首节 上一节 561/7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