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780节

  王越听到后,不由感觉眼前的小皇帝,似乎比他父亲的野心都来得大。

  不但要平定草原,还要在没有任何悬念的情况下完成一切?

  目标定得会不会有些太大了?

  朱祐樘道:“不管怎么说,王卿家辛苦了……你功劳很大。朕已经决定跟朝中人商议,给你一个官职,让你能安心训练新军……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臣谢恩。”

  王越希望得到的自然是爵位。

  但他又知道,如果不能在战场上立功的话,皇帝最多赐给他一个看起来很大但其实没什么用的都督府军职,再或是一个文臣的官职,估计是挂名的巡抚或是兵部侍郎之类的。

  他毕竟做过兵部尚书,现在给他任何官职,都不如恢复爵位来得实在。

  ……

  ……

  王越在朝中替皇帝训练新军之事,逐渐为朝野知悉。

  联想到之前皇帝没有委命三边总制,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皇帝有可能想重用王越,但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最后给叫停了。

  至于王越训练新军的目的,多数人认为是皇帝打算以此来对草原游牧民族发起反击,而王越有几次进兵草原且取得辉煌胜利的先例,似乎以王越来统帅这路人马,再合适不过。

  只是文臣对于王越还是有比较重的戒备心理,就在于王越这个人平时与文臣并没有过密的交往。

  说白了,王越并不是传统儒臣,更像是一个投机倒把者,文臣那一套体系和逻辑在王越这儿总显得格格不入,没人愿意把王越当成自己人。

  这天早朝上。

  朱祐樘让李荣宣布了一份由张峦亲自草拟的奏疏,请求以王越为兵部左侍郎,协同完成新军日常操练。

  众大臣很疑惑。

  兵部左侍郎?

  这不是张峦自己的官职么?

  难道张峦又想来个撂挑子不管,把自己的官职直接交给王越?而他却躲在后面看热闹?

  刘健走列道:“陛下,兵部不可有两位左侍郎,更何况,目前张学士在兵部任职,也算兢兢业业,何至于要再委派他人呢?”

  这次连朱祐樘都暗自皱眉。

  刘先生,你把我岳父在兵部一天打鱼一个月晒网的行为,说成“兢兢业业”?你不觉得这评价会让人很尴尬吗?

  李荣道:“刘阁老,张学士身体状况不佳,已经许久未曾去过兵部坐班。本来陛下有意让张学士主持日常练兵等事,但可惜条件不允许,如今由王越来替代其完成,无论是陛下,还是张学士,都能放心。”

  刘健问道:“那张学士该如何立处?”

  李荣笑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张学士继续在家养病,待其病愈后,再说其他的。”

  之前是户部右侍郎,现在乃兵部左侍郎,好像张峦就不想在朝中浪费他的时间,更愿意把自己的官职交给别人。

  现在似乎只有阁臣这层身份,没有说彻底撒手,但因张峦本身并没有在阁部中当差,是否假手于人好像没多大区别。

  “刘先生,你认为不合适吗?”

  朱祐樘道,“新军总需要有人负责日常操练等事项,朕觉得,由王卿家去负责,乃最合适的人选。除非有他人能替代此职位……如果诸位卿家还有更好的人选报上来,不妨现在就说明。”

  皇帝懒得说什么“日后再议”。

  你们要是反对王越当兵部左侍郎,就选个更合适的人出来……当然这个人要放弃兵部的很多事务,等于说同时要兼顾兵部和新军两边。

  如果这么想,好像把王越和张峦两个并列为兵部左侍郎,就显得合情合理多了。

  因为两个人……都不太像全职侍郎,更多是混日子的,只是一个负责新军,一个则在家养病。

  其实不管是两个侍郎,还是没有侍郎,效果别无二致。

  因为他们都几乎不会出现在兵部衙门。

  刘健看了看徐溥,意思是你这个首辅要不要出来反对一下?

  此时的徐溥却像是失聪了一般,立在那儿做沉思状。

  旁边自然有人想站出来反对,但现在的问题是……

  皇帝让他们举荐更为合适的人选……本身训练新军这件事,他们就不赞成,如果推荐人出来,等于默认皇帝此举是合规的。

  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掺和,让皇帝直接用非常规的人去训练新军,这样就算回头有了问题,也跟朝臣无关。

  乃皇帝自己胡闹。

  他们甚至可以在史书上浓墨重彩书写一笔。

  “诸位卿家,没有意见吗?”

  朱祐樘道,“如果没有的话,这件事就先这样吧。另外……”

  到此时,朱祐樘好像终于下定决心一般,朗声道,“皇后已怀有身孕,估计会在今年秋天诞下孩子。朕本不想打扰到你们,但事到如今,朕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就先与你们说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众大臣虽然对张家得势这件事有很大的意见。

  但面对皇帝马上要有孩子这件事,他们还是不得不立即做出恭喜的姿态。

  毕竟皇帝能及早诞下子嗣,那意味着皇位将会在皇帝这一脉传承下来,皇位就没有了任何争端,这有助于维护朝堂的稳定。

  毕竟皇帝一直没有子嗣的话,会让下面各大势力的人产生纷争,甚至有的人会做一些盘外招,甚至会有人起心思,揣度皇帝的政策是否会有连续性的问题。

  现在好像就不用为此担心了。

  皇帝这么早就能让皇后有身孕,说明皇帝从身体素质再到生育能力,都毋庸置疑。

  这比先前那位成化帝,就要好很多。

  就娶一个皇后都能这么早有身孕……那有关纳妃的事,似乎可以先消停一下,谁让人家张家就是这么有本事且还有时运呢?

第804章 秀恩爱

  朝议结束。

  众大臣出宫时,很多人脸上都带有笑容,显然皇后有喜这件事,在他们看来实乃国之大幸。

  只是有的人想的就要多一些,琢磨为什么皇后有身孕这件事,要一直拖到现在才公之于众?

  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皇帝就像是临时才起意告知朝臣,莫非是有人想刻意隐瞒?难道……皇后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问题?

  比如说,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皇位的正统性,让自己屁股下的位置更为稳固,或是方便他将来穷兵黩武,甚至御驾亲征,才临时决定抱养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立下太子,他就可以随便胡来?

  毕竟这件事之前他们没听谁提及过,就连太医院那边都没有丝毫消息外泄。

  于是阴谋论便开始甚嚣尘上。

  “恭喜了。”

  沈禄和徐琼那边,作为张峦派系干将,此事公布后,他们自然成为朝中那些个趋炎附势之徒拼命巴结的对象,出宫的一路上身边都挤满了人。

  也就是张峦没有出息朝会。

  如果张峦来了的话,所有人都得围绕张峦转,哪怕是那些个对张峦有意见的,也得去当面恭维一下你们张家的运气可真好。

  徐琼作为吏部侍郎,面对他人恭贺时,只是礼节性地还礼,没有多说什么。

  只有面对各部尚书时,他才谦恭地附和,一起恭贺皇帝有后,大明江山永固。

  在徐琼看来,这是皇帝和张家的喜事,跟他没有直接联系。

  虽然你们都知道我会因此而得益,将来升尚书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你们别做得如此明显。

  这会让别人怎么想?

  要弄得街知巷闻,都知道我徐琼是靠张家外戚而晋升高位?

  不好意思,我徐琼可是一甲榜眼出身的实力派!

  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名头,可不是盖的。

  ……

  ……

  清宁宫。

  朱祐樘夫妇前来向周太后请安,而周太后也热情接待夫妻二人。

  “肚子都隆起来了。”

  周太后眉开眼笑道,“听说孙儿你已在朝堂上公布了皇后怀孕之事,这样很好,这下再也没人提那些不合时宜的提议,宫里宫外都安静下来了……唉,难得看到你们小两口夫妻恩爱,真让人羡慕啊。”

  张玗笑道:“多谢皇祖母关爱。您老身体健康,寿比南山,才是小辈羡慕的事情。”

  朱祐樘赶紧补充:“大概还有三个多月,玗儿她就要分娩了。”

  “这么快吗?”

  周太后先是有些惊讶,随即道,“皇后对怀孕和分娩等事可有了解?不如让哀家给你多加解释?话说,哀家当初就是……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总之,以后事无巨细,皇后你都可以请教哀家,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这样会耽误肚子里的孩子……”

  张玗看出周太后别有用心。

  我有老娘,没事就会来宫里走走。

  话说我娘也生了好几个,难道连这点儿经验都没有?

  我向我娘请教就行了,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害我,哪里用得了你这个跟我差了两辈的人给我解释生孩子是怎么回事?

  我作为皇后,怀孕后宫里上下伺候得那么周到,根本就无须您老人家费心。

  不对,你这么关心,不会是怀疑我这怀孕是假的,想试探一下,看看我是否是想从别的地方抱养一个回来充数吧?

  张玗心念电转,脸上却不动声色,笑着道:“皇祖母有心了,这边一切都好。”

  朱祐樘也道:“是啊,是啊,孙儿已做了万全的准备,太医院那边随时都有人待命,无须皇祖母您劳心劳力。”

  “既如此,那就不说了……你们小两口留下来用膳吗?”

  周太后问道。

  朱祐樘道:“平时皇后的饮食变化很大,需要根据不同时期胎儿的情况来调理身体,或跟皇祖母您这里的……饭菜,不那么契合……毕竟您老人家是吃斋念佛的。”

  “对啊,既然怀孕,就应该吃一些温补的食物,该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顾念哀家。”周太后笑着说道,“难得你夫妻二人如此锦瑟和谐,说起来,这么多年下来,你父皇没看错!皇孙你可真是情深意重啊。”

  就差说,你跟你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过你比你爹正常一些,他守着个跟他娘同岁的女人,居然爱不释手!

  你这个好歹是同龄人,夫妻和谐,相敬如宾,但怎么就觉得有些别扭呢……你身为皇帝,连个妃子都不纳,你这头子嗣能多得了?

  “头胎务必以安稳为主,切不可胡思乱想。”周太后道,“诞下孩子就好好调养,让身体早日康复,如此才能多为皇室繁衍子嗣。”

  张玗道:“孙儿明白。”

  朱祐樘道:“皇祖母,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无论诞下的是皇子还是公主,再或是出现夭折的情况,都要坦然面对?毕竟生孩子是头等大事?只要大人没事,就一切安好?”

  “你……”

  周太后心想,你这当丈夫的还挺想得开。

首节 上一节 780/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