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初恋这件小事开始 第410节

  ···

  ?月票??推荐票?

第287章 登上《时代周刊》!争议和轰动

  北美的派对参加多了也就那么一回事,无非就是喝酒聊天而已。

  然后晒了一两次合照之后,粉丝挺感兴趣的,于是征得了当事人的同意后,许嘉元又多晒了几次。

  不过这种事做多了也没什么意思,况且他也得自持一下身份,得让别人以跟他合照为荣才是·······

  而且酒会参加多了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酒会喝得多了一些。

  同时他发现用这玩意扩展人脉也没那么难——很多人挺愿意认识他的。

  而且他是能开项目的人,而项目一开,就可以同时触及很多好莱坞的电影人。

  怎么搭都能搭上一些人的!

  特别是一个项目开起来之后,所有人都会捧着他······

  所以他是能给别人带来好处和利益的人,根本不愁拓展不了人脉的样子。

  当然了,真到冲奖的时候还得跟一些影评人打交道。

  只是那些也不用着急,慢慢来吧。

  不过这次有一周多没更新围脖之后,竟然有不少网友对他在线催更了起来,说想看看大富翁的好莱坞日常——

  坏了,把王思葱其中的一个人设给抢过来了?

  “大部分派对都没什么特别的,跟我们在国内的朋友聚会差不多,无非就是喝酒聊天而已。

  而且我总算知道为什么他们派对那么多了——

  因为这边夜生活可以选择的娱乐项目太少了啊!

  这边没有网吧,没有烧烤,没有唱K等等,而且大部分人住得都比较远,所以可不得经常开聚会吗?

  所以真没什么特别的。

  所以有人跟你吹嘘他经常参加派对不要被唬住了——

  你平时出去吃夜宵、出去吃喝玩乐,可能都比他们过得还精彩!”

  “当然,有钱人的派对还是会有点不一样的,他们有很多特别的主题,很多特别的玩法。

  不过这些就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事情了。”

  比如内衣派对、模特派对和单身派对等等,很多都玩得很嗨、很出格。

  除此之外,比较出名的还有小李子的水枪派对,昆汀的脚帮派对等等······

  而聊着聊着,也有人希望他回应一下最近关于他的一些争议——

  《湄公河行动》已经先公布了两位男主角人选,分别是张涵雨和朱伊隆。

  然后竟然有人说郭凡、许嘉元和新北辰公司歧视港台艺人,甚至还列出了很多实例。

  这些年港台艺人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大部分票房大卖的作品都有他们的影子。

  可是大家看了一下新北辰的作品名单,还真发现没有一部是以港台艺人为主角的。

  包括《源代码》的黄子骅和《盗贼同盟》的任达骅,最多也是配角而已。

  所以在这种数据面前,最近还真的起了争议——

  这些年港台明星还是很吃香的,大伙也非常喜欢他们,不然为什么发哥一直能拿三四千万片酬了?

  不然为什么华亿、博纳、光限他们那么喜欢跟港娱合作。

  也就是真有人捧,且很多人愿意看他们。

  其实许嘉元原本不想搭理这件事的,因为一直受歧视的是国内艺人啊。

  但一味不理好像显得自己理亏似的,所以最后还是说了几句:

  “第一,《湄公河行动》本身就是国内警察的故事,有真实事件为背景的,找港台艺人不是很违和吗?”

  “第二,这些年我确实有意多用大陆演员。

  不是我搞歧视还是什么的,实在是大陆好演员能拿到的好项目实在太少了。

  如果我也跟着其他电影公司一样,以港台艺人为主,对其他人难道就公平了吗?

  第三,内地演员到香江发展,香江制作基本不用内地演员作主角,再大牌的内地演员去参演香江电影,大多数都是配角,甚至是反角。

  这些你们看到了吗?

  这些你们怎么不说?

  我想男星吴晶、赵文昨、加上坤超明烨,女星“四旦双冰”,他们应该都有话说吧?

  听说《画皮》几位主角用都是大陆演员,导演都被另外一个港圈导演批评了,说他破坏规矩——

  即便港圈没有适合的演员,你为什么不用湾湾的?

  我都能用湾湾的为什么你就不能?

  第四,很多项目都存在港台艺人和大陆艺人待遇不同的情况,我们一直都没说什么,现在倒是被倒打了一耙,说我们歧视了?

  第五,剩下的你们来补充吧。”

  ······

  其实许嘉元上过《时代》杂志。

  或者说,很多世界知名的报刊和杂志都报道过他的事情。

  比如之前《超体》上映的时候,比如之前《盗贼同盟》上映的时候,比如《泰囧》成为华国票房历史第一的时候。

  以前《时代》也确实提出过想采访他,但没被答应而已。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又不是被邀请到就得接受。

  世界上拒绝《时代》采访的大有人在;许嘉元也不算最特别的那个。

  而这次重新联系了他们,他们也没有拒绝,反而很高兴他能回心转意——

  杂志就是得跟大人物相辅相成。

  而许嘉元确实是世界级的人物。

  于是这天早上,提前到了纽约的许嘉元,很准时地到了《时代》杂志的总部。

  随后四五个身穿正装的成功人士走了过来,他们分别是杂志的CEO、记者和摄影师等等。

  “许先生你好,我是爱德华·费尔森塔尔。”

  “我是夏洛特·奥尔特。”

  许嘉元跟他们友好交谈了一会。

  一个小时后,留下记者夏洛特·奥尔特跟许嘉元房间里做采访。

  记者:“所以这次为什么想来好莱坞发展?”

  许嘉元:“为了名和利,哈哈。

  其实这几年我们华国的电影市场发展得很迅速,我也想过继续留在国内拍电影就可以了。

  但这几年不断有人跟我说,你可以到好莱坞试试,你的电影在北美肯定也会很受欢迎的。

  我觉得换个国家和地区体验一下也很不错。

  所以我曾经在高丽那边待了两三年,拍了几部很优秀的电影,现在在那边依然也有合作中的项目。

  而我在那边取得成功之后,就想着能不能继续到另外一个地方也试一下。

  于是我就选择了好莱坞。

  当然了,好莱坞的影视工业很发达,我也是抱着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心思来的。”

  记者:“据说去年你投资和制作了4部电影,总利润超过了1.3亿美元?”

  许嘉元:“是的,而且这只是票房方面产生的利润而已,事实上加上其他渠道还远不止这个数字。

  相信了解电影行业的人都能知道有哪些渠道。

  不过这些当然不能说都是我的功劳,电影毕竟是集体创作的产物,需要很多人的智慧和付出。

  除此之外,也得益于华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壮大!

  如今我国的电影市场也是其他国家电影人眼中的香饽饽,每年到我们那里上映的好莱坞电影也很多。

  也不说好莱坞电影了,我们单部国产片也能拿到超过1.9美刀的票房了!

  华国每年的电影票房涨幅非常大,2010年全国票房是14亿美刀,2011年是18亿美刀,2012年涨到23.4亿美刀——

  每年都能有30%左右的涨幅!

  我相信13年还会继续大涨的!

  并且不久后的将来,华国电影市场的年度总票房不会输给北美!”

  记者:“不会输给北美?你的预言和自信让我感到惊讶——

  你应该知道,去年北美的总票房超过了100亿!”

  许嘉元:“我知道,总共是108.4亿美刀,目前我们还有不少差距。

  但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我们最近几年的是以30%左右的幅度在上升的!”

  记者:“你能肯定每年都能涨幅30%左右?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追上北美也只需要七八年的时间而已?”

  许嘉元:“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异想天开,但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能当上《时代》的记者当然都是很聪明的人。

  而他这个聪明人,在某些问题上有诱导的意味在里面。

  前面他问许嘉元为什么会想来好莱坞发展,其实就是想让他称赞一下好莱坞,顺便称赞一下北美的环境比华国更好。

  好莱坞电影工业化比华国进步是事实,许嘉元没法反驳。

  但是他故意绕了一大圈,先称赞了华国很多优点和特点,之后才说了一两句好莱坞的好话——

  夹带私货嘛,谁不会呢?

  就是不知道后面他们会怎么删减了。

  不过好消息是,在最终成稿之后,他们会先给许嘉元看一遍,没有太大的异议之后才会发出来。

  而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聊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他过去的成绩,比如新电影《看不见的客人》,比如他这几年创造的惊人财富等等。

  钱这个东西还是很吸引人的,所以这个话题肯定不能放过。

  ······

首节 上一节 410/6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