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321节

  他收敛了寒暄的笑容,进入正题:“闲话少叙。你这次回来,正好赶上关键节点。我先跟你聊聊下半年市场的判断,你看看跟你在外面感受到的是否一致。”

  王盛坐直身体,做出倾听的姿态。

  “上半年的事儿,对行业打击不小。”

  韩三坪叹了口气,“影院关了小半年,制作停摆,人心惶惶。不过,危机里也藏着转机。六月底一切恢复正常后,观众的观影欲望有明显的报复性反弹迹象。七月初上映的几部片子,上座率都出乎意料的好。”

  他顿了顿,继续道:“所以,我们对下半年市场非常乐观。特别是年底的贺岁档,将会是检验市场复苏成色的关键,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张伟平那边,《英雄》虽然撤档了一次,但打磨了大半年,宣传一直没停,憋着劲要在今年的贺岁档跟我们一决高下。

  你的《功夫》定在十二月,正好对垒。这一仗,不仅关乎票房,更关乎士气,关乎国产电影经过这场风波后,能否重新站起来。”

  王盛微微颔首,这些情况与他掌握的信息基本吻合。

  他补充道:“我在美国也关注着国内。确实,压抑的需求需要释放。而且,经过这次,我觉得观众会对能带来温暖、希望和简单快乐的电影更有好感。

  《功夫》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和底层逆袭的内核,正好契合这种情绪。至于《英雄》,画面美学登峰造极,但故事内核的争议性,在当下这个寻求共鸣和情感慰藉的阶段,未必是优势。”

  韩三坪眼中闪过赞许:“你看得很准。这就是我想跟你聊的第二点,电影‘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布局。”

  他身体微微前倾,“你这次在好莱坞的成功,意义重大。上面注意到了,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用商业规则实现文化输出的路径。”

  王盛心中一动,知道这才是韩三坪今天来访的核心之一。

  “走出去方面,”韩三坪继续道,“你的‘盛影模式’提供了一个范本。不是生硬地推销我们的价值观,而是用国际通行的类型片语言,包装我们擅长的故事元素和美学,先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再潜移默化地传递文化。

  你接下来要推进的中韩合拍《假如爱有天意》,还有在《暮光之城》里坚持加入中国演员,都是很好的尝试。上面希望,盛影能在这方面继续探索,趟出一条更宽的路来。”

  “这是自然。”王盛肯定道,“单一市场的天花板是看得见的。未来的竞争必然是全球性的。

  我会利用在好莱坞建立起来的渠道和信誉,一方面继续将我们的优质内容,比如后续的电视电影、合拍片,推向海外。

  另一方面,也会以投资、联合制作的方式,参与到更多国际项目中,但不是简单的跟投,而是要争取创意主导和收益分成,就像我跟新线谈的模式一样。”

  “好!要的就是这个志气!”韩三坪抚掌,“那‘引进来’呢?你有什么想法?”

  “CEPA是大利好。”王盛分析道,“港岛电影工业成熟,类型片经验丰富,能有效补充我们的内容供给。但引进不能盲目。

  我的策略是,优先引进类型明确、制作精良、符合内地观众口味的商业片,比如我投的《新警察故事》、《千机变》这类。

  同时,也要利用合作,将他们的工业化流程和类型片创作经验化为己用,反哺我们自己的团队。

  至于韩国电影,核心还是为了掌握选择和发行的主动权,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市场战略和文化交流需求。”

  韩三坪略作思索,微微颔首。

  “再说说你们盛影自己。”

  韩三坪话题一转,“上市已经是临门一脚了。成为‘中国电影第一股’后,你准备怎么利用这个平台?”

  老韩是带着任务来的。

  王盛听出来了。

  他结合前世的记忆和今世打下的基础,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市,首先意味着资本平台的升级。我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融资,支持更大规模的内容生产和产业链整合。但我对上市后的发展,有几个核心思路。”

  “第一,内容为本,精品化、系列化、IP化。盛影的根基永远是内容。上市后,我们会坚持‘减量提质’,集中资源打造头部项目。

  像《功夫足球》、《博物馆奇妙夜》这类已经成功的IP,要持续开发系列。

  同时,挖掘和培育新的原创IP,比如我们筹备的《四大名捕》剧版,以及一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底蕴的故事,将其系列化、品牌化。艺人经纪也会更紧密地围绕内容核心,打造明星与作品的良性互动。”

  “第二,产业链垂直整合。我们已经布局了制作、发行、院线(通过中影盛世)、甚至未来的影视基地。上市后,要进一步加强各个环节的协同效应。

  比如,利用自有院线为盛影出品的电影提供稳定的排片支持,利用发行网络将内容价值最大化,利用影视基地降低制作成本并探索文旅融合。”

  “第三,技术驱动与全球化。这也是我想跟您重点聊的第四点,关于数字电影的未来。”王盛的语气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预见性。

  “数字电影?”韩三坪目光一凝,这个话题在当前的中国电影界还属于前沿探讨。

  “没错。”王盛肯定道,“胶片的时代正在过去,数字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不仅仅是拍摄介质的改变,而是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的全产业链革命。”

  他详细阐述道:“制作端,数字摄影机越来越普及,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后期制作(特效、调色)也完全基于数字流程。

  我们盛影已经在《博物馆奇妙夜》和《功夫》中深度应用了数字特效,未来这会成为大片的标配。

  与北电合作成立的产学研三结合视觉特效公司,便是为了掌握核心技术。”

  “发行端,数字化的好处更是颠覆性的。现在我们的电影拷贝是笨重、昂贵的胶片。

  如果实现数字发行,电影可以通过卫星传输或者高速硬盘直接发送到影院,省去了印制和运输拷贝的巨大成本和时间,而且画质永不磨损。

  这对于需要快速反应的市场和多轮放映极其有利。”

  “放映端,数字影院(DCI标准)是未来。虽然现在国内数字银幕还很少,但我判断,未来五到十年,将迎来一波数字影院建设的高潮。

  它放映质量稳定,运营成本低,还能拓展非票房业务,比如直播大型赛事、演出等。上市后,我计划推动‘中影盛世院线’加速数字化改造,抢占先机。”

  王盛看着陷入沉思的韩三坪,最后总结道:“老师,电影的未来,必然是‘内容+科技+资本’的三位一体。

  盛影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更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适应乃至引领这场变革的现代化企业平台。

  我们要用资本的力量,加速内容创新和技术升级,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成功。”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茶香袅袅。

  韩三坪久久没有说话。

  这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发展规划,更是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路径的一种深刻洞察和大胆构想。

  良久,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王盛,有欣赏,有感慨,更有一种托付重任的意味。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韩三坪由衷地说,“你小子,脑子里装的东西,总是比我们快好几步。上面让我来听听你的想法,果然没错。”

  他站起身,拍了拍王盛的肩膀:“就按你这个思路走下去!国内的市场复苏、政策协调,包括上市最后的推动,我来帮你扫清障碍。你只管大胆地去闯,去布局。中国电影,需要你这样的‘尖兵’,更需要你这样的‘瞭望者’和‘破局者’。”

  王盛也站起身,与韩三坪用力握了握手:“根基在国内,视野在全球。老师,我们一起。”

  聊完工作上的事。

  韩三坪又和王盛随便聊了会闲话,便离开了,他还要赶着去汇报。

第486章:喷溅

  七月的琼州亚龙湾,阳光炽烈,海风裹挟着热带植物特有的咸湿气息扑面而来。

  蔚蓝的海面在阳光下碎成万千片金鳞,与洁白细腻的沙滩勾勒出一幅慵懒的度假画卷。

  王盛在处理完积压的工作,并初步理顺了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方向后,便搭乘航班飞抵这片远离喧嚣的南国热土。

  飞机落地三亚凤凰机场时,是下午三点多。

  一辆低调的黑色迈巴赫早已在贵宾通道外等候。

  琼州这边的豪华车很多,至于怎么来的,看看四面环海的环境。

  王盛戴着墨镜,只带着一名贴身助理和两名神情警惕、身形精干的安保人员,迅速上车离去。

  车队并未驶向游客如织的酒店区,而是沿着海岸公路,开往一处更为私密、由高端别墅群组成的度假社区。

  亚龙湾的私密别墅区,依旧保持着宁静与奢华。

  车辆驶入,穿过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最终停在一栋被高大围墙和茂密绿植环绕的别墅前。

  这里的安保级别是最高档,不仅有盛影传媒直接雇佣的、经过严格背景调查的专业安保团队二十四小时轮值,还配备了完善的监控和报警系统,确保内外隔绝,隐私无虞。

  除了安保团队,别墅内还常驻着一支经验丰富的保姆团队,负责孩子的日常照料和别墅的整洁;一支由顶尖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和营养师组成的医护团队,定期为高媛媛和孩子检查身体,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这里可以说是一个设施完善、服务周到的小型堡垒,确保高媛媛和孩子们能在绝对安全与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王盛抵达时,已是下午四点。阳光不再毒辣,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过来。

  听到车声,高媛媛抱着孩子,在保姆的陪伴下迎了出来。

  她穿着一件宽松舒适的藕粉色真丝长裙,未施粉黛,脸上洋溢着初为人母后特有的温润光泽,比起少女时期,更多了几分成熟柔媚的风韵。

  她怀里的小家伙,穿着可爱的连体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从车上下来的陌生男人。

  “看看谁来啦。”

  “这是若若?”

  王盛走上前,目光先落在孩子身上,小家伙白白胖胖,眉眼间能看出高媛媛的影子,也隐约有几分他的轮廓。

  他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孩子柔嫩的脸颊,小家伙居然不怕生,咧开没牙的嘴,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

  “是……”

  “你看,她对着你笑呢。”高媛媛的声音柔得能滴出水来。

  王盛心头微软,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血缘牵绊的奇异感觉涌上心头。

  他接过孩子,动作略显生疏,却足够小心。

  小家伙在他怀里扭动了一下,似乎觉得这个怀抱还算安稳,便安心地靠着了。

  “妈她们呢?”

  王盛抱着孩子,和高媛媛并肩往别墅里走。

  “你妈和我妈几个月前就都回去了。总不能一直让她们在这儿耗着,她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高媛媛语气平和,显然对此很理解,“有保姆和阿姨们帮忙,我能应付得来。她们偶尔会过来看看孩子。”

  王盛点点头,确实,生孩子是大事,但生活总要继续,人不可能永远围着这一件事转。

  大家都能想得开,他也省心不少。

  别墅内部装修典雅,通风极好,海风穿堂而过,带着清凉。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私人泳池和不远处的蔚蓝海景。

  晚餐是营养师精心搭配的月子餐的升级版,既保证了高媛媛哺乳期的营养,又兼顾了口味。

  王盛陪着高媛媛慢慢吃着,听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孩子这几个月的趣事,什么时候会抬头了,什么时候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了,哪天晚上特别闹腾……平淡琐碎,却充满了生活气息。

  王盛大多时候只是听着,偶尔问一两句。

  饭后,保姆熟练地将孩子抱去婴儿房照料。

  两个小家伙已经吃了奶,玩了半天,此刻睡意朦胧,很乖巧地没有闹腾。

  看着孩子被抱走,高媛媛她看向王盛,眼波流转,里面蕴含了太多分离数月的思念与渴望,逐渐被另一种灼热的情感取代。

  “去那边坐坐?”高媛媛指了指与主别墅相隔几十米、掩映在树林中的另一栋小别墅。

  那是之前给王保国、张秀兰,高父高母他们安排的,租下来后,一直没退。

  王盛会意,牵起她的手。

  两人的手心都有些潮湿,不知是天气炎热,还是心情使然。

  步入小别墅,空调的凉意瞬间驱散了外面的闷热。

  门刚一关上,高媛媛便迫不及待地投入王盛的怀抱,双臂紧紧环住他的脖颈,踮起脚尖,将火热的唇印了上去。

  这是一个积蓄了太久、充满了侵略性和索取意味的吻。高媛媛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仿佛要将自己揉进王盛的身体里。

  王盛也很快回应,搂住她丰腴了不少的腰肢,反客为主,加深了这个吻。

  空气中弥漫着情欲的气息。

首节 上一节 321/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