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技术主管陆老师来了?”陆成刚进,宋宏图便刻意地世故了一句。
陆成没在意宋宏图老哥的刺应,早就知道这里是半肢断裂,肯定要行半肢再植术,他就直接洗手而进的。
一边走向穿衣台,一边客气道:“宋主任,向哥,博哥,我也是临危受命,正好在急诊科,被委派了这么个任务。”
“要是能推掉,我就在休息室里呼呼大睡了。”
陆成的话半真半假,但其实二病区的人都知道陆成之前在骨科一病区的遭遇,县医院里的大部分科室都是类似的情况。
宋宏图也没有再纠结,而是道:“小陆,我们这边清创已经搞完了,这上臂的刀口很深,不仅有肌腱损伤,还有神经和血管损伤。”
“这群小伙子,下手是真的狠,估计是被腋下夹住之后,翻着刀直接抽出来的!”
“好在是刀口是朝外,若是朝内的话,人肯定就直接交代在原地了。”
刀口朝外是上臂,朝内就是肺了!
“血管和神经缝合要等佟教授那边的显微器械下台之后推过来。”
“本来急诊科那边有一套的,但等会儿佟教授过去要用,我们就先处理肌腱和肌肉吧!~”
“上臂的肌腱和肌肉的体积都够大,可以不用显微器械。”
“巡回老师,你等会儿去5间,盯一下镜子,尽快推过来。”陆成说。
医院引进显微外科器械肯定不止一套的,否则的话,只有一个手术间能开台,那还要推来推去。
林前龙鉴于此,就从医院里申请到了一台常驻急诊手术室,毕竟肌腱缝合经常要用到显微外科器械。
手外科目前就只有佟源安教授才能开台,其他人都暂时只能看着,器械买回来了不能只放着。
宋宏图认真地理解了一下陆成的意思,表情与语气正式:“陆成,你刚说什么?”
“我让巡回老师等会儿去推一下显微镜,佟教授下台之后去急诊手术室处理肌腱,我先处理这边的半肢再植!~”
陆成已经穿好了无菌手术衣,只是陆成明显感觉到给自己辅助穿无菌手术衣的巡回护士的手指都抖了抖,指腹戳到了陆成的颈椎骨外皮肤。
“你…这?”陆成的意思表达清晰,可宋宏图与曾宏博几人眼神却逐渐越发迷茫。
陆成要搞半肢再植?他能搞半肢再植?
那他要搞的真的只是半肢再植么?他这是搞出了县医院手外科的门面。
当前,整个湘州,能搞半肢再植、断肢再植、断指再植的就只有两家医院,一个州人民医院,一个吉市人民医院。
它们全都在吉市,除了两家医院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县医院或者是其他医院可以做断肢再植术。
这是目前公认的。
骨科一病区的彭海波之所以邀请手外科的人下驻陇县人民医院,就是想要成为XX州第一个可以做断指再植术的县医院。
但彭主任也只是预计在三年内达到如此水平,陆成这不知道先了多少。
陆成没理会几个人的心情,戴上了无菌手套后就靠近了手术台。
“博哥,让个视野给我呗?”陆成轻声问询。
原本是宋宏图主刀,曾宏博一助,向鹏程二助,挡住了手术术野。
曾宏博赶紧起身,慌乱之下,差一点就撞到了陆成,好在陆成是处于防备站位,立刻转身,与之背对背,避免了被污染。
一切定下来后,陆成开始坐下来接手手术!
半肢再植术,一般是伴或不伴骨折的半条软组织肢体的离断,全名叫半肢离断再植术。
陆成先检查术野,明确了有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肌肉、肌腱损伤。
当然曾宏博作为一个副主任医师,不可能连清创与止血都搞不定,只是曾宏博拿不准到底该不该把肌肉缝合起来,所以就把手术旷置不处理。
手术学习是非常私密的事情,一般法不传六耳,看了不一定会做,不会做就不敢轻易动手!
没有骨折的半肢再植,就权当是断肢再植中完成了骨折内固定,接下来就可以做肌腱和肌肉缝合,打理好血管床与神经床……
“巡回老师,缝线!~”陆成并未纠结。
佟源安给他授了权,等会儿肯定会过来看,这台手术的主刀就是佟源安副教授,而不是陆成,陆成只是佟源安主刀的‘半肢再植术’操作执行者,而不是主刀执行!
“宋主任,视野再往你那边拉一点,对,就是这样,我们先……”陆成的声音稳重。
会就是会,不会也就是不会。
陆成这个年纪不会断肢再植,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是协和医院这样的顶级单位里,陆成这个年纪的本院医师不会这种手术都是‘常规’!
陆成说自己不会,不会有人说陆成不应该或者菜。
可会就是会。
如果不是彭坤临时起意,非得加一个肌腱翻修术,佟源安必须要抢时间的话,陆成也不会节外生枝,一定等佟源安多看几次自己的操作之后再申请慢慢介入。
事急从权,为了抢时间,陆成也只能直言自己的能力了。
第140章 围观!
“拉钩再往下一点,把肌腱走行的位置暴露得多一点,这样我好进行缝合!~”
“对,就是这样的。”
“谢谢宋主任。”陆成的音色客气但不容拒绝。
无影灯不仅让患者的伤口没有阴影,陆成的双手立于伤口上空,也是被照得透亮无比。
半肢再植处理起来,比单纯的肌腱缝合可难得多,耗费的时间也会更长些。
单纯要进行缝合的肌肉和肌腱就不在少数,而且在缝合前还要进行修剪处理。
不过半肢再植的肌腱缝合与处理也是基于肌腱缝合衍生而来,并不需要特别多变通的地方。
陆成操作肌腱缝合即将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显微器械便到了3间,由巡回护士和向鹏程在一旁套圈无菌套。
巡回护士兰月茹是认识陆成的,这会儿手术进入了正轨,她低声八卦问:“向医生,陆成医生是什么时候学会断肢再植的啊?”
向鹏程扫了陆成一眼,喉结上下滚动:“我也不知道呀,他七月份就去了急诊科!”
“后来只是听说陆成在急诊科搞肌腱缝合,没有听人说他还搞断肢。”
“近两个月,湘雅医院的佟源安教授来了后,一病区那边倒是搞了几例,可能是陆成也跟着上台了吧?”
其实向鹏程说错了,陆成没跟着上台,但是否跟着上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陆成可以主刀这样的手术。
能做才是根本逻辑。
哪怕是佟源安走之后,陆成也可以主刀的话,那以后骨科的形势要如何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医院领导是不可能容忍一个可以做断肢再植的医生没事可做的!
百分百的,包的。
县卫生局也不会让这样的局面存在。
XX州县医院第一个断肢再植开展单位的名号,陇县不可能不想抢,这是他们明面上正儿八经的“业绩”和‘名声’!
向鹏程这会儿甚至都想到了陆成可能杀回骨科来带组,或者借别人的名义带组。
没人可以拦,因为其他人都不会。
兰月茹又偷偷地看了一眼陆成,眼里泛着精光,道:“断肢再植,是不是骨科难度比较高的手术?”
“有这本事,如果陆成想要跑湘州中医院,轻而易举的!~”向鹏程只是隐晦地回了一句。
无他,就是对比。
湘州吉市有几家三甲医院,都是自称一二三哥,大哥湘州人民医院,二哥吉市人民医院,都会断肢再植了。
三哥暂时还不会,肯定也是想会的,可能做梦都在想,一直都在学,但还是没学会。
大概又过了十五分钟,陆成便上了镜子,问巡回护士要了血管缝线后,将持针器与缝线放入了弯盘。
再次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血管断端。
宋弘图见陆成再要拿起持针器时,谨慎地建议了一句:“小陆,这下针之后若要再翻修,难度可不小?”
陆成点了点头:“我知道的,宋主任。”
“这是上臂的血管吻合,需要的血管即时通畅率可以不如指固有动脉缝合。”
“哪怕是支路的缝合完全中断,也不会影响局部活性,只要主支的血液即时通过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也不会影响远端活性。”
“没问题的!~”
陆成不敢保证现在的缝合可以保证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即时通过率,但百分之九十五、九十六以上还是没问题的。
陆成的语气并不夸张和嚣张,只是自信。源于对手里功夫的自信,对能力的自信。
宋弘图吸了吸鼻子,也尽到了提醒义务,可陆成还有自信,这就不是在“装逼”了,而是真有其事地会做这台手术。
所以,宋弘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陆成完成了血管缝合,支路吻合……
大概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宋弘图就起身让了位,因为佟源安教授从急诊手术室返回了,但他并未抢夺陆成的主刀位,而是把宋弘图挤走,亲自给陆成配台,辅助陆成完成神经缝合。
“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此处尺神经内部神经束数量为11个,主要为混合神经束。”
“继续下沿肱动脉内侧下行至三角肌止点高度处穿过内侧肌间隔至臂部后面,此处尺神经内部神经束数量增至16个,其中以运动神经纤维为主的混合神经束13个,以感觉神经纤维为主的混合神经束3个。”
“所以要非常精准地对功能束进行匹配,而后予以束膜缝合。”
“当然,你也可以采用束膜-外膜缝合技法,我给你说的只是我们平时在用的缝合技法。”佟源安的声音专业且细腻,只是建议,并不是命令。
陆成认真地想了一下,回说:“佟老师,我觉得这里用束膜外膜的联合缝合技法会更好一些。”
“尺神经的臂部比较粗壮,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就是耗时会更长,但联合缝合后,局部张力反而会更小一些。”
“神经缝合的基础就是无张力缝合了!”陆成把从协和医院学到的神经缝合的根本要义和核心理念讲了出来。
“嗯,神经缝合,首要讲无张力缝合,你继续。”佟源安说。
陆成便继续了自己的操作,佟源安一边仔细看,一边细致地辅助着陆成的束支对位,并非常有耐心地偶尔指点着。
手术室里,断断续续地钻进来不少人,而后围着手术台围满了。
二病区的刘夏主任,骨科一病区的罗常务、向奎华、田山等人都没有缺席。
只是,看着陆成缝合进程越来越丝滑,众人的神色各异。
刘夏主任只是纠结了不到半分钟,才偏头道:“彭晨,你把小陆的电话发给我一下。”
彭晨是二病区的另外一个副主任医师。
彭晨点头,并未有特别的想法,马上拿起手机开始翻找陆成的手机号……
陆成的这台手术做完,他若是病区主任,他也坐不住。而如果陆成能被刘夏拉来骨科二病区,二病区以后可以吃得饱饱的。
这不只是一个断指再植,它是整体的手外科病种。
很明显,陆成是从一病区跑出去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一会儿,佟源安就起身了:“你们继续吧,我去2间把剩下的肌腱缝合处理了,大家都好早点休息。”
“普外科那边的抢救,还算顺利吗?”佟源安问刘夏。
“佟教授,也是顺利的,就是陈教授左右跑了好多次!”刘夏有点脸红。
陈松之所以要开台之后还来回来回跑,就是县医院普外科的那些医生在遇到复杂病种时,太不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