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缝合理念有三种,一是外膜缝合,一种是束膜缝合,还有就是束膜与外膜的联合缝合。”
“此联合非彼联合,就是单独操作。”
“还有的改良术组缝合,是将3-5小束聚为束组,减少缝合针数……”
神经的解剖结构很类似于电线,外膜一层后,内里存在很多神经束。
不过这些神经束不是分了火线零线,而是感觉支、运动支等。
“但神经束膜、外膜缝合术的手术优良率也是有限的,并且有各自的缺点。”
“根据尺神经损伤缝合术后12月的数据,束膜缝合的优良率大概有81.0%-88%,外膜缝合的优良率仅32.5%-47.4%!”
“这种优良率在以前是可以满足临床需求的,可在手外科高度发展的现在,它已经成了一种局限。”
“当然,外膜缝合术没有神经束间的缺血风险,而束膜缝合则是有大概15%左右的缺血几率。”
“基于此,我们手外科一直都在对神经的缝合术进行技法改良,力求可以将束膜与外膜的优缺点进行结合……”
“目前,虽然尚未形成技法,可整体数据比起主流的缝合术,还是要高上一些的,而这种缝合技术,也会让各位的临床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一些……”
“具体的缝合方式,我已经教给你们了,也不难,剩下的就是你们自己实践部分了。”
刘煌龙教授上了实操示教课后,着实是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给每个人都进行了指点。
第一站就来到了董桥山身前,频频点头:“你的缝合术基本功不错,操作的细节也是具体而微,神经的束膜外膜缝合,会在单纯的缝合基础上,稍作改良,你要注意的就是进针和出针的角度……”
“另则,在进行束膜分离的时候,不要过度了,过度分离束膜,是束膜缺血坏死的根本原因。”
“谢谢刘老师。”董桥山认真点头,细致地埋头继续操作。
刘煌龙接着走向了谢苑安,在助手位的目镜下看了一会儿,便呵斥起来:“手稳一点!~抖抖抖,食堂里打菜的阿姨都没有你帕金森。”
“眼睛眨巴个什么?你要和神经说你很可爱吗?把神经细胞宝宝萌化吗?”刘煌龙当即就毫不留情地开炮了起来。
谢苑安坐正着身子,脸上也没有委屈之色,只是全神贯注地专注着手里的操作练习。
刘煌龙看了一会儿,起身道:“慢慢练吧,手外科缝合最基础的硬核条件你都还没跨进门槛。”
“手不抖,眨眼次数控制,泪水没流够!~”
林斌、丁孟卓、刘启明、韩工强等人也接受到了刘煌龙的临幸指点,但刘煌龙的语气都没有对谢苑安那么凶狠,反而是十分耐心。
刘煌龙接着来到了陆成的助手位目镜下,声音也是颇为不客气,博闻强识:“不要自作主张,肌腱缝合技法不要带进神经缝合里。”
“肌腱缝合追求的是缝合韧度,神经缝合追求的是无张力,需要的是神经断端恰到好处的对合。”
“嗯,对,这样就没错了,不要把其他缝合技法带进神经缝合里来,就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单纯间断缝合。”
“以减张缝合的理念和基础原理进行神经缝合的操作,神经缝合如果挤得太厉害,就容易产生神经瘤,断端愈合膨大,反而使得患者痛苦……”
“嗯?”刘煌龙说话间,陆成竟然就非常具体而微地对自己的缝合套路进行了修正。
“你叫什么名字?”刘煌龙抬起头,看向陆成。
陆成把埋着的头抬起来,短寸头发下的发际线很整齐,皮肤略黑,但满是阳光之气,双目炯炯有神。
看起来就是可以靠脸吃饭,实则手里的功夫也是很俊,大概就是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应该是类娃娃脸了…
“刘老师,我叫陆成,陆地的陆,成功的成。”陆成回话间也打量着刘煌龙。
长脸、粗鼻、小眼、短眉,粗看之下,可用贼眉鼠眼四个字形容,肯定是凭本事和才华吃饭的。
“重新缝合一次,我来看看。”刘煌龙指着操作台。
陆成听完照做,漫不经心地将为数不多的技能点又点了一点。
一会儿时间,刘煌龙所说的,陆成把肌腱缝合技法带进神经缝合术中的缺点完全被抛掉。
甚至于,刘煌龙在看了一会儿后,还发现陆成的熟练度似乎隐隐比上一次缝合还要更加精细了一些。
无张力吻合与束(组)定位匹配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基石,所有的神经缝合都是以此为目的。
所以,神经缝合技术的关键就是在于无张力温和和精准的定位匹配。
而要断裂的神经达到以上两点,就需要下很多非常具体的功夫,比如说进针点和出针点的抉择,缝合深度、缝合宽度,乃至于打结的力量,都会影响最后的预后。
【神经缝合术(熟练8/10)】
刘煌龙道:“神经束膜缝合,至少需在40倍显微镜下操作(缝合误差小于50μm),这是入门基础,而如果要做得好,缝合误差至少要管控进20μm甚至5μm以内。”
“外膜缝合多适用于小神经损伤、混合神经损伤这种不易进行神经束分离的神经,因此束膜缝合是必须要学习的……”
“而在神经束膜缝合中,对束膜的小心分离,也会影响到最后的缝合,因此看似缝合,实则是所有基本功的完整体现了。”
“你看我给你拆分一下束膜……”
【名师悉心指点神经缝合术要义,神经缝合术水平略有提升】
【名师悉心指点神经缝合术技法要义,神经束膜-外膜缝合术水平略有提升】
几分钟后,刘煌龙放开,让陆成继续操作。
陆成淡然地继续着缝合术,在操作间,竟然隐隐有了“过目不忘”的复制本领。
“哟嚯。”刘煌龙的小眼睛亮了起来,发出了‘怪音’。
……
然后就再没从陆成那里动过了。
谢苑安以及董桥山等人偶尔看了一眼刘煌龙,发现刘煌龙已经全神贯注地沉浸着‘带教有方’的老师体验,根本没想到还有其他学生需要关爱……
这下好了,大家都平衡了。
绝食性平衡!~
第118章 哪个单位的?
【名师悉心指点神经缝合术要义,神经缝合术水平略有提升】
【名师悉心指点神经缝合术技法要义,神经束膜-外膜缝合术水平略有提升】
……
【神经缝合术(熟练9/10)(+1)、神经束膜-外膜缝合术(熟练4/10)(+2)】
【神经缝合术(熟练10/10)(技能点-1)、神经束膜-外膜缝合术(熟练5/10)(技能点-1)】
“对对对,就是这样子,操作的时候,手的力量要注意点,力量的方向输送啊,不要折线,要有一个输送的稳线。”
“这条线没有标注,但你要形成自己习惯性的输送方向,以此为基准,一直都这么输送,千万不要折线,这就是你这种基本功水平下,概要做到的。”刘煌龙抬头,对陆成说。
“好的,刘老师,我记住了。”陆成点头。
刘煌龙接着发现谢苑安等人都围了过来:“你们…干嘛?自己练自己的啊?看我们干嘛?”
谢苑安的嘴角轻轻抽了抽:“刘老师,十二点十九分了,该去吃饭了。”
“谢教授已经打电话催了两次,我看您一直没下课,就没开口打扰。”
大哥,亲爹,看看时间吧,十一点半就该下课了的,你拖堂了四十五分钟还要多了。
“就有十二点多了吗?”刘煌龙抬起左手看了看手表,才表情自然地站了起来:“收拾一下吧,去吃饭了。”
起身后,刘煌龙才想起来董桥山:“小董,你练得怎么样?”
董桥山一张国字脸此刻被美容成了狐狸脸:“刘老师,托您厚爱与指点,略有精进,回去后再慢慢练一段时间,应该可以把神经缝合做得更好。”
刘煌龙一本正经道:“技术就是要勤耕不辍,用进废退,多练才是根本,老师指点也只是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对对对,刘老师,您说的对。”董桥山点头如拨,如果不是怕自己阴阳怪气,那就是啊对对对了。
可面对刘煌龙,他不敢这么讲。
刘煌龙今年三十九岁,已经是主任医师、教授,而且已经升正高两年,杰青“辈”人物,家里更有一个‘院士’泰山作为老靠山。
并且,刘煌龙近几年的科研产出十分丰富,与中南医院的兰华罗教授一起,把中南医院的骨科发展得飞起,俨然是鄂省骨科下一任学科带头人的架势……
刘煌龙有些舍不得地看了陆成一眼,摘下手套后走向洗手台洗手,说:“这种集训班,主要是为了涨见识,给你们积累一条比较系统的成长路径,让你们大概知道一种技术的上限在哪里。”
“重点在于长久发展,并不是这一两个小时的具体带教了,你们也都有教学视频,回去之后反复观看,应该也会有收获。”
刘煌龙是老师,所以还是为自己的‘偏心’找着借口。
老师为什么喜欢成绩好的?
反馈好啊!
教什么就会了,那不是说明我的教学能力非常好么?
这么当老师,那多有成就感?
如果学生都像牛一样,一问三不知,教了都不会,老师才会怀疑人生。
只是吧,貌似和这小子的师徒情分,就到此为止了,早知道别跑中南医院好了。
“谢小妹,那位是谁?”刘煌龙低声和蔼地问谢苑安小妹。
谢苑安今年三十了,比刘煌龙只小了九岁,刘煌龙读研的时候,谢苑安就已经十五岁了,所以喊侄女不合适。
骂人家的时候像是个仇人,求人家的时候就叫小妹了?
谢苑安的眼神幽幽,目光幽幽,心情幽幽,但语气并没有幽幽,但很生硬:“陆成。”
刘煌龙都开始擦手了,也没等到谢苑安的后话:“谁的学生呀?工作落定没有?”
刘煌龙本能地认为陆成是科室里的博士,是来蹭课的,毕竟七个人了嘛。
“都不是。县医院里的。”谢苑安回道。
董桥山他们都很懂事地离开了,毕竟谢苑安是老师团队,老师下课之后单独有聚餐的。
董桥山是地头蛇,所以先去找位置,但也派了刘启明大哥留下来帮忙陆成整理操作台。
刘煌龙的脸一僵,眼角差点自行扩大手术:“啥?”
下一秒:“真的?”
“钟教授的学生。”谢苑安怕因为自己闹出误会,赶紧告知实情。
刘煌龙就不是一个怕钟军云教授的主儿,两年前的他,还在协和医院里,但钟军云教授正当年,刘煌龙知道近期升病区主任无望。
于是就直接跳去了中南医院担任手外科主任。
“奥,我就说嘛,小谢你真会开玩笑,这样的怎么会是县医院里的医生呢。”刘煌龙憨态一笑。
“谢老师和钟老师他们等久了吧,走,我们快过去报到。”刘煌龙忙转移了话题,只是在出门的时候,还是盯着陆成看了一会儿。
这小子的天赋是真的着实可以了,兰华罗教授都未必追得上,只可惜啊,被老领导盯上了。
……
一家餐厅的包厢里,陆成与刘启明最后赶到。
陆成刚好给穆楠书发了中午不一起吃饭的信息得到回复,就被人抓了小辫子。
“小陆…你莫这么高冷嘛,上课的时候高冷,现在也高冷着!~”
“这就是你的男神修行笔记么?”董桥山看起来是个很严肃的人,实则最为大方,很会开玩笑。
“董老师,您才是真的男神,是我们的偶像,我算什么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