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名师指点,你就是在野蛮生长,类似于外科技术的自然发展进步那般,进步缓慢……
谢苑安抽纸擦手:“以你现在的临床造诣,我们医院里的低年资主治都未必比得过你,如果你还有些科研文章和学历的话。”
“你进我们医院都是随随便便的,但你其他方面的履历也太单薄了!~”
“你这个缝合,是我都…”
谢苑安点头,认下来:“你的确很有临床天赋,比我优秀多了。”
“我爸叫谢筱,我很早之前就开始练,我爸也在耐心指点,现在还做不到你这样子。”
谢苑安是谢筱的女儿,她大方承认了这件事。
陆成回归话题:“谢老师,这样应该可以勉强够入门学习资格了吧?”
谢苑安认真点头:“那自然是够了的。”
“我们医院里,最优秀的一些人,也就是能在住院总期间达到你现在的火候,是最优秀的一批人,几年才能遇到一个的那种。”
“陆医生,那你等会儿去哪里?”
“要不,我请你去吃个饭?”谢苑安主动邀请着。
但说完,谢苑安又说:“我只是想请教一下你有没有什么学习的技巧,没有其他意思……”
谢苑安怕陆成误会。
其实她原本是不信有天赋的人有多好的学习方法,可现在的她,不往这方面想就想不明白了,就觉得陆成可能有秘术。
“谢老师,本来你邀请我吃饭,我不该拒绝的,但我有约了。”陆成道。
谢苑安能理解陆成:“那行吧,下午的时候,你记得准时来上课,到时候其他几位老师也会过来参加开班仪式的……”
陆成道:“那我去找个地方仔细看看这些册子和资料。”
……
陆成离开了“高级技能修习室”后,谢苑安才搓了搓自己的脸。
平时用护肤品她都格外注意,生怕把皮肤搓得不紧致的她,把自己的头搓得变形了。
而后,谢苑安打了一个电话:“老汉儿…给你发的信息你看到没得。”
“这就是我之前给你讲的那个人…”
谢筱教授沉默了好一会儿,非常认真且耐心地放大了手机屏幕上的图片:“他多大?”
“按照道理,会比我小半岁,今年刚好三十。”谢苑安说。
谢苑安与穆楠书的关系非常好,她从穆楠书那里了解到了陆成后,便私下里开始了“八卦”,打听到了陆成和湘雅医院里的佟源安教授有‘交集’后,谢苑安就把这个瓜分享给了谢筱。
谢苑安一直用穆楠书的口吻给谢筱教授强调说陆成的天赋很好,便邀请了谢筱教授给佟源安教授打个电话,让对方关照一下陆成。
谢筱认识穆楠书,出国看谢苑安的时候也与穆楠书见过不少次。
听说了穆楠书和陆成的事情后,觉得穆楠书是女儿朋友,那口头照应一下,也并无不可。
“县医院还有手外科亚专科么?我第一次听说,湘省的手外科发展成这种规模了?”谢筱教授难以置信。
县医院开展断指再植?不多见。
“不是,陆成说他练缝合术的目的是当比赛瘤子,为了拿奖金。”谢苑安道。
“啥子?”谢筱也把老口音憋了出来。
练技术,打比赛,拿奖金?
这在医学领域里是多么小众的词儿?能拿奖金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是专业高手,手术都做不完的那种?
“对,陆成他自己就是这么讲的。”谢苑安说。
“我听起来,他不像是在开玩笑。”
“更关键是,他说他学缝合术才几个月时间……”
谢筱的声调更高了些:“啥子?你脑壳莫打铁了哦?”
“这应该…是真的。”谢苑安道。
“爸,现在,就不算是我以权谋私了吧?人家是正儿八经地来学习技术的,可不是我乱搞。”
谢筱沉吟了好一阵,才道:“这陆成,见了鬼了。”
“不过这些数据你也替代不来…应该是真的…”
谢苑安愤愤不平道:“我要是能做到这样,我早就飞起来了!~”
“鬼才知道他是怎么搞的……”
谢苑安如果有这样的临床能力,早就任住院总了,还需要在练功房里以讲师的名义练技术啊?
第111章 我更适合临床!
麻辣香锅店子内客坐近半,摇头风扇的簌簌声与女孩们的八卦声、阿姨收拾椅子椅脚刮地声交织。
一个穿着红色围裙的阿姨端来了一口锅,一边高举过头顶,一边喊:“让一让,小心烫到!~”
“让一让,小心烫到。”
“B11,对,就是你们的。我给你们去打米饭。”阿姨把锅砸在了陆成和穆楠书二人中间,拖着锅的竹箩筐崴了崴,锅把偏斜。
这突如起来的一下把陆成到了嘴边的话砸了回去,陆成赶紧收拾了一下自己身前的水杯子:“你经常点外卖啊?我记得你不是会做饭的么?”
穆楠书与陆成是在镇子里长大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镇子里。
镇子也算半个农村,那时候穆楠书的父母出去做生意了,穆楠书都要负责买菜做饭。
直到初中二年级,穆家生意好了不少,穆叔叔才请了人把阿姨还回来全职陪读。
穆楠书的厨艺就是这么练起来的。
穆楠书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A版小衬衣,脖子上也多了一条比较简洁的银质珠花坠饰,反伸手用手腕的头绳系头发时,显得颇为傲挺。
可能她也意识到这个动作颇为不雅观,于是便微微侧身:“偶尔会做一顿,一个人做饭做多了吃不了,还懒得洗碗。”
“离食堂又比较远,就经常点外卖了。”穆楠书捆束好头发后,还是会习惯性地将马尾甩向左侧胸前。
不过意识到自己要吃饭的时候,她又把头发往后捋了去,阿姨正好把饭送了来,陆成先给穆楠书先盛了一大碗。
“我现在吃不了这么多了。”穆楠书愣了一下,才道。
陆成于是将自己碗里的饭往外面舀了一些,又递给穆楠书:“难怪看起来瘦了有那么多。”
“你不会在节食吧?小心胃出问题。”
穆楠书摇头:“十个华国人在国外,有九个天天会饿肚子…说起来是饿的,饿久了食量也就小了…”
“我们学校附近没有好吃的中餐。”
穆楠书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青笋丢进了嘴里:“味道还行,调料味道重了点,没有香锅的那种锅香味儿了。”
陆成道:“我们本科期间吃的那家伍氏麻辣香锅都不在了。”
“以至于我到现在都没吃过那种味道了,我们陇县的香锅也做不出那种味道来。”
陆成说的伍氏麻辣香锅是以前在中北路大食代的那一家,陆成今天还特意搜了一下,准备下次过去吃的,但店子都已经不在了。
“也可能是以前没吃过特别多的好东西,所以味道都留在记忆里了。”
“我倒是觉得,国内的这些食物,吃起来就是一种享受,哪怕是这家。”穆楠书鼓着嘴巴,抿着嘴慢慢咀嚼。
陆成不算挑食,作为碳水系男生的他,没有米饭和面条是吃不饱饭的。
三下五除二,一大碗饭就被陆成送得干干净净。
陆成再舀饭的时候,穆楠书的米饭还没下去三分之一,穆楠书都有些好奇,这家香锅真的有那么好吃么?
不过一直以来都是如此,看陆成吃饭,总有可以多吃半碗的‘食欲感’。
饭罢,时间来到了中午的十二点四十分,穆楠书打着太阳伞与陆成并行散步消食。
剜了陆成一眼,道:“你偏那么远干嘛?不怕晒啊?”
陆成举了举右手手臂:“我一直不打伞的,都是小电驴出行,该晒黑便黑了、无所谓。”
“我有个室友说你的技术真的非常非常不错,不过我没想到,她还会是你这次的带教老师!”穆楠书忽然提到。
“要喝奶茶吗?”前面二十米处,陆成看到了霸王茶姬,且排队的人不少,陆成不答反问。
九月份的汉市依旧炎热,一般人都忍不住来一杯奶茶的清爽,她也如此:“那来一杯吧……”
点完单后,陆成与穆楠书并坐在落地玻璃前,一边沐浴着空调的凉风,一边看着外面。
外面有外卖小哥时不时地穿过,也有年轻的小情侣洋溢着“没心没肺”的笑容,还有环卫阿姨顶着太阳在捡烟头,有穿着正式的中介带着客户介绍着什么,更有车水马龙。
穆楠书偷偷地看了一眼陆成,再次问道:“你的技术为什么这么好了啊?”
“没有啊,只是基本功好了点,谈不上多少技术。”
“我现在会的技术,协和医院,也就是你那个室友待的科室都是看不上的。”陆成说。
湘雅医院都根本不收肌腱损伤的患者,协和医院便更是如此了。
“应该不会是这么简单吧,谢苑安她都有点破防了,从上午十点到现在,就一直在旁敲侧击,来来去去的,问走了好多东西。”穆楠书的眸子中有一种难言的流光闪烁。
她的语气听起来很淡然,实则有一种淡淡的‘危机感’似的。
陆成转头,看向穆楠书,挠了挠头:“书袋,我说我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你能信我吗?”
“我只是埋着头学,学到了什么层次,这种火候具体可以做点什么,我完全没概念。”
穆楠书自是信的:“我对临床不是很懂,国外的硕博期间更多的是读书和做科研,不怎么接触临床。”
“那边的住院医师规培阶段才正式地融入进临床里。”
“可你能够让安姐变成这种形象,想来应该是有些优秀了…”
“她给我说,谢教授愿意收你当学生,可以保的那种。”
正统提升学历,哪怕最后没有留协和,但在汉市找个不错的工作是机会很大的。
汉市也不止协和同济省人医中南这几家医院。
陆成扫了穆楠书一眼,突然耸了耸眼睛:“如果我给你说,我现在就不想主动提升学历,我就把我这个本科学历还挂个一两年,你会怎么想我啊?”
穆楠书收了收下巴,声音轻柔:“能理解,但不是特别支持。”
“你前几天不是说过了么?不在乎胜负输赢,只是求一个心安,于己而言,没必要耽误自己…”
“跟着老师,全心全意地学习技术,会好过这里学一点,那里拿一点的碎片化学习。”
陆成轻轻颔首:“那也要等过段时间的显微外科技能大赛完成之后再说。”
“其实我现在,直接进教学医院里读书提升学历,并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我更适合临床!”陆成的声音笃定。
技能点来源于给病人治病,而不是去单纯地钻实验室里搞科研。
从穆楠书这里,陆成也了解了,读研和读博期间,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搞科研实验。
穆楠书笑了起来:“你肯定有自己的认知,我相信你不会冒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