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磁带
搞无线电收音机的,很多技术人员都懂得信号处理的技术。
广州曙光无线电合作社这边,一年前就答应跟江成合作,派人去了汽车厂负责车用收音机组织。
不过最初只给第一辆红星越野车组装了,后来是打算给后面生产的大众轿车组装的。但是还没来的及制定主装计划,汽车厂就把晶体管收音机给弄出来了。
而且最早装在红星轿车越野车上的收音机还被更换了下来,因为晶体管收音机信号处理的更清晰和稳定。
现在曙光无限点合作社这边也生产晶体管收音机,直接从汽车厂那边购买的成品可运用的晶体管电子元件。
晶体管元件设备,在汽车厂生产的成本不高,毕竟原材料都自己生产了。但是也不能卖的太便宜,起码得对标国际上的材料成本来出售。
不能因为自己制造一斤硅晶体成本才一块钱左右,就按照这个成本来,还是得按照国际价格四百一斤算。
这是科技产物,技术附加值比实际材料贵无数倍。
所以曙光无线电这边购买的成品晶体管元件也不会太便宜,因此出售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而且把产品卖给曙光无线电这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收音机这方面的技术运用同步了。让曙光无线电的技术人员联合研发磁带录音机,就不存在太大的技术差别。
曙光无线电的技术人员可能不会制造晶体管元件,但他们能明白这东西的运用,这就够了。
江成来到广州修整了一天后,就开始给这边办事处的许科长交代任务了。依然是办事处这边负责召集合作商来广州这边,虽然有些合作商因为业绩不好,没资格获得麒麟轿车的销售分配。
但是来参加麒麟轿车的销售会议,也能激发他们互相的竞争性。不要以为跟昌城汽车厂加盟合作了,分配车辆的标准就一样了。
而且加盟是有年限的,到了年限,成绩不好的合作商是可以换掉的。
内部会议,依然选址大三元酒家,提前预定日子,可以让饭店提前准备食材。反正江成这边不怕贵,主要是这里的贵得看面对什么人。
国内普通工人的工资才三十多块钱,花个两三块钱下趟馆子都叫奢侈一回。而高档大饭店,一瓶酒就好几块钱,可能随便一个菜也要好几块钱。
一桌饭菜,七八十甚至百块钱也很正常。一次内部会议和聚餐招待,再怎么使劲花,可能也花不了一千块侨汇券。
一千块侨汇券,对于能投资汽车领域的外商来说根本不痛不痒,何况还是大家共同承担。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等于不吃不喝可能要工作两三年才能挣的到。相比于后世,一桌饭可能就是上万块的标准。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内部会议一顿饭钱的开销都是令人咂舌的。
国内现在提倡节约,不允许铺张浪费。但是面对挣外汇,完全是两个态度,广州这边巴不得江成多搞几次内部会议。
大饭店能挣外汇,那也算业绩的。都有其他大饭店来联系办事处这边了,表示他们也有接待外宾的能力,不能总往大三元酒家跑呀。
虽然大三元的确是广州这边唯一有电梯的大饭店,但其他大饭店也各有风格,也有独特的菜品。
对于饭店招待的事情,江成也会考虑雨露均沾,以后换一家尝试口味。主要是他来广州,一般都是临时决定,一回生二回熟,觉得大三元还可以就没想那么多。
许科长负责联系合作商,郑可负责饭店招待的事情。就是怎么贵怎么来,茅台多上一点,喝不完可以打包带走,没开瓶的也不退。
让饭店自己安排,还是有点放不开手脚。一桌饭菜都没超过百元,看不起谁呢。最好是邀请其他大饭店的一级厨师,有什么特色菜都整上来。
车商会的经费充足呢,人家随便加盟和保证金都是按照多少万来交的。一人交个一千块会员费有什么舍不得的,那么多合作商,交一次都多少万了。
在国内这经费根本用不动,买台电视才几百块,办事处那边的招待室装修的很不错了,也就花了一千多块。
这些合作商现在来过年,都不需要他们自己安排住所,都是登记后直接安排住宾馆,全部从招待费里面扣,就这样都用不动多少。
搞一个侨汇券,买东西不要票证不少,有些东西还比国内的人购买要优惠一些。几万块钱的经费,江成和办事处这边的人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用的完。
就跟江成的工资一样,一个月几百块,没有票证的配合使用,也是不知道怎么花。
当然了,因为江成的福利不低,所以感觉钱多了没有用。但是那些普通工人,本来一个月除去买粮的和一些开销,存不下多少钱。他们粮食不够了,只能去黑市买高价粮。
江成只是没到去黑市的地步,所以觉得钱花不出去。要是真的钱花不出去,那这个时代就不会出现贪的了。
另外就是普通人可以去黑市,江成要是家里真缺粮了,他和谭雅萱都不能去黑市。要买东西可能得找人去买。
黑市的存在,其实也算是一种生活所需的调节,上面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是干部身份的去黑市,被发现了是要受处分的。
江成要是去黑市买粮食,别人要是知道他的身份,这样大的干部领导都来黑市买粮了。那肯定会觉得粮食要出现问题,导致一些不良的严重后果。
所以干部领导之类的,家里要是缺粮,只能找人帮忙去买,自己尽量不会出面。
~~
反正郑可现在是按照江成的吩咐,让大三元酒家怎么花钱多怎么来。谭雅萱在宾馆里带着孩子,偶尔出宾馆转一转。
江成则是跑去了曙光无线电,谈磁带录音机制造的问题。这磁带录音机的技术原理不难,难的是如何实现转换的问题。
江成提出‘磁带’这个词,其实已经代表了录音机的技术方向。关键问题是磁带,而不是所谓的机器。
磁带这东西,在这个年代国内只有少数科技爱好者听过这东西。国际上不是没有磁带录音机,而是磁带录音机还不完善。
最早的录音机其实是钢丝录音机,不过钢丝录音机很不实用。一直到一九三五年,德国通用公司的工程师制作出了磁带录音机。
但是现在的磁带录音机体积比较大,而且磁带也不是装盒子里的,携带不方便,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磁带技术并没有广泛运用,磁带录音机听过的也很少。国内可以说大部分人没听过录音机这种东西,更别说什么磁带了。
但是曙光无线电这边还真有人听说过这东西,毕竟研究无线电设备的人,看过一些国外的科技书刊也很正常。
江成给磁带录音机提供了一个方向,就是盒式磁带。制造盒式磁带,能方便携带,并且避免跟外界过多的接触,弄的磁带上灰尘多。
其他技术需要进行研发,制造磁带,关键的问题就是磁带的载体。国际上现在是用带磁性的粉末涂层在塑料膜上。
但塑料膜也是分很多种类的,磁带需要拉伸和韧性强的塑料膜,不能磁带没用多久就断了。
所以这个涂层载体,江成让曙光无线电这边的技术人员直接先弄最好的塑料膜。国内其实已经能制造塑料膜之类的产品了,但是没有高质量的。
江成早就不执着于什么材料都尽量先国产了,而且做研发,在不确定一些材料是否可行的情况下,千万别从性能低的材料开始试用。
这种从普通材料开始试用做研发的,江成早就吃过教训了。最少的时候制造手动托盘车,很多材料都是凑合着先用,把东西做出来再说。
然后在试用的时候,发现一些材料和零件不合格,车轮也是在后来换过材料的。
关键是在发现质量出问题之前,已经开始生产了。
所以现在搞研发,先用好材料上,产品做出来可以提前试用,然后再考虑成本问题,慢慢降低要求。
因此在不确定普通塑料膜能不能行的情况下,直接先进口海外的高性能塑料膜。哪怕在这个年代,一吨好的塑料膜都要几千美元。
一吨塑料膜能直接换几辆两吨重的大众轿车,那也得购买。后世不值钱的硅晶体在这个年代不也是天价嘛。
用塑料膜制造磁带,只要把磁带录音机制造出来,曙光无线电合作社把产品卖到国外,那点塑料膜的成本就不叫事了。
~~
现在已经是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份了,其他地方不说。就香江那边,已经从单纯的转出口贸易转为密集型轻工业。
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算是彻底完成了转型。香江的底层人员的工资可能挺低,但是层次相差很大,稍微有点文化的,能混个文员也能上百块香江币。
而香江的纺织,塑胶,房地产等行业的兴起,其实有钱的人不少。就像我们国家八十年代改革后,出现不少暴发户一样,大哥大刚出来的时候,上万块钱,很多普通人都震惊,感觉花上万买一个大哥大有必要嘛。
现在香江这边很多商人就有不少这样的暴发户,后世的李首富,现在就靠卖一些塑胶花什么的,积累了第一笔财富,在此时也跟一个暴发户没区别。
有时候有些东西的性价比很难说的,对于有钱的人来说,排面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江成来广州之前,就先安排人送了三辆麒麟轿车到广州办事处这边的。也没安排在广交会做展览,因为目前产量太低,要照顾合作商。
而麒麟汽车定价为一万美元,很多合作商也不用汽车厂这边铺货了,直接就想交易购买。
欧美那边也有豪车,但要从那边购买到一辆好的汽车,运输费用加关税什么的,到达香江也不便宜。而那些汽车跟麒麟相比,在外观和科技方面没的比。
江成得到有不少合作商想直接自己买车后,感觉还是一个麻烦。不是说不能卖给他们,而是这样处理了,麒麟汽车没有什么知名度。
而且在得知大部分是香江的同胞商人想要购买,倒是让江成觉得可以操作一下。
第255章厂再次申请学习
麒麟汽车生产的本来就不多,而跟昌城汽车厂合作的商人却是有很多地方的。
在国内江成想搞一个汽车展览会都搞不出来,没有车模,没有合适的场地。既然有不少合作商都打算直接购买,那也就不铺货了。
江成只是想要品牌的名气,汽车分散了,并不一定好。所以他打算先搞一个香江车展,让香江的合作商去举办一个汽车展览,邀请一些香江的中上流人士参观一下就可以了。
先香江搞车展,然后马来西亚那边搞一个,再新加坡之类的。澳门那边排到挺后面的,因为澳门现在就靠博彩行业支持,接待的客人大部分还是香江那边的。
选定了分配方式,一开始这几辆车就卖给香江合作商这边。要求就是车辆运到香江,先搞车展,车展结束后才能自己取走车。
在十一月十五号,依然是大三元酒家举办了这个麒麟汽车巡展计划。这汽车卖不卖的掉无所谓,要的是名气。
等麒麟汽车的名气跟后世的品牌车一样响亮,以后再量产中档汽车,品牌附加值的利润才是真正的大头。
同样的车型和配置,但就因为牌子不同,贵个五万十万都有人选择品牌货。但品牌是很难维护的,而且国内还没有品牌这个概念。
江成这样搞,其实就是想熬到改革后,国有资产他不想侵吞。而且汽车行业里应该也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但是江成也不想在改革后还在国营企业里混,别说以后了,就现在这种工作可以继承的制度。还有内部招聘,一些内部工作指标的安排。
在一个厂里,出现有亲戚和父母与子女在一起的太常见了。
不说其他人,就谭雅萱仗着自己男人是汽车厂的总工程师,不守规矩的地方多了去了。如果不是江成,她去哪里当这个绘图室的科长。
谭雅萱身为科长,在她的科室里就没人管制她。然后在上班时间,要是不忙碌的情况下,她还能跑去供销科和调度科溜达。
甚至有些私事明明可以下班时间找江成谈的,偏偏选择上班的时候去江成办公室谈。
还有谭悦那边,不也是仗着姐夫是江成,自己科室的科长又是江燕,没少偷懒耍滑。
江燕还算好一些,属于讲规矩的性格。但也只是要求自己,对于一些跟自身有关系的人,稍微有点违纪,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明年就要来汽车厂的运输队工作的杨斌,以及明年中考又要走关系的杨慧娟。
现在只是建国十周年,这还只是年轻一辈的开始。在过十年二十年的,很多单位和企业都可能已经在形成家族企业雏形了。
如果能熬到改革之后,江成是不愿意继续待在体制内的,哪怕能让他成为院士之类的也不愿意。
江成更倾向于任佬那样,搞自己的企业起码他可以把挣的钱投入的研发当中去。他不在乎体制里的职称,不过要是他的子女想混体制,他可以在离开体制之前出一把力。
因此江成现在就是想多搞几个品牌,等改革后,把品牌分散出去。分散到一些没有技术能力造好车的一些工厂里去,然后等待一个时机。江成再离开汽车厂,去把那些品牌收割回来。
麒麟汽车在分配了车展举办要求后,江成把三辆在广交会展览的麒麟汽车交给了香江的合作车商。
等于是购买汽车的人,要额外花点钱举办一个车展,算是溢价购买。要是以后轮到其他地方的车商要举办车展,但是不愿意的话,就跳过那个地方。
因为国内情况的原因,其实车展是增加汽车知名度的,厂家可以承担一部分推广费用。但是这事情就得上报了,汽车厂挣再多钱,也跟江成他们没有关系,都是国家的,要用钱就得申请。
~~
“郑姐,你像鸡。”
“嗯,等回昌城了,我们就把照片洗出来。”
郑可接过照相机笑着说道,在这边的特殊商店,她买了一台比较高档的照相机。趁着要快要回昌城的时候,拍点照片留作纪念。
这个年代的照相机拍照片,要有一定的拍摄技术的。因为得考虑道光线问题。
大家都不会拍照,江成也只会用后世的手机进行美颜拍照,哪里懂这个年代的相机拍摄技术。
相机胶卷并不便宜,在这个年代玩相机的人,家庭条件得很不错才行。
江成等人也就是互相瞎拍,有多少相配胶卷洗出来会出现曝光的情况也不知道。
但是有三个小孩了,拍点照片留个纪念也不错。江成以后每年得拍点照片,帮子女记录他们成长的样子。
既然郑可买了相机,江成也就负责买胶卷了。
“好了,这次在广州也待够了,东西也买的足够多了,我们明天就回昌城。明天早上到办事处那边的饭店,多买点包子带在路上。”江成见照片拍的差不多,对着媳妇和郑可说道。
水果罐头和午餐肉什么的买了不少,这边的特殊商店用侨汇券买罐头并不算贵。本来就是走出口的东西,不能因为国内目前物资困难,就会涨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