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存那么多粮食,其实是想着公社食堂不行了,大家又开始自己弄锅做饭后。帮助一下那些亲戚的。
外人哪里帮的过来,不过都三个子女了,家里要是有一个‘老妈子’照应,好像真不错。
第251章 积福晋升高级工程师
江成是起了找一个类似的保姆的人来家里,最后还是放弃了。能未卜先知提前存了将近两千斤粮食的,也基本只有他一家。
虽然他的粮食来的正当,但也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且只是两千斤不到的,就算有两千斤稻谷,出糙米率还要扣除百分之十左右。糙米就不错了,不会加工到精大米的,精白米的出米率只有百分之七十五。
上一年八月份后就收不到亲戚的粮食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其实已经消耗掉几百斤了。
这还是因为中午那顿在食堂里用粮票吃,江成还老是能在外面混顿饭吃。
江成家里不吃粗粮,但是偶尔会配点杂粮混搭吃。杂粮就是红薯,在粮店里,一斤粗粮票可以买五斤红薯。
真要招一个逃荒的来家里当保姆,其实还不如在城里让人介绍一个知根知底的人每天来家里搞卫生照顾一下小孩。
关键是每年江成都会带着家人出去一两趟,一出去最少就是半个月以上。让一个陌生的‘保姆’留在家里那么久,江成也不放心。
去了一趟妇联,江成也算是了解了这个时代艰难的情况。当初还想着等这个时代来临了,他就天天端着一碗白米饭,上面有肉有其他菜,就蹲在人多的地方让人看着他吃。
那想法的确会满足一种不正确的道德观快感,甚至一碗饭,就可以让一些女人为了生存,让你去打桩。
但真到了这个时代,稍微有点良知的人都做不出来那样的事情。
离开妇联,回家的时候,又去了一趟粮店,买了十斤苞米面回家。回到家后,江成又拿着米糠去了一趟面粉厂,让那边帮忙碾碎一下。
其实谭雅萱一直想在院子里养几只鸡的,家里这一年多用稻谷去粮站粗加工大米后,米糠都存了一麻袋了。
如果不是江成经常去外地一趟,谭雅萱就养鸡了。早上喂一次,下午下班回来再喂一次就行了。
这要去外地,谭雅萱自然也想跟着去,那鸡最多养半年就要宰了。
现在倒是好,米糠可以用来给孩子积福了。谭雅萱从妇联回来,圣母心更泛滥了。
决定有空就拿苞米面加粉碎了的米糠,就做一点米糠饼。难吃是难吃,但饱腹感强,而且在饥饿面前,难吃其实是最小的问题。
这米糠饼就算难吃,也比农村发馊了的野菜窝窝要好吃。
几天后,谭雅萱就真那样干了。做的米糠饼也不算太大,一两多一个,一斤苞米面加一斤多碾碎了的米糠,再稍微加了点面粉,否则粘度不够。
做了三十个米糠饼,然后吃过晚饭,就带着米糠饼和孩子出门了。江成是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出门的。
积福这事情,可以说是类似于迷信,江成也不知道谭雅萱哪里学来的。这跟普通的施舍救助不一样,是有一定要求的。关键是那些要饭的好像大部分都懂这事情,让江成带着孩子看着觉得很有意思。
米糠饼做好了是用上次在大三元酒家打包饭菜的竹篓装的,装好了就出门了,孩子还一定要带上。
江成抱着两个小孩,江平被谭雅萱牵着走。就往偏僻点的街道走,因为主干道有巡查治安员,要饭的不允许聚集在一起,城市主干道有要饭的出现都会被驱赶到一些偏的地方。
“积福~~积福哦。”谭雅萱看见要饭的就喊积福,喊了也不停下来,继续寻找更多要饭的。
装着米糠饼的竹篓也没打开,但是有要饭的听到谭雅萱喊积福两字,懂意思的那是马上起身跟着。
江成甚至还看见有要饭的去看人的,也就是一会的工夫,走了两条街左右。就聚集了十几个要饭的。
谭雅萱看人差不多了就停了下来,也不敢聚集太多人,她也怕出乱子。见人数也可以了,她就打开了竹篓的盖子。
“这是苞米面和米糠加了一点面粉做的米糠饼,你们要不要吃。”谭雅萱询问道。
“要。”
“感谢,有吃的就行。”
“可以。”
~~
被谭雅萱一询问,基本上大家都愿意。这就让江成感觉奇怪了,施舍东西还要问这些要饭的吃不吃的。
“那你们排队,这是我大儿子江平,他来给你们吃的东西,你们先来五个人给他祈福。”谭雅萱拉着江平说道。
要饭的很自觉‘排着队’,不是那种站一条线排队,反正有先后顺序。
谭雅萱让江平给站在前面的人,一人两个米糠饼。而拿到米糠饼的人,反正就默念江平的名字,然后在念叨一些什么。
反正是感谢江平之类的话,不管正规不正规,算是一种祈福之类的。
等江平分出去十个后,谭雅萱把江安拉过来,然后介绍名字,教江安给大家米糠饼。最后是谭雅萱抱着女儿江婷发的米糠饼。
这米糠饼比较干燥,拿了饼子的人吃起来得细嚼慢咽,要想吃快,起码得找点水,别噎着了。
谭雅萱发完并,也就喊江成带着小孩离开了。
江成觉得着有点像是交易式的感恩戴德,不像无偿施舍那样,拿了吃食的人,就需要为某人祈福一次。
但江成感觉终归是迷信,只不过这种迷信让人容易接受,也不损坏他人的利益。
而且谭雅萱刚才介绍吃食的时候,虽然是多此一举。但这也算是一个流程,因为这种方式并不是一定面对要饭这群人的,要是看不上这吃食,那也不需要你祈福。
但拿了吃食的人,就应该真心实意为某人祈福一下。
这倒是让江成想起来其实到了后世还是有人搞迷信这一套,比如在医院附近,用纸条写上借命多少年,然后把写好纸条绑在钱上面。
有人看见地上有钱了,就会去捡起来。然后看见纸条,不管信不信都会膈应一下。
其实碰见这样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钱放口袋,再找支笔回复一下,写上‘不借’两字,再把纸条丢了。
不过想今天这样的事情,只是花一点粗粮和米糠,让十多个人祝自己的儿子女儿平平安安,大富大贵什么的。江成是觉得值了,管他能不能成,就图一个开心。
“家里还有不少粗粮和米糠,你不会打算都用来搞这个吧。”
在回去的路上,江成好奇的询问道。
这面对的是一群外地乞讨者,这种方式还要把子女带出来,下次还要这样搞,江成不在身边都不放心。
“一个月积福一次,平时有空碰到可怜的人,也施舍点。”谭雅萱回应道。
江成有点无奈的笑了笑,这属于乱世圣母,要不得。不是存粮了,谭雅萱的定量都不够她自己吃的,哪有能耐施舍别人。
回到家,这天气热,一家人洗了个澡,然后玩闹了一会。
夜里,江成教训了一下这个圣母。不敢深入教训,毕竟才坐完月子没多久。
积福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不过江成感觉着积福是不是积到他头上了,在九月十六号的时候,他获得了新的技术认证。终于成为了高级技术干部,三级工程师了。
但是享受高一级技术干部的福利补贴取消了,等于就是涨了三十四块钱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从二百一十二块五涨到了二百四十六块五。
虽然福利补贴没有增加,但是享受高级技术干部福利和自身成为高级技术干部,那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最少出门在外,掏出高级技术干部凭证和中级的完全不一样。而且他之前只是享受高一级福利待遇,也不是全方位的享受,只是在物资上享受。
就像一个处级干部,你可以享受副厅级的福利,比如烟油各种票证,肉,糖果,食用油都跟副厅级看齐。但是在出行方面呢,一个处级干部难道真的能坐副厅级别才能坐的车嘛。
有些专属的东西,规定了是什么级别享用的,那么这种享受高一级福利待遇一般不适合此类。
而在汽车领域里,江成这个级别可能已经到头了,民用产品单位能混成高级工程师已经是很牛了。这是汽车领域,如果是拖拉机领域,除非能造出后世各种功能的拖拉机,就国内这拖拉机水平,四级技术干部工程师都难混到。
江成还想往上升,其实也不是不可能。除非引领国际,让中国的汽车成为国际模仿的标杆,这等于作出了重大贡献,还有机会继续晋级。
要知道现在国内火箭总装厂的总工程师也不过就是二级技术干部,而人家掌握的各种技术可能没电子技术先进,但绝对比江成掌握的多。
至于一级工程师,几乎都是变态中的变态。江成除非把对方拉入自己的汽车和电子控制领域里来比拼,否则开挂都没有用。
江成的挂并不是没有上限的,他的智商取决于他的上限,有些东西并不是开挂了就能推衍的出来。关键是你的逻辑思维能想到某个点,才能顺着那个点开始推衍。
这也就意味着江成凭借外挂,不管进入那一个行业领域,成就都不会低,但不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第252章 麒麟汽车
一九五九年,九月下旬,国内又开始全民皆兵的训练了。
好在上一年有过训练的人,今年训练强度不大,只是复习训练。
八月下旬阿三那边在边境反复横跳的事情,苏联选择了偏袒那边。算是首次在国际问题上与我们相悖,我们与苏联的分歧也暴露在国际视野当中。
而到了十月初,国庆阅兵后,与苏联的关系基本上是很难缓和了。
不过阿尔巴尼亚是坚决的站在了我们这一方,然后昌城汽车厂又接到了援助生产订单。又要援助一百辆汽车过去,还是哥哥帮弟弟的那一套。
在十月份的时候,送去四九城那边的中级轿车也定性了。成为地市级主要领导级别的出行用车,也可以对海外进行销售。
而上面对于昌城汽车厂研发中档轿车的行为,其实也是一言难尽。
上一年汽车管理局的张局长还跟江成说过,以后昌城汽车厂要研发什么类型的车,尽量先打一个招呼。
没想到江成依然是我行我素,当时答应的好好的,现在还是想到什么干什么。
中档轿车其实国内已经开始搞了,魔都是国内的工业领头羊城市,这汽车属于工业高端行业,魔都自然也想搞汽车。
然后按照奔驰220S的造型仿制了一款车,汽车名叫做凤凰牌轿车,也就是魔都牌轿车早期的名字。
但是货比货得扔,奥迪A4L的轿车造型,在后世感觉很普通。可要比较的话,那这个年代的凤凰轿车那就跟老爷车没什么区别。
更别说昌城汽车厂造的这款车有多少科技技术了,如果不是车身不过大气,定位为高档轿车也不过分。
有昌城汽车厂这中档轿车在,然后在国家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让一些产品撞车。特别是定位为国内的公务车,基本上就是国家买单,分配给符合级别的干部。
没有昌城汽车厂这款轿车出现,凤凰牌轿车可能都不一定进行量产。国内目前算是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有限的资源要用到刀刃上。
旱灾,苏联矛盾,阿三挑衅。而且为了拉拢其他国家,还需要进行各种援助。
而且在五八年开始,苏联就逼我们还债逼的紧。所以哪怕今年我们国内受大面积的旱灾,依然要出口几百万吨粮食来缓解压力。
昌城汽车厂是卖了不少车,但在面对庞大的外债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不计算成本,一年也就卖两三千万美元价值的车。
面对十多个亿的债务,苏联现在又不容许拖欠,这导致国内的人哪怕饿死,也得卖粮还债。
~~
一九五九年,十月十二号,昌城汽车厂。
江成是真不知道魔都那边造了凤凰牌的轿车,他倒是知道今年魔都那边生产了凤凰牌自行车。
这魔都那边倒是真喜欢用凤凰起名字,不过这也算给江成一个启发了,青龙白虎之类的名字有点不适合汽车,但是麒麟这边名字还行,麒麟的样子也给人一种科技感。
魔都有凤凰,那昌城有麒麟。
第六届广交会又要开始了,虽然在国内把麒麟轿车定位为地级市主要领导干部以上的公务车,但这级别允许对海外出售。那江成本来是不打算在广交会的时候去广州的,现在也要过去了。
江成此时在办公室内看着一些海外合作商帮忙收集过来的一些信息,西方技术和信息封锁,国内得知的很多西方信息其实还要通过苏联得知。
现在国内就只能靠自己了,江成不知道国际市场上中档汽车具体的价格。麒麟轿车的科技含量在这个时代很足,但是制造成本其实不是很高。
至于研发成本,因为有江成坐镇,研发方向基本上都是精准的,所以研发成本对于国际上那些汽车企业来说十分的低。
江成是打算对标国际上的一些中高端汽车价格,并且价格不会卖的太低。因为昌城汽车厂的产量有限,要兼顾生产的汽车太多。
这麒麟汽车打算每个月生产十辆左右,五辆给国内分配,其他车辆进行出口。
因为数量少,卖的贵一点,哪怕卖不出去也无所谓。就算一辆卖十万又如何,也就几十万的利润。
品牌是要时间来培养的,产量低没关系,噱头先炒出去。把麒麟这个品牌的汽车定位给稳住了,在国际上认可你这个品牌的定位。
就像六二年的法拉利250GTO,仅生产三十六辆,这款车被捧的很高,价格能卖到数万美元。但是那又如何,在六二年数万美元的确很昂贵,但是就那产量,对于任何一个车企来说也没什么利润。
江成仔细看了一下合作商收集过来的汽车价格,都是一些西方国家汽车的出厂价格,不包含关税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