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在江成刻意的注视下看的明明白白,但是也有点无语的笑了一下。
在汽车厂余厂长还没来的时候,江成和谭雅萱没少往李安那边跑。江成去的少,他只是偶尔去混点烟抽,谭雅萱去那边溜达的次数多。因为人家来提车的人,糖果给的不少。
而且供销科的人,以前除了一些互相购买产品的单位,其他单位都是直接暗示。说你们单位都提汽车了,这是大好事,糖果也不给点。
人家听到后,都是马上跑着去买的,生怕慢了一点,供销科的人不高兴。
谭雅萱没少去那边溜达,她一个绘图室的小科长,老跑去供销科询问人家厂里的车辆销售的如何。
一开始人家还老实的回答几句,后来见她来了,主动拿糖果瓜子花生招待她。让她别搞的跟视察一样,老是问官面上的问题。
只是供销科的作风,让江成没有想到弄到广州办事点这边来了。
这作风在昌城汽车厂那边行,在广州办事点可不行。两者性质完全不一样,昌城汽车厂那边销售的汽车,都是国内单位购买,早就分配出去了的,人家是拿着汽车购买券来的。偶尔卡一点小东西,无伤大雅。
但是广州办事点这边是合作伙伴,目前没有竞争者,需大于供,的确对于汽车厂这边有利一点。
可要是其他国家有汽车厂也跟这边这样搞,就汽车厂办事员的态度,真能把人弄走。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那岛国的汽车抢占市场厉害着呢。香江以前的汽车市场就是被岛国汽车霸占了一大部分,还有其他国家的。甚至老美的汽车市场都被岛国搞的不要不要的。
第245章 改正一些问题
在广州的昌城汽车厂办事点工作人员都是从昌城这边调过去的,为的就是了解汽车厂内部的情况,懂得办理业务。
所以江成的出现,并没有出现办事员不认识他,然后骂他算是什么鸟东西的狗血剧情出现。
当办事员看见江成站在一旁监视他们办公,魂都差点吓出来了。不过大家都是刚来这边一两个月,底线还是坚守住了的。
给海外这些合作方办事,最多也就混一点香烟抽,还不敢收金钱。
不过在这边办公,是真有人塞钱办事,给的还是侨汇券,是真让人心动。在昌城汽车厂的供销科,那边的人基本上碰不到这样的情况。
都是国营企业,汽车产品都是卖给国营单位的,基本上没有卖给过个人。人家给点香烟糖果之类的,是可以回去按照招待费用给报销的。但都是国营单位办事,没有必要个人掏腰包贿赂什么的。
收钱的和送钱的都怕举报,所以出现金钱贿赂的情况很小。
但是广州办事点这边,面对的是商人,是合作者,甚至算是资本主义者。他们为了利润,尝试用金钱贿赂一下办事员,就算是被发现了也不怕被举报。但是成功了,那都是利益。
现在收人家香烟,以后就可能收人家金钱。关键是广州这边里昌城距离远,监管力度不行,以后容易出现欺上瞒下的行为。
办事点这边的负责人姓许,叫许伟。以前就是后勤部跟李安关系比较好的办事员之一,后来厂里成立了供销科,这许伟也是跟着李安到供销科的。
现在把他调到了广州这边,直接成为了这边办事点的科长,也算是李安照顾跟着他的人了。
来广州办事点工作的人,因为属于要长期在这边工作,不属于出差,没有出差费用补贴。但是属于长期派驻,考虑到这种长期派驻,会让派驻人员跟家里亲人长期分离。
所以派驻人员虽然没有出差费,但有派驻补贴,还能有额外的探亲假放。
而来到广州这边后,许伟发现一个好处,这边办事点竟然有一笔外商自己筹集的商会费。这笔费用竟然可以用于办事点的日常办公开支。
主要这笔商会费是侨汇券,许伟完全可以用大家的工资来支付办公和接待开支,然后大家拿着侨汇券到专门的商店去购买紧俏物资寄回家里去。
所以派驻人员在这边才来一两个月,就都不希望调回去了。背井离乡到外地工作,一年可能就只能回去两三次,特别是有父母有媳妇和孩子的,这思念的滋味是难熬。
但想到自己寄回去的东西能让家人有多么的开心,那一切都值得了。
江成带着郑可和媳妇孩子来到了办事处的二楼,二楼有一个招待处,里面布置的很高级,起码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高级的。
有沙发,有茶几,有风扇和电视机收音机等,这些都是花着商会的钱添置的东西,也是接待一些合作商的地方。
而朝阳的房间是有前后屋的那种,前面的是科长办公的地方,后面的是财务部办公的。楼下也有财务人员办公,上面属于财务管理,有文件柜,存放了各种文件。也有保险箱,存放了一些金钱和贵重东西。
此时的江成是带着人在二楼的招待处,几人坐在沙发上喝着差吹着低档的电风扇。
“许科长,来这边工作还适应嘛,有什么困难的话可以向厂里反应。”江成比较平易近人的对着许伟说道。
作为领导,对于这种底层干部,江成也成为了老油条了,动不动一见面就先是宽慰的态度。老是喜欢问人家有没有什么困难,来展开一些话题。
“感谢江总工的关心,我们在这边的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工作上没有什么困难。生活上目前就是在这边吃不到什么辣口味的菜,不过因为我们厂里经常有车队运输车辆到这边来,可以让家人让车队帮忙送辣椒过来。”许伟完全是一副恭敬的模样跟江成汇报着。
“那就是生活和工作都没有困难,说明你的工作开展的好呀。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车商的问题,倒不是来检查你们的工作。但是对于你们的工作,我还是想发表一点意见,那就是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
江成对着许伟开始有条不稳的说道,这普通人好为人师,当领导的有时候还真喜欢跟基层干部发表‘一点’意见。
江成把大家收受香烟的事情说了一下,他不相信刚才看见的是个例。江成觉得大家没有必要为了一点香烟,让合作商对我们的印象不好。
我们在广州的办事处,得公事公办,一定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是说工作人员就不能跟那些人员有私交了,但在工作的时候,收人家东西就不太好了。
作为广州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江成可以答应大家额外提供一个福利,一人每月给一条香烟。
“江总工,不需要厂里专门为我们安排福利。其实这边外贸易部也会给我们办事处一点福利,而且我们来这边本来就有派遣补助的。”
听到江成因为大家收香烟的事情,要给大家单独每人每月一条香烟,许伟是连忙拒绝。
他们在这边也没少领厂里的福利,厂里发放的福利东西,可以让家人带领,也可以安排车队送到这边来。
而在办事处这边,因为这个办事处竟然带动了一个‘特殊’商店。为国家也赚取了一些外汇,外贸易部这边平时也照顾这些人的,会送一些慰劳品过来。
其实江成有些地方还没有看见,这除了特殊商店,不远处还有一家特殊饭店呢。也是专门收侨汇卷的,而那饭店成为了办事处的内部食堂。
许伟他们被调过来,目前基本上都是单身一个人,弄饭比较麻烦。而且来这边办事的很多都是合作商派来的办事员,人家也是拿工资的,不可能去大饭店消费。
有一个中等的饭店就很不错了,所以弄一个特殊的饭店也正好合适。
许伟他们在这边‘食堂’吃饭,比在昌城汽车厂那边实惠多了。饭票虽然一样,但是菜品有照顾,价格花的一样,吃的比汽车厂的食堂好多了。
许伟也没有隐瞒,把在广州这边办事处的情况认真的汇报了一下。表示一定会整顿大家作风的问题,还有大家办公的态度问题。
大家的态度的确是在昌城汽车厂那边弄习惯了,有点像饭店有编制的服务员看不起普通来饭店吃饭的人。因为有编制的服务员工资又不需要依靠顾客发,看人下菜很正常。还有一些供销社的人员态度也是有些高傲的。
办事处内部的事情,江成也不想说太多。指出来就行了,让人家许伟这个科长去改正一下就行了。
“许科长,合作商的联系方式你这边都有,你安排人联系一下合作商的负责人。如果你这边不好联系的,让外贸易部帮忙联系。就说我们要推行面包车和新的车用技术。”江成对许伟交代事情道。
“好的,江总工。”许伟用小本子记录下江成交代的事情道。
“还有外贸易部那边有没有交代,那边展示的汽车,只对没有合作商人的地方销售。并且还需要限量销售。”江成询问道。
“嗯,这事情李主任前些天就交代了,我们也通知了外贸易部那边。”许伟立刻点头回应道。
现在昌城汽车厂依然是产量受限的问题,要多方面照顾,汽车产量就算再翻几倍都是不够卖的。
但是又有可能不需要你造那么多,够级别坐车的人并不多。像有些部门分到了一辆车,可能十年甚至二十年,也就这样一辆车了。
像红旗轿车,它制造出来的目标就是接待外宾的礼仪车,一年只需要二十多辆的产量就满足了需求。先满足中央,再慢慢到地方,一个省可能一辆车就够了。
而昌城汽车厂,真的要扩张产量其实不难,直接换一个地方再建一个大型的汽车厂,比如二汽。
其实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在五三年就提出了,那时候第一汽车厂的解放车还没出来。因为感觉一个汽车厂不够,就提出要不要再建设一个。
甚至在五三年,就已经把二汽选址在了武昌。但是因为一些问题,导致在五五年都没开始建设,并且把地址改到了四川成都。
改了地址后,又因为建设规模大小和具体地址的问题一直在争论。历史上是五七年二汽建设的项目下马了。
而昌城汽车厂的出现,也算已经改变了历史,因为昌城有了制造汽车的工厂,二汽建设的项目更早下马了。
但是可以根据二汽的建设历史来证明,国内对汽车的需求并不是优先级。最少历史上有第一汽车厂后,有了一定的汽车供给,汽车需求量就变得可大可小了。
现在昌城汽车厂在广交会和与合作商出售的火热,也没有接到上面的指示,让昌城汽车厂干脆再弄一个大型的工厂,专门对外销售汽车。
而江成也不敢那么干,挣的钱又不是他的,出了问题是要担责的。
上面没下指示,说不定就是怕出问题要担责。可能在等着昌城汽车厂这边主动申请大型的扩建呢,因为谁申请的可能谁担责。
江成这边现在连这边汽车商会的副会长都不敢当,连会员身份都没有。就怕几年后,因为这个不是国内官方的身份,给牵连上。
事情跟许伟交代完了,江成来这边也得谋点私了。在这边换点侨汇券,他也想去那个特殊的商店逛逛,多买点东西回去。
第246章 不成熟和成熟技术的区别
江成在办事处这边换侨汇券,许科长高兴的很。有高层领导带头,这等于就是公允的了,只不过这边动用的侨汇券账目得填平。
比如这次江成要动用车商会存放在这边的钱,搞面包车推荐会议。邀请的也是车商负责人来参加。动用这笔钱就合情合理了,背后是用侨汇券还是人民币支付的,那车商会的人不会管那么多。
许科长给江成他们换了侨汇卷后,江成带着人就去了那特殊商店。还真别说,好东西还真不少,关键是普通的东西可能还比市场便宜。
一毛四分钱一斤品质还很不错的大米,五毛六一斤的鸡蛋,鸡蛋在昌城跟肉差不多是一个价格,要六毛五呢。还有很多东西都是如此,这其实是为了照顾华侨和外商给的优惠。
不过有一点,这侨汇券使用的话,不找零。甚至有些商品限定了面额购买数量。
比如食品类,一毛四分钱一斤的大米,你如果是十元的侨汇券,就只能让你购买十斤或者多少斤大米,然后你只能购买其他类粮食或者物品,筹齐十元一下用掉。
而侨汇券最低面值的是一块钱,所以用侨汇券消费,最少都得买一块钱的东西。这也就意味着来这边办事的海外办事员,吃顿饭也是最少一块钱起步。
对于江成他们来说,等于是不要票证,价格还优惠,还能买到紧缺物资。
这粮食因为旱灾差不多全国范围要减产,粮食减产不光是我们人吃的粮食少了。牲畜吃的也少了,像粮站里的米糠,榨油出来的豆粕,这些东西都是喂牲口的。
粮食和大豆之类的减产,注定供应给家畜家禽场的饲料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那么肉类还有油类供应也会相对的减少。
昌城目前只是因为调集粮食给外地,粮食供应影响的比较明显。所以给大家的粮食定量现在是临时减少了,但这样持续下去,肉类,鸡蛋,粮油供应都会开始下降。
因此江成在特殊商店买了不少午餐肉罐头,这罐头都是用来出口的,平时大家很难买到,能买到水果罐头都算不错的了。
布匹也买了不少,这个年代的人,存一年的布票都不一定够置办一套新衣服。普通人想年年穿一套新衣服不可能。
像谭雅萱和江燕,哪怕都在自己的部门当科长,但布票定量也就多一点点。江燕家里人多,哪怕她现在是调度科的科长,小孩也是大的穿了给小的穿。要是夏天买布做衣服了,过年就做不了新衣服。
江成的布票倒是不少,那也是相比较出来的,比普通人多两三倍也没有用。布票又不光是用在做衣服上,还要买被子什么的。
“老江,给燕子带一台缝纫机吧。”在商店里,谭雅萱看着缝纫机对江成说道。
“嗯,那就带一台吧,不给你妹妹那边带一台?”江成询问道。
这边一台缝纫机只要一百一十块钱,比市场价便宜了十多块。而且江燕家里现在居住的人多,有一台缝纫机很有必要。
“悦子那边就算了,她的钱在结婚的时候买自行车了。同远那边要帮衬的亲戚多,也没什么积蓄。”谭雅萱回应道。
这几年家里是存下了不少钱,但上百块钱的东西带过去,那边给不起钱也等于是送了。关键是就算帮衬也不能太频繁。
结婚的时候江成这边也没少出力,给了不少票证。而且谭家是嫁女,又不是儿子娶媳妇,大头是梁同远那边。江成给了很多甲级烟酒票和自行车票,结婚的时候也送了不少礼,足够好的了。
而江燕这边最近很久没帮衬了,适当的照顾一下合情合理。
午餐肉,糖果,饼干,缝纫机,布料,奶粉这些都买了。反正开车来的,带回去也方便。
而且来特殊商店,不买糖果也要买些小东西,不找零的,你不弄点东西凑的差不多,就是浪费。这差几分钱,都可以多拿几颗糖,或者针线什么的。
买完东西后,下午江成就带着她们在广州游玩了。广交会那边现在不需要他的安排,来这边比较清闲。
在广州这边待了两天,已经有合作商过来了。港澳合作商离这边近,来的快,其他地区的要等几天,也有可能是派代表过来了。
有合作商过来,江成也得出门接待一下。至于要说的新车技术运用,也不是什么机密。
只不过江成说出电喷技术后,竟然有人知道这个技术。毕竟是车商,在这个年代自然会关注全世界各地的一些汽车信息。
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其实在五七年美国那边就有两款车型运用上了。但是技术不成熟,故障多,可靠性低,并没有向大众提供这项技术。
江成不知道这信息也正常,应该那时候他已经回国了,国内受技术和信息封锁。要是不刻意打听的话,不清楚老美那边已经有这技术很正常。
但是让合作商震惊的是昌城汽车厂竟然在汽车上也运用了这技术,而且按照江成的话来说技术已经是成熟的。
其实仔细想想国外的电喷技术不成熟也很正常,因为国外的集成电路也是五八年才有的。那么五八年之前的电喷技术,基本上是用电子管之类的制造的。
而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且制造相对密封性的环境,可避免很多外力因素造成的故障。而且因为功耗低稳定性自然也强。
最主要的是这涉及到电子控制技术,这年头造车的就算了解电子控制也有限。而那些专门研究搞计算机和电子控制的,他们对技术运用的方向也不一定会是在汽车领域里。
老美那边,有新的技术出现,首先考虑的就是军事和航空,汽车方面要往后排。就像三极管那样,老美那边先研究出来的,但是却被江成先运用到汽车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