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399节

  来访者的表情略微不自然了一些:“身边……挺多的吧,感觉我周围的一些事情,在常人的眼里都是挺荒谬的,就……呃……就比如我有一个朋友……”

  南祝仁不动声色,心里微微一笑。

  一个下午,第二次出现这种类型的故事开头。

  而且这回的情况和第一次是不一样的。

  南祝仁没有点破,至少没有现在直接点破,只是静静地听着来访者叙述。

  下一秒果然听到来访者开始手忙脚乱地丰富故事的细节:“我那个朋友算是我的发小吧,我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他了,对他的家庭情况也很了解……”

  来访者调整了一下坐姿,中间抬头看了一眼南祝仁,随后又很快若无其事地把目光移开了。

  “他的生活怎么说呢……特别夸张,我想着老师你如果能够按照他的情况也能够设计出克制情感的办法的话,那对我应该也有效吧……”

  南祝仁露出微笑:“如果只是深呼吸那种平复心情的手段的话,倒是对所有人都有用。但你既然来做心理咨询了,需要的肯定不是这么大众的手段。”

  来访者连连点头。

  “但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绪克制’,针对的是特定人的特定情绪,你可以理解为‘私人订制’,因此是不具备你说的这种‘对一个人能生效,那么对另一个人也能生效’的普适性的。”

  看着来访者一副默然无语的样子,南祝仁笑了笑:“不过既然你主动提起了‘你朋友’的经历,那么我想这对你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并且‘你朋友’肯定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你。”

  来访者连连点头。

  “这次咨询花费的是你的咨询费,但如果你自己愿意的话,跟我分享一下你朋友的故事也无妨。”南祝仁伸手示意。

  他当然能够看出来访者粗略的伪装。但在咨询的前期,配合这层伪装也未尝不可,至少能够在咨询关系不稳固的时候就能够收集到深层次的信息。

  那时候再回过头来,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克服这层伪装。

  当然了,有些流派可能会呵斥来访者的这种行为,不过南祝仁眼下不用。

  就看到来访者紧张的面皮稍微松弛下来,道:“我那个朋友……从小家庭的氛围就不太好吧,就是我住在他边上,都常常能够听到他爸家暴他的声音。那种哭声啊砸东西的声音,总之就是很夸张。”

  “呃……我和我那个朋友关系很好的,所以他有什么都跟我说。长大了一点……大概是在大学的时候吧,他跟我讲他谈不了恋爱,因为他发现他喜欢不上女生。”

  “他是很失落的。”来访者的表情严肃起来,“他跟我说他几乎没有亲情,就一直想要寻找爱情,但是现在爱情也没有。”

  “他是……承认自己缺爱的,他甚至缺到去试探自己是不是同性恋。不管是男是女,能够让他有那种被爱的感觉就行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来访者摇了摇头,一副很惆怅的样子:“不过后来……呃,他后来跟我说,他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男人有生理性的排斥,想吐,没法同性恋,所以失败了。”

  看着来访者的表情,南祝仁一时间不知道该祝贺还是该跟着一起遗憾惆怅。

  话说,你的“朋友”在这个时期是怎么尝试的?

  南祝仁直接问了出来:“你知道你的朋友是怎么尝试的吗?”

  来访者的表情突然一顿,眼神表现出陷入回忆的样子。

  随后他突然狠狠地吞咽了几下喉咙,好像在压抑着什么生理冲动一样。

  来访者僵硬着脸道:“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就是一些亲密举动的尝试吧,反正是失败了,我那个朋友最后还是异性恋。”

  南祝仁点头表示知晓,往下引导:“你说你的朋友也是需要克制情绪的,他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就看到来访者的表情一下子活了开来,做出正要打开话匣子的表情。

  不过他开口前找补了一下:“老师,这种东西……也就是心理咨询,然后你是男老师,我才好意思跟你说的。”

  这句话是来访者自己在给自己积蓄叙述的力量。

  南祝仁一顿,突然有种不妙的预感。

  “就是后来,他谈了一个很凶的女孩子,就是动不动就喜欢扇耳光的那种。一般人很难忍受吧?但是他反而觉得,脸上疼,能让他一直很苦闷的心情好受很多……”

  “他后来很快又谈了更加夸张的女朋友……”

第569章 真正的大项目

  更加夸张的女朋友?

  南祝仁深吸一口气,联想到来访者之前说的想要学会“克制情绪”。

  他大概能够猜到后面的剧情了。

  “就是,老师你能够理解吗?就那种,呃……是他跟我说过的一种,说是越痛,越能够让他产生那种对情感的实质感受。”

  “他跟我讲,他的女朋友对他越是……嗯,用力,他就越能够觉得女朋友是爱他的……这方面,老师你能够理解吗?”

  来访者又一次索取【认同】。

  有点难绷。

  但……南祝仁作为心理咨询师还真的可以理解。

  于是南祝仁微微点头。

  不过来访者问出这个问题似乎也没有非常坚定地想要一个答案,很快就自顾自地说出他提出这个需求的直接原因。

  “但是,就这类事情变得多了之后,我……我那个朋友,说他的阈值变得越来越高了。就是原本能够让他觉得被爱的程度的东西,一点一点没法再激起他的情绪了。”

  来访者手掌磨了磨自己的络腮胡,绵密的触感也有安抚的作用,作为力量的补充支持他去说下面的话。

  “然后前段时间,我,那个朋友,就闹得太过火了。因为可能就是不断地想要情绪体验吧,最后就是,闹进了医院里面。”

  来访者打了个冷颤:“我也去医院里面探望过他,就是……也不说严重,但就是很难看。”

  “所以,想要问问老师——对于他的这种情况,有什么比较好的克制自己情绪的办法吗……不对,也不是‘克制情绪’,应该说‘克制对情感的需求’?”

  来访者全神贯注、双眼发光地看着南祝仁。

  南祝仁眨了眨眼睛。随着眼皮的运动,感觉自己的瞳孔被对面照得一闪一闪的。

  ……

  “咔嚓”一声,南祝仁走出咨询室,简单和莫凯聊了两句之后,揉着眉心坐回自己的工位。

  还没等他喝完一杯咖啡,莫凯就兴奋地从咨询室里面回来了。

  “师兄,这个来访者续费了,买了顶格的套餐!”

  这么快啊。

  南祝仁此刻大脑已经略微降温了,点头表示正常:“他的问题……确实是需要长期干预的类型。而且他本人对解决问题相当急迫,本身也有相当不错的经济基础……”

  这么分析,也是在传授莫凯职业的技巧,让他明晰哪些来访者更有续费的倾向和续费的必要。

  等时间长一些,以后就不用南祝仁再交代莫凯什么,莫凯自己就能够判断出来该给来访者进行什么程度的推销。而以后如果莫凯自己有机会独立做咨询了,这些技巧也能用得上。

  “下午的第二个来访者也续费了,稍微次一档的,但是也约满了一个月四次咨询……”

  就是让南祝仁特地上网查了“小妈”和“后妈”区别的来访者。

  南祝仁也对莫凯简单分析了这个来访者的状况。不说解决问题,至少这个来访者压抑的倾诉欲望就是很需要心理咨询的。而且这个来访者家境不错,也是能够承担得起长期咨询的类型。

  次一级的套餐和顶格套餐都是一个月四次咨询,不过相比较起来,少了一个能够“线上随时找咨询老师沟通”的服务。

  这个线上沟通的“咨询老师”就是莫凯,这种弱化版的线上咨询的能力,公司的咨询助理都是具备的。

  很多小的公司甚至都有发专门的话术给刚入职的销售或者助理,用来应付这种情况,算作“增值服务”。

  当然,白庆华公司提供的绝对更加专业,这种“沟通”的质量甚至相当于是一般的线上文字咨询了。

  “第一个来访者没有续费,不过这是师兄你特地交代过的,我也没有就这个方向跟她深入沟通。”

  南祝仁点头。这是那个对闺蜜生出非分之想的来访者,对方是一般的大学生,愿意掏钱来做一次专业的心理咨询就很难得了,本身问题也不是多严重。

  虽然按照顺序来说,南祝仁今天下午接待的第一个来访者是李玲玲,不过她是计划之外的来访者。

  所以莫凯现在用“第一个来访者”形容闺非想来访者也不算错。

  “哦对了,师兄。”在完成了对即时性要求比较高的报告之后,莫凯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白老师和重师兄在找你呢,让你咨询做完去办公室一趟。”

  “……哦?”南祝仁眨了眨眼睛,随后起身。

  下午第二次走进白庆华的工作室。和上次比起来,办公室里面多了个重晖。

  “师兄。”南祝仁先朝着大个子点头,虽然下午已经见过面,但还是惯例地打了个招呼。

  白庆华眼见小徒弟到位,自己在公司里面最直系的两个咨询师也算是齐了。

  石倩浅被下意识忽略,她的咨询技能现在还不够,而且主要天赋是点在科研上的。算是另外一个发展方向。

  “祝仁,现在刘佳航走了,公司就少了一个兜底的主管。我打算让你和大晖一起加加担子……”白庆华先说起第一件事情。

  南祝仁对此自无不可,甚至乐见其成。

  重晖虽然刚刚在听到白庆华这么安排的时候有所抱怨,但小师弟在场,多少还是一起维护老师的颜面的。

  而且重晖也知道,虽然喜欢摸鱼的老师多数时候还是会把担子压在自己身上,但真的需要兜底的时候,老师也是当仁不让的。

  这点安全感还是有的。

  “至于第二个事情……”白庆华说着,转过电脑屏幕,让南祝仁看到了上面名为《常见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第二部分)》的文件。

  “你不是想要多收集一些李玲玲的信息吗?刚好,这个项目也是我们和医院一起做的,需要时不时地去医院和那边的负责人沟通,你正好结合这个机会多了解一下你需要的信息……”

  南祝仁的眼睛亮了起来。

  虽然李玲玲是医院委托过来的案例,而且医院确实能够为此提供李玲玲的相关信息。

  但,这里提供的信息最多是【档案】类别的文件,以及从院长的口中获得的“领导对员工的印象”这种相对比较宏观的评价。

  这些东西当然有用,对于南祝仁眼下的情况有帮助。

  但如果南祝仁能够亲身去医院里面收集信息的话,绝对是更好的。

  在《管理心理学》的内容里,企业对管理层的提拔评估就有发展出名为【360度评估法】的方法,由评估者全方位地收集候选人的上级、同事、下属、家人对其的评价,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印象。

  而咨询师对来访者如果也有一个这样的“360度评估”,那都不敢想更够提供多大的帮助。

  只不过还是受限于心理咨询师的伦理道德的约束,多数情况下——或者说几乎所有情况下——咨询师都是得不到这种信息,也无法去主动寻求这种信息的。

  哪怕是南祝仁如今面对李玲玲这样的情况,如果向白庆华提出“去医院搜集李玲玲信息”这样的要求,也会被白庆华好言相劝阻止。

  别的不说,如果碰上了李玲玲本人,那就不好解释了。说不得还要因此不得不再给李玲玲更换一个咨询师。

  所以才要用这种“给南祝仁专门安排一个去医院合作的项目”这种掩耳盗铃一样的做法。

  有的时候规矩就是规矩,就像是蝙蝠侠的不杀原则一样,一旦越过某条线,以后可能就收不住了。

  哪怕你一开始越线的目的是好的。

  这也是“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之间经久不衰的争议。

  ……

  “除了这个案例的目的之外,这个项目本身也是很重要的。”白庆华继续解释道。

  说着,白庆华关闭了这个文件,显现出他电脑桌面上正打开的文档,刚刚的这个文件只是文档中的诸多文件之一。

  在南祝仁的注视下,白庆华打开了文档里面那个被特地在文件名前面备注了【1.】序号,以能够时刻置顶的文件。

  那是一个策划案式的文件。

  白庆华上面的文字解释道:“这个《常见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是我和北都大学、中科院、几个医院、甚至部队里面一起联合做的项目,已经快两年了。”

  “也是现在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了。上面的人开始注意到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很多救援人员除了身体的危险外,本身也需要心理援助。”

  “而且很多灾区的群众在当下虽然被救回来了,但是在安置的过程中却反而会出问题;还有一些受灾人在往后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算是困难吧。”

首节 上一节 399/4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