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像是雕刻完后破损了,因为从五位大仙雕像的神情姿态上来看,给人一种淡淡无奈、幽幽哀怨之感。
等到了上香供桌处,李追远算是明白了过来。
有一座神台,被立在那儿,五位大仙雕像上缺失的部位,被搭配在一起,形成了一座新的小雕像。
这座雕像不朝外,而是朝内,其作用并非落在庙宇里,而是“遥望”庙宇之后。
先前进来时,众人是上坡、且隔着老远就听到水流声,那这座庙后头,大概就是向下的山谷以及流淌的山涧。
这是一座镇压庙,这五位大仙,各自“奉献”出身体的一部分,立身于此,对庙后的某种存在,进行着镇压监视。
但,这股哀怨是怎么回事?
明明是可歌可泣的豪迈之事,从雕像上给人的感觉以及李追远自己感应到的五位大仙的灵韵情绪里,分明读出了一种被强行绑上车的胁迫味道。
五位大仙,是愿意镇压的,但似乎,也没那么完全愿意。
它们很伟大,但好像没有伟大得那么彻底。
有一种,被迫强行赶鸭子上架的无奈忧伤。
老者将三根清香点燃,递给了李追远:“小友,请吧。”
李追远双手接过香,小拇指轻弹,将三根香下半截折去一半。
老者见此情景,目光一瞪。
不是觉得少年狂傲不敬,这一举动,意味着少年的身份以及其所代表的势力门庭,远高于此,不能上全香,要不然己方无福消受,反倒对己方不利。
李追远将香,插入香炉。
入香的那一刻,供桌后那一卷红布,忽然抖动起来。
李追远看向老者,问道:“怎么了?”
老者面露惊愕,答道:“不知道。”
李追远:“红布后头是什么?”
老者:“是墙壁。”
李追远:“墙壁上有什么东西?”
老者:“一道剑气。”
“哗啦!”
红布瞬间被搅碎,分崩散开,后头的墙壁显露出来,上面留有一道剑痕,剑痕里的剑气仍在。
这意味着,是少年上香的举动,激发出了剑气的呼应。
老者咽了口唾沫,嗫嚅着嘴唇,不敢置信地问向少年:
“你是……龙王家的?”
在看见这道剑气时起,李追远心里的疑惑,就完全得到了消解。
这座庙背后的区域,曾爆发过邪祟之乱,有一人曾亲至于此,将乱象荡平。
可这位,或许是不通阵法,也可能是性格上又不喜欢繁琐,怕被自己处决的邪祟残留再起祸事,就选择了一个极为简单粗暴的方法。
他将五位大仙,分别斩下尾、皮、刺、头、牙,强行羁留于此,让它们立下庙身,传承延续,世代镇压看管这块区域。
这对从妖修仙的大仙们而言,是大好事,更是天大的机缘。
但那位等于是把这好事捏成面团,也不管它们愿不愿意,直接往它们嘴里硬塞,让大仙们在此永远伟大!
这剑气,暴露出了这位的身份。
柳家龙王——柳清澄!
———
白天还有一章,双倍月票最后一天,求大家的月票!
第420章
这,确实是柳清澄的风格。
先排除那个也不知道是最高分还是最低分的魏正道,
算个平均分来比较,
在历代龙王里,柳清澄都属那最特殊的那一类。
伙伴死在江上,她记仇,成为龙王后,提剑去挨个灭仇人满门。
在这一点上,李追远没资格去指摘她,毕竟他自个儿虽还年少,可已经户口簿等身。
曾经,李追远也怀疑过,她是不是故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一种对天道宿命安排的不满。
但在大乌龟那一浪后,傍晚喝茶乘凉时,柳奶奶跟自己讲述了很多她以前与秦爷爷过去的故事。
少年得知秦爷爷当初去拜谒柳家祠堂时,柳清澄的龙王之灵曾从牌位上释出,削掉了对这婚事持反对意见的、柳家长老的胡子。
李追远这才确定,这位如今也算自家“先人”的柳清澄,就是本性如此。
就像她在这里所做的。
她当初若是以龙王之尊,下龙王令,让这五位大仙来负责镇守此处,这五位大仙也会接受,甚至会对此无比感激。
但她仿佛生怕它们会反悔,或者时日久了会“变心”,给人削了砍了攒成一件,立在这里后,再以自身留下的剑气镇压。
只要她这道剑气不散,这五位大仙敢散伙脱离值守,那这剑气就会落下来,直接劈碎它们的功德身。
也难怪这五座残缺雕像上,会一直散发着这淡淡幽怨,明明做的是如此伟大的事,却失去了最宝贵圆满的情绪价值。
李追远抬起手,掌心对着墙上的剑气,柳氏望气诀运转。
剑气被安抚下来,不再躁动。
旁边老者,舒了口气。
李追远指着墙壁,说了句废话般的介绍:
“这是我家长辈留下的。”
老者先对墙壁行礼,再对李追远行礼。
李追远以柳家门礼回应。
老者:“老夫……咳……小老儿,替当年这一带乡梓,谢柳家龙王当年的解灾化厄之恩!”
李追远:“没有这座五仙庙,没有五仙庙出马仙世世代代牺牲守护,这里也不会得太平。”
论迹不论心。
事实上,拿这句话套用在这五座雕像身上,本就很不合适,更是不公平。
倘若这五位大仙没有救世匡扶的本心,这么多年被强羁在这里无法离开,这庙堂里早就不是什么淡淡幽怨了,而是怨气滔天。
这恰恰说明,柳清澄做错了。
李追远转过身,面朝这五座雕像,先行柳家门礼,再俯身拜下:
“先人当年行事,疏于考虑处置不周,小子在此,向五位仙长赔罪。”
不是所有会柳氏望气诀的柳家人,都能得到龙王剑气的回应,李追远能得回应,就说明他在柳家门庭里的法理地位很高。
因此,他的赔礼道歉,是有足够分量的,也是代表着柳家的诚意。
下一刻,
庙堂里的淡淡幽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每座雕像上都散发出的光正祥和之气。
原本夜里昏暗的四周,也似乎变得比先前亮堂了许多。
柳清澄当年是给了好处的,镇压邪祟的功德一直加持在它们身上。
李追远刚刚的赔罪,则是将它们本该得到的情绪价值,进行了补全。
自今日起,它们心中的那点芥蒂彻底消散,可以堂堂正正地宣告,它们就是出于本心,主动立身建庙于此,镇压邪祟!
老者面露笑容,他耳畔仿佛能听见,仙长们开怀的笑声。
李追远看向老者:“您……”
老者:“您可唤我阿白,小白。”
李追远:“白先生。”
老者:“哎,柳少爷。”
李追远没有去解释姓氏问题,而是直言道:
“我觉得,这里的事,到了该彻底解决的时候了。”
白先生闻言,没有流露出惊喜,哪怕他知道此地之事被彻底解决,对五仙庙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柳少爷,小老儿觉得,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当从长计议。”
李追远:“白先生,事在人为,都这么久了,我就不信这邪祟还能卷土重来。再者,我一直将帮先人事迹收尾,视为自己的责任,亦是全我龙王柳之名。”
白先生:“柳少爷可否借一步说话。小老儿这就让人奉茶。”
李追远:“好。”
白先生领着李追远来到庙堂隔壁,那里有座小亭子,安排少年先行入座后,白先生就走到外头,吩咐其他老人准备茶水与吃食,去招待柳少爷的随从们。
李追远还听到白先生在外头询问庙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问他们谁会修汽车,下去把车修了。
老头老太太们闻言面面相觑,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很多三十年前就在庙里闭活关了,汽车这东西见到的次数都寥寥,更别说去修了。
最后,还是一个年轻时修过驴车的老人,自告奋勇地说他可以下去瞅瞅。
白先生端着茶水和吃食进来,摆在亭桌上。
接下来,李追远一边吃一边听白先生讲述。
背景讲完后,白先生开始陈述这里面的奇特之处。
其实,李追远是有点担心,白先生讲述得太过具体,把难度讲得太高,这样自己就会失去执意要进那条山涧的动机。
《无字书》里的它,魏正道骗得,那李追远也骗得。
但你可不能把它当本地林子里的傻狍子。
要真是此去九死一生……自己还在浪里非得要去,那就要剧情穿帮了。
先前白先生要是为了庙里自身利益,故作隐瞒,鼓励自己冒险去拼,反而是李追远乐于所见。
可偏偏这里的庙风有点太正,正到这位白先生是真的宁愿牺牲庙里利益,也要为自己做考虑。
好在,白先生对山涧里的实际情况,也并不清楚。
很多年前,五仙庙觉得那邪祟残留被镇压这么久,也该是强弩之末了,就聚集了当代实力最强的一批出马仙,更是邀请周边其它门派势力协助,组成了一个团队,想要彻底清除该隐患。
结果,那支“兵强马壮”的队伍,进入后,一个人都没出来。
自那之后,五仙庙就未曾再派人深入,只是在四周布防,专门捕杀从里面跑出来的邪物。
白先生根据庙志记载以及他这半生的观察,给出的希望李追远从长计议的理由,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