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穿COS的人不够漂亮不够帅气,要是你们三个过去绝对能给这社团提升巨大吸引力。”林晓晓压低声音评价道。
听到林晓晓这话,沈星河笑了笑,低声道:“你这话可千万不能被他们听见了,COS圈有句名言,COS不谈颜值和身材。”
“这谁规定的?”林晓晓好奇道。
“不清楚,不过我也听过这个规则,”周悦接过话头,同样小声解释,“听说最初是为了保护Coser的自尊心,避免因外貌问题引发负面评价,同时维护线下漫展的和谐氛围。初衷是好的,强调热爱和扮演的快乐本身。”
“可这样反而弄得群魔乱舞,搞得更不好看了,”林晓晓低声嘟囔,似乎真的怕被对面听见,“我还是喜欢看一些养眼的、还原度高一些的。”
她说着,目光不自觉地在苏雨晴、沈星河甚至陈默身上扫过,脑补了一下他们COS的样子,只感觉那才是绝美的画面。
就在此时那位兽耳娘学姐似乎听到了这边的低语,抬起头,目光瞬间便与林晓晓对上。
第335章 反差的社团!
林晓晓立刻做贼心虚地露出一个超级灿烂的笑容,竖起大拇指,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个“加油!”
学姐其实啥都没听清,看到林晓晓这个动作,她当即愣了一下,随即有些羞涩地笑了笑,继续低头整理她的“宝贝们”。
听到林晓晓的反应,陈默等人均是摇头一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换了他们,也是喜欢看一些养眼的还原度高的那种COS。
只是这种人材属实是太少了,大众毕竟都是普通的,规则还是要趋向于普通人才能够将一个小圈子逐渐做大。
这才是COS圈定下这个规则的最大原因。
怕动漫社这边的人反应过来,林晓晓赶紧拉着众人去了下一个地点。
绕过动漫社热闹却略显混乱的阵地,一阵富有节奏感的音乐隐隐传入了几人的耳中。
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个活动室的大门敞开着,附近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门上贴着炫酷的喷绘海报:【燃点街舞社——招新预热中!】。
活动室内,景象与动漫社那便比较安静的状态截然不同。
这里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几名社员正在里面练习。
靠墙的一面是巨大的落地镜,映出了他们挥洒汗水的身影。
一阵极具冲击力的HIP-HOP音乐节奏强势地抓住了所有人的听觉,音乐节奏强烈,鼓点沉重。
教室中央,几个穿着宽松篮球背心、戴着头巾的男生正在练习高难度的地板动作。
一个剃着板寸、肌肉线条清晰的男生正在练习连续的【大风车】,他的身体像旋风一样在光洁的地板上旋转,手臂和腰腹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每一次扫腿都带起风声。
虽然偶尔也会失误,失去平衡摔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但他却毫不在意,立刻爬起来,对着镜子皱眉琢磨一下动作,在同伴的计数和鼓励声中再次尝试,完全专注在自己的世界中。
另一边,几个穿着露脐短背心、工装裤的女生则正在练习Girl's Hip-hop(女团舞)。
她们的动作干净、利落、卡点极其精准,每一个wave、每一次甩头都充满张力,表情管理又A又飒,眼神自信满满,散发着强大的女性魅力。
她们的舞蹈吸引了很多路过的人驻足围观。
其中有男生、也有女生。
就连苏雨晴和赵雅也是被这几个女生飒爽的表现给吸引到了。
她们虽然属于比较文静的人,但越是如此,她们反而越是对于这种敢于展示自我的飒爽女生感到帅气。
活动室门口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招新登记表和二维码。
一个看起来像是社长的男生,梳着脏辫,穿着件骚气的荧光色T恤,正跟着音乐微微律动,一边对着外面围观的新生们热情洋溢地喊话:“Hey!Freshmen!对街舞有兴趣吗?零基础没关系!我们包教包会!Breaking, Hip-hop, Jazz, Urban……总有一款适合你!来看一看咯!晚上我们还在这个小广场有场cypher(围圈跳舞),超炸的!来感受一下气氛!”
他的热情极具感染力,声音洪亮,肢体语言丰富,好几个新生都被他勾了过去,围着询问细节。
林晓晓看得眼睛发亮,下意识地跟着音乐轻轻点头。
周悦则笑着评价:“这社长一看就是社牛症晚期患者。”
“怎么,你想跳街舞吗?”眼见苏雨晴看的入迷,陈默牵着苏雨晴的小手轻轻晃了晃。
“没,看看还行,让我自己上场,那可要了我的命了。”苏雨晴笑着回应道。
“我也这么觉得。”赵雅立即微笑附和。
“跳舞是需要凸显力量感的,看着很帅气,实际本人上去确实很不容易。”沈星河似乎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开口评价了几句。
“走吧,这社团跟我们几个的风格完全不搭。”周悦笑着说道。
几人点了点头,转身走向了下一个区域。
再往前走,气氛又为之一变,一个布置得古色古香的展位出现。
与旁边街舞社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仿佛自成一片宁静雅致的小天地。
【清韵国风社】的展位布置得古雅淡然,如同喧嚣市集中的一方清雅小筑。
素雅的横幅,几张仿古案几,屏风上绘着水墨山水,展位附近的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檀香,沁人心脾。
一位穿着淡青色交领襦裙的女生正跪坐在蒲团上,演示茶道。
案几上,一套精美的紫砂茶具氤氲着热气。
她的动作舒缓优雅,烫杯、置茶、冲泡、分茶,一气呵成,神情专注宁静,对于围观人的声响,她毫不在意,完全没受影响。
旁边,一位穿着竹叶纹直裰的男生正在铺开的宣纸上挥毫泼墨,他写下【弦歌不辍】四个行书大字,笔力遒劲,结构潇洒,引来几位围观新生的低声赞叹。
展位上还陈列着一些社员制作的仿古发簪、团扇、刺绣香囊等手工艺品,精致小巧。
经过这里的人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声线,生怕打破了这片宁静雅致的氛围。
周悦对那个绣着兰花的香囊很感兴趣,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学长,你们这些是出售的吗?”
那位写书法的男生停笔,温和地介绍:“暂时只是展品,同学感兴趣的话,招新日我们会有手工体验活动,可以试试自己做。”
苏雨晴轻声对陈默说:“这社团的氛围挺舒服的,感觉心都静下来了。”
陈默点点头,这种沉静的氛围确实让人放松。
“怎么样?有兴趣进这个社团吗?”陈默微笑说道。
这个社团倒是挺适合苏雨晴的,可以让她的心境更加沉稳。
“再看看其他的社团再说。”苏雨晴虽然也有些意动,但眼下还不会轻易下决定。
沈星河则在茶案前驻足片刻,欣赏着那位女生行云流水般的冲泡手法,眼中流露出些许欣赏。
此时那个女生泡完了茶,这才抬头看了看周围,刚一抬头就看到一张绝美的容颜,饶是她平时心境平静,也是难免波动了一下,她当即笑着发出邀请:“同学有兴趣学习国风文化吗?我们这里有茶道、书法、国画等等教学,可以消解平日学习中积累的精神疲惫。”
有这么一个超绝靓丽的门面进门,这一届招新只怕又能多招好些人。
传承国风文化的路又能多走几步了。
第336章 人脉和学术!
对于国风社,苏雨晴、赵雅、沈星河三人看的还真是有点意动。
不过相比于他们,更加活泼的林晓晓、周悦则不是很喜欢这种环境。
陈默倒是还好,只是他目前更倾向于一些有活力的事物,毕竟曾经的十年过的太过于沉闷了。
眼下的国风社多少还是太静了一些。
由于旁边还有不少其他社团,众人自然也没有着急下决定,在国风社停留了一会后,他们便朝着下一个社团走了过去。
国风社的旁边,是一个奇怪的社团,这里也聚集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陈默几人扫了一眼横幅,上面写着【思辩者辩论社】。
“辩论社?这也能成立一个社团?”林晓晓有点意外。
“你可别小看辩论能力,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因素,大脑思维能力,口才,逻辑整理能力等等,提升这些,将来出了社会,在哪里都必然能用到。”周悦这位大小姐似乎还挺欣赏这个的。
六人来到了辩论社的前面,只见这里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只有几张简单的桌椅和一块写满字的白板。
白板上罗列着论点、论据,正中写着本次招新表演赛的辩题——“大学期间,积累人脉是否比钻研学术更重要?”。
此刻,四五位社员正在摹拟辩论,虽然没有穿上正装,但气氛已然剑拔弩张。
正方一辩语速极快,引述着某商业大佬的成功案例强调人脉资源的重要性。
反方二辩则冷静沉着,用数据和心理学理论反驳,指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于自身学术深度。
他们言辞犀利,逻辑链条严密,不断抓住对方逻辑的漏洞进行攻击防守。
“对方辩友是否混淆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概念?”
“请您方正面回答,如果没有扎实的学术根基,所谓的人脉网络是否只是无源之水?”
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激烈碰撞,经过的学生大多被这种高强度的智力交锋所吸引,驻足聆听,露出思索的表情。
能进这所学校的,能考的分数也是拔尖的,自然哪个学习成绩都不差,同样的,脑子也不会太差。
所以他们越发能够欣赏到辩论赛中参赛成员散发出来的魅力。
这里没有任何喧哗的声音,每个人均是沉默的聆听,以及同频的飞速运转着大脑来梳理双方的观点。
陈默抱着手臂听了一会儿,对这种基于逻辑和事实的博弈颇感兴趣。
周悦则小声对林晓晓说:“这辩论社的水平挺高啊,一般人可真架不住。”
林晓晓猛点头笑道:“我现在有点明白你刚才的意思了,这辩论社确实有点意思。感觉他们脑子里都自带搜索引擎和逻辑树!”
对于他们辩论的内容,其实大部分人都曾经思考过,甚至不少人来学校之前,家里人还特意的交代过。
好多家长在孩子考上好大学后,都交代了,哪怕学不好,至少也得跟同学们搞好关系,这可是未来出了社会,最重要的人脉资源。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这个辩题确实存在一定的探讨意义。
毕竟在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觉得积累人脉超过了钻研学术的重要性。
陈默六人本来只是随意路过稍微看看的,结果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他们激烈的辩论吸引住,直接听完了一整场。
不仅仅是他们,附近驻足的很多人都是听的入迷,忘记往前走。
直到他们这个辩题结束,众人这才有点意犹未尽的走开了。
虽然辩论赛的魅力很足,也很吸引人,但是真正想要加入其中的人却不多。
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不太有这样的天赋。
纵然大家的智商都不太弱,可这辩论考验的不仅仅是脑子,还有说话的能力。
很多人可能自己脑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想的很清楚,可一旦让他说出来,将脑子里的东西表达出来,却会直接说的乱七八糟,一片混乱。
所以想上辩论赛这个战场,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听完一场完整的高质量模拟辩论,六人也是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洗礼,意犹未尽地随着人流从辩论社展位前缓缓移开。
“哇塞……”林晓晓长舒一口气,第一个打破沉默,她夸张地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脑子刚才跟着他们转得太快,差点过热死机!太刺激了!他们是怎么做到一边听对方漏洞,一边组织语言,还能引经据典反击的?我光听着都觉得CPU要烧了!”
周悦显然很欣赏这种高智商的博弈,她眼中还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就是辩论的魅力啊!不仅仅是口才,更是逻辑、知识储备和即时反应能力的终极考验。那个反方二辩太厉害了,每次抓点都又准又狠,用对方的论据来反击,真是漂亮!”
她甚至还分析了一下双方的战术,“不过正方的那个商业案例其实可以挖掘得更深,他们有点被反方带着节奏走了。”
“确实水平很高。”陈默点头表示赞同,他抱着的手臂放了下来,眼神中带着审视后的认可,“逻辑链条很严密,攻防转换也快。这种基于事实和规则的对抗,很有意思。”
他从中看到了某种与他过去工作中分析案情、寻找逻辑漏洞相似的乐趣,只是形式更加公开和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