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223节

第439章 人才们

  “这和颜总相比,都是小钱!怎么,颜总搞那个矿还不够忙,想参与到减水剂这里面了?”赵长河警惕地问道。

  这个市场够大,按理说不怎么担心竞争,但是赵长河实在是有点担心颜辉进来。

  “我是帮朋友问的。”颜辉随口解释道。

  赵长河肯定是不信颜辉的话,他想了想:“颜总,你要是想投资这个项目,我们这边的项目可以让一些股份出去,咱们可以一起把厂子扩张一下。”

  同为泉城市的莱钢一级代理,赵长河对颜辉非常了解,很多事情他都听说了。之前朱宏那边出的事情,赵长河可以说知道全部经过,这个事颜辉退出而后朱宏吃了大亏,到现在还没翻过身。但是,面对这样的事情,朱宏却一点都不敢找颜辉的麻烦,说明颜辉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至于颜辉去年9月到12月在钢材市场的表现,那更是有目共睹的,那个时候大部分钢材代理都是亏钱的,而颜辉少说赚了两千万!现金!

  而且,就在大家都觉得颜辉会因此飘飘然的时候,颜辉却急流勇退,更是在上个月传出拿下了临淄的一个优质方解石矿!

  赵长河因为和颜辉的业务区域较远,所以二人一直没什么太大的竞争,因此他和颜辉的关系相对是友善的。

  “赵总您误会了,正在赚钱的企业,我去买股份分钱,这种事我不干,搞得好像我是什么坏人一样!您放心,我不会去和你们竞争的,我就是大概了解一下。”颜辉知道,他如果去买这个公司的股份,那肯定是天价,而且也拿不到决策权,这种纯粹消耗自己资源的事情,他可不干。

  “颜总说话就是客气,要是都像颜总一样,我们的市场也就更和谐了。”赵长河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的资本水平和颜辉完全没办法比,刚刚说卖股份也只是试探一下。

  “等我那个矿全面投产,我请大家伙吃个饭,赵总到时候一定赏光。”颜辉试探道。

  “那一定!”赵总笑道。

  “那行,我先挂了。”颜辉笑着挂掉了电话。

  果然,他拿矿的事情,钢材这边的同行也都知道了。

  挂了电话,颜辉和王拥军说道:“赵总人还算不错,行业内我们俩也算是一家人,减水剂不是什么大项目,他那边我还是不参与了,你找的这家,我近期去看看吧。”

  “嗯。”王拥军点了点头。

  按理说,颜辉并不需要参与到新员工的招聘工作中,但他对这批学生们寄予厚望,所以只要有空,他就会参与到面试中,并让张铁民帮他把关。

  半个月的时间里,张铁民给他推荐了六个人,都是学生里相对成熟的,颜辉也都见了面。

  颜辉想要的是那种值得培养的人,所以他有他的选人逻辑。

  第一是个人形象,颜辉更喜欢阳光、积极、有憧憬的人,需要这个人有很不错的精力和冲劲,年轻人要是死气沉沉,是肯定不行的。至于有些很沉稳的人,颜辉觉得更适合搞研究,这种人让陈剑去招聘就行,他这里是想选择企业的中流砥柱。

  第二是沟通能力和逻辑能力,并不是说理工科的人就一定擅长沟通和推理。颜辉喜欢那种能够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不喜欢人云亦云的听话包。逻辑能力是未来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思路的核心要素。

  第三是情商和责任心,这是长期相处的关键要素。

  自信却不自大、自知且能自学。

  应届生虽然流动性比较强,但是能留下的其实相对忠诚,颜辉希望双方能互相坦诚一点。

  说到坦诚,这其实是最关键的。

  颜辉出来打工做生意,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可以说一眼就能看透这些学生,坦诚沟通是最好的选择。

  让颜辉满意的是,这六个人都挺坦诚。

  想想也是,不坦诚的人,根本过不了张铁民那一关。

  综合考量了一下,颜辉把六个人都留下了,有两个人他并不太喜欢,但是潜力还不错,他把这俩人留在了氧化钙工厂。

  剩下的四个人,他最喜欢的一个人叫周高峻,这个人是王教授的得意门生,搞化工的硕士。他的学习成绩相对一般,毕业论文也是艰难搞定,但是这个人在学校的时候就很有商业头脑,还有不错的组织能力,算是复合型人才。这个人被颜辉以8000一个月安置在胶合板公司。

  薪资是不低,但是胶合板这边是个小业务,颜辉想让周高峻在这里成长起来,并让他跟着王拥军把钢模板的市场搞清楚。这个岗位,也是周高峻自己选的,他觉得这是自己的绝佳机会。

  第二个人叫李修呈,这人是本科生,以前是学生会外联部的部长,特别擅长交际,学习还很不错,头脑非常灵活,颜辉给他安排的岗位是潘辰的秘书,让他协助潘辰处理好瓷砖厂的工作,薪资是一个月6000。

  第三个人叫安毅,家庭条件比较好,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颜辉觉得这个人逻辑性非常强,也擅长统筹,准备让他留在未来的集团总部工作。

  第四个人是个女孩,叫杨静,学机械专业的,喜欢力量举运动,看似纤弱却非常有韧性。杨静家庭条件很一般,大学期间的学费都是自己勤工俭学赚的,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有自己的多种爱好,颜辉和她沟通之后,把她留在了恒辉化工,也准备让她进入未来的集团总部,配合自己工作。

  两个要留在总部的人,颜辉给的薪资都是一个月6000,在2009年算是很不错的薪资,这俩人都想早点上班,颜辉说没什么事可以来公司转悠,等6月份拿到毕业证再正式上班。

  除了这六个人之外,颜辉还招录了20个人,其中10个人给了新成立的氧化钙公司和矿山,另外10个人安排到了其他的公司。至于技术、财务、业务等招聘工作,颜辉交给了陈剑、周平和宋致远,那些颜辉就不直接参与了。他要的人,都是未来可能独当一面的人。

  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里,颜辉会继续大规模招聘人才,并逐渐培养团队,计划在2010年让集团稳定下来,然后再思考下一步往哪里迈。

第440章 兼程(本书完)

  这段时间颜辉一直非常忙碌,他要做的事情很多,几乎每天都没有什么休息时间,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属于常态。

  据说秦朝始皇帝每天批阅十几个小时奏折、每天只睡4小时且全年无休,颜辉虽然达不到这个程度,但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

  8月,恒辉公司的工程建设工作基本上告一段落,食堂、宿舍楼、东车间基本上同一时间完工,除了宿舍楼还需要后期装修之外,其他的建筑都投入使用了。工程车辆都已经陆陆续续离开了大院。

  那些陪伴大家几年的临时食堂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大食堂,而且还是两层的,二楼有四个包间,有一个是颜辉自己用的,平日里不对外开放。

  临时食堂隔壁的狗窝,也搬到了食堂的隔壁,灵灵也有了自己的新房。九岁的灵灵变得越来越沉稳,平日里和谁都比较冷淡,只有看到颜辉才会热切起来。

  颜辉在公司的时间很长,偶尔灵灵也会来颜辉的办公室逛逛,在颜辉身旁趴一阵子,趴够了再出去遛弯,整个大院没人敢拦着它。

  几个月的筹备,集团总部的架构雏形已经逐渐成型,从现在开始,员工们可以对外说自己是恒辉集团的人。

  集团目前整合了化工、钢材贸易、瓷砖、矿山、氧化钙五个分公司,胶合板业务并没有加进来,算是颜辉独立运营的小公司。

  除此之外,颜辉最终还是决定要自己搞一个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线,生产最常见的萘系减水剂,地点直接安置在东车间。他已经购置了一部分设备,并准备开始搞研发。萘系减水剂对于目前的恒辉集团来说,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研发加设备总投资1000万就可以搞定。

  恒辉化工的院子,大概可以建设4个车间,颜辉已经在计划建设第三个车间,目前已经开始规划审批。

  集团化运作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大家有归属感,而且会便于统一管理。

  恒辉化工目前是恒辉集团最核心的产业,估值早已过亿,而且最近还有好消息传出来,之前一直在攻关的两款新型聚氨酯,有一款已经确定研发成功,并进行了数次生产,另一款也实现了目标值的80%效果,也就是说,没有达到之前预计的耐高温效果,但是已经属于耐高温材料。

  为此,颜辉找到陈剑,沟通了新的专利申请。这两款材料颜辉还会继续投资研发,争取早日达到他想要的完美效果,预计2011年专利申请成功,到时候上市销售,有望搞出来真正的拳头产品。

  目前正在审批建设的三车间,就是为了全新的聚氨酯材料准备的。

  让颜辉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专利申请提交后不到两个周,就有相关领导找上了门。

  高新风投。

  这是高新区管委会全资成立的公司,公司成分不必多说。

  来找颜辉的,除了高新风投的领导之外,还有区里的领导,包括区二把手都来了。

  在此之前,颜辉也经常接触这些领导,只是没想到这些人主动找上了门,既不是参观,也不是研学。

  区长是颜辉很熟悉的领导,来之前二人也电话沟通过。

  这次来这里的目的,是区里希望扶持恒辉集团上市,主动提出要注资参股。

  以恒辉集团目前的发展态势,普通人想进来参股,颜辉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高新风投是难以拒绝的,至少颜辉还没有办法拒绝。

  这种事,有好处也有坏处,总的来说是好处多,要知道能让高新风投主动找上门的公司,一共也没有几家。

  “我们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也钻研过国家的相关政策。根据我们的估计,最晚明年,家用汽车使用的胶水就会全面替换为环保聚氨酯,到时候会出现增量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恒辉化工必然遭受阻力。要知道,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生产聚氨酯的厂家也增加了,我们希望逐步扩充聚氨酯的产能,共同拓宽新的市场,把市场做起来,除此之外,后面的上市辅导,我们也愿意全力支持。”企业领导给颜辉递了一些材料。

  这些材料是区里对恒辉集团的分析,以及相关政策的分析。

  这份分析材料,对于颜辉来说也是比较珍贵的,因为角度不一样。从政府角度出的这份报告,颜辉平日里花钱买都买不来。

  他迅速地看了看:“这个事情,我需要和集团的各部门负责人沟通。”

  “这是当然,我们这些年一直也都在合作,而且我们觉得恒辉集团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再走一步的话,区里愿意提供支持。”区长笑道。

  “这份材料.”因为很多人都在,颜辉也不能细致地看,他太熟悉恒辉集团了,所以看得非常快。很快的,颜辉看到了分析材料的最后部分。

  估值。

  区里对恒辉集团的估值是3亿。

  颜辉在这个数字这里注目良久。

  3亿,这可不是他的理想估值。

  恒辉化工一家公司,在颜辉的心中就有大概3亿估值,其他公司加起来大概有1.5亿,总估值应该在4.5亿左右。

  “这个数字是不可能的。”颜辉没有给任何人面子,这个时候他必须展现自己的态度。

  合作可以,但是不可能这样让步。

  “颜总的心中,对集团的估值大概是多少?”企业领导问道。

  “恒辉化工的估值我认为就有3亿,集团估值我认为有4.5亿以上,我说的这个内容相对保守。”颜辉实话实说。

  “3亿这个价格,我们可以谈,但是4.5亿.”企业领导轻轻摇了摇头,“区里是不能认可这个估值的。”

  “那”颜辉舒了一口气,他也没有意气用事,问道,“区里打算占股多少?这个可以商议吗?”

  “我们不想影响恒辉集团的运转,考虑到未来的股份稀释问题,我们也希望保留一定的话语权。目前来看,我们希望拿到25%的股权。”

  “15%,这是极限,没办法商量。”颜辉直接把话说死了。

  在这些人来之前,颜辉因为接过几个领导的善意电话,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关于这个比例,颜辉是仔细计算过的。

  恒辉化工颜辉占股80%,如果整体股份稀释15%出去,颜辉的占股会从80%变成68%,超过66.7%的比例,依然绝对控股。

  “我们的底线是20%,来之前我们也考虑过颜总的顾虑,颜总需要绝对控股。实际上,除了恒辉化工之外,其他的公司颜总几乎都控股90%以上,只有恒辉化工控股80%。为了让我们双方都满意,我们愿意花钱从另外三个股东那里购得这5%的股份,我想,他们三方应该会愿意的。”企业领导说话非常平静。

  “如果恒辉化工的估值达到3亿,你们参股20%进来稀释,那么我们原股权总价值是2.4亿,每1%股权大概是240万,你们要想购得额外的5%股权,就要购买6.25%的原股权,平均每个人让出2%左右,也就是说每个人能获得大概500万,是这个意思吗?”颜辉问道。

  “颜总的数学非常好。”企业领导点了点头,“虽然我们不可能给恒辉化工估值3亿,但是,他们每个人如果出让2%的股权,肯定是能够拿到四百万以上的。这样的话,他们都能拿到一大笔现金,而颜总这里依然绝对控股。实际上,我们主要也是想投资您这个人,您要是不绝对控股,我们反而认为这个事走不通。虽然股权和投票权并非绑定,但是我们依然认为,您这边绝对控股,对恒辉集团有好处。”

  “如果你们能谈妥三位股东,这个比例.可以。我觉得他们三个也会同意,毕竟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拿到这么多钱。”颜辉点了点头。

  “颜总够痛快。”企业领导很高兴,没想到这个颜总这么知趣。

  “不是我痛快,是我理解你们的构成。你们既然说底线20%,也是在25%的基础上让步了。这个比例,应该是你们的死规定,我可以理解。而且你们认为我应该绝对控股,这样的决策我也认为没问题。但是,我答应这个比例,不代表我答应这个事情,比例是死的,那么价格就要是活的。如果估值谈不好,那么前面谈的东西,都是空中楼阁。”颜辉是不可能在估值问题上轻易让步的。

  “这个我们也要开会沟通,颜总近期方便给我们提供一份企业估值的相关证明材料吗?即便是估值3亿,我们也要注资6000万,这可不是小数目,稍有变化都要上会研究,这个不是我们在这里可以定的。”

  “好,我尽快给你们一份报告。”颜辉感觉有些心跳加速。

  无论如何,这个领域也是自己不熟悉的。

  他之前也从未知道,公司发展到这一步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是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必须要走下去,有了这个股东的背景,颜辉也能放开手脚做一些事情了。

  “颜总非常痛快。”区长也是很高兴,觉得今天的简短沟通十分有效。

  “我做事风格一贯如此。但是,话说在前面,我的集团并不是全在高新区,氧化钙工厂那边的工厂也建了一部分了,我希望我的企业中心在咱们高新区,而不是在那边。”颜辉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真的要说面对他不想面对的东西,大不了就开始搬!谁怕谁啊!

  “颜总多虑了,这几年我们针对颜辉化工的减免税款等诸多政策都是给满的。可以说能给的政策都是最好的,颜总应该知道。”区领导笑道。

  见到领导提到税这个词,颜辉也知道什么意思,点了点头:“很期待能一起成长。”

  “如果投资完成,我们会派驻一位行政副总过来,希望到时候颜总给准备一间办公室。”企业领导笑道。

  “这都是小问题,给这位副总再配个秘书一起来都行。”颜辉锁死了人数上限。这话看似客气,实际上是表明最多允许来俩人,而且一个人是没有权力的辅助人员。

  “这个没问题。”

  整个沟通过程简短而直接,在这个场合说废话、车轱辘话是纯粹降低逼格的行为。

  这次注资,可以大幅度增加恒辉集团的影响力,对未来企业发展提供强力的背景支持。如果合作成功,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买个矿就被针对的情况。

  送走了这一行人,颜辉并没有急于召开会议。

  关乎公司命运、走向的大事,任何人都给不了颜辉什么真正的意见。颜辉会在无数问题上开会研究,这个事情却必须由他做决定。

  实际上,今天大家来这里,大家坐下的这一刻,有些事情就已经决定了。

首节 上一节 223/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