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60节

  凭借政坛与商界的双重声望,周锡年成为香港华资圈的“标杆人物”。他先后担任十多家公司的董事及董事长,在牛奶公司任董事期间,他悄然开始增持股份——不同于后来激烈的收购战,周锡年的增持低调而持续,最终成为公司最大股东,顺理成章地坐上主席宝座,整个过程“水不惊鱼不跳”,却奠定了牛奶公司“华资掌控”的底色。

  不过1970年代初的周锡年,因 1967年香港乱期间“未能鼎助港督戴麟趾”而政坛失宠,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他在香港的根基丝毫未动。

  牛奶公司拥有 2000多名员工,除了铜锣湾、薄扶林的土地,还建有多家奶制品厂,形成了从养殖、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而且还用超级市场份额,是香港民生领域的“重量级企业”。

  10月25日,香港股市。

  牛奶股莫名其妙升了14港元,以137港元收市,而置地股也攀升到95港元的新纪录。

  令人奇怪的是媒介反应迟钝,竟无此报道。这在后世,不可思议。

  自从1969年底远东会开市,股市“骑牛”渐进佳境。到1972年,股市如火如茶,交投踊跃。传媒及股民,皆以为大市所然,而忽略了小市的异常起伏。

  10月30日周一开市,股市终于爆发置地和牛奶的收购战。这一天,置地股和牛奶股分外引人注目。然而,晚报及电台仍保持沉默。

  10月31日,置地才在报章刊登全版广告:宣布对牛奶进行收购“怡富有限公司和获多利有限公司”(均为置地的财经顾问),现在草拟文件,准备于1972年11月7日分别寄与牛奶冰厂有限公司各股东。文件内将载列——以两股面值5港元之置地公司股票,交换一股面值7.5港元之牛奶公司股票的建议。

  其实,从10月25日起,已经燃起战火。这意味着,有人泄秘,混水摸鱼。若在后世,交易所及监管部门即会追究,控其“内幕交易”。更令人不解的是,如此浩大的收购,双方竟不要求停牌,交易所无动于衷,仍许两家挂牌买卖。由此可见,此时股市尚未发育成熟,监管不严,证券法例空洞无物,传媒均无老练的证券记者,投资者认知水平疏浅。林林总总,给炒股老手和享赋敏感的投资者太多的可趁之机。

  长实集团。

  陈光良也是看了报纸,才知道置地公司正在收购牛奶公司。

  他的脸上很平静,至于对于这件事的想法,也是顺其自然。如果周锡年来求他,他便考虑插手,这叫师出有名;如果周锡年不来求助他,那他并不会干涉亨利凯瑟克的正常收购行为。

  实际上,亨利凯瑟克此时的手段,确实非常的高明——不花一分钱,就欲将牛奶公司拿下;也就是以股换股,置地总归是香港第二大地产企业,其股票的诱惑力仅次于长实。

  当然也有也有弊端,那就是怡和持有置地的股权,会被稀释很多;比前世还多,意味置地这一世的市值,比前世低了很多,而牛奶公司的市值则和前世差不多。

  陈光良甚至在想:如果他全力出击,恐怕马上就能收购置地。毕竟平安投资手中,大概有5%的置地股权,另外还有10%的牛奶公司股权;等牛奶公司变成置地股权后,平安公司恐怕持股会有近10%。而怡和持有置地的股权,恐怕也就30%出头。

  不过他很快将这种想法压下去,如果这样做,恐怕得不偿失。

  整个11月,置地和牛奶公司的收购战,也是舆论战,打得让香港的报纸销量都提高了很多;与此同时,平安指数大幅上涨,在11月就已经突破800点,前11个月涨幅100%。

  正如陈光良猜测的那样,周锡年或许是担忧大地产商吃下牛奶公司,所以期间仅求助一家没什么影响力的华懋地产;最终的结果,也如前世那样,置地不花费一分钱便吃下牛奶公司,实力大增。

  新置地公司的市值,虽然还距离长实集团有点距离,但也是增加了不少。

  踏入12月,长实集团趁着市场火热,宣布供股计划——每十股供一股,筹集资金3亿,用于发展业务。

  此消息一出,一样小市带动大市,平安指数朝着1000点逼近。

  香格里拉酒店。

  陈光良约庄铸九一起吃饭,席间他说道:“趁现在地产走势高,让时代影业将旺角戏院大厦,以及尖沙咀戏院大厦,进行出售。毕竟现在,已经逐步进入‘多厅影院’时代,传统的戏院占地面积太大,也太浪费。”

  庄铸九惊讶了一下,这两处物业虽然不及中环和尖沙咀的两幢大厦值钱,那也是时代影业第四、第五值钱的物业(还有个清水湾时代影城综合项目最值钱)。

  “两幢物业恐怕得一亿多,真的要售出?”

  他也是TVB的总经理、时代影业的董事局主席,但此时却要听这位亲家公的。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波周期已经达到巅峰,说不定哪天就来个事情,进入低估。而这两幢戏院物业需要重建,时代影业没必要留着。卖掉之后,我们也可以多分一些红。”

  这几年,时代影业每年分红都是不菲,主要地产租金不菲,再加上制片、院线、发行都很赚钱。时代影业,已经进入高分红时期。

  庄铸九虽然心痛自己多年来购入的物业出售,但他也听出不一样的情况,那就是这位最聪明的商人,恐怕预测到什么。

  “好,我马上就安排。这样优质的物业,现在是不缺买家的。”

  “嗯”

  这一波证券和地产的‘巅峰’,陈光良家族怎么也能赚到10亿港币,简直是‘搜刮’来形容。当然,这也是陈氏家族为香港做了不少贡献,因该得到的。

  毕竟今年香港股市的交易额,可能要突破550亿,而前世估计也就450亿。

  当然,陈光良并没有安排今年套现证券,他打算元旦后考虑实行。

  刚完成上市,筹得 2亿港币的恒隆地产创始人陈曾熙,正为找不到匹配“高端商业地产”定位的项目犯愁。此时,弟弟陈曾涛带来的消息让他眼前一亮:时代影业拟出售旺角、尖沙咀两幢戏院大厦。

  这两处物业位于核心商圈,容积率高,可改造成高端商业大厦,恰好契合恒隆的发展方向。陈曾熙当即决定亲自对接时代影业董事局主席庄铸九。

  两天后,中环香格里拉酒店内,陈曾熙开门见山表达全额收购意向。庄铸九按陈光良的授意,报出 2亿港币的价格——远超业内 1.8亿的预估,既是对物业价值的自信,也是试探买家诚意。陈曾熙未多犹豫便答应,仅提出“尽快过户”的要求;庄铸九则以“需安置院线业务”为由,约定 1973年底交付,为后续调整留足缓冲。

  从放出消息到敲定条款,这场 2亿港币的交易仅用三天,快得让业内惊叹。没人知晓,庄铸九的“高价”与“延期交付”,实则是陈光良的布局:既最大化套现,又借交付缓冲避开潜在市场风险。

  对恒隆而言,这笔交易堪称“及时雨”。2亿港币集中投入核心物业,既能快速填充资产版图,重建后每年预估 3000万港币以上的租金收益,也将成为恒隆立足香港商业地产界的“标杆”。

  对时代影业来说,2亿港币套现是陈光良“落袋为安”策略的关键一步。时代影业确实太过庞大,能高价卖出一些物业也很正常。

  关键那两幢物业,并不是核心资产,时代影业售出后,也还还拥有中环和尖沙咀的两幢优质的甲级大厦。

第504章年

  转眼来到1973年。

  在过去的一年,平安指数从400攀升至1000,涨幅150%。

  这样的涨势,在后世的内地是想都不敢想,但在香港却有如此的疯狂。这是因为‘香港人好赌’,此时的香港已经几乎是人人都在炒股。

  股票的买卖已经深入家庭主妇和社会各阶层,市民见面谈上几句就离不开“股经”(股票话题),而市民到处打听股市消息的狂热,更有甚于以前粤省(GD省)开赌时无知妇孺争相打听字花师爷出“口电”(口头信息)的情况。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变化,是很多(股票)零售商把商业道德置诸脑后,只以追求暴利为计(原则)。许多家庭主妇和女佣等辈,也纷纷舍储蓄而买股票,因为储蓄利息菲薄,远不如股票获利优厚。还有那些白领阶级之流,在办公室时间而分心旁骛,一听到有什么消息就利用电话“入货、出货”。在中区的写字楼中,业已司空见惯。更有官津(政府津贴)学校的教师,在上课间也念念不忘股票起落,无心教书,现已引起许多学生家长的不满。

  元旦节。

  蒋梅英、奥黛丽赫本、司叶子纷纷来到香港度假,至于儿孙却不会强求,因为春节时大家会来香港。

  目前,陈氏集团一般一年两次聚会,每次持续两周时间,地点都选择在香港;其它时间,大家还是保持着相对独立和自由。

  在这两周时间,大家交流心得,联络感情;当然,陈氏家族的感情,已经是刻在了骨子里。

  例如第三代中,可能各房之中接触的不算多,但是成员自小就知道——自己是陈氏家族的人,成员要将团结放在第一;这样一来,大家哪怕一年只是见两次面,也会倍感亲切,因为对方也是留着同样的血脉。

  这种情况,更像是有陈光良这个‘灵魂人物’,让大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不知道陈光良死后,大家还能不能保持,当然陈光良也不会太过于考虑这种事情。

  深水湾79号别墅的客厅里,陈光良和四位夫人,以及大房的四个儿子,正坐在一起闲聊,大房的第三代孩子们则自行顽耍。

  此时另外一边,嫡长子夫人庄元贞,正在指挥佣人们,筹备这次的聚会。她在第二代、第三代家族成员中,地位颇高,不仅仅是‘太子妃’,而且还因为她从小就和陈氏家族非常熟悉,陈光良和严人美也将她视为女儿般的存在。

  所以,其她儿媳妇也知道,有时候有什么事情,未必需要需要找四位婆婆,找这个嫂嫂也是非常管用的。

  “秦姨,公公今天吃的海鲜有什么,新不新鲜?”庄元贞来到管家秦姨的身边,亲自过问道。

  为什么只关心公公,那是因为公公是全家最重要的人,换做是四个婆婆在此,也是这样问。

  秦姨笑着说道:“新鲜呢,有智利龙虾、白令海帝王蟹、日本网鲍.对了,元贞,陈先生中午的酒,要不要去拿一瓶珍藏的白酒,他喜欢在这种时候,喝点白酒。”

  庄元贞马上说道:“对,那我去公公的酒窖拿,还有酒杯也要用专用的。”

  说完,她一个人走到地下室,打开一道道防护门。她先是从酒窖拿出一瓶1954年‘金轮’牌茅台酒,她是确定了这种酒还有不少,才会拿的;因为她从婆婆那里得到传教,有些年份的酒,要偶尔拿出来喝,不然就太多;当喝到剩下一定的瓶数时,就要减少使用。实际上,公公的酒窖里,实在太多的茅台,从1950年开始的年份,都还有非常多,而且保管也是十分好。

  拿到茅台酒后,庄元贞又拿着钥匙打开了一件宝库,走进去便发现,里面好多古董瓷器;她并没有多看,而是在一个柜子里,取出一对酒杯,然后小心的关上库门。

  前些年,公公婆婆将地下室所有的库门钥匙和机械密码,都告诉了她和丈夫。这份殊荣,让庄元贞倍感‘责任感’,开始担当起第二代‘长嫂’的责任,平常也要主动联络其她妯娌。就像她的丈夫一样,已经成为在公公度假的时候,整个家族的‘话事人’。

  “爸,中午喝点1954年的金轮牌茅台!”吃饭时,庄元贞来到陈光良身边倒酒。

  “行,让他们也陪我少喝点”陈光良回头,看了一眼大儿媳,高兴的说道。

  稍后,庄元贞给陈文杰、陈文铭、陈文恺、陈文胜都倒了酒,陈文铭、陈文恺、陈文胜纷纷起身端着酒杯。

  “谢谢大嫂”

  本来这些事是有管家和女佣做的,不过庄元贞愿意做,自然也是她身份可以这样做;要是其她媳妇来倒酒,反而有些突兀,虽然也没那么多的规矩,但这里毕竟是陈文杰和庄元贞的家,他们算是‘主人’。

  陈光良看了几眼大房的四个儿媳妇,虽然没有自己四个妻子那样‘抗衰老’,但也是比外面的人显年轻。例如庄元贞今年已经39岁,看起来也就30岁出头,还是不显老的。

  这充分说明一件事,陈光良的基因在第二代子嗣虽然减弱了不少,但第二代依旧有他的优质基因,会影响到自己的妻子和子女。

  女人吃了他们家族男人的唾液和精华,有抗衰老的作用,这已经确定事实。当然这些儿媳妇可能还不清楚,毕竟他们‘抗衰老’的程度有限,不过她们也发现四个婆婆的异常,但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

  大大的桌子,做了十几号人,第三代就只能另外在一桌吃饭。如果是其他房的成员都来了,更是要弄好几桌。

  陈光良品尝着桌子上的美食,他这辈子吃了不少奇珍海味,长白山的百年人参一年都要吃不少,内地都有专门的渠道;关键陈光良的身体好,补了也能消化,不补也是远超常人。

  严人美夹起一块龙虾肉,放在陈光良的碗里;另外一边的蒋梅英夹起一块鲍鱼,放在陈光良的碗里。

  看似在争宠,大家明白这再正常不过,父亲向来有这种待遇。

  “今年,家族办公室正式全面运营,大家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家族办公室得到帮助和解决,比如投资、税务、教育、旅游.”陈光良笑着朝大家说道。

  从今天开始,陈光良家族办公室在全球五大城市——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苏黎世,都有驻点写字楼,职员也增加至100人出头。

  庄元贞这时候说道:“爸,我们这四房女性好像都没有投资,名下也没有物业,因为觉得好像投资用不上。”

  像其他家族的‘小家庭’肯定是有自己的投资,还有小家庭的女人总归有自己的小投资。

  陈光良笑着说道:“这倒是,你们丈夫掌握那么大的企业,你们再跑去投资物业、证券什么的,那就是‘和民争利’。而且香港那么小,也确实没有必要挤进去。不过最近几年,我打算让你们每一房的要继承企业的分红,都给你们四个小家庭,建一个小家族投资基金。到时候,你们拿去投资,全球性的投资,自然就需要家族办公室的参谋。”

  这话,四个媳妇又不敢接了,交给了自己的丈夫。

  陈文杰说道:“谢谢父亲”

  其余兄弟纷纷道谢。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分散投资是我希望看到的,更何况你们也有自己的孩子,也快要长大了,也该有这样的家庭理财。”

  像二房的子女,早就已经实现家庭财富。反倒是大房的子女,虽然在继承陈光良的四大集团,但实则每年都是靠薪水和赠送生活。

  一旁的蒋梅英、奥黛丽赫本、司叶子,参加大房的话题,丝毫没有别扭。就连大房的子女称呼她们‘二妈三妈四妈’,她们都觉得很自然,也将他们当做儿子和儿媳看待。

  这个家庭的一切团结、感情,都基于陈光良的‘精神领袖’。

  到了下午,大家又登上‘英美号’超级游艇。

  晚上自然有攒劲的节目。在陈光良的私人健身房里,四女都穿着连体健美装,她们脸上不再有羞涩,大腿上裹着丝袜,在健身器材假意运动。

  严人美端庄、蒋梅英诱惑、奥黛丽赫本高贵、司叶子传统,四人气质各异,但无疑都是一等一的角色美女。

  时光悠悠,四人也还保持着很好的状态,哪怕是蒋梅英今年已经满60岁,但她的肌肤和生理状态,也就三十五六岁,还保持着轻熟妇的感觉,反而完美的释放什么叫做女人,完美的身材,贵妇脸蛋,硕大的柚子白又软,反而是陈光良最喜欢干的身体。

  挺好的,这样能让陈光良坚持到80年代,至少不会再去找年轻的。

  陈光良有时候也在控制自己,他身边的诱惑太多了,一些年轻的女孩子,看到陈光良,简直是饿狼看到肉。不仅仅是陈光良掌握的财富,还有陈光良哪怕是60多岁,长相和魅力都是太大了。

  毫不客气的说,他就是身无分文,身边的女朋友都能一茬接一茬,这辈子陈光良真是得天独厚的全面发展。

  “疯了,你63岁了还两小时”

  “以后要控制的,等会我去给你端个人参鸡汤”

  “我们伺候你洗澡,但不准再来了”

  “我去准备一套宽松的衣服”

  陈光良躺在沙发上,望着舱顶,嘴角露出笑容,这皇帝老儿的日子,都没有他舒服。四女虽然也很疲惫,但已经开始收拾收拾。

  节后,陈光良来到平安银行大厦的家族办公室总部。

  陈文杰、陈文铭、陈文恺、陈文胜,四兄弟来到他的办公室。

  “从明天开始,不管是家族办公室,还是平安投资,都在3个月内,逐步清空所有的证券投资。”

  “是,父亲”

  兄弟俩没有任何怀疑,他们相信父亲的判断是不会错的。

  这几年来,家族办公室主要是投资新上市的企业,一般是买入不超过5%的股权;至于平安投资,则主要是投资以前上市的传统企业。

  接着,陈光良又对陈文杰说道:“长实集团那边,要坚持香港兴业的股权至51%,另外清空大家乐餐饮的股权,也是在三个月完成。”

  长实持有香港兴业的75%股权,减持24%,预计能得到2亿多。

首节 上一节 460/4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