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56节

  他看了一下资料,陈文杰是给他计划从今年三月份开始销售,明年(1973)三月份销售完毕。

  “嗯,这个计划很合我的心意,就按照这样的机会。另外,长实集团的这一批住宅,要到明年下半年来临前基本销售结束,你们也要做好计划安排。”

  陈文杰心中已经盘算到——父亲的意思,可能是1973年下半年这一轮地产上升期结束,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在香港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如今香港经济强势上涨,地产应该是只升不跌,炒房者、炒股者多如牛毛。

  当然,陈文杰对父亲的话,那是百分百的信任,当即说道:“嗯,我们会制定更加详细的计划。”

  稍后陈文杰又说道:“港府准备拍卖‘金钟地王’,就是那幅濒海的5261地段,在傅家地盘的旁边。我们是否要尽量投资?”

  傅家地盘,前世是富丽华酒店,这一世也在筹备建酒店;而5261地段,就是前世的‘金门大厦’。前世怡和和金门建筑竞争这幅地盘,结果金门建筑获胜,怡和洋行一气之下,在七十年代后期,将金门建筑给收购了。

  这一世,怡和洋行失去‘置地广场’(不能算是失去地盘,只是街对面的怡和大厦和告罗士打大厦,不能再合并在一起修建购物中心了,物业还是存在,只是不能并楼),失去康乐大厦(如今变成香格里拉酒店新址);所以置地实力受损,但相比丢了‘中环地王’的置地,一定不会再丢‘金钟地王’了。(金钟也是中区之一)

  陈光良思考一番,便说道:“我们投资香格里拉酒店、愉景湾,战线已经拉的很长。而且,还要保证下一个周期,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抄底。所以这个项目可以参加拍卖,但价格太高显然不行,随意就开对手有没有势在必得的决心。”

  言下之意,便宜可以考虑。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了”

  陈光良点点头,其实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意思:陈光良家族不能对英资斩尽杀绝,英资在香港代表着‘香港国际地位(自由港)’,如果英资都被斩尽杀绝,那说明香港不够国际,不适合都来投资,营商环境也有问题。这也是前世在华资地产集团联合收购置地的时候,内地政府最后劝说大家放弃的原因。同理,站在陈氏家族的角度,也是希望香港这个根基越牢越好,有英资,有东南亚资本,有澳洲和美国资本,所以不能吃独食。

  包括陈光良对待华资上,都是‘手下留情’,例如1970年时,太古有意放盘‘蓝烟囱码头’;当时1.6亿对陈氏家族来说,并不算什么;但结果这幅地皮,还是被郑裕彤联合何善衡、何添、杨志云等人一起买下,他们知道现在还没有还清太古洋行的资金。不过随着新世界发展后面的上市,筹集的资金、以及这几年的盈利,自然是毫无压力了。

  陈光良对待华资们的态度是‘削弱’,而非打压,对英资也是如此,可以‘削弱’,但不能斩草除根。

  九龙仓,他当然会要,毕竟要给环球航运上岸。但失去九龙仓,怡和系依旧有置地,在中环依旧拥有很多物业存在。

  虽然陈光良想收购九龙仓,但现在却不是时候:第一,内地的局势,没有根本的变化;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目前置地持有九仓的股权较高。九龙仓集团因为需要建‘海港城’,所以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不停的发售‘可转股债务’、‘新股’等,意味着置地的股权要越来越被稀释,这样才给外人可乘之机。

  所以,陈光良也只有等到七十年代后期,再行动了。

  两天后。

  陈光良携严人美,在香格里拉酒店和庄铸九及盛爱颐夫妇小聚。

  席间,自然会讨论到‘时代影业’的事情。

  庄铸九说道:“李翰祥已经重新加入时代影业,总算没有给邵氏机会!”

  其实这些年来,特别是从1969年李小龙加入时代影业开始,时代影业再次在香港呈现‘垄断’之势。

  在1967年后,Z派电影彻底遭受打击,而Y派电影则以时代影业和邵氏影业为主;而李小龙的加入,让原本就强势的时代影业锦上添花,彻底击败邵氏。

  目前以香港票房论,时代影业大概四邵氏的两倍。海外票房就更加相差悬殊,李小龙目前已经拍摄5部电影(第五部春节档正在春节档上映),已经是比前世多拍一部。那么接下来,李小龙到底能拍几部,已经是净赚了。而李小龙的电影在海外,特别是在东南亚,比好莱坞电影更受欢迎;而在日韩,也拥有着和好莱坞较量的实力。

  陈光良说道:“挺好的,出去吃点苦,回来会更珍惜。对了,他准备拍什么样的电影?”

  庄铸九说道:“他说时代影业已经有李小龙这样的硬汉,所以他打算拍摄诙谐、讽刺的民国电影,具体还没有好。”

  陈光良马上说道:“嗯,我觉得你们TVB的许冠文不错,你可以介绍给他。顺便帮时代影业培养个喜剧的票房保证。”

  他从不和庄铸九讨论TVB的事情,今天也提及一下,但不是TVB的事情。

  庄铸九说道:“这倒是个好人选!”

  如今邹文怀虽然是首席执行官,但庄铸九依旧能以董事局主席来干预时代影业。

  这时候,盛爱颐才说道:“梦怡,还有1年半就要大学毕业,到时候就好加入时代影业了!”

  陈氏家族个个都是‘天才’,连女孩子都是名校,而且21岁就能大学毕业。

  陈光良说道:“是打算这样安排。但我还是希望她能从低层做起走,所以她还差得远。”

  能做管理高层,确实还差的远。

  不过一旦自己的女儿加入时代影业,陈光良家族自然就会慢慢的收拢权利,毕竟时代影业关系着以后的的布局。

  同一时间,邵氏电影总部的办公室里,邵逸夫与方逸华面色凝重。

  得知李翰祥重回时代影业的消息,两人深知邵氏的处境将更加艰难——这几年被李小龙压得喘不过气,如今时代再添李翰祥,票房份额怕是要进一步萎缩。

  “不如我们也搞‘卫星电影公司’,留住一些有潜力的导演和演员?”方逸华试探着提议,这是好莱坞电影行业常用的模式,通过给与卫星公司一定自主权,绑定核心人才。

  邵逸夫却断然拒绝:“不用。人才多的是,我们自己培养就行。”

  在他看来,花钱扶持卫星公司成本太高,不如集中资源培养新人。可他没意识到,邵氏的“家长制”管理早已让不少人才心生不满,而时代影业通过股票激励、灵活分成,早已绑定了邹文怀团队,连李小龙都成立了个人公司,与时代成为合伙人,邵氏的“培养模式”已难敌时代的“共赢模式”。

  这场无声的较量,早已注定结局——1972年的香港电影市场,时代影业的垄断地位愈发稳固,而邵氏的被动应对,不过是延缓衰落的脚步。

  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破外交常规,突然踏足北平,进行国事访问,消息使一直剑拔弩张的华美关系得到改善。

  受此消息的刺激,香港股市也迎来一波上涨潮。

  另外一方面,置地这一次终于爆发,在官地拍卖会击败众多财团,特别是金门建筑公司这个对手,拍下‘金钟地王’。

  只可惜这幅地皮不管是从那方面来讲,都不及1970年拍卖的那幅‘中环地王’好,反而单价更贵了,因为现在地产正热。

  但不管怎么说,‘金钟地王’拍出高价,也将香港地产带进了‘巅峰’。

  平安银行大厦。

  “父亲,恒生银行的几个创始人希望在今年将恒生银行上市,所以特地来试探我们的意见!”陈文胜走进陈光良的办公室,汇报道。

  今年满三十岁的陈文胜,是大房的小儿子,如今也担任平安金融集团的副总经理之一,并在今年元旦节开始,兼任平安投资的代理总经理。

  陈光良笑道:“莫非他们还认为——恒生银行上市后,可以摆脱平安银行不成!”

  陈文胜认真的说道:“大概不会这样的想,毕竟我们的实力比他们强多了。一旦恒生银行上市,平安银行必然会增持其股票,超过这些恒生公司的创始人。我倒是认为,他们考虑上市的原因,第一是觉得银行上市后能迎来更好的发展,第二是也方便他们将来套现。”

  陈光良思索一番便说道:“同意上市!不过上市后,我们先迅速将恒生银行的股权增持至40%以上的安全线,而最终是将持股增持到51%。另外,平安银行也要考虑年底上市。”

  “嗯。我建议平安银行利用这一次上市的机会,朝着新加坡发展业务,这样可以稍稍缓解我们平安银行与恒生银行在本港的竞争。”

  “晚一点我们一起讨论下”

  平安银行很难获得发钞权,总归比汇丰、渣打弱上一些。当然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陈光良一向也不是特别的重视,总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

  所以平安银行的管理层,现在已经是‘职业经理人’团队,当然平安金融集团还是对它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陈文胜离开后,陈光良还在思考‘上市’的事情。

  可以肯定的是,长江工业集团是不需要上市的,也没有必要上市;所以这一脉的资产,以后自然是个未知数。当然不排除将来,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子孙公司,可能拿出一个上市,但现在至少不会考虑。

  长实集团,是整体上市,虽然这次分拆香港兴业,准备上市;但预计到1974年后,又可能私有化掉。

  环球集团,也没有必要上市。旗下的环球航运、国际货柜码头公司、香港航空、环球贸易等,也暂时不考虑上市;但将来如果收购九龙仓集团,不久坐拥了上市企业,而且香港航空未来可能考虑上市,以规避一些政Z风险。

  平安金融集团,商业银行资产上市,投资银行资产则选择不上市。

  陈光良最终打造的‘陈氏帝国’,既要有能提高社会声誉的企业,也要能隐藏财富的现金流企业。

第499章 陈文瀛的成长

  又是一年的春天。

  这一日,陈光良视察了‘美的娱乐游戏’的生产车间,陈文恺、美的集团总经理杨宪成、美的娱乐游戏总经理林柏韬等人在一旁陪同。

  林柏韬是一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电子工程师,当初研发‘乒乓街机’的负责人,如今的美的娱乐游戏负责人。

  “陈生,去年(1971)我们一共销售了2500台乒乓街机,获得380万美金的盈利。利用这些资金,我们已经组建从内容到硬件生产全产业链业务,并组建了一支核心研发团队,加强美国分公司的研发能力;同时,由于乒乓街机的成功,欧美日涌现一些山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启动了新街机游戏的研发,包括赛车游戏、迷宫游戏。”

  陈光良闻言,心情显得很不错,380万美金,兑换下来,就是2000万港币以上;这对于一个新兴产业,完全就是暴利。

  而这些盈利,暂时都存在美的娱乐游戏公司账户上,用于继续发展街机游戏。

  陈光良说道:“我支持你们研发新游戏,但是我更倾向于《乒乓》街机的深研发。所以新游戏不需要多,而贵在精。另外你们要明白,太复杂的游戏,是没有人愿意耗费精力的。《乒乓》街机的成功过,就是因为他足够操作简单,所以不要去高估人们的智商。”

  林柏韬一震,那些被野心占领的灵魂瞬间被拉回,当即说道:“好,我记下陈生的话了,会继续对《乒乓》进行重视。”

  在他心目中,陈光良就是一个‘神一样存在’的老板,眼光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这时候,陈文恺做为技术出身的‘小老板’,也发表了自己的言论:“林经理,目前街机所使用的芯片数量还是太多,这既增加了事故维修的概率,也增加了成本,我们需要在香港或美国提出‘改变’的激励,谁能在这方面攻克,奖励一笔丰厚的资金。”

  乒乓街机在美国的销售,已经突破2500台;而一旦机器出现故障,自然需要厂家进行维修,所以美国分部那边的维修人员都有不少。

  林柏韬点点头,说道:“目前乒乓街机的芯片高达七十枚,如果能降低至五十多枚,是很理想的。这一点,我们会在香港和美国发出激励措施。”

  众人讨论一番,算是很有成效。

  对于美的娱乐游戏的发展,陈光良心里有一个规划:

  目前美国那边的第一代主机游戏‘Odyssey游戏主机’还没有发售,预计就是上半年的事情。而且这个时候介入主机游戏,其研发成本显然不合算,最理想还是在1975年介入。

  而且,陈光良更倾向美的游戏娱乐公司,后期转成电子游戏的软件开发,毕竟硬件和日本、美国毫无优势。这样一来,什么《太空侵略者》、《吃豆人》、《打方块》、《香港方块》等,肯定要让美的娱乐游戏率先研发。

  至于硬件,陈光良在日本的布局,已经初见成效,所以‘日本艺电’将成为硬件设备商;陈光良在日本的儿子陈文瀛,算得上这方面的天才,19岁年龄已经对电子设备技术非常精通,这坚定了陈光良扶持艺电公司的决心。

  考察完美的娱乐游戏公司后,陈光良便乘坐香港航空前往日本。

  陈氏家族在日本有很多的投资,重要性仅次于美国,略高于欧洲。

  他的第一站,是来到日本鹿儿岛,环球航运在这里和三进物产合资,投资了一座石油基地。整个项目分期进行,总计10座10万立方米、8座16万立方米及2座5万立方米的浮顶油罐,配套建设栈桥式原油码头,以及原油泵房、污水处理设施和消防系统。

  简单来说,这里可以储存石油200万吨。

  “陈先生,首期10座10万平方米的油罐,今年底便可以投入使用;而8座16万立方米的油罐,则在明年7月投入使用.”项目负责人西田一郎,向前来视察工作的陈光良汇报起来。

  这个项目,环球航运占股7成,三井物产占股3成,所以实际上就是环球航运的分公司。

  而石油目前在中东出口是3美元一吨还不到,但是运输至日本,期间自然还需要加上运费等。陈光良投资这个项目时,对外也是宣布在航运公司有空闲的船时,将石油储存在日本,稍后再以合理的价格卖给日本石油公司。

  简单来说,就是让大家认为,陈光良依旧是在卖‘运费’,再家一点点‘保管费’,毕竟总有石油公司急于需求石油。

  拉拢三进物产,这是考虑三井物产有这样的技术,以及拥有本地的优势;更何况,说不定客户就是三井物产。

  陈光良计算了一下,石油危机钱,这里可以储存的石油已经达到两百万吨。因为10万立方米的油罐,大概可以储存石油8~8.5万吨。

  200万吨的石油,等1974年时可以纯赚2000万美金;更重要的是,届时这个石油基地的售价,也可以卖给日本企业,大赚一笔。

  据陈光良的了解,前世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开始大量修建石油储备基地,所以也导致八十年代时,对石油不需要那么多;当然,这里也有日本利用核电的原因。

  “对于工程的进度,我们一定要按照计划完成。当然,对于工程的质量,我们也要安全第一的要素。”

  “陈先生请放心。三井物产派驻的技术工程师,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陈光良点点头,继续视察现场的工程进度和质量,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了这里,那就是一定深入了解这里面的工程技术。学到的技术,稍后他会整理出文字资料,交给环球集团的资料库,以备不时之需。

  看陈光良的样子,现场的日本工程师们也不敢马虎,认真的介绍着项目的进度和技术方面。

  此时日本虽然对储备石油的热情并不高,但不代表这方面的技术不好,反而已经是世界第一梯队。当然,这里面也有西方石油七姐妹在日本的投资,引进了技术。

  结束考察,陈光良便直奔东京。

  这个石油基地的投资,实际上是解决陈光良4个事情:第一,不影响在1973年10月前,出售一些非油船,毕竟已经将石油储备在这里;第二,石油大涨,获利能有2000万美金以上;第三,日本在石油危机中,急需要石油储备基地,这个投资的股权价值会大增;第四,解决在1973年10月前的一些运力空置,因为非VLCC油船,有不少不是长期合约,而是单趟的短期合约,总有一些空置的时候。

  抵达东京机场,陈光良一下飞机,便看到司叶子一身职业套装,包裹着黑丝袜,脚踩高跟鞋,带着女助理、女保镖正在张望。

  她的脸上已经有一种‘女强人’的气质,女助理和女保镖都小心的伺候着,生怕焦急的主人会训斥自己。

  当她看到陈光良时,脸上的表情马上变化,堪比变色龙,露出了一副小鸟依人的模样。

  司叶子快步走上来,语气温婉甜美:“陈先生,您辛苦啦!”

  “陈先生”、“夫君”,这是司叶子对陈光良的称呼,在外人面前,她都喜欢称呼‘陈先生’;在家,则称呼‘夫君’,颇有情趣。

  陈光良看着明媚的司叶子,笑道:“等了很久了吧?”

  “没有呢,我们也是刚来不久!”

  两人用日语交流,回到家里再切换中文,这样从认识开始,便逐渐形成习惯。

  助理和女保镖闻言,心中忍不住腹谤:“夫人,你都来了三个多小时了!”

首节 上一节 456/4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