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奥利斯警惕的是,梅里尔的儿子史蒂芬哈森菲尔德主导的开发部门,刚推出“ GI Joe动画短片”,显然也想复制“内容带火玩具”的模式。
奥黛丽沉思片刻后说道:“急没有用,我们得找到 Romper Room真正的需求。伯妮斯伯顿是个注重‘儿童教育’的人,她创办 Romper Room的初衷,是想通过节目传递正向价值观,而不是单纯成为玩具的‘广告载体’。”
第二天,奥利斯带着一份全新的方案敲响了 Romper Room的大门。
面对伯妮斯,他没有急于谈价格,而是先递上“芭比娃娃教育计划”:“我们计划联合 Romper Room开发‘职业启蒙’特别节目,让芭比以医生、科学家、宇航员的身份,在节目中教孩子认识不同职业,同时捐赠 100万美元成立‘儿童教育基金’,用于 Romper Room的公益节目制作。”
伯妮斯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但很快又皱起眉头:“孩之宝也提出了类似的公益计划,还承诺将‘特种部队’的角色融入节目,教孩子‘勇敢与责任’。”
奥利斯早有准备,他拿出“我的小马驹”的动画脚本:“您看,这是我们正在筹备的全新 IP,主角是一群热爱和平、互帮互助的小马,没有暴力元素,更符合 Romper Room的教育理念。而且,我们承诺,节目中玩具植入的比例不会超过 10%,绝不破坏内容的纯粹性。”
与此同时,孩之宝的总部里,史蒂芬哈森菲尔德正对着父亲梅里尔抱怨:“美泰太狡猾了,居然用‘教育理念’打动伯妮斯!我们是不是该加价?”
梅里尔却摇了摇头,手指敲击着桌面:“加价不是长久之计,伯妮斯最在意的是公司的‘独立性’。我们可以承诺,收购后 Romper Room的制作团队保持不变,甚至给伯妮斯终身‘荣誉总裁’的头衔。”
一场“价格之外”的较量悄然展开。
美泰这边,奥黛丽亲自登门拜访伯妮斯,两人从儿童教育聊到女性独立——奥黛丽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芭比娃娃如何通过“多元化职业形象”鼓励女孩追求梦想,这与伯妮斯“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可能性”的理念不谋而合。
而孩之宝那边,梅里尔则搬出“渠道优势”,承诺将 Romper Room的节目与自己旗下的玩具零售店联动,在全美几百家门店播放节目片段,为其带来更多曝光。
谈判陷入胶着,伯妮斯一时难以抉择。
直到 12月初旬,一场突如其来的“小插曲”打破了平衡——史蒂芬哈森菲尔德为了“展示诚意”,带着“特种部队”的玩具模型来到 Romper Room的录制现场,想让工作人员提前熟悉角色,却不料模型上的“仿真武器”引发了小演员家长的不满,有家长甚至向媒体投诉“孩之宝想将暴力元素带入儿童节目”。
消息一出,伯妮斯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她当即给奥利斯打去电话:“美泰的方案,我同意了。但我有一个条件,‘我的小马驹’的动画必须由 Romper Room的团队主导创作,确保内容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奥利斯欣喜若狂,立刻将消息传回美泰总部。
奥黛丽得知后,第一时间让财务部门敲定最终收购价——4800万美元,比孩之宝的报价高出 600万,但附带了“保留制作团队独立性”“设立教育基金”等一系列条款,既展现了诚意,也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
当美泰与 Romper Room正式签订收购协议的消息公布时,孩之宝的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史蒂芬哈森菲尔德攥着拳头,不甘心地说:“我们输在了‘暴力’标签上,如果当初主推‘小仙女’系列玩具,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梅里尔叹了口气,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次是我们太急了,想借着‘特种部队’的热度快速扩张,却忽略了儿童内容的核心是‘纯粹’。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机会——收购另外一家儿童节目电视台。”
虽然错失Romper Room,但不代表孩之宝承认失败。
史蒂芬点点头,说道:“可恶,奥黛丽赫本并不是真正的美国人,这一次却收购了美国的电视台,可恶的英国人。”
事实上,这也是这次收购他们攻击美泰玩具的舆论手段。
但美泰玩具则给出三个理由:第一,美泰玩具从诞生之初,便在美国;第二,奥黛丽赫本女士拥有美国籍,而且她也只是联合创始人之一,联合创始人都是美国籍;第三,美泰玩具在美国上市,股东也都是美国人。
合法合规。
再加上奥黛丽赫本在美国的人气很高,所以孩之宝的手段白费!
而在美泰总部,奥黛丽正与伯妮斯一起翻看“我的小马驹”的角色设计图。
伯妮斯指着一匹粉色的小马说:“给她取名‘暮光闪闪’吧,象征着知识与希望。”
奥黛丽笑着点头:“这个名字很好,就像 Romper Room给孩子们带来的光一样。”
这场收购战,不仅让美泰牢牢掌握了儿童内容的“屏幕入口”,更验证了奥黛丽“IP +内容+教育”的战略构想。
而孩之宝虽未能拿下 Romper Room,却没有放弃,而是彻底和美泰玩具结下‘大仇’,双方竞争一触即发。
第478章 提前布局
时间匆匆,转眼半年过去,来到1969年。
香港地产进一步恢复,高级住宅已经涨到80~100港币每平方尺,一年涨幅高达五成。
一年前(1967年底)的一套6~8万港币的高级住宅,如今已经涨到9~12万港币每套。
也就是说,实际上去年(1968)全年购入物业和地盘,实际上也属于抄底。
陈光良在办公室里,翻阅着长实集团近一年半的收获,地盘高达三十多个,当然是大大小小的,可建楼面高达400万平方尺(约8000个住宅单元)。
相当于,1969~1973年的住宅供应,差不多已经足够,当然在1969年会适当的购入土地。
长实集团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会再搞太多的‘土地储备’,每一次周期暴跌时,只是抄底下一个上涨周期的地皮需求即可。
那如此多的现金流,该如何使用呢?
当然是去投资商业地产和酒店等产业,甚至是扩张国际业务;对于长实集团的规模来说,商业地产已经需要占很大的比例。
如果所有的资金都拿去发展香港的‘发展地产(以出售为目的)’,那么长实集团会非常垄断——每年供应香港15%的住宅,会发展到30%以上。
这不是陈光良想看到的,他最多希望长实每年供应20%的住宅即可。毕竟,商业地产(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业发展,也是很重要的,躺着收租嘛!
元旦节当天。
长实集团发布一则公告:从即日起,严宽先生已经不再担任集团总经理一职,保留董事局董事席位;陈文杰先生担任集团总经理,并担任董事局副主席。
此消息一经公告,引起香港的讨论。
作为香港的上市企业,长实集团的财务自然会定期公告,所以长实集团的规模之庞大,连置地都只能望其项背。
长实的强大,不仅仅是来源于地产,而是来自其多元化发展的业务。
“陈光良先生该不是准备退休了吧?陈文杰是他的长子,不仅担任董事局副主席,亦担任集团总经理,这是摆明着上位了!”
“也有可能是陈光良先生的生意太大,而陈文杰又是长子,今年也已经36岁,所以在长实实行‘半退休’,最后扶陈文杰一把!”
“36岁的集团总经理,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长实集团不仅在香港的业务庞大,在海外的业务也是相当庞大,听说星岛的香格里拉酒店总投资高达5000万美金!”
一时间,多少有些质疑的声音。
殊不知陈光良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陈文杰不仅是哈佛商业管理的高材生,更是已经工作了15年时间,也时候掌权长实集团。
当然,陈光良毕竟还担任集团主席,一些关键的地方,他还是会指点陈文杰的。只不过是,接下来他会选择和陈文杰直接沟通,而不是在会议上直接下令。
新鸿基地产。
郭德胜看着《东方日报》上的长实集团公告,忍不住对两个合伙人李兆基、冯景禧说道:“早就听闻,陈氏四虎个个人中龙凤,陈氏家族怕是越加兴旺。如今看来,果然是如此!”
李兆基和冯景禧纷纷点头。
冯景禧说道:“老大继承长江实业、老二继承环球航运、老三继承长江工业、老四继承平安银行。如果再有陈光良先生在背后的指点,未来香港依旧属于陈氏家族的。”
谈及这个,大家都会有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
李兆基说道:“据说这一次地产抄底,长实集团最多,看来他们对地产形势的把握,依旧远胜于我们!”
他们抄底,也只是赶在闹得不凶的时候,也就是11~12月份开始,甚至1968年初才正式介入。就这,已经是香港商人反应最快,胆子最大的了。
所以造成在1967.5~1967.11期间,物业根本无人问津。
郭德胜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目标依旧要远大,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长实、置地这样的大企业。”
“胜哥说的有道理”
待冯景禧和李兆基离开后,郭德胜看着报纸上的公告,陷入思考。
新鸿基地产,将来是不是也该自己的三个儿子接班,毕竟谁不想建立和陈氏家族一样的王朝?
挥掉脑海中的想法,郭德胜认为时机还没有到,其实冯景禧和李兆基本身也有自己的生意。
元旦上班的第一天,陈文杰的两辆车组成的车队,便准时来到毕打街的保利大厦——长实集团总部。
稍后,他走进会议室,所有的集团管理层和地产、商业、酒店、零售、食品五大业务的负责人也已经到齐。
“今天,由我主持新年的集团会议!”
众人纷纷点头,也知道以后董事长怕是真的成为‘精神支柱’,实际上集团将有长公子管理了。
陈文杰接着说道:“新的一年,香港经济会迎来全面复苏,那我们也该继续发挥——稳健不忘发展,发展不忘稳健的理念。我们先来说说地产业务,Jason(陆孝清),你来说说今年地产的计划!”
陆孝清担任长实地产的地产业务负责人,比陈文杰担任总经理的职位还早,他是原来保利建筑总经理陆元台的长子。
“好。在这次地产危机中,长实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抄底51个地盘地皮,可建楼面高达约400万平方尺,大概相当于7000个住宅单元.今年我们会利用发展地产(销售为目的)的利润,继续吸纳地盘地皮,作为储备地皮而今年,我们计划是销售1500个住宅单元.与此同时,愉景湾项目的基础设施开始动工.”
陈文杰点点头,他已经得到父亲的‘指点’,今年(1969)继续利用发展地产的利润,吸纳一些土地,然后明年就不再买进住宅地皮地盘作为‘储备’。父亲的意思是,五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从1969年开始,至1973年结束,他们长实保持着每年供应1500~2000个住宅单元即可。正好将‘地皮地盘’全部用完,等下一个周期吸纳。
当时他有些不明白,每年销售1500~2000个住宅的利润是非常庞大的,毕竟他们的地皮成本便宜;而且长实地产是全方位发展,从建筑到建材,成本属于可控。
如此多的利润,又该如何?
父亲的意思是,投入商业地产及酒店当中,甚至还有海外的地产业务。
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算一个;接下来港府势必会拍卖‘地王’级别的中环商业地皮,长实亦需要全力以赴。
陈文杰也明白,父亲的意思是——给其他地产发展商的生存空间,不然真就成了‘硕大无朋’。
“香港还是太小了”这是父亲时常说的一句话。
如今陈文杰也算是深有体会,长实集团每年的盈利,根本不能在香港投资完,只能向海外扩张了。
接下来,陈文杰继续主持会议:“johnny”
被点到名的长实集团商业地产管理的总经理林高铭,马上开始汇报。
林高铭是粤籍,大学毕业后加入长实,也已经在长实做了19年时间,当然也是非常年轻。
“从去年开始,香港的租赁市场也率先回升,长江广场、百德新街项目租赁率截止目前都到98%以上去年收购来的星光行大厦,也已经基本租赁出去,按照当前的租金,七年便可回本,这算是很好的一笔投资.”
当初若不是置地偷奸耍滑,非要用2000万票据来抵,霍英东恐怕也想不到转头陈光良。毕竟一开始在霍英栋等人看来,只有卖给置地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个会议下来,陈文杰也算是正式掌权了。
而此时的陈光良,实际上也来了长实集团上班,只不过他是来得较晚,也没有去会议室而已。
几天后,陈文杰的妻子庄元贞再为他诞下一子,陈氏家族算得上开年大喜。
36岁的陈文杰,也已经是三子一女的父亲。
这也让陈光良和严人美夫妇猜测,陈氏家族的基因就是男孩多,女孩少。毕竟陈光良有11个儿子,但仅四个女儿。
这天,庄元贞母子从医院回到别墅,稍后她的父母庄铸九和盛爱颐也来到别墅看完女儿和外甥。
庄铸九和盛爱颐夫妇就一子一女,儿子也远在新加坡打拼。
聚在一起的时候,陈光良突然说道:“听说时代影业里,又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别看他一直将权利让给庄铸九和盛爱颐,但事实上在时代影业里,也是有陈光良的人。
盛爱颐当即说道:“其实是邹文怀他们老是搞小圈子文化,我总觉得他们另有所图!”
丈夫在时代影业的时候,还压得住那群人。现在丈夫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TVB上,盛爱颐就成了时代影业的实际一把手。
陈光良当即说道:“你们儿子又无意接班时代影业,那权利有什么好争的,再说你年龄也大了,少争一些,把机会给年轻人。”
盛爱颐知道,这是亲家公在批评自己,年轻时还敢和陈光良斗斗嘴,现在是完全不敢了。
庄铸九果断的说道:“那要不就提拔邹文怀担任首席执行官,再委派唐家璇担任地产业务负责人。爱颐也该好好休息了,我这边其实也该把董事局主席让出来,你有没有人选?”
陈光良说道:“董事局主席就让他回归闲置,你继续兼着没事,正好你也可以将重心放在TVB。毕竟全港人的娱乐,可都是看TVB呢!”
“好”
盛爱颐最后憋不住:“你以为我想管那么多呀,你让你四个儿子各接班一个企业,也不让他们掺和时代影业的事情。我们呢,一开始也不喜欢元瑞掺和演艺圈的事情,搞得他也生气跑到新加坡。这时代影业再这样下去,岂不是成了‘人家’的事业?”
她意思是,你陈家不要,我庄家不要,以后这个企业怎么办?
陈光良直接说道:“不会,只要我还在一天,时代影业依旧是我手中重要的棋子。这和利益无关,这是香港将来的文化产业之基石。当然了,我还是希望你担任董事,以后照顾照顾梦怡!”
这下盛爱颐明白了,原来这是为女儿准备做嫁妆,她当即说道:“没问题,只要梦怡对这个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