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辉再问:“俞总,那我的薪酬能全部用期权吗?”
俞兴瞧了眼面前的这位,笑道:“蔡总,那要看你工作的成绩是不是和你这个想法一样美,公司还得给你缴六险一金呢。”
蔡俊辉感受到碳硅集团这种新兴公司所存在的议价空间,一个念头顽固的钻了出来,搏一搏,单车变……劳斯。
第495章 初体验
贾启东和蔡俊辉不是近期第一批加入碳硅集团的行业高管。
如同前辈一样,他们抵达临港的流程都是怀揣着对新能源的疑问先深度体验“九州”产品,然后再和如今行业里的竞品进行对比。
同样是资深从业者,也就发出同样的第一感受。
2.3吨,百公里跑进6秒。
这个动力……你几缸啊……
如此感受几乎成了固定应答,今天陪着新同事的副总裁崔之愚已经能轻描淡写的回应感慨:“动力在电车上没那么值钱,新能源和传统油车不一样。”
蔡俊辉亲自试驾和体验之前在心里是习惯“油车”或者“燃油车”这种称呼,对于来到临港经常听到的“传统油车”这个词还觉别扭,但这么跑了跑,他忽然就产生了些自我疑问。
自己过去干的活真的变传统了吗?
不用和苦苦挣扎的国产车对比了,直接和奥迪进口的Q5对比,这种加速水平就是45夸戳的3.0T/v6的表现,而Q5的指导价就要58.8万,今年虽说国产,但配置显著降低,直接没了3.0T的发动机,全系标配2.0T,起售门槛也大幅降低。
但就算起售门槛降低,2.0T低配的Q5也还是落地接近40万。
作为前大众高管,蔡俊辉心里很自然浮现配置和价格的对比,奥迪不是没被错位竞争过,二线豪华品牌最喜欢干的就是拿性能配置来对比,但它们那种错位也没错这么厉害啊……
动力没那么值钱?
动力就应该特么的是金子啊!
蔡俊辉的念头此起彼伏,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开了好一会,而旁边一直没有声音,于是问道:“崔总,你在想什么?”
崔之愚闻言笑道:“我什么也没想,就是习惯了大家感受完动力后要沉默一会。”
蔡俊辉:“……”
他不得不说道:“这个和油……传统油车比较,实在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动力就是钞票啊。”
崔之愚淡定的进入延伸话题,提醒道:“比亚迪的秦DM也能跑进6秒。”
蔡俊辉一愣,他平时压根不关注比亚迪,这次来临港之前琢磨的也是特斯拉这种国外车企,思考的是增程与纯电的方向,脑海中只有对比亚迪的模糊印象。
他有点迟疑:“是,但那个秦是轿车,轻得多。”
蔡俊辉自觉露怯,干脆直说了:“我对比亚迪不了解,这次过来临港确实需要学习更多。”
崔之愚最近见了不少人,倒是比较欣赏蔡总这样的态度,笑道:“比亚迪的秦是1.7吨,指导价19万,去掉国补和地方补贴是不到15万,上面这个月1号刚发了未来3年新能源免购置税的政策,等到9月执行的时候,估计就是14万左右。”
蔡俊辉又短暂的沉默了一会,14万跑进6秒的轿车,这种速度也很厉害了。
随即,他提出问题:“但比亚迪这两年情况不好啊,秦DM销量一般吧。”
蔡俊辉对比亚迪现状的印象就是销量的持续下跌和亏损,先前更深刻的印象是巴菲特的持股,之前偶尔和朋友聊起来还认为巴菲特这次也看走眼了。
“比亚迪今年有个542战略,要做5秒加速、电4驱动和2L以内油耗。”崔之愚更认真了些,“我们之前和俞总在京城车展时就看过比亚迪的秦DM,它实际上还是更偏油的,纯电续航六七十公里,就个人的实际体验来看,日常生活里用起来会不太方便,而且,秦DM面向的用户群体可能并不太关心这种百公里的速度。”
崔之愚第一次见俞总就是在京城车展,彼时还在长城工作,但在来到临港之后也有和当时与俞总一起看展的胡铮南聊过那一段经历。
俞总当初说这套秦DM的问题核心在于油电并联所存在的缺点集合,用电续航短,用油变速顿挫。
现在回看市场,除了价格因素,用户的实际体验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崔之愚聊起比亚迪,又聊起那年车展亮相的荣威混动550,提到俞总那时谈到的问题同样得到市场的印证。
荣威的变速箱是上汽开发的EDU变速箱,使用串并联结构,通过两套离合器和两挡变速器来实现动力切换,结构远比传统变速箱复杂。
现在的市场里已经出现用户碰见变速箱故障的投诉反馈。
蔡俊辉听得入神,忽然问道:“你们那时候参加的是2012年的车展?”
崔之愚点点头:“是的。”
蔡俊辉有些心动神移,两年前的论述在如今的市场表现上印证,临港这边对于新能源至少钻研的不错。
“我听俞总说,比亚迪那边在搞新系统了,还是得去掉传统的变速箱,机械齿轮组切换固定齿比就是没法在调校上迅速的追上来。”崔之愚侃侃而谈,“我们需要着重的是用户的用车感受,动力这方面,我们能做到和传统油车的同级别对比占优就够了,它不会是我们的重点,家庭群体也不太关注速度。”
“崔总,你这话……”蔡俊辉摇摇头,“同级别对比占优了,跨级别对比也不逊色,动力啊动力,哎,就是,就是少点澎湃感。”
崔之愚微微一笑,伸手在屏幕上调整设置,又示意蔡总加速。
蔡俊辉一加速,车内12个喇叭的声浪就浪了起来。
“蔡总,你喜欢什么样的澎湃感,是道奇那种‘嗯嗯’还是GTR那种‘嘟嘟嘟嘟’的?”崔之愚扭头询问,“或者,你也可以和团队那边提提意见。”
蔡俊辉沉默两秒:“嘟嘟嘟。”
片刻之后,他嘟嘟嘟的开着车,终于把注意力从动力转移到其它方向,评价道:“中间和副驾的这两块屏幕,嗯,看起来确实更有科技感,比Model S还要多。”
“你等下到后面去坐,看看后面那块。”崔之愚由此切入到蔡俊辉的工作,“我们在产品上是要把更好的体验感带给用户,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我们要做直营的销售体系,要由我们碳硅集团自己直接接触到客户。”
蔡俊辉知道碳硅集团要摒弃传统的4S店模式,要自建零售、交付和服务中心来完成由产到销的链条。
他沉吟片刻,说道:“我确实是自己体验之后才觉得这种注重‘体验’的直营是碳硅所需要的,单纯谈品牌价值,我们完全是劣势,必须要给用户带来完全越级的体验,像奥迪带后排娱乐屏的都要很高价位。”
蔡俊辉这时又问了个关键的问题:“崔总,公司对于定价和明年的市场销量有什么预期?”
“成本放在这里,价格肯定是要超过30万了,具体多少还得俞总拍板。”崔之愚斟酌道,“至于市场销量,国内对新能源的接受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俞总的目标是明年5万辆。”
车忽然急刹在路边。
崔之愚猝不及防的被安全带拉了一把。
蔡俊辉有些讪讪:“我试试这刹车感受,还挺,挺好。”
“博世的东西,确实还挺好。”崔之愚解开安全带,“蔡总,你坐后面试试。”
蔡俊辉下了车,转坐到第二排,心里仍旧是刚才听到的销量目标,奥迪Q5今年国产之后的低配价格就是30多万,年度销量也就奔着10万辆,宝马X1国产后门槛26万,今年预估就是5万辆。
这个价格和销量目标……
蔡俊辉心中踌躇,耳朵里听着嘟嘟嘟的引擎模拟声,眼睛里看着面前打开的屏幕,手里摸着座椅上的真皮,又想着刚才体验的博世刹车,心里既茫然又有一丝兴奋。
碳硅集团不太可能卖到这个数,但碳硅集团卖到这个数又有点可能。
第496章 弱点
从传统油车切入新能源,蔡俊辉本以为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对于“九州”的体验让他收起轻视的心态,转而以一种更积极的学习想法想要把碳硅集团的轮廓摸清。
他拿到厚厚一叠关于“九州”信息的文件,仔仔细细看完又再次体验产品之后便和新同事一起参观碳硅集团的工厂。
三电、增程续航、科技配置、空间布局等特点是能直接体验和上手的,但更基础的材料使用只能在车间才眼见为实。
蔡俊辉在这里瞧见了前所未见的大东西。
先前的感受或多或少都是有参照物的,像屏幕,奥迪也有,虽然小了点,但这种生产线上的庞然大物……
“宋总,这有多大啊?”蔡俊辉成为新同事们的嘴替,直接惊诧出声。
宋钢娴熟的答道:“长19.5米,高5.3米,差不多就是一架战斗机的重量,这个压铸机能把将近70个零件一体压铸成2个部件,我们的车用这样的后地板,生产效率能提高4成,再加上高强度钢的应用,还有笼式车身的框架,‘九州’就是全球最硬的车型……之一。”
蔡俊辉盯着面前的压铸机,忍不住问道:“进行过碰撞测试?”
“内部进行的,没有对外披露。”宋钢认真的说道,“就目前的测试来看,表现最好,你们要是感兴趣,可以去问问胡总,碰撞测试这一块是没放进文件的。”
蔡俊辉舔了舔嘴唇,高强度钢的材料,先进的车身框架,绝无仅有的一体化压铸……
他有些遗憾的说道:“这个……就不太好让用户感知了,另外,宋总,这种一体化的零件在维修成本上是不是也会增加?”
宋钢没有避讳,点点头:“是的,如果碰见那种结构性损伤,可能就要直接换后地板总成,没法做传统的局部钣金或焊接修复,但相较于安全性的上升,我们认为这种取舍是值得的,俞总说他发布的时候会把这一点说清楚,由用户权衡。”
他继续介绍了一番这种全球最新的工艺。
就目前的测试来看,一体化压铸消除焊点和接缝带来的应力集中风险所提升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九州”的车身扭转刚度提升25%,在侧碰中乘员舱侵入量也比传统钢制车身减少30%。
此外,一体化压铸能够允许更复杂的吸能结构的设计,这一点也已经在碳硅的研究之中,未来会考虑更多零件的一体化设计。
宋钢言简意赅的介绍完毕,最后补充道:“关于维修经济性的问题,我们有在考虑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后如果把后地板分成核心结构区和可更换的溃缩区,那就能极大的减少低速碰撞的维修成本。”
蔡俊辉问道:“既然有这样方向的设计方案,为什么现在没有使用?”
“蔡总……”宋钢有些忍俊不禁,“研发要钱啊,研发也要时间啊,从设计到测试到量产也需要流程啊。”
蔡俊辉有些悻悻,亲眼瞧见这样庞然大物的工艺创新,猛然忘了碳硅集团的现状,钱是问题,成本是问题,时间也是问题。
不过,碳硅集团从成立到现在,面前的景象已经超出心理预期了。
他心里情不自禁又浮现之前听到的销量目标,就目前的所见所闻来看,用料猛,工艺新,研发多,这要是第一款车型没得到市场认可,后面的麻烦就大了。
反之……如果产量能上去,碳硅集团就会迅速进入正向循环。
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如果平台成熟,供应链也稳定,一般而言,产量从5万做到10万,每辆车的成本就能下降15%,做到20万,成本还能再降10%。
换言之,如果“九州”5万辆的单车成本30万,10万辆的时候就是25.5万,20万辆就是22.95万。
蔡俊辉在宋钢的引领下继续参观工厂,有了对一体化压铸的震惊,接下来再瞧电池安全测试、自动化工艺等流程就没那么惊讶,心里反而冒出有些埋怨的念头。
碳硅集团现在展现的什么都挺好,就是这个俞总啊……
他怎么拍板搞了个六座车型?
这种六座车型怎么获得市场认可?怎么提升产量来降低成本?
蔡俊辉心里有些叹息,左思右想只能认为这种差异化的竞争能够让碳硅集团迅速迈进汽车行业的门槛,也能够先以政策补贴来站稳脚跟。
融融资,吃吃补贴,冲刺上市,这样也不错。
“宋总,我有个问题,刚才那个电池的安全测试,我看下面的介绍里列出了专利,上面还不只是我们碳硅集团?”另一位新入职的贾启东伸手示意的提出问题。
“嗯,电池安全这一块也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是做增程,现在使用的是宁德提供的磷酸铁锂,安全方面的专利主要是碳硅、宁德和比亚迪共同分享的。”宋钢想了想,又补充一句,“我们有个小专利联盟,之前是俞总拉人一起搭起来的,相互会有专利的授权。”
蔡俊辉对于出现比亚迪的名字倒没意外,那边对电池的研究自然更久,只是听到“专利联盟”四个字便眼睛一亮,俞总做事是挺长远。
他转而便又是那个埋怨的念头,俞总啊俞总,你怎么就拍板六座呢?
这当初一定是受人蛊惑吧。
蔡俊辉越是瞧见碳硅集团所展露的东西,心里便越是有些遗憾和不忿,自己来晚了,如果早一些,没准就能阻止妖言惑众!
“蔡总,你谈薪酬了吗?你是多要期权还是怎么着?”贾启东属于同期,等到参观完工厂便询问蔡俊辉。
蔡俊辉心里纠结,摇头道:“我还得再想想。”
碳硅集团展现了新能源的蓬勃朝气,但车型定位的弱点让他拿不准主意。
或者,先不搏劳斯,试着搏摩托,也不是不行。
……
临港碳硅都在紧锣密鼓的朝着目标冲击。
车需要搭建自营销售体系,网需要正面和巨头企鹅竞争。
俞兴两头忙,脚不沾地。
忽然一天,他接到电话,询问最后的操作确认。
“俞总,梭哈吗?真的梭吗?”DLF基金会的余凯听起来便颇为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