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还是针对过山峰,但这种针对显得……软弱了些。
二级市场的股民用实际行动投票,争先恐后的抛售神户制钢这样拥有光环的公司股票,同时在愤怒的指责这种原材料的造假行径所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过山峰的做空报告是在日本早晨7点钟发布,一直到晚上8点钟也没等来神户制钢的回应,但几乎沉寂一天的日本媒体终于还按捺不住的开始评价这次的空头袭击。
“过山峰指责神户制钢的材料造假,这很让人忧虑呢。”
“神户制钢应该面对舆论,解释问题,不能一直是这样令人不安的沉默。”
“我们这次一定要认真对待。”
“如果有其它的企业同样存在问题,一定要勇敢的站出来承认。”
媒体们的论调相较于过山峰曾经的光顾,也显得有些软弱乃至善解人意。
空头一定是坏的,但坏到过山峰这样引发全球产业风暴的空头,确实需要认真对待,顺便还要反思是不是还潜藏着系统性的问题。
这天晚上十点钟,神户制钢的社长川崎博终于匆匆召开记者发布会,正面回应过山峰的做空内容。
到场的权威媒体记者众多,虽然从各方面的反应来看都认定神户制钢存在问题,但现场还是有人心存侥幸的想要听到对空头之王的狠狠反击。
然而,川崎博上台之后的第一句话和第一个动作就让那些侥幸彻底被击碎。
“我为神户制钢的材料造假表示深深的歉意。”
川崎博鞠躬致歉,头几乎要碰到桌子上。
没了,不出意外的造假了。
车企造假,供应商也造假,还有谁在造假?
过山峰今年这种在汽车行业的折腾简直让人道心破碎。
现场有记者喃喃的重复了过山峰的箴言:“一代过去,一代又来,欺骗永存……”
川崎博的鞠躬持续时间很久,等到重新抬头便承认了造假产品流入到大约500家客户之中,将会积极召回材料并与客户协商应对措施。
他从嘴里轻巧的说出“500”的数字,部分记者都忽然觉得眼前一黑。
明明知道神户制钢是一家行业前列的材料企业,但真正听到这种规模的波及,还是觉得荒谬和难以接受。
现场记者发出激烈追问和严肃批评。
“神户制钢要如何召回?飞机上的材料要如何更换?”
“那些因为材料出现安全事故的用户能否得到赔偿?”
“川崎博,你们玷污了日本制造的含金量!”
神户制钢的社长对问题充耳不闻,只是依旧阐述公司这次的问题,除了客户规模,还提到从铝、铜制品到钢铁线材,共有9类产品存在数据造假,以及,这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公司系统性的问题。
川崎博谈到的问题比过山峰做空报告的指责内容还要多……
他几乎是显得很真诚了。
川崎博不回答记者问题,在说完自己准备的内容之后就再次深深的鞠躬道歉,代表神户制钢完成对公众的回应,但这样的作派是不让人满意的。
他下台想走,记者们却不愿意让他就这么走掉,一度在现场和安全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多少还彰显出媒体对于是非的态度维护。
神户制钢没有任何可以辩解的空间,这么束手就擒,随之而来就是日本经产省宣布的调查行动,将会彻查神户制钢存在的内部问题,以及……整个行业是否存在更多的问题。
有欧洲车企的案例在先,大家都变得更聪明了。
过山峰发动袭击的次日,神户制钢的股价没有回暖,受到昨晚发布会影响,也担忧继续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众多客户对产品的封杀,机构和股民依旧在持续的抛抛抛。
这一天的跌幅没有第一天高,但也跌去了17.4%价值21.3亿的市值。
两天之间,神户制钢的市值从高点160亿美元狂跌到99美元,连百亿大关也没有守住。
7月25日,美国司法部启动对神户制钢的造假调查,代表着今年又一次的接单,结果也几乎就是再一次不菲的罚款和产品准入。
过山峰是周一袭击,司法部是周三官宣,连续三天时间的主流媒体尽管报道了这次事件,但规模与声浪都显得不大,既没有过分批评过山峰,也没有大肆报道神户制钢,整体显得颇有些暗流涌动。
周四下午3点钟,日本知名的轮胎材料供应商东丽集团在官网忽然发布声明,声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进行了内部调查,发现子公司东丽HC在涤纶工业丝强度数据上存在不同批次上的偏差,涉及到13家客户。
这种声明让日本媒体全部精神一振,来了来了,醒了醒了!
果然还有活,果然是大活……
下午5点钟,东丽社长日觉昭广召开了一次雷同的新闻发布会,披露更具体的造假方式,是直接在报告里篡改性能指标,涤纶丝实测强度仅为标准值的85%,但提交给客户的是100%。
日觉昭广明显也不打算回应记者的问题,不过,他在临走的时候似乎被针对性的问题所打动,还是更加进步的给了一个回答。
他承认东丽集团自查的动力源自神户制钢事件的曝光,如果没有过山峰的这次袭击,东丽并不打算主动披露。
“你认为过山峰掌握了东丽集团造假的证据吗?你认为行业里还存在其他的造假行为吗?”
记者追着日觉昭广不放,抛出的都是更具指向性的问题。
日觉昭广面对媒体的镜头,面对这样的问题,既没有匆匆逃走,也没有立即回答,只是陷入诡异的沉默。
片刻之后,他说道:“我不知道过山峰是否掌握,但它是空头之王,掌握了也不奇怪,从对行业和客户负责的角度来看,存在这样一个空头也是一种鞭策,至于是否存在其它的造假行为,我不清楚,或许过山峰会知道吧。”
过山峰不知道,但投降或许输一半。
意大利的车企菲亚特是这样,现在的东丽集团也是这样。
仅仅一天之后,三菱综合材料巧合的发现子公司在涉及到汽车变速箱的橡胶密封制品供应上存在篡改性能数据的问题,表示将会发起进一步的严格调查。
东京电视台在瞧见这样连一周时间都没挺过的造假蔓延,实在没法不感慨的给出评价。
“雷诺·三菱·日产的汽车联盟陷入危机,全球柴油车业务遭遇巨大冲击,整个产业出现信任危机,就这样还不够,过山峰这次对日本供应链发起严苛的质疑,神户制钢、东丽、三菱纷纷沦陷,几乎证明着后续还会存在着问题。”
“过山峰简直在一手毁掉日本制造的信誉,在毁掉全球汽车产业的信誉!”
“过山峰压根不是什么做空仙人,它是做空魔王啊!”
第488章 自尽
日本原材料供应商在一周之内出现密集造假,这让本土的媒体们终于打起了精神。
局势已崩,再崩也就那样了,现在正是表态的最好时候。
周六下午,日经CNBC的王牌主播井口由里奈在节目里怒斥三家造假企业。
她号称是“日本财经新闻的手术刀”,向来专精于企业战略和经济分析,也对话过多位企业领袖,这次便尤其义愤填膺。
“日本制造的根基正在腐烂!”
“一周三骗!神户制钢,东丽集团,三菱材料,这哪里是偶然的质量疏漏!?明明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的溃败!”
“那些被轻易篡改的检测报告不是失误,是管理层默许的违法行为,他们为了压成本,保订单,把工匠精神踩在脚下,让JIS认证成为了自欺欺人的废纸!”
“这种让日本制造的金字招牌蒙尘的行为,比任何贸易逆差都更伤害产业根基。”
“全球过去一段时间的舆论焦点都集中在欧洲车企身上,还有许多本土媒体为竞争对手的麻烦而喝彩,但是,三菱汽车难道没有出现问题吗?日产汽车没有疑云吗?”
“现在,连这种上游的根基性企业都开始偷工减料,所谓的产业荣光只会成为注定破灭的泡沫!”
井口由里奈拍案而起,代表着相当一批日本媒体的态度与立场。
看到接二连三的骗局,这也是很正常的反应。
不过,也有媒体鼓吹了另外一种理解,作为日本NHK深夜新闻旗舰节目的首席主播,村尾信尚呼吁国民给企业更多的宽容,认为东丽集团和三菱材料在这种时候敢于自首便有着非凡的勇气。
村尾信尚本人有着经济学者的专业背景,曾经出任过日本大藏省的职务,也以冷静犀利的主持风格著称,但这次的立场就很拧巴。
“东丽集团和三菱材料的做法成功挫败了过山峰动摇日本金融市场的野心!”
“过山峰在欧洲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了它的破坏力!如今欧洲的整个汽车产业都是一团乱麻,金融市场持续低迷,民众信任一直走低,这种连锁反应是十分可怕的!”
“东丽和三菱确实有错,但如果等到过山峰进一步掌握更多的证据而突然发难,引爆的就不只是两家企业的股价,而是整个日本制造业的信任地基,与之相连的是上下游千家配套企业的订单。”
“比起空头贪婪的突袭,现在这种可控性披露是一种聪明的止损,敢于站出来是需要无畏精神的!”
“企业用短期信誉的阵痛换来产业链相对的稳定,这并不容易,也更需要大家的宽容。”
村尾信尚的言论与之前欧洲某些言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也立即引来激烈的辩驳与批评,但他本人反而连连在社媒出声,坚定的阐述自己的思考。
作为媒体人,村尾信尚当然知道过山峰与欧洲的开脱言论有过互动,但他进一步完善了这个逻辑链条。
“空头的话不能信,过山峰如果说没有掌握更多的证据,那就是没掌握吗?它如果是为了利益而等待更佳的时机呢?”
可以相信空头之王的话,但不能太相信空头之王的话。
俞兴人在临港,目睹日本的舆论情况,对于这类言论就觉得颇为魔幻。
过山峰在很多时候似乎总是能比造假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至于从炉火纯青的做空仙人到恶贯满盈的做空魔王,这倒是没什么奇怪,真做到头上了自然没法那么淡定。
村尾信尚的言论没有得到过山峰的回应。
俞兴还专门就问了问小英,结果便得到她三个字的评价。
神经病。
刘琬英这次是懒得搭理类似角度的开脱,只打算收工之后回转红隼资本,继续充当低调的投资人。
不过,过山峰在日本搅起的风雨引来了之前在欧洲组建的联合调查组,他们在周日便抵达东京,愿意与日本金融厅分享对疑似过山峰离岸资金链信息的掌握。
俞兴没想到这群人还挺认真,转而便有些担心这次的情况。
“没什么太大问题,日本这个市场本身就很难大规模做空,这次就是帮你凑一凑碳硅数据那个国内项目的资金。”刘琬英已经有些习惯监管的追踪,“信息放着也是放着,现在不用,没准什么时候就浪费了,那帮开脱的媒体把空头之王想象的太厉害了,说起什么冲击,什么颠覆,什么连锁反应,我现在倒是觉得电动车在未来十年内对行业的冲击会更深刻。”
空头之王可能很厉害,但空头之王很厉害又有点不可能。
“深刻是深刻,就是不知道碳硅集团能不能担得上这份深刻。”俞兴有些意外小英对产业发展的看法,“过山峰歇一歇,正好你可以一起看看临港的勃发。”
过山峰至此已经打出手里全部的子弹,现在也面临着美、日、欧不同力度的追查。
刘琬英没有否决,过山峰确实需要沉寂,既是暂避风头,也是研究监管政策的变化,同时再沉淀沉淀企业造假的相关线索。
俞兴坐在办公室里默默浏览关于过山峰的舆论态势,百晓生上对于日本那边的魔王现世自然喜闻乐见,但也惊讶于这种行业里初步显示出的系统性造假。
还有人整理出了日本这些年早有端倪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像日本高田的安全气囊已经连续好几年出现质疑的报道,也有对它的起诉。
俞兴饶有兴趣的浏览国内相关的分析与闲聊,冷不丁瞧见一条@自己的发言。
“博士,博士,这过山峰是真的在盘踞在汽车产业上面了啊,从发动机到柴油排放到上游材料性能,我觉得过山峰的成员一定是和汽车产业相关的资深从业者,博士,你怎么看?”
俞兴能怎么看,这个分析还挺对啊。
他没有装看不见,倒是其乐融融的一起参与对空头之王的探讨,提醒道:“过山峰之前还做空过互联网公司,还做空过林木公司。”
俞兴的意思很简单,不能因为过山峰近期做空的目标就假设从业所在。
帖子很快因为俞兴的出现而变得热闹,随即还有人开着玩笑:“过山峰又不是一个两个人,这一拨人是车企的,那一拨人是互联网的,然后还有林木的,又或者是有人存在横跨行业的,就像博士不也是车网双修,也能符合过山峰过去做空的部分特征啊。”
俞兴瞧见这一条的时候,心跳还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
他沉默了好一会,打了个“哈哈”,然后便把话题转到对事业成功的期盼,“我希望能把车的事业修成功,不然之前的公司就白卖了”。
话题转向,紧接着便是一番对汽车的闲聊。
俞兴从论坛脱身,又盯着屏幕看了会,再思考过山峰目前的情况,觉得应该可能大概真能这样保持一辈子。
或许,等自己快死的时候,可以秘密写进自传里。
俞兴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但瞬间又决定连自传都不要写。
周末闲暇,只遥望了过山峰这次做空的舆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