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宏宇回神,见对方没有继续问,忽然觉得自己思考的时间有些久,心里一顿,回了句:“这个问题啊……嗯,俞总,你这么一说,我们今天也在讨论Vine和微视的情况,你觉得微视需不需要增加录制时长?”
他没回,不仅没回,还强行转折到自己遇见的问题之上。
出乎预料,对面却直接回答了问题。
俞兴答道:“我觉得需要增加,8秒有点短,这种碎片化也太碎片化了,15秒更挺好,创作空间大了不少,用户自己本身也可以选择长短。”
邢宏宇见到俞总的答案,也顾不上对方与公司的过往,连忙把白天的讨论摆了出来,Vine就是那样的啊!
俞兴的回复还是很快:“Vine开创的这种形式很不错,但这又不意味着它一直都是对的,就好像有的巨头以前是依靠即时通讯,也不是一直都对,不然怎么会陷入苦战,道理是一样的,短视频必然要摸索,这种摸索又是以用户需求为原则,所谓6秒、8秒,这单单是录制的问题吗?”
“你们就那么死板吗?如果是因为Vine不改,你们就不改,那这个8秒的设置,不也是改了吗?”
“我之前说你们这个产品运营有点大公司病,看来是真没说错啊。”
邢宏宇看着俞总连续回复的几条,恨不得他这番话能在公司会议室里说,恨不得明天就把他请过来当着同事们说!
然而,说不得。
大公司病这种事吧,抽出来单独看就觉得滑稽。
他叹了两声,没有附和对方的批评,担心俞总反手一个截图就贴到百晓生。
邢宏宇返回去再看俞总最初的问题,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内容平台确实不太一样,不说内容就是绝对的第一位,但我觉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两者至少也是并列的重要性。”
他模糊了微视具体的数据和内容情况所带来的支撑,只说观点。
“唔,微视做起来的感觉不一样是吧,我这边讨论也觉得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目前这个阶段的获取,对于一线二线公司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俞兴这次回复就用了一些时间,“能进入跑道的选手具有相对平衡的起跑线,其它方面的重要性就获得凸显了。”
他下一句就问道:“但我看微视在内容这一块是学习的微博,也是利用明星效应,这是做前期的内容启动,还是有一系列的规划?”
邢宏宇这么讨论着,心里渐渐兴奋起来,回复道:“确实有参考微博的发展,我之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明星效应是能迅速带来流量和内容的,但明星效应只是催化剂,不会成为护城河,这种路径是要把它转化为可持续的平台生态。”
俞兴对这种描述比较感兴趣,顺着这个切入点就继续往下聊。
两人不知不觉的聊了许久。
俞兴最后主动结束这次沟通:“邢总,感谢你的交流,我感觉受益良多,祝微视越来越好。”
邢宏宇眼见这么一条,终于忍不住疑惑:“俞总,客气了,我也受益良多,嗯,其实,我很疑惑,你为什么要和我聊这些?”
毕竟,两边的关系说不上好,这种能明显感觉到真诚的交流会带来助力的。
俞兴明白邢宏宇的意思,回复道:“我觉得企鹅很难做好微视。”
邢宏宇心中一凉,对方的身份好像随着这句话重新变得扎眼。
他沉默两秒,说道:“我对微视的未来有信心,微视会越来越好的,就像微聊一样,俞总,你不也一样使用了微聊吗?”
俞兴答道:“我是为了和你聊天才下载的微聊,时间太晚了,有机会再聊,感谢邢总的解惑。”
邢宏宇看着对方最后这句话,心里忽然有点抓耳挠腮,一瞬间觉得格外荣幸。
他这天晚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最终决定明天就找总裁刘炽平再聊聊微视优化的必要性。
次日,不同办公室的Pony马和刘炽平用微聊隔空沟通了几句工作。
随后,两人都瞧见微聊上面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俞兴。
第410章 相逢一笑
7月16日,临港的碳硅集团又一次迎来一位上市公司BOSS的拜访。
俞兴见到了前东家,来自乐视的贾会计。
他在对方抵达之前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贾总,他会怎么做?
大概,这次的见面礼会很豪爽。
果不其然,贾跃庭刚从轿车下来就笑着握住俞兴的手连连摇动,说道:“俞总,闻名已久,今天才见到真人啊,我今天是专程给我们乐视员工订车来的。”
他一伸手,旁边的秘书就把支票递过来。
贾跃庭接了支票就往俞兴手里放,认真的说道:“俞总,我是带着迫切的心情想要先拿到咱们国内新能源第一车啊。”
俞兴伸手往来推,乐呵呵的说道:“贾总太客气了,我上次就是开个玩笑,哪能真要啊,我们碳硅集团也不敢说第一车,国外特斯拉很红火,国内比亚迪做混动很早,我们是汽车行业的晚辈。”
“那不一样,俞总,我听说最近有不少互联网人对新能源很感兴趣。”贾跃庭振振有词,“只要俞总这边一发售,市场热卖,那资金必然大幅度涌进来,俞总的成功会带动一大批人和资金,更何况,碳硅集团现在就做了很多推动供应链发展的工作。”
俞兴闻言,微微点头:“这倒是真的。”
贾跃庭一愣。
俞兴侧身欢迎,顺手拿过支票,笑道:“来来来,贾总,咱们进去聊,也参观参观碳硅集团的项目进展。”
秘书章阳煦很有眼力见的把支票接过来。
贾跃庭的视线情不自禁的顺着支票的流动而流动,但瞬间就开怀的在俞总的引导下去参观碳硅集团的原型车。
碳硅集团近期接待了不少来自各行各业的参观者。
有应付事情的合资车高管,有前来取经的互联网力量,有审视情况的地方领导……所以,大家的接待经验都很丰富了。
俞兴提纲挈领,胡铮南解释详情,还有供应链管理公司的姚阳晖谈外部的合作。
贾跃庭全程认真,当被示意可以试驾了九州一号原型车的时候很惊讶:“俞总,你们这个车可以跑?”
“当然可以跑啊,谁家造车不能拉出来跑啊?”俞兴笑道,“贾总,你这话真有意思。”
贾跃庭解释道:“不是,我意思是你们造的车现在都已经可以跑起来了?这个进度还挺快的啊。”
“跑起来容易,满足要求和达到预期比较难。”俞兴说道,“电池多大电量,电池多少功率,增程器效能怎么样,方方面面都还是问题。”
贾跃庭开了个玩笑:“俞总,我明白了,你先把车造出来放这边,投资人过来一看,车都能跑了,他们投钱就更放心了。”
俞兴知道会计是在以他之心度自己之腹。
他摇头:“融资是在我们原型车出来之前就结束的,但大家确实看到之后都更有信心。”
贾跃庭没有提速,一边体会着原型车的驾驶,一边说道:“俞总,你觉得我们乐视把生态拓展到汽车这方面怎么样?”
“汽车业务很烧钱,我看乐视今年还推出了电视的业务,哦,还有个乐视体育是吧。”俞兴直言不讳的说道,“乐视要是想做汽车,资金链必然会存在严峻的压力。”
贾跃庭笑道:“俞总,我们可以像你一样啊,你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俞兴立即答道:“碳硅集团是独立融资,它不管造车的成败,都不会影响百晓生的股价,是两块完全不同的业务,乐视也会这样吗?”
贾跃庭“呃”了一声,忽然觉得对方的话有点尖锐了。
乐视要弄生态,自然就是要不清不楚,搞着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贴着上市公司的概念。
他这次稍微沉默一会才说道:“我们还在考虑这个问题,碳硅集团的独立融资确实很好。”
“碳硅集团没法放在百晓生旗下,它起步的第一笔资金是微信的出售,乐视如果想造车,资金链的问题必须及早考虑。”俞兴状似真诚的关心道,“我看乐视现在的生态内容就不少,汽车行业的前期需要巨额投入,这方面必须慎重。”
他继续说道:“如果是乐视自己旗下造车,这恐怕很难承受资金的投入,如果是剥离出来,又以什么方式纳入乐视的生态?如果不进入乐视生态,乐视又是否会出资入股?”
贾跃庭沉默不语,旁边这位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更是一位获得资方认可的造车人,他这些问题……继续细究很难糊弄过去。
他打着方向盘,余光仿佛瞥见俞总一闪而过的幽幽眼神,再侧头一看,对方还在等待自己的回答。
贾跃庭很自然的笑道:“俞总,我还是有些朋友的,乐视要是能把前期筹备做好,应该也是能拿到起步资金。”
俞兴“嗯”了一声,沉吟道:“这样的话,那一定要做好,不然就坑朋友了。”
贾跃庭情不自禁的又看了眼俞总,带着一丝苦笑道:“俞总,你放心,我绝对不是坑朋友的人,不然,我今天也不会专门跑过来看碳硅集团了。”
他不想多聊这个话题,转到了上次已经了解过的部分,问道:“俞总认为特斯拉那种纯电在国内也能有很大市场?”
“特斯拉从跑车到Model S,市场已经比较成功,它在拥有这些开发经验以及技术积累之后必然要继续做一款更低价格的车型,从目前的情况判断,那一定会更受欢迎。”俞兴分析道,“汽车市场认这个,美股市场也认这个,国内市场不会有太多的差异,咱们这边的市场太大了。”
贾跃庭很感兴趣的问道:“那咱们国内供应链的技术足够成熟了?”
俞兴没有很快回答,思考片刻后说道:“现在算是半生不熟吧,还需要再推一推,但这方面的进展是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快的,当然,我是说国产供应链,如果是选择国外供应商,做起来可能更快。”
贾跃庭闻言,好奇问道:“既然选择国外供应商可以更快,碳硅集团为什么不更快来做?”
“碳硅集团希望能获得更大的主导权,汽车电气化的推进是需要供应商配合的。”俞兴答道,“另外,我们现在也不需要求快,碳硅集团又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快速渲染来提振股价。”
贾跃庭乐呵呵的说道:“怪不得资方认可碳硅集团,俞总是在很稳健的推动电车项目啊。”
他觉得俞总话里好像有点带刺,但这位带点刺又似乎挺正常。
贾跃庭缓缓停下原型车,临下车前称赞道:“这车开起来不错啊,俞总,就是你搞这个增程车,搞这个六座的布置,还真是剑走偏锋!”
他亲自目睹碳硅集团的“九州”一号原型车,觉得实在是反直觉。
增程技术适不适合国内市场且不论,就这种六座车型有卖得好的吗?
贾跃庭想拿常识来展示自己对碳硅集团的关心,但一瞧见俞总炯炯有神的眼睛又取消了这个打算,免得被对方回怼。
“也不算剑走偏锋,我们是做了市场调查的。”俞兴这么说了句,又摇头道,“但那些调查和我们的想法都还停留在纸面,没有经过市场的证实就是空谈。”
贾跃庭立即严肃的说道:“俞总,我这次过来其实也有个不情之请。”
俞兴惊讶道:“贾总,你们乐视的不情之请怎么那么多啊?上次那位也是有不情之请。”
贾跃庭刚酝酿好的情绪被打断。
他这次是真皱眉了,姓俞的连支票都收了,怎么说话这么不中听?
然而,转念一想,对方连当面哭马的事都能做出来,这种程度又真不算什么。
贾跃庭叹气道:“俞总,你对乐视想造车是有意见吗?”
俞兴一派清风明月的正色道:“我怎么会有意见?贾总,任何想进入新能源行业的资金和项目,我都很欢迎,因为这能壮大行业声势,我希望的是扩……”
贾跃庭打断道:“果真?俞总,果真吗?”
俞兴点头道:“当然。”
贾跃庭笑道:“那就还请俞总和碳硅集团对我们乐视汽车多多指点了。”
俞兴见他之前还说考虑,这么转了一圈就表示决心,也用一样的话询问:“果真要造车吗?贾总,果真?”
“乐视希望把业务扩展到汽车之上,形成一套能发挥巨大化学反应的生态。”贾跃庭严肃的说道。
俞兴觉得这话听起来太像人话了,还是“生态化反”四个字更习惯。
他略一沉吟后说道:“想法是好的,碳硅集团现在不敢说成功,但对国内供应链还是比较了解的,如果贾总有这方面的谈论需要,可以让人和我们的供应链管理公司聊聊。”
贾跃庭笑着邀请道:“俞总,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这边还在筹备,如果我这边筹备的差不多了,能不能真诚的邀请你来当一个荣誉总裁,咱们供应链上互通有无,行业运作上相互帮助,一起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俞兴完全没想到贾总今天这一趟还会邀请自己挂职。
他毫不犹豫的摇头道:“不行。”
贾跃庭听到这么果断的拒绝,忽然不知怎么往下说。
“我的精力分不出来,百晓生那边现在是刘总在负责,碳硅集团和碳硅数据这两家公司就让我忙得团团转,压根分不出精力去做别的。”俞兴找补道,“况且,我在汽车行业没有成绩,哪有脸面去当什么‘荣誉’总裁。”
贾跃庭觉得这话也有道理,遗憾的说道:“俞总,我这段时间也了解了国内新能源这一块,你没法来乐视汽车,我这心里的决定都迟疑了。”
“我人不到,但相熟的供应商都在,能帮忙的技术都在,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些只是形式的东西就没必要了。”俞兴笑道,“所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乐视汽车能做好,那就比什么都强。”
相逢一笑可以泯恩仇,但就看这兄弟能不能度尽劫波了。
贾跃庭觉得俞总引用的诗词有点怪怪的,不过,对于他这么表态还算欣喜。
乐视要把故事扩展到新业务上面,如果能在供应链上获得帮助和指点,那肯定是有利于项目成型的。
俞兴这时候又说道:“对了,贾总,国内供应商有些到了关键的地方,比如,我们就投了一家智波公司,专门做毫米波雷达的,乐视也可以投一投,到时候可以优先排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