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82节

  第三,碳硅数据至少要掌握一定的运营方向决策权。

  胡煦波是和俞兴打过不少交道的,全盘考量之后忽然说道:“我记得俞总说过垂直电商的未来很难。”

  “是的,他在很多场合都说过这话,所以,这波先活下来,下一波的方向到底往哪里走,这也是一个需要大家来确定的事情。”徐欣斟酌道,“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徐逸荣考虑做O2O,蘑菇街那边想转做垂直电商,但不管O2O还是垂直电商的前景如何,他们走到今天都证明他们对于这次阿里的动作是预判不足的。”

  胡煦波听出来徐总的意思,那两个人的判断不够精准,眼下局面就还需要一位真正能主持大局的人。

  俞总是这样的人物吗?

  他确实很有操盘项目的经验,江湖口碑也顶尖,但精力目前都投在汽车上面,退而求其次,碳硅数据公司能不能引导出正确的方向?

  胡煦波叹息道:“徐总,你投资之前也没找俞总聊聊这方面吗?”

  “别说我了,红隼怎么样?不也还是陷进来了?”徐欣摇头,“他现在的心思都在碳硅集团上面,投资也就是这样有风险,你投蘑菇街的时候就能料想阿里会翻脸吗?”

  胡煦波没料想到,所以现在只能叹息。

  同样的,他也没料想到转型O2O的前景被那么轻易否决,至于要不要头铁的再往O2O上试试……

  上一次不相信俞兴的判断已经导致很难受的后果。

  胡煦波忽然问了句不相关的话题:“碳硅集团现在怎么样了?”

  自从俞兴创立碳硅集团并为之努力,他其实已经变得很低调,很多时间就在汽车产业里打转,先前出现的打击传销事件也是和汽车相关,而碳硅数据公司的动静很多都是钟志凌、翟逸飞等人。

  “他很忙,进度在预期之中。”徐欣如实的说道,“我上次见他,他刚拿到政府的扶植政策,和沈航三菱的发动机合作立项了,还有一个……”

  她想了想,继续说道:“说是还有一个支持政策是和雷达频率有关的,工信那边会出一个有利于毫米波雷达频段的试行办法。”

  徐欣之前听俞兴聊了一堆,但没怎么记住具体细节,就知道这次是刚获得两个政策支持。

  胡煦波无法感受碳硅集团的具体进度,只听这种政策支持就觉得……俞总这次杀入汽车行业的判断也是对的吗?

  那就也相信他在O2O上的判断吧。

  胡煦波经过交流,又仔细思考眼前局面,给出自己的想法:“徐总,我们应该先和红杉、纪源、蓝驰、清科、肇信、IDG、红隼、贝塔斯曼他们都聊聊,然后再和两家的创始人聊聊,既然O2O不行,既然两家都需要流量,这种事得现在就开始聊,又有这么多家,不好聊啊。”

  不算企鹅,两家公司涉及到10家投资机构,想要统一大家的想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徐欣也认同这一点,不好聊,现在也就是IDG、红隼、今日资本加上今天刚搞定的启明创投这4家嘛。

  剩下的6家,带着4家接近一致的意见去一家一家的聊,而只要再聊一家,这10家也就过半了。

  具体拿什么聊?

  就拿今天和胡总聊天的内容聊,再加上已经同意的机构数量,以及,碳硅数据那边不俗的流量。

  徐欣对于这种运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她没有把这种信心表现出来,只是赞同胡总要即刻开始行动的判断。

  果不其然,只在一周之内,同意进行彻底整合的机构数量就到了6家。

  徐欣打电话向俞兴通知了最新的进展。

  俞兴对此大吃一惊:“六家股东都同意合并?这……大家都很……很痛快啊。”

  这着实出乎意料。

  随即,他估摸着徐总的积极性,又称赞道:“徐总,你的游说很成功啊。”

  徐欣不提借用了俞总名头的事情,只是笑道:“俞总,你别小看我,毕竟,下等马也是马。”

  俞兴哭笑不得:“徐总,我是真没说过这话!”

  “反正都传是你说的,是不是你说的也不重要了。”徐欣正色道,“俞总,我们之间还会继续沟通,我认为,碳硅数据公司的入场可以进行实质性的讨论了。”

  俞兴沉吟片刻后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再纠缠,事实上,红隼投进去之后就已经象征着事情正式运转的开始。

  他答应了下来:“好,我会让钟志凌他们讨论这件事如何来做,碳硅数据公司的作用其实相对简单,这个阶段只是流量的提供方,嗯,机构们愿意合并,现在还需要看陈总和徐总的意思。”

  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拥有过半的投票权,没有他们点头其实是无法整合的。

  徐欣自然知道这一点,只是说了句:“俞总,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那么能扛压。”

  俞兴想着碳硅数据公司时不时借用今日资本的名声来压力其它公司,由衷的说道:“徐总,哎,你呀,你有时候是强势了些,我对他们俩印象都很好。”

  他上次参加互联网大会的时候就见过蘑菇街的陈琦和美丽说的徐逸荣,当然,那没耽误当着马伝的面提起两家的发展目标。

  徐欣也由衷的说道:“俞总,强势也好,弱势也罢,这次归根结底是看如何走出困境,公司死了还能谈什么呢?我们相信你的运营手段和眼光,也相信碳硅数据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俞兴到了这时也没了谦辞,干脆的说道:“那行,咱们就一起试试。”

  徐欣的脸上露出笑容。

  电话结束。

  俞兴捏着手机,暗忖徐氏风格的强势。

  徐欣拿起茶杯,琢磨俞总运营的口碑。

第360章 非卖品

  今日资本这次针对蘑菇街和美丽说的做事效率远超俞兴想象。

  这个事确实是自己最初提了提想法,但徐欣奔着目标就这么把事情给弄起来,也真是给予极大的信任了。

  至于这种整合的最终走向如何……

  俞兴把最新情况告诉钟志凌,沟通碳硅数据的未来,着重提到营收框架上对电商的探索只能是次要的,现在的主要目标还是把旗下的软件矩阵做强。

  当初的微信是一个半成品,还没来得及探讨公司营收的完善就出售给阿里,碳硅数据不一样,必须要考虑如何实现资金上的良性循环。

  只是,就现在而言,这种蘑菇街和美丽说的整合或许能摸索出一些东西,但碳硅数据更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平台做大做强。

  虽说是时代不同,阿里在电商市场属于开拓者,可是,从0做到1万亿的GMV,阿里用了9年,京东用了13年,拼多多用了4年,抖音只用2年,这种速度对比还是可见一斑。

  俞兴是知道抖音这款超级App的强大的,但不知道碳硅数据最后能不能做出来,反正就是边做边打边观察,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仍旧是3G的基础。

  钟志凌很赞同师兄的想法,觉得电商局面至少现阶段很难打破,蘑菇街和美丽说这种公司只能作为补充。

  “兴哥,这现在还算是一头热吧,那两家创始人不一定会同意,不过,今日资本这么撺掇……两家公司要是合并了,这是真被资本做了局啊。”

  蘑菇街与美丽说是上个月刚被阿里断供,现在才一个月时间,今日资本就私底下串联意见,确实没辜负它的名字,确实是很“资本”。

  俞兴很难不同意这一点,徐总的主观能动性这次特别强。

  但是,话说回来,不管垂直电商还是O2O,这两样真没什么前途啊。

  “事就是这么一个事,有想法多问徐总,你们多交流,这两家不管怎么说,现在就是缺流量的时候,他们缺,我们有,这是最基本的关系。”俞兴没有给压力,“你就放手做,也不用顾忌太多。”

  钟志凌其实也没什么顾忌,外面有徐总那种人,内部有师兄这种人,自己做事就行了。

  蘑菇街和美丽说的机构股东在默默沟通,两家能否合并的答案不会太快,但按照徐欣的风格,也不会太慢。

  钟志凌心里转悠着这件事,然而,只过了两天时间,他就不得不再次来找师兄了。

  阿里来接触了!

  不是蘑菇街和美丽说的事,而是阿里寻求增持碳硅数据公司的股份,并且再增加一个董事会的席位。

  以及,是阿里的CFO蔡崇信亲自给钟志凌打的电话。

  钟志凌没敢怠慢,挂掉手机就直奔师兄的办公室,讲述这通电话里的沟通内容。

  既然是蔡崇信打电话,那么,阿里的态度就是很正式的。

  “阿里还真想买碳硅数据啊。”俞兴听完师弟的汇报,抿了一口茶,转动着念头,“价格其实也挺诚恳,阿里上次的资金确实让我们很舒服。”

  阿里上次是用3450万美元拿到15%的股份,给出了2.3亿美元的估值,是相当不错的价格,而且,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福卡”的缘故。

  这一次,蔡崇信表示,阿里愿意再用4500万美元拿到15%的股份,这个估值有30%的涨幅,仍旧是不错的价格。

  如果让阿里进来,两轮的股权相加就是15%*0.85+15%=27.75%,会是一个很高的持股比例。

  碳硅数据公司后续必然还要继续融资的,阿里如果坚持追投,后续进来的股东又没那么坚定,碳硅数据的主动权掌握在谁手里就不好说了。

  钟志凌很容易的就想到蘑菇街和美丽说的事:“兴哥,要是徐欣那种人后面投进碳硅数据,不知道他们私底下会干什么呢,阿里的这笔钱……”

  “投票权是在我们这边,但是,阿里这个态度是真想收购,让它拿那么多股份,它自己和雅虎的权力争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俞兴摇了摇头,忽然纠正道,“什么徐欣,喊徐总。”

  钟志凌修改称呼:“徐总那样的投资人只会考虑利益所在,阿里这种巨头的影响力是需要考虑的。”

  俞兴微微点头:“最重要的是,碳硅数据现在并不缺钱,没必要启动融资。”

  碳硅数据从浙产投和阿里一共拿了4950万美元,这笔钱至少能用到明年,而明年也未必需要再融资,俞兴手里的百晓生股票已经在做质押,这笔钱拟定用来应对莲花集团的股权买卖,但应该花不完,到时可以先借给碳硅数据公司。

  碳硅数据公司只要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启动融资的时候就能比较轻松的拿到资金,这样只用资金而不出让股份,最终融资的利益是最大化的。

  “婉拒吧,就说现在不需要资金,需要的时候会第一时间联系阿里。”俞兴下了决定,不接受阿里的投资。

  钟志凌吸了一口气:“那我们和微信的合作可能就会出现变故了。”

  俞兴平静的说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无非是时间早晚,不是我们要变就是他们要变。”

  碳硅数据这边正在筹划给被阿里断流的公司供流,但还没开始行动,阿里已经展露吃掉碳硅数据公司的心意。

  “那我就下午给蔡总回电。”钟志凌斟酌道,“我尽量表现的弱势,两边的合作能多一些时间都是好的。”

  碳硅数据与微信的合作是免费的,或者说,师兄已经用金点子付过费了,这种情况自然时间越长越好。

  俞兴点了点头:“嗯,还是你来回,我一说话就容易见真章了。”

  下午四点钟,钟志凌给了蔡崇信回电,婉言谢绝阿里这次的投资好意。

  蔡崇信在电话里没有多说什么,但他这个电话一结束就立即打给了俞兴,直言不讳的表明来意:“俞总,你可以给碳硅数据公司开个价,最新热点和Wifi万能钥匙的切入都很不错,阿里对碳硅数据公司有收购的兴趣。”

  没有什么新一轮的投资,没有什么董事会席位,就是直接的要谈收购。

  俞兴有点意外,笑道:“蔡总,我听钟志凌说了,你和他不是这么说的啊,我们上一笔的钱还没花完,现在不急着融资啊。”

  “不是融资,是收购,相信俞总拿到这笔资金可以更好的投入到碳硅集团的电车项目里。”蔡崇信认真的说道,“如果电车项目也没那么缺钱,阿里在未来几年会整体上市,部分股票的形式也是可以接受的。”

  阿里在香江的B2C已经完成私有化退市,未来一定会重新上市。

  俞兴沉吟道:“蔡总,你这个太突然了,我需要时间想想。”

  蔡崇信问道:“俞总,多长时间?一周还是两周?关于碳硅数据公司,我们之前有过交流,你当时也是要把这个项目作为电车资金的来源,这是大家的双赢。”

  俞兴见这话越来越直白,感受到阿里方面的坚决,给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回应:“蔡总,碳硅数据公司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价值,我认为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它现在是非卖品。”

  蔡崇信半信半疑,认为对面是想抬价格:“俞总,你可以开个价,我们再谈谈看,没有不能商量的价格。”

  俞兴淡淡的答道:“蔡总,没有价格,非卖品。”

  蔡崇信怔了几秒钟,感觉到俞兴的认真,再想着他之前对这个项目卖身的表态,以及,今天与钟志凌的通话……是现在成了非卖品,还是一直都是非卖品?

  阿里的投资不是为了财务性的,不是为了让自己的钱用这种方式增值,如果最终目标不一致,更不会把微信的端口放给第三方,而这是大家先前的默契。

  投资不让投,收购不给价。

  他心里陡然有种资本被做局的感受。

第361章 蜜月结束

  蔡崇信没有在电话里与俞兴纠缠。

  但是,当他放下手机,心里还是有止不住的愕然。

  对于碳硅数据那位钟志凌今日份的沟通,蔡崇信的判断就是他想抬价,而直接与俞兴谈论收购,即便无法达成这个目标,退而求其次的投资入股也会是比较有把握的。

首节 上一节 382/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