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忽然说道:“我知道了,俞总,你拿一套落后的增程技术来搞项目,现在听到我们空气动力汽车这种真正的零排放的新能源就特别排斥!”
周嶝容正告道:“俞总,我欢迎你来我们祥天集团考察和交流,但我也劝你,还是要用于接受技术的创新,言尽于此,也请你不要再针对我们新技术的发展。”
通话变为嘟嘟声。
俞兴真没想到这个骗子说话底气那么足。
他愣了两秒,放下手机,转了转念头,自己已经是一个经历风雨的成熟稳重的创业者了。
所以……
俞兴没有急于针锋相对,没有给临港或者浙产投打电话,又或者借助媒体舆论,只是给秘书章阳煦打了个电话,让他留意下祥天集团的情况。
章阳煦不清楚老板提到的祥天集团,也不知道有什么渊源,下意识的认为这可能是汽车供应链上的某个潜在合作商,询问细节:“俞总,我具体要留意什么情况?”
“留意它在干什么,留意它怎么做骗局,留意它打着空气动力汽车的旗号是想怎么骗钱。”俞兴给出更明确的指示。
章阳煦立即明白先前是自己误会了,重新更正这次的任务内容。
俞兴在短暂的时间过后发觉自己也没有太生气,转而便把这件事分享给刘琬英。
两人一起追踪和覆灭了不少骗局,经验已经颇为丰富,而很多骗子在被戳破之前确实都能言之凿凿,都能正大光明,也确实就是在虚张声势。
他们没法谈技术,没法谈事实,只能在态度方面给出最光鲜的表现。
论这几年里碰见的人,打工皇帝前后的表现就很反差,论公司,嘉汉林业的反应算是很有底气的,但最终都不得不跪在事实的面前。
“车还没出来,哈哈,俞总,你这公司名声没准还跟着被败坏了。”刘琬英想到某种可能性,觉得这简直像是碰见一滩黄泥。
俞兴没好气的说道:“我很严肃的警告了他,他既然给我打电话,应该也查查我的脾气。”
刘琬英似笑非笑,又想到另外一种可能性:“他不会把你也当成骗子了吧?骗补?讲故事?”
俞兴:“……”
他觉得有些恶心,摇摇头:“一定别逼我,一定要识趣。”
刘琬英对此持保留态度。
碳硅集团是要老实造车,但骗子做事本就不论规则,有时候都得惊诧他们的脑回路。
她不再聊这个话题,转而聊起吕海颖和她的“钟爱”,觉得小孩还挺好玩的。
末了,刘琬英忽然问到一个问题:“小颖结束产假之后还会在百晓生吗?”
吕海颖在休产假,钟志凌调任碳硅数据公司,连俞兴本人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电车项目之上,刘浩如今更像是百晓生的总裁。
“看她自己怎么想,百晓生的论坛运营已经很稳定,又不急于在这一块开拓营收,我想着明年就彻底让刘浩当CEO,我退居董事会就行。”俞兴说道,“小颖……从我的感觉来看,她不如和志凌一块到碳硅数据公司更有前景,但还是她看自己的考虑。”
作为一穷二白就跟着的师妹,彼时又是掏钱又是支持男友,百晓生的工作也一向尽心尽力,不论何种角度,俞兴都愿意带着一些私心。
百晓生是美股上市公司,又碰见国内线上招聘市场的发展,一定是还有增长空间的,但它的天花板也更容易想象。
反倒是碳硅数据公司,虽然看起来更“传统”,虽然还没有营收,未来能做成的话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你要是这么说。”刘琬英瞥了眼俞兴,“那我是想和她聊聊我对行业的看法的。”
俞兴一笑,默许这种做法。
“过山峰的邮箱里收到很多很多条线索,粗略看下来,大部分都是假的,也有的像是抹黑诋毁公司同事或者上司的。”刘琬英提到另外一件事,过山峰上次在官网给出一个接收邮件的邮箱,扩大了对骗局线索的捕获。
只是,这么广撒网是真的泥沙俱下。
“不急,慢慢整理和分配出来,红隼可以承担一部分调研,碳硅这边也能分担一些,最重要的是安全。”俞兴说到这里,念头忽然一闪,“对了,那个周嶝容还提到印度塔塔集团也有空气动力汽车,听起来也挺撒比,可以当作一条线索。”
印度塔塔集团还挺有名气的,是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旗下有不少的上市公司,其中就有塔塔汽车。
俞兴不知道塔塔汽车有没有问题,但被骗子援引就合该有此一查。
“你这提到的都挺言之有物。”刘琬英有些艳羡的说道。
“那当然,我是实际接触,是实际碰见了啊,三菱的热效率是我这边自己测的,那什么玩意空气动力汽车也是朝我扑过来的。”俞兴吐了一口气,说不上这是不幸还是幸运。
应该说,过山峰的存在可以把这种不幸转为幸运。
秘书章阳煦对于祥天集团的研究没有很快给出全面的结果,但是……设置省级代理并划分等级,发展下线能获得奖金,还有原始股所能带来的利息分红……
这怎么看怎么像是传销……
他把初步注意到的情况反馈给了老板。
“搞传销的?”俞兴有些纳闷,“搞传销的需要用新能源的项目吗?”
章阳煦认真的答道:“新能源现在有不少报道,咱们去京城车展都有一半展车了,而且,大家对新能源的概念确实不懂。”
俞兴赞同了后半句的话,特斯拉虽然开始交付Model S,电动车续航里程已经能超过400公里,但国内还没有成功的电车企业,社会上对于新能源的认知处于盲区。
别的不说,作为临港的副主任,朱泽辉一度还有接触,也就可见一斑了。
“继续注意情况吧,要是传销还就简单了。”俞兴的情绪已经不在祥天集团上面,这几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公司内部对增程器的讨论之上。
因为国内企业的合作接触不顺,碳硅集团就试着和国外的车企进行联系,想先做一做选择的备案,但丰田和通用竟然有比较积极的反馈。
不过,他们主要是愿意卖出落后发动机的技术,不是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而是一锤子买卖。
这么初步的接触和沟通,一锤子买卖的价格至少是数千万美元。
能不能谈?应该还能。
值不值得谈……
胡铮南对此坚决反对。
他在内部会议上吵了两次,又私底下找到俞兴,拍胸脯保证:“俞总,你要是能批买发动机的预算,你把那些钱都投给我!绝对比这样买来再优化更划算!要我说,咱们就自己开发,发动机的逆向开发是可以做的!”
俞兴也觉价格比较贵:“他们要的钱确实很多,就算谈到两千万美元,也是一个多亿出去了,但逆向开发……”
胡铮南见老板似乎介于松口与不松口之间,有些急切的说道:“俞总,相信我,我就是干这个出身的!”
他之前自己创业做公司,主导的比亚迪F3设计方案实际上就是通过拆解丰田花冠来逆向还原和开发。
俞兴忍不住笑道:“我也没说答应外面,这个事吧,其实是可以放一放风声,然后用来试着推推与国内公司的接触进度的,你让人先搞着,别急,要有静气。”
胡铮南实际就是想赶紧把主要零件定下来,然后就能深入研发,但老板说的也对,得有静气。
6月23号,很有静气的俞兴正与同事们研究方案,秘书章阳煦带来一条最新消息。
“俞总,祥天集团的周嶝容接受采访,提到你了,他说你对空气动力汽车有疑问,但他和你交流的很好,只是……”章阳煦抿了抿嘴,“他说他对碳硅集团的选择也有异议,认为增程技术是落后的。”
俞兴横了一眼过来汇报的章阳煦。
章阳煦见老板没说话,给出自己考虑的处置方案:“俞总,是不是让人谈谈增程技术对里程焦虑的缓解?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创新?”
俞兴立即否决道:“谈个屁啊,我还要跟他做这样的交流吗?我们还得自己辩解吗?”
这时在旁边的胡铮南劝道:“俞总,别生气,不值当,咱们要有静气,这点只是风言风语。”
俞兴瞪了一眼胡铮南:“静个屁啊,叫人,拿东西,找专家,他上次请我过去,那就过去一趟,找个记者藏在一起,怎么骗子还特么的这么嚣张了?”
他压根不想自证,也不想让还没成型的品牌被碰瓷。
骗子非要来碰,那就假的真不了。
新能源行业的正本清源,上次是搞电池的马少桦,三元写不出一个元,这次来个弄传销的空气动力,也不过又添一例而已。
第350章 登门
俞兴被撩动了狩猎的心思。
原本只想窝在临港,现在就不得不去咸宁瞧瞧新能源的新发展了,而在给出点齐人马的命令之后,他也让章阳煦把收集到的疑似传销的问题间接反应给有关部门,但并没有太直接的反馈。
这没有出乎俞兴的预料。
像祥天集团这种情况,必然涉及跨地域的管辖问题,很可能财务团队在这个城市,培训会议在那个城市,底层团队又在另一个城市,而要搞联合侦查就得层层上报,周期很容易拉长到数月乃至数年。
还有一个情况需要考虑,祥天集团利用新能源的名义是得到了一些地方认可的,比如,咸宁已经成立“空气动力汽车实验室”,这里面毋庸置疑是存在地方招商的期望。
祥天集团短时间里无法通过官方渠道处理,打口水仗又容易被恶心,至于能恶心到什么程度……
不太谦虚的说,俞兴在恶心人这方面也是有些造诣的,不想和周嶝容这种人在舆论上有所纠缠,就还是决定进行线下的物理纠缠。
他发现新能源已经变成一个黑盒。
上次那个弄电池骗局的最终调查就是在做传销,这次这个传销又是把主意打到新能源上面,不仅如此,还特意蹭着临港的碳硅集团。
俞兴不知道这算不算传销圈对碳硅集团的认可,但新能源这个黑盒里还藏着一条毒蛇。
碳硅集团用三天时间临时搭建了一个打传小分队,而且,打听到祥天集团在申城还有一个办公室,又专门找了脸生的员工过去接受培训,展现对它旗下宣称要上市的公司的兴趣。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俞兴找来相熟的网易记者费嘉树,把已经拿到的相关材料摆到面前,询问对方是否想要一个独家报道。
费嘉树给出出乎意料的拒绝:“俞总,不。”
俞兴很诧异:“为什么?”
“两个。”费嘉树比划出两根手指,“我要两个独家报道,传销的这个是一个,碳硅集团如今发展的状况是第二个!”
俞兴明白了,但有些踌躇:“我们做电车就已经被很多人质疑了,现在的很多进度又都看不出成果,让你这么写报道吧,反而更容易出现疑问啊。”
费嘉树理解俞总的担忧,笑道:“那也不必是现在,不必是今年,我先取材,做做记录,等到时机成熟就写一篇或者一个系列的独家深入报道,绝对不会抹黑,但是,俞总,我也想尽量客观。”
俞兴这次就很容易的答应下来了:“那没问题。”
费嘉树很高兴,位于临港的碳硅集团先前几乎都不接受媒体采访,现在有机会对这个项目一探究竟了。
他最后问了个问题:“俞总,什么时候走?”
“下午坐飞机去江城,然后我们开车到咸宁。”俞兴答道,“明天给你搞搞素材。”
费嘉树没什么好准备的,干脆就在硕和国际这边蹭了一顿午饭。
下午三点钟,他和俞总一行人一起登上飞往江城的客机。
费嘉树把同行的时间就当成两次独家采访的机会。
他询问这次去对方公司“考察”的由来,不解道:“俞总,既然这家公司可能涉及传销,你为什么不让有关部门来处理呢?”
“需要时间,我不想等,也不觉得这样的公司会弄出多么精巧精密的骗局,与其我在网上或者舆论上和他啰嗦,真不如现在这样见面碰一碰来得快。”俞兴很诚实的说道,“有朋友因为祥天集团提到我正在做的电车就向我询问它技术的可行性,我给了否定答案,祥天集团的老板给我打了电话,然后又在采访的时候再次提到我们,他后面要是弄个……”
他思考两秒,继续说道:“比如说,弄个‘向碳硅模式学习’的口号,最后骗局被揭穿,我这不得被他碰瓷半身黑啊。”
费嘉树忍不住笑道:“要是传销公司口口声声把碳硅集团挂在嘴边,那是挺损的,没准有人受损失了还得去找你。”
他当记者,自然见证过生物的多样性。
不过,“碳硅模式”这种提法倒是可以暂定为一个角度,国内电车现在有待开拓,碳硅集团本身就是先行者之一。
费嘉树默默琢磨国内新能源行业的情况,也不怪传销公司碰瓷碳硅集团,国内现在做这方面的……比亚迪这两年遭遇挫折,碳硅集团既是落地申城,又还没有具体成果,恰好适合“空对空”的拿过来对比。
增程汽车都能落地临港,零排放的汽车不更得多弄些钱?
费嘉树思考了一会,问道:“俞总,那这一趟具体要怎么做?”
“我们是申城投资考察团,是要做投资交流的。”俞兴淡淡的说道,“既然要投资,当然要弄清楚项目技术的原委,而且,祥天集团宣称有专家评审的意见,有专家签字认可项目的可行性,我已经把人找来了。”
他往后呶呶嘴:“那边那位就是宋教授,他说他的签名是研讨会的报到签名,只是被邀请参会,完全没有所谓的可行性论证。”
费嘉树往后看了看,瞧见一位一脸倒霉相的老学究。
他叹道:“骗子就是喜欢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啊,真是什么行业都有骗子。”
俞兴“嗯”了一声:“欺骗永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