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55节

  林域听到这话,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

  俞兴:“……”

  他没想到对方睁着眼说瞎话,纵观过往,自己倒是头一回碰见这样的。

  林域见电话另一端又没声音了,进一步说道:“停了这个项目道歉吧,为了中概股,为了大环境,也是为了你自己。”

  俞兴缓过来惊讶,听见这样的要求,笑骂道:“去你吗的。”

  随即,他结束了通话。

  林域被挂了电话,没有再打来。

  这天晚上,网秦公司就在官网发表声明,一是否认恶意广告的事情,二是严厉谴责“广告克星”本身对用户手机索要过多的权限。

  次日,网秦的律师函就发到了硕和国际的百晓生。

  俞兴接到电话的时候还有些纳闷,询问秘书:“发错地址了?”

  “也不算发错,是发了两封,一封是给碳硅数据的,还有一封是给百晓生的,要求论坛版面删除那些不实消息。”章阳煦汇报情况。

  “噢,那就照例贴墙上吧。”俞兴理解了,百晓生论坛在这件事上也挺活跃的,确实有资格接函。

  章阳煦小心翼翼的说道:“俞总,办公室还接到那边的电话了,说是会发起诉讼。”

  俞兴问道:“真的吗?”

  章阳煦答道:“听对面的意思是真的。”

  俞兴思考几秒后说道:“好吧,就这样吧。”

  章阳煦听着电话里的忙音,不知道“就这样吧”到底是什么样,他左想右想还是先把律师函上了墙。

  说起来,总裁办里的这面墙还是很惊人的,上面铺了许多律师函,还有老板的海外博士学位,但凡有新的客人能进到这间办公室,没有一个不表示惊讶的。

  三天时间,网秦只用三天时间就又有了新动静,一是确实发起对碳硅数据公司的起诉,二是利用手里持股公司来了一出与百晓生招聘的纠纷,并找了媒体接受采访。

  百晓生是上市公司,主要营收业务就是招聘市场,不管纠纷本质是什么样,相关通稿一买也是能有些波澜的。

  但是,这也就是小波澜罢了。

  翟逸飞对于自家公司被起诉没有什么不安,倒是瞧见百晓生的业务被卷起来之后有些歉意。

  “俞总,我这边是不是……停一停?”

  俞兴哑然失笑:“这才哪到哪,这有什么好停的?”

  “主要是效果不是那么明显。”翟逸飞斟酌道,“相较于我们前两周的涨幅也只是10%-20%的增幅,这还没算我们自己的宣传力度叠加。”

  “模仿作案没那么容易是吧,网秦不像企鹅,它俩差太远了。”俞兴笑道,“而且,那次是有360的充分预热,你这顶多是安全软件行业的争执,你看360和瑞星什么一系列杀毒软件的争执又有什么出圈的吗?”

  翟逸飞对于自己的模仿最初还是比较兴奋的,但见过效果之后就冷静了。

  他听着老板这么说,再次说道:“那就冷处理,不再提这个事了?我们也不在微博和百晓生上面发声了。”

  俞兴说道:“你原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就正常处理,你不是也说网秦的市场份额没那么大嘛,该走流程走流程,不用担心这个事,也不用担心百晓生这边。”

  翟逸飞应了下来,又和新任的CEO钟志凌沟通这件事的运营,通过这件事愈发觉得自己的注意力要在技术团队的管理上面。

  钟志凌对于出任碳硅数据CEO之后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这种情况没什么不满,他只是觉得还需要继续观察,广告克星的发展没受影响就行,百晓生什么的又不是自己的工作范畴。

  网秦与广告克星的争执如俞兴所说,确实没有出圈,真正引来注意的仍旧是俞兴对广告克星的操刀,是他这个背负运营赞誉的商业人物。

  网秦起诉碳硅数据公司,网秦炮制百晓生纷争,这些都不算大料。

  11月16日,浙产投的蔡皓宇再次带领团队来访临港。

  他这一趟的态度很明确,愿意参与碳硅公司的融资,只是数额相较于投给电车项目的2000万美元有所缩减,只能拿出来1000万美元。

  碳硅公司的软件矩阵即将开始推广,正是用钱的时间。

  俞兴觉着这1000万美元有些少,让钟志凌来和蔡皓宇谈这件事,并且指出“广告克星”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00万,由“同乐”改名的“笑吧”用户也超过200万,其它上线的软件也都有几十万的起步数据。

  蔡皓宇这次只在第一天见了俞总一面,随即都是在和钟志凌聊融资的事情。

  最终,两边都在融资规模上有所让步,浙产投拿出1500万美元,碳硅数据公司则是出让12%的股权,两边浅尝辄止的完成第一轮融资。

  “蔡总,碳硅数据公司会全力来做的。”俞兴在合作敲定之后亮相,先表态,再谈钱,“但公司的推广花钱应该会比较多,明年你看要不要参与第二轮。”

  蔡皓宇哭笑不得:“明年就第二轮?那你们明年得做出来5000万用户再打我电话啊。”

  俞兴笑着握手,也不确定到底能做到多大规模,反正,移动互联网做项目的速度是越来越快。

  浙产投这边刚达成合作,作为公司外部导流顾问的刘建凯就收到前东家徐欣的电话。

  “你在帮着碳硅数据做事呢?”徐欣上来就直接询问。

  刘建凯听到徐总的问话,下意识的便觉心虚,为了帮助碳硅公司的软件矩阵导流,自己没少打着徐总的旗号强硬。

  他“咳”了一声:“唔,是啊,做点事,属于帮俞总做事。”

  “广告克星多少用户了?他这个导流做项目的模式,你觉得怎么样?”徐欣觉得刘建凯的语气有些奇怪,但没多想,主要是关心项目的事情。

  “340万用户,嗯,很多用户都在自发的传播广告克星,这个软件现在还没和‘最新热点’对接,现在用起来很简洁很方便。”刘建凯答道,“最新热点的用户积累还比较传统,呃,应该可以用‘传统’这个词来描述,还有点像做微信的那时候,并没有全力开导,估计是想等其它软件的流量起来再开始。”

  “徐总,至于资讯的业务……”

  刘建凯陷入思索,他很多时候仍旧保留着在今日资本工作时的习惯,而且,近期出门与中小软件公司的交流也是那一套——你的市场机会在哪里?机会有多大?为什么是你?

  所以,他审视碳硅数据公司的思维也是这样。

  “徐总,如果是我还在公司,我会觉得碳硅公司的融资要价太贵了,因素很多,就是咱们过去聊的那些。”刘建凯回答的很诚恳,“但现在如果是作为局外人,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是……行业里现在做项目的速度太快了。”

  他继续说道:“我过去一个月就跑了差不多10家做app的公司,他们是真的有个点子就上,而且还真能做出来一些规模,我都很惊讶,我不知道这种‘快’重不重要,但俞总似乎认为它很重要。”

  徐欣琢磨一会后说着顾虑:“俞总在做电车,碳硅数据那边是他挑人来做啊。”

  刘建凯同意这一点:“是啊,所以,碳硅数据这次融资还是有让步的,既多给了2%的股份,也没坚持要2000万美元。”

  徐欣惊讶:“等等,等等!碳硅数据的第一轮融资结束了?从谁那里融的?”

  “你不知道?”刘建凯本以为徐总是因为第一轮融资的事来问自己,“是浙产投,是蔡皓宇带队过来的,刚谈完没两天啊。”

  徐欣:“……”

  她这边还在纠结,那边已经结束了。

  刘建凯忍不住笑道:“这吃……”

  徐欣知道这句是什么,打断道:“嗯?”

  刘建凯立即收声,前老板的余威犹在,况且,现在做事又经常提她……

  他只能说道:“第一轮结束了,俞总那边暂时不会再融了,他也是要看推广效果来调整的,我觉得俞总的精力分配还行,百晓生基本放给刘浩做,碳硅数据公司是分阶段来讨论情况,他日常主要处理贝塔汽车的事。”

  徐欣最后吐槽了一句:“贝塔汽车,他怎么不起个舒克汽车呢。”

  她结束通话,放下手机,反而不纠结了,既然这一轮过去了,那就看看效果,看看俞兴的运营到底能不能在传统资讯领域里掀出浪花。

  徐欣觉得即便能,上限估摸着也不会比百晓生这家上市公司高太多,后续融资还有机会。

  11月19日,关于网秦的市场调研与相关营收情况都收集的差不多了。

  刘琬英打电话通知俞兴,过山峰已经可以选择日子行动。

  俞兴在电话里提了一个新要求:“小英,你这次帮我个忙,调研报告里再唱衰一下美国的Fisker公司,我等下发你一封邮件,里面是它做增程电车的情况,我看看能不能从中捞些人才和专利。”

  美国Fisker公司在今年推出了首款车型,采用的也是增程技术路线,但定价高达10万美元,目前的市场反响很不好。

  俞兴先前不清楚这家公司,是瞧见姚阳晖的报告之后发起了注意,而既然自己没怎么听过,它后来的发展情况自然不好,很可能是破产了事。

  他一度怀疑这是个PPT公司,但详细了解后觉着还是有利益空间的。

  所以,这次就趁着对网秦的做空来谈谈以这家美国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毕竟,过山峰是一家调研机构嘛。

  刘琬英明白了俞老板的意思,问了句:“这好吗?”

  “只是谈嘛,它又没上市,我们调研公司还不能谈新兴行业了?不止是它,欧洲还有公司,这次都可以一起谈谈。”俞兴理直气壮。

  刘琬英说道:“那这次的报告就一人一半,我不熟悉这一块,你自己操刀后面的部分。”

  俞兴很有信心的说道:“没问题。”

  要说对国内电车供应链的了解,碳硅集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再看全球的电车行业发展,不能说第一,也是有着深刻了解的一批人了。

第327章 目标

  十一月的最后一周,来自碳硅数据公司的两款新软件如期上线,一款是WIFI万能钥匙,一款是一起K歌。

  至此,软件矩阵已经完成工具+内容的全员亮相。

  如同广告克星的快速发展,钟志凌与翟逸飞等人对于新出的WIFI万能钥匙也有着很强的信心,因为,它确实是一款对用户有利的工具。

  之前的四款软件里,广告克星的发展最快,而且,用户涨幅速度不止是高出一筹,它到300万的时候,‘最新热点’的用户才50万,两个同期面世的软件用户竟能是6倍的区别。

  这种数据表现无疑再次验证了工具属性的项目是多么吸流,迅雷是这样,快播是这样,如今免费帮助用户又没有广告的广告克星也是这样。

  同时,止于好奇的投资人也再次验证,工具类项目的商业化前景会很黯淡。

  碳硅数据公司因为业务需求在拼命招人,贝塔汽车同样在广泛的吸收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这两家位于临港的企业成了百晓生的优先客户。

  过山峰初步定下做空的日子是2011年的最后一周,算是给俞兴留下炮制调研内容的时间。

  因为这种东西过去都是刘琬英来写,所以,他刚开始还有点无从下手,但越是结合这段时间的工作,越是对于美国另一家增程路线的电车企业下笔如有神。

  十二月的第一天,俞兴暂且放下手中的草稿,召开了一场碳硅数据公司的高层会议,正式提出2012年的目标。

  “5000万用户!”

  “国内的智能手机发展很快,最新热点明年要做到5000万的用户,1000万上下的日活,而另外五款软件都要围绕它进行服务,其它所有我们能合作的公司也都以它为先。”

  担任CEO的钟志凌听到董事长的要求,略微踌躇后提出压力:“兴哥,5000万用户的目标不算低,1000万上下的日活目标也不算低,移动互联网确实发展很快,这两个目标放在‘最新热点’这么一个软件里,唔……”

  如今的最新热点还没到100万用户,做内容与做工具的难度区别太大了,算上今年最后的一个月,那也意味着从100万奔向5000万的50倍增长。

  数据再一细分,每个月的平均涨幅至少400万。

  “要不怎么说是超级app呢,从翟逸飞开始做‘同乐’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再打造出一款根植于移动互联网的超级app。”俞兴没有放低要求,“我们前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来尝试和摸索,第一,同质化的东西不行,第二,中小app有着很不错的流量可以相互导流,我们可以大鱼吃小鱼,第三,我们自己推软件矩阵来制造流量,工具属性的东西可以完成这种计划。”

  他见钟志凌没有再继续反对,接着说道:“现在的这些说是软件矩阵,也应该看成内容矩阵,‘最新热点’要涵盖文字、音乐、图片、搞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首先就是吸取我们自己软件里的优点,考虑如何优化对用户的吸引,我们导流和制造流量是找人来看内容,接下来如何搞内容是一项重点,怎么创作,怎么分发,这是2012年追逐日活目标需要做的。”

  “或者说,只有做好这些,才能完成日活目标。”

  “软件矩阵要做,要推,这是做5000万的用户,内容的创作、分发与运营,这是要做1000万的日活。”

  俞兴把想法描述清楚。

  移动互联网的行业环境仍然比较混乱,但他觉着“从后观前”,今日头条的发家史大概就是这样了,不过,它可能有很大的流量来自“内涵段子”,而翟逸飞改自“同乐”的“笑吧”未必能做到那种程度。

  但这也不必苛求,像WIFI万能钥匙这种能吸取流量的工具软件做起来,流量源头不一定就差到哪去。

  俞兴没打算就逼着翟逸飞等人非要先把“笑吧”做起来,这几年不管是自己运营,还是看对手运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很多时候都是适用的。

  翟逸飞一开始出来创业的动力就是研究内容推荐机制,到了现在算是能让他真正的沉下心来钻研这方面。

  伴随着俞兴谈新的一年对超级app的打造,他也在这场会议的最后提到自己这个董事长的助力。

  “我回头约一约阿里那边,看看能不能把微信的流量也薅一薅,另外一个内容来源的重点是新浪,我们明天要看怎么和新浪谈内容上的授权合作,新浪微博是一,门户网站是二。”

  钟志凌听到这里,目光一闪,提到自己的观察:“兴哥,资讯领域的移动app有好几家都是直接把几家的内容拿来用的,不管是新浪网站还是新浪微博,都很受这方面的侵扰,我们可以考虑这方面对新浪的行动,或合作或收购的来完成内容授权,但可以不急于一时。”

  他认为可以“以公司制公司”,最新热点如果想做成超级app,难免需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其它资讯公司严重侵犯新浪、网易等网站的内容,像很有投资经验的刘建凯就可以发挥作用,一家家的来加大影响力,而新浪等公司对比别家的乱来,碰见一家正式谈的公司,想必也不会有太多难度。

首节 上一节 355/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