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985节

  说这是一个村子以前从土匪窝里捡到的。

  里面五花八门,记录了各种菜系的基本做法。

  虽然不全,但也足以让人一窥民国风情。

  里面最珍贵的要属,很多菜系的最原本做法。

  后世的很多广告说什么传统好味道,其实都比不了这个。

  相比什么长相和黑娃相似的狗,还有外形很彪悍的杂交牛,这个菜谱才是最大的惊喜。

  正好最近要宴宾客。

  有了这个菜谱,陈凌就可以玩点新花样了。

  宴席首先要有特色,但也不能全是特色。

  之前陈凌想的是需要野味,但并不能整个席面上全是野味吧?

  那不可能。

  所以说……野味是点缀。

  主要还是农家菜,以及传统的鸡鸭鱼肉等菜。

  只是传统的菜也要做出好味道,不然邀请了那么多的朋友,搞这么大的场面,也说不过去不是?

  因此,韩教授的菜谱一亮相,陈凌就来劲了。

  二话不说,当天就开始跑动跑西,把周边几个县城快跑遍了,去准备各种食材原料。

  同时给孙艳红打电话,让她大量备货,再让小绵羊送两车瓜果蔬菜回来。

  食材不能少,作为点缀的水果那当然也不能少。

  陈凌甚至把秋天里就珍藏在洞天里的果子也拿出来,等到了那一天,一起摆出来待客。

第766章 子女教育

  恰巧,入了腊月,村里打工的年轻人也都回来了。

  就比如陈玉强、陈泽他们和陈凌关系不错的。

  回来后,别的不说,先是被村里的变化给吓了一跳。

  村口水库这边,挖了沟,要搞文化墙,坡上王老臭两家建了那么大的地基,干的热火朝天。

  村东,还又多了那么些大棚。

  更有一家家的张灯结彩,娶媳妇嫁女儿的红纸和礼金红单子粘在墙上,还没揭下来。

  这家伙,一样样的,实在让他们眼花缭乱。

  才出门三四个月,村里的人都这么富了吗?!

  接着回家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陈凌今天秋后又给村里找到了新的赚钱路子。

  山货能卖给市里,野果子能卖给黄泥镇的罐头厂……

  乡亲们今年腰包都鼓起来了。

  比如陈玉强家,叔伯兄弟多,如陈玉彬兄弟几个,一起进山,加上打猎收获的皮毛等东西,今年从山里见的钱,比他们打工也不少了。

  这让陈玉强几人听了,顿时后悔的不行。

  早知道就不去打工了。

  打工也是吃苦卖力气,哪有在家里舒服啊。

  这时候普通人出去打工也赚不了太多钱,最赚钱的是扛大包,管吃饱饭,那一天也不过才四五十块钱的收入。

  加上这个年头,马上又即将进入九八年这个闹失业潮的年份。

  外面的工资情况也不景气。

  “俺想好了,明年不出去了,就守在家里了,踏踏实实地做咱家的挂面。”

  陈玉强一咬牙,准备重操旧业。

  有他哥陈英强的磨坊在,他们做挂面,做杂面,都很方便的。

  总之薄利多销嘛。

  “对,俺也准备干点事,不出去了,富贵春天的时候就说过,他来年就不在农庄那边养鸡养鸭子了。

  说孩子多了,家里弄那么一摊子,觉得麻烦。

  想找个别的地方养。

  到时候看看啥情况吧,他去哪儿,俺就去哪儿,俺也跟着他养。

  反正俺这是实在不想跟着村里这些人养牛。

  养牛赚钱多慢啊。”

  陈泽听到家里今年秋后攒下的钱后,也有点眼红。

  这才知道为什么今年村里这么多娶媳妇嫁女儿的。

  敢情是眼见着陈王庄要富起来了,要成香饽饽了啊。

  “富贵有这么说过吗?”

  陈玉强好奇的问道。

  这时候他们都从家里出来了,往陈凌家的农庄走去。

  知道陈凌要给两个小的摆百日宴了,想问问有什么用帮忙的地方。

  “肯定说过,他早就想着摆酒的时候,把那些鸡鸭杀一批了。”

  陈泽一脸肯定的道:“另外也是不想让存业叔老两口子跟着在这边每天忙活,捡鸡蛋、腌咸蛋,太费工夫了,后面两个小娃长起来后,跟睿睿这就是三个。

  加上鸡鸭鹅这么一堆,这他哪里还照顾得过来?”

  陈玉强一听就笑了:“哦,你这么说倒还真是这么回事,就他家睿睿那性子,比他小时候都闹腾,再加上俩小的,以后这三个小孙猴子,我看他明年开始啥也别干了。”

  说白了,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但陈凌怎么想的,他们肯定是不知道的。

  就这么闲聊着,到了农庄。

  到了农庄,还有人比他们先到。

  这俩人他们就不认识了,因为这俩人,一个是军犬基地的赵刚,一个是陈凌的大表哥。

  赵刚在村里露面少,他们不认得,陈凌的大表哥也是常年不来,这要是不说,谁认得出来。

  大表哥赵文聘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提前来给陈凌帮点忙。

  乡下嘛,碰到这种事,各路亲朋总要出面来帮忙拾掇家里的。

  除了这个,他另外也有事请教陈凌。

  就是赵文聘的人,看着年纪不大,身上老辈子的作风比较浓。

  心里有什么事不喜欢直接说,总是在说事之前,铺垫一大堆家长里短的。

  但他这个人偏偏还嘴拙,酝酿半天说不出来。

  所以中午吃饭的时候,陈凌一眼就看出他有事想说,吃过饭,特意的把他叫到外面,问他怎么了。

  陈玉强两个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赵文聘诉苦。

  说他家的小子才六七岁就被他老娘和婆娘给惯得不成样子了。

  他虽然不懂什么‘贫家娇儿’的道理,但心里也明白,自家这情况,要钱没钱,要本事没本事的,娇惯出来的儿子,那长大了在外边铁定的受不了半点委屈。

  自己这当爹娘的这个时候舍不得教,到时候让外人教,那就不是小事了。

  但他又不会教孩子,打吧,有当妈的和当奶奶的护着,这打也不行,搞到最后反倒会让儿子把他这个当爹的恨上。

  所以他愁得很。

  “这事儿说简单简单,说难也挺难的,就看聘哥你舍不舍得花钱了。”

  陈凌自己就是从熊孩子和被惯坏的的孩子过来的,哪里不知道这种被惯坏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花钱?怎么花钱,把他送出去住校?”

  赵文聘闻言想了想,点头说道:“这倒也是一个办法,不过他现在太小了吧,你大姑跟你表嫂可舍不得让他出去。

  就是送出去上学,那也要再过个两三年,上了二三年级才行。”

  “不不不,我说的花钱可不是这个。”

  陈凌却是摇摇头:“我的意思是,你现在怕我大姑还有表嫂把孩子惯坏了,那这样你不如再加把火。

  孩子想要什么吃的,想要什么玩的,你就花钱给他买。

  先让他听你这个当爹的话这才行。”

  “啊?”

  赵文聘听到他这话,大大的眼睛,露出大大的疑惑,“这么下去,不就更坏了吗?”

  “你听我说完啊……”

  陈凌笑着摇摇头,“这么做,是为了先让孩子知道你这个当爸爸的,比他妈妈还有他奶奶的对他还好。

  以后你说什么话的时候,他也更能听得进去。

  也许聘哥你会觉得,这么做,只会让孩子更加不懂事。

  要啥就给啥,这后面还不是越来越难教吗,对吧?

  其实不是这样的。

  只要在每次他想要啥,你花钱买的时候,讲点条件。

  就跟咱们小时候考试的时候一样,爹娘说,你要是能考一百分,给你煮两个鸡蛋。

  你跟他说,你是个好孩子,乖娃娃,不哭不闹,到时候给你买什么什么东西。

  越哭越闹,越不听话,什么都不给买。

  这么着,慢慢地,孩子信任你了,听你的话了。

  你就多鼓励鼓励他,多夸夸他,说他是听爸妈话的好孩子,懂事的乖娃娃……

  有点耐心,慢慢地,你说什么,他都能进去的。

  就像今天晌午吃饭的时候,你看睿睿,我和素素跟他说小老虎吃饭的时候就很专心,从不乱动,这样才能长得很壮实,谁都打不过它。

  他立马就安分下来了,坐在小板凳上,都不用素素管,自己就拿着勺子把饭吃完了。”

  “太简单了,这不就是哄孩子嘛……”

  赵文聘鼓着眼睛,若有所悟,但文化水平限制了他往更深层次理解,也阐述不出来心里那一团呼之欲出的想法。

  于是话到嘴边,只能把眼睛越瞪越大,想说的话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首节 上一节 985/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