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王立献他们跟王二婶子一家闹僵了。
但对麦穗还是跟亲侄女一样。
主要是麦穗从小见了他们也亲近,几家娃娃也在一块玩耍。
大人的事就不掺和到孩子身上了。
“是,过去一趟,顺便看看俺娘,还要跟聚杰两个说媒。”
陈凌一搭话,王立华顿时觉得不那么尴尬了,挠了挠嘴巴上的小胡子,笑道。
“行吧,就这说媒的劲头,看样子咱们村的姑娘小子结婚的日子都得对到明年了。”
陈凌一听又要说媒,也忍不住嘀咕起来。
“谁说不是,这都是沾你的光啊。”王立华说着,笑呵呵掏出烟散给众人。
也就陈凌给了他点面子,拿来夹在耳朵上,别人都不接。
跟他又不熟,跟他家还僵着,理他干啥。
王立华只好又尬聊几句,灰溜溜走了。
他走了,在场的也没人说他。
就是六妮儿喊了声:“四姐姐、五姐姐都说过,麦穗姑姑在她们小时候给过她们钱,给她们买吃的嘞。”
说着看了王立献一眼:“俺就没吃到过。”
王立献瞪他:“你就知道吃,有你富贵叔天天摆弄吃的,你还没吃够,埋怨起你麦穗姑姑了。”
别说有陈凌经常给他们吃的,就是家里也没短过他们什么吃食,没在吃的上让他们受过委屈。
还嚷嚷这些,王立献觉得丢人。
周围人就哈哈笑:“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嘛,俺家那皮猴子也一样,天天见到东西就往嘴里塞。”
陈凌也笑:“跟咱们小时候一样,拿块窝头蘸点酱就出去跑着玩去了,这么大的娃娃,谁不惦记着吃呢?吃了长个子嘛!”
笑闹几句,陈宝栓盯着那两个小玩具皱起眉头:“咦,这麦穗家里,谁有这个手艺啊,这木匠活做的精细,要不说,跟俺爹比也差不离了。”
“应该是他大姑子家的,他大姑子的公公也是个老木匠。”
王立献说道:“听说老汉一只眼是瞎的,干活不快,比不上三桂叔又快又好,但是手艺确实不赖。”
“哦,回去问问俺达,我从来没听过这人。”陈宝栓嘀咕。
陈凌灌了两口茶水,利索的爬上大拖拉机,说道:“改天宝栓你也弄俩机器,三桂叔的木匠活你学不来,那就按启安说的,搞搞雕刻,学点篾匠手艺也行。”
“行,俺回去跟家里商量商量。”
陈宝栓有点小纠结,这半年攒了点小钱,他和媳妇也变得和睦了一些,又动了要孩子的心思。
虽然没有苛待喜子的意思,但人嘛,还是想有个自己的孩子。
所以这钱不怎么敢花。
想留着在求几个有用的方子。
他家这病秀芬大嫂也没啥好办法。
陈凌之前也有想过帮一把,但后来实在别扭,别看宝栓现在改好了,但他那婆娘依然还是那德性。
对喜子也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恐怕有了娃,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喜子赶出家门。
陈凌实在做不到去帮这种人。
陈大志跟陈宝栓家离得近,两口子吵架他们家都能听到,也知道他的心思,拍拍他的肩膀劝慰道:“别瞎想,铆足了劲干吧,攒下了钱,什么都有了。”
陈宝栓嗯了声,点点头,跟众人一块把碾碎的玉米芯装上驴车拉走。
‘嗡嗡嗡’大拖拉机咆哮着,陈凌在这里继续碾压。
就这么忙活到天黑七点钟,众人扯了电灯也看不清楚,这才停下。
停下了,也不用回家准备饭菜,村东结婚那边就有人来喊了。
晚上有酒席,让他们过去。
都上了份子,因为有活要干没过去,但到了饭点,不管吃不吃,都有人来喊。
这样也好,省得回去收拾饭菜了。
陈凌换了身衣服,带着一家人过去吃席。
第二天接着干。
连续干了两天半,才把这点玉米芯碾好。
期间王聚胜还把王立献替走了。
因为老巴和李大队长在这两天相继的找过来说打听好大妮儿相亲对象的事了。
那后生人还不错。
家里有点钱也不花天酒地,挺有上进心。
但毛病嘛也不小,这小子的上进心不怎么在正道上。
简单说就是,只想一劳永逸,我把这个事情干成了,就想躺着数钱。
在藤河乡开厂子也是这样。
所以不管老巴还是李队长的意思都是,这小子说不准是看中了王立献和陈凌的关系,是冲陈凌来的。
村里和陈凌关系好的,自身有点独门本事的,陈凌都愿意帮一把,给指条路子。
或许是看中了这一点。
王立献一听不高兴了,他们和陈凌关系好归好,但是不管谁都没有故意上找着去沾光的。
有点志气的都不会这样,多让人看不起啊。
要是那小子真有这心思,他说啥也不干。
于是后边两天就带着大妮儿去媒人家走了两趟,托媒人把话说开。
果然,那媒人只去了藤河乡一次,把话带到后,那边就没声响了。
这让大妮儿很是伤心失落。
好不容易有个看对眼的,居然是这样的人。
其实今年来陈王庄说媒的,大多目的都不纯,女的想嫁过来盼着以后过上个好日子,娘家也想沾光,还有的男方直接想结婚了搬过来住,不做上门女婿,做陈王庄的人。
这样的人和事多了去了。
说起来还是有点夸张。
但架不住这年头各家孩子多,山里人也穷怕了。
不过是结了婚换个村住而已,万一这个孩子在陈王庄出息了呢?
第751章 二黑害臊
人相亲还没相完,狗也开始相亲了。
这天陈凌正跟王立献几人忙活着,往牲口圈里拢成一堆的玉米芯上洒石灰水。
洒完石灰水,就要拿塑料布盖上,闷着让它发热,用来灭菌。
这时候买了两次鱼苗的田利川找了过来,这次他不是来买鱼苗的,而是带着狗来的。
一条大白狗,肉滚滚的,听说是给他看鱼塘的,会游泳,能凫水。
很听他们一家人的话,老实忠厚,对外却很凶狠,是看家护院的好手。
可以说这是条难得的好狗。
田利川不想委屈了它,随便让公狗配了。
正好知道陈凌这号人,又见过黑娃那些狗,就挑了个空闲的时候,过来找配狗。
另外陈凌这边也是明码标价。
价格高是肯定的,狗是好狗,那也不用质疑。
但关于配狗,他也知道,陈凌并没有靠这个来赚钱的想法。
还是随自家狗眼缘,看得上你就配,看不上陈凌也不强求。
所以他这个说是跟狗相亲,也没错。
田利川运气不错,这趟过来没有跑空。
虽说黑娃依然看不上这类狗,但二黑看得上啊,而且二黑似乎是很喜欢这种肉滚滚,身上又干净,毛发又很整齐的城里狗。
看到后眼都直了。
嘴里叼的骨头都掉地上了。
也顾不得带着狗群撒欢了,跑到这大白狗跟前就是摇头摆尾,对着人家屁股一顿嗅。
田利川看到二黑对自家狗感兴趣,高兴的不得了。
连忙从车上拿下来好多肉和内脏,对着农庄的狗群一阵投喂。
喂完去陈凌他们刚才忙活的牲口圈看了看:“老弟你们这个是干啥,种蘑菇吗?”
“对,今年刚盖了棚,要种点蘑菇。”
陈凌他们在沟渠洗手,旁边小白牛领着小水牛在他身边玩闹。
小水牛有大牛带着,也不认主,跟谁也玩,一会儿去拽王立献的钥匙,一会儿去叼陈大志的烟叶。
很是调皮。
几人挺喜欢这小牛,不是喜欢它调皮,是平日里陈凌家的白牛不去别人跟前,只有这小水牛玩闹的时候,才跟着过来看着它。
村里人还是喜欢小白牛更多一点。
借着小水牛玩闹的机会,也能摸摸这头漂亮的白牛,跟它亲近一下。
田利川的注意力不在水牛上,也不在狗身上了,而是看着牲口圈里头的蘑菇培养料,皱眉说道:
“这个时候种蘑菇不是有点晚了吗?这怕是赶不上卖啊!”
“是啊,是有点晚了,不过能卖几茬卖几茬吧,第一年也就是瞎忙活,我就是想试试。”
陈凌笑笑,并不在意的样子。
一般长江以北,冬天常年降雪的地方,种蘑菇是在秋末,最晚不能超农历十一月。
要不然,不是在年末赶不上卖,就是年后卖不掉。
不上不下,白忙活还赔钱。
要知道,入了腊月,是走菜最快的时候,是蔬菜销售的旺季。
尤其是年夜饭上必备的菜,价格会翻了天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