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961节

  大门只能通过一辆拖拉机。

  要是板车的话,倒是可以两辆一起过。

  到底是县里的粮站,还是比较小的。

  这个时候早已过了农忙,里面很消停,只有两条土狗来回跑动,看到人就远远地冲这边汪汪叫起来。

  陈凌走进去,说了句要拉几车玉米芯,看门的老头子认识他,眼睛一亮笑呵呵的就走过来,给他打开大门,让他把拖拉机开进去。

  陈凌散了烟,问老头子拉一车玉米芯多少钱。

  老头子哪里肯要他钱,直接摆手让他随便拉。

  “这东西在咱们山里,不是烧柴就是沤肥的,不值钱,你想拉几车拉几车。”

  “行,那我们先拉两车。”

  陈凌笑着点点头,把那多半包烟塞老头手里。

  心想先拉回去,看看多少够用,最后给他一车算五块钱或者十块钱的。

  实在不要钱就留几包烟。

  乡里乡亲,熟人或者认识了,人家就总是很客气,给人家钱,没人好意思伸手要。

  这年月就这样,稍微熟络一点,就算是弹棉花的、做挂面的陌生人来到村里,也要请到家里喝口水,甚至吃饭留宿。

  陈凌不是喜欢占便宜的人。

  心里盘算着,就喊着何家文几个去库房装玉米芯。

  事实证明他把几人喊过来,是喊对了。

  库房的玉米芯是玉米脱离后直接倾倒的,堆积的跟个小山似的,差不多三米多高。

  这家伙,用铁锨装车也不好装。

  他自己力气大也没用。

  主要是玉米芯没有粉碎。

  整根整根的,用铁锨去装,这玉米芯就会在地上来回滚。

  锄一铁锨,还会滚下来。

  所以这就需要用草叉子了。

  用叉子往车斗上装。

  这地方也没有铲车之类的。

  加上玉米芯太轻,也不能装袋,没有铲车那种大装斗的,用钩机、挖土机还不如让人自己来。

  陈凌他们合计了一下,就分散开了,围着拖拉机开始装车。

  也就是用草叉子,锄一叉子往拖拉机车斗上抡。

  玉米芯轻飘飘的,看着不起眼。

  可装起来一点也不轻松。

  才装完一车,就把大学老师们累得够呛,手臂发酸,满身是汗的喘粗气。

  拉完一车回到村里,正好还碰到张书记那些领导没有走。

  来农庄找陈凌说让他再带着他们进山一趟。

  因为张书记他们最多再待一天,明天就要走。

  而港岛一方,明天也要准备离开……

  他们本来没打算这么快就走,还想着等陈凌家摆完宴席再走。

  但是这几天他们和余启安相处不错,想让余启安带着他们去北亰看看,然后再去草原玩上一趟。

  所以临出发之前,想找陈凌带他们去山里打打猎,玩一趟。

  这和张书记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但陈凌现在正忙着干活呢,哪有空带他们去山里。

  他自己虽然也想着去山里抓一些小兽,丢洞天里养一养,杂交着玩上一番呢。

  可那也得把手上的活儿干完呐。

  总不能把大棚弄好了,扔在那边不管,就只顾着奔山里玩去吧?

  所以这些人来找他,他也不答应。

  反而把他们都拉了壮丁。

  给他们许诺,上午要是能把活干完,下午就领他们进山打猎去。

  张书记一听,好啊,玉米芯那么轻,他们还能干不了?

  当场就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不仅自己答应,还要拉着港台两帮人一块去。

  余启安更是吆喝:“富贵开拖拉机,我们赶驴车过去,能多装两车,拉得更快。”

  一听说要赶驴车,本来还有几人不乐意去,顿时争着抢着要去。

  “吴老,你刚才不是说有事吗?怎么现在没事了?”

  “哈哈,我主要是想跟着帮我师父干活去。”

  “好家伙,你这一把年纪的,其实不用去的。”

  “要去,要去。”

  陈凌也没想到一个驴车能让他们这么积极。

  不过干这个活,人手多了,好处多多。

  到了粮站,把玉米芯装上拖拉机和两辆驴车。

  装好的玉米芯拉回村里,就在打麦场卸下来,倾倒成一大片。

  到时候就把两位教授给村里买的大农机开过来,来回碾压把玉米芯碾碎,才能继续拌蘑菇的培养料。

  关键还是附近没有粉碎机。

  黄泥镇倒是有,但陈凌懒得为这点东西跑那么远。

  就在村里这么鼓捣吧。

  所以上午弄好后,下午去山里也没耽误工夫。

  因为这玉米芯还得摊开晾晒呢,不能受潮有长霉的,等晾晒好,风吹干,碾压完还要撒一遍石灰杀毒。

第746章 残暴的猎人王一家

  寂静的冬日,昏黄的暖阳。

  山林里没有往年的枯败和寂寥,暖洋洋的冬天里,多了些青绿色。

  一行二十多人,跟着陈凌登上北山狼叼岩,向下眺望。

  远处是深绿色的麦田,随着土地此起彼伏像是绿色的波浪。

  午后,一些村民挎着篮子,在麦田捡拾大雁粪。

  靠近村边的地方,还有一只只苍青色的大鸟形状的,像是木偶一样的东西。

  是村民摆出来的一排假大雁。

  土地庙还有几个汉子搬着竹梯,在拣瓦。

  坡上也有几座草屋和篱笆院子,再向东看去,还有一排新建的砖瓦房,以及坡下农田里长长的一排大棚。

  视线再往回收。

  拉进到农庄附近。

  小桥、流水、果园。

  果园内,还有几处牲口圈,像是八卦图一样分散在农庄周围,其中有弯弯曲曲的沟渠,把这些牲口圈和果园好像也用水流沟通串联了起来。

  水流上,鸭子、大鹅,还有大雁在水面嬉戏。

  果园中哟哟鹿鸣,有漂亮的白牛带着小牛溜达,后面还跟着两只小鹿一样的小兽,蹦跶、嬉戏。

  同时有不安分的青马趴在牲口圈围墙上,咧着大白牙,注视着老实巴交的驮马,不时的翻动嘴唇,似乎在嘲讽。

  山脚下,大群的土鸡咯咯哒的叫着到处刨土乱啄,冬天没什么虫子了,也不知道它们在刨什么东西……

  总之,站在狼叼岩这个北山最高处,当真是能把村里村外的大半景色都尽收眼底。

  “好山、好水,好景色啊,真是一处好地方,太好了。”

  张书记发出感叹。

  周遭层峦叠嶂,覆盖着厚厚的野草,苍劲翠绿的松柏,挺立在山端。

  山风扑来,松涛声阵阵,令人一阵舒畅开怀。

  暖冬的山风还有点醉人呢,爬这么高,在微风中陶醉的闭着眼,好像中午在陈凌家喝的那甘甜的葡萄酒一样,清凉透爽,沁人心脾的。

  这种感觉,一下子让他们忘记了上午的疲惫。

  可不是嘛,虽然陈凌管饭了,饭菜也很美味。

  但出的力气是实打实的。

  那家伙,谁也没想到,那轻飘飘的玉米芯装起车来那么费力气啊。

  真是要老命了。

  今天不让陈凌带他们多打点猎物说不过去。

  “师父,你这是带着狗看什么呢?”

  吴老看到陈凌带着黑娃小金在狼叼岩上到处晃悠,一副找东西的样子,就跟上去问道。

  “哦,没什么,我是看看这里有没有野兽的踪迹。”

  陈凌随口敷衍一句。

  实际上他是在看去年种的人参。

  怪不得很多人都说这玩意儿有灵性呢,还真是难找。

  明明去年做了标记,也浇灌了两次灵水,现在居然找不见了。

  令他很是纳闷。

  “走吧,参观完我们村大名鼎鼎的狼叼岩了,我带你们去大秦岭那边走走,那边猎物多。”

  陈凌按下心里的想法,对众人说道。

  越往大秦岭,野兽越多。

首节 上一节 961/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