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942节

  “我们看这个你是想用蜂蜜养苍蝇,培养后代?”

  吴老等人好奇的问道:“这得用多少蜂蜜?用得着下这么大本钱嘛?”

  两个老太太和那位大姐也早就好奇的凑了过来。

  纷纷发出疑问。

  陈凌对此微微一笑:“这么做,自然是为了驯养苍蝇,让它们慢慢变异,培养出新品种,产下干净的蛆虫。”

  “吴老,你们见多识广,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设想,如果一个地方没有脏东西,没有各种各样的垃圾和恶劣的水源,苍蝇被逼无奈之下,为了生存只能去采食花粉,慢慢变异成了跟蜜蜂一样的益虫。

  从此,蛆虫也不那么肮脏……”

  “呃,没有,这个想法一看就是小陈你自己的想法吧,就是蜂蜜换成了花粉。”吴老摇摇头,然后盯着陈凌笑道:“以前别人都说你这个年轻人怎么了不得,我觉得夸张了,现在我才知道你这个后生是多么厉害。

  你是什么都敢想敢干啊……

  在你这么个年纪,就有这样的成就,还能分心在这么多地方,这说明你只要是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都能很快入门。

  你这个天分太过了不得了。”

  “是啊,老吴说得对,怪不得你养鱼养狗都能养出新品种,方便面能搞出新配方,我看这个什么无菌蛆虫的技术突破,你肯定能做到。

  换别人,都不敢往这个地方想。”

  其余人也一阵附和,而且惊叹。

  他们这还真不是恭维,故意说些虚假的好听话。

  而是陈凌跟他们想象的实在太不一样。

  他们想象中的陈凌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年轻,有点奇怪的本事,或者碰运气琢磨出来一些东西。

  现在这一看,都整上论文投稿了。

  而且医书上还写满了笔记。

  这哪里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

  而且看这谈吐,说到什么都能聊两句的样子,肚子里肯定是有真货的。

  到了这里,他们深深怀疑,陈凌看医书不是为了治病,是鼓捣某些配方,比如研究美食上的调料,又比如研究养殖上的用药。

  陈凌笑而不语,然后给他们倒水泡茶。

  心里却大骂开了:“妈的,狗屎意林,骗了老子这么多年,我踏马就知道,不管什么时候,澳大利亚苍蝇会采蜜都是假的……还有国外的那些狗屎东西,看老子以后真的搞出来采蜜的苍蝇,怎么反输出你们。”

  他昨天就听说了,吴老每年要去澳大利亚一趟呢,他都不知道的事,那绝对假的不能再假了,完全就是为了欺骗善良淳朴的国人,培养慕洋犬的低劣洗脑手段了。

  不过也无所谓了,要不是这个故事,他还想不到怎么编来应付那边的催稿呢。

  论文他也不会写,就用语出惊人的脑洞对付呗。

  对付完,搞出来采蜜的苍蝇,还能反文化输出一波。

第729章

  吴老等人本来只是想过来找点好吃的美食而已,结果没想到,受到了一连串的震撼。

  回村里的路上,还在不停议论陈凌的事。

  他们现在是看陈凌家什么东西都会觉得不简单,都会忍不住多想。

  村民们有看到他们这样的,听他们讨论陈凌,就互相说:“看吧,就说他们只要吃富贵一顿饭,肯定就吃服了,往后肯定每天厚着脸皮去找富贵蹭饭。”

  “蹭饭就算了,富贵哪里会伺候他们,怕不是也得掏钱哩。”

  “掏钱就掏钱,人家这帮人不差钱啊。”

  村里的人,向来是对城里人有不小误解的。

  何况还是港岛和湾岛这种发达地区来的人。

  总觉得人家拿钱不当回事,看到什么东西都愿意掏钱买。

  普通的小鸟和小鱼,常见的野菜和腊肉,还花大价钱抢着买……

  一个个好像都是人傻钱多一样。

  实际上人家可不傻。

  简单点来讲,是人家这些人早已经过了‘有没有’的阶段,到了追求‘好不好’的层次了。

  有没有,好不好。

  听着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里边蕴含的东西可不是小问题。

  像是现在这个年月,内地大部分都还没有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很多人只达到简单温饱,逢年过节才能吃肉,看着距离‘好不好’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实际上,这段路并不长。

  十年之后,也就是零七年前后,就能基本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到了陈凌熟知的后世二零二几年,那简直不用多说了,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开始追求‘好不好’的问题了。

  毕竟虽然超越了温饱线,但是他妈的连地里种的蔬菜都开始上科技与狠活了,走村串乡的考察一下,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种菜的人,他们地里的菜自己都不吃。

  不敢吃。

  多可怕的事情。

  而现在嘛,村里的乡亲还不理解吴老他们这种人的心态。

  只觉得陈凌又征服了一批有钱人,还是湾岛和港岛来的,心里比较自豪。

  去外边也有了吹嘘的资本。

  看,我们村陈富贵,湾岛和港岛的来了也服他。

  争着抢着往他家跑。

  吴老他们也不知道乡亲们是怎么看他们的。

  只知道陈王庄这边的人好像是比来时路上遇到的那些人要温和善良许多。

  听陈凌解释是说,好像他们这里是因为农田比较多,所以野蛮凶狠的‘刁民’比较少,外面那些拦路抢劫的,主要还是太穷了,没地种,没粮食吃,没收入来源。

  他们觉得很有道理。

  回到村里,雨点又有变大的趋势。

  好在他们出来的时候带了伞,就不紧不慢的走着,在村里闲逛。

  经过陈凌家村里的院子时,听到里面比较热闹,就走进去凑热闹,进去一看是郑绍秋他们,还有一个脸上带疤的老头子,一帮人在屋檐下,摆着鸟笼,正守着二秃子和两只老鹰喂肉。

  一边喂鹰,一边就听那老爷子讲古。

  山里各种稀奇古怪的传闻,配合着大陆的历史事件,让他们一下子沉迷了进去。

  赶紧收了雨伞,挤进屋内,支棱着耳朵听起来。

  ……

  冬天的雨,是比雪更烦人的。

  不像是别的季节的雨,要下就痛快的下一场。

  冬天的雨不是这样。

  就这么断断续续的,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下起来了,一会儿又停了。

  让人干点活儿也干不好。

  吴老等人离开后,陈凌本来是准备就开始搬卧室东西的,没想到这个时候雨突然大了下来。

  他只得作罢。

  在这雨天,天色也暗,阴沉沉的让人没什么精神。

  他在客厅写了会儿书稿,渐渐觉得状态不佳,就回卧室陪着王素素在床边哄孩子玩。

  睿睿则是自己吭哧吭哧抱过来厚厚的棉垫子,坐在卧室门口,和黑娃两个玩他的小白象玩具。

  这也不是他特意在屋门外的。

  主要是黑娃小金在有小娃的时候,不太肯进屋。

  睿睿就只好到门口找它们。

  臭小子跟小老虎一样壮实,一点也不怕冷。

  把脑袋上的帽子随地一甩,就扯着小白象,让小白象玩具向着两狗一阵冲撞。

  黑娃左扑右跳的帮着他挡着小白象。

  不然玩具冲下楼了,还得它去帮忙捡回来。

  小金则是一边陪着睿睿玩耍,一边眼睛还时不时的向卧室里看两眼,它是在看床边的两个小娃,眼神温和,带着好奇。

  其实在睿睿还不会下地跑的时候它们也是这样。

  当时刚从医院回来,它们两个还有小白牛那都是远远地看着,想靠近又不太敢靠近,又好奇又小心翼翼的。

  其实这个表现不仅在它们身上有。

  这应该是很多通人性的动物都会有的表现,不论开没开智,有没有智慧。

  面对幼崽都会出现这样温和又温柔的一面。

  当然了。

  家里二黑它们是不喜欢太靠近小娃子的,它们是愿意多干点活,也不愿意守着孩子带娃。

  主要还是从小被睿睿折腾怕了。

  今天下雨出不了门,二黑它们就守在后院木楼这边,陪着王存业老两口打苇箔。

  一会儿这个帮忙叼绳子,一会儿那个帮忙扯线。

  不过别的狗都不如二黑灵巧,还是二黑出力最多,别的狗在这边就是解闷儿的。

  不然笨手笨脚帮倒忙。

  打苇箔是为了给鸡舍牲口圈换新的顶棚。

  陈凌甚至想着和泥搞一个结实的顶,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先把苇箔打好再说吧。

  “凌子,你过来看看鱼缸这里放的东西,扔还是不扔。”

  “啊?鱼缸有什么东西?那边我没放啥吧!”

  陈凌被睿睿玩耍的垫子挡着,从门口探出脑袋。

  王存业在楼下举着伞,喊道:“瓶瓶罐罐的,我看你在里边种了东西,都长霉了。”

  “还种了东西?我没印象啊,我去看看。”

  陈凌奇怪的道。

首节 上一节 942/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