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知道,说的是牛老三他爹。”
张铁根擦了擦他那张极有特点的白癜风老脸,点头道。
卖牛肉的牛老三整个长乐乡都有名。
一是整个长乐乡就他一家卖牛肉的,二就是他不孝顺,整天跟他同样奇葩的老娘斗智斗勇,让人看乐子。
但很少有人知道。
以前他爹也是位能人。
牛老三的老爹能在何处呢?
这老头子,能在了打猎上。
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除了在队上挣工分,剩下的也就打猎和采药得到的东西能落到自己手里。
这也是耕地不多的山民们,除了依靠种粮食之外唯二的生存手段。
等包产到户之后。
也就采采药了,打猎的猎户渐少。
牛老三的爹也金盆洗手了,干起了肉铺买卖。
有年冬天,赶集卖完肉回山,远远看见一个黑点在皑皑白雪里移动。
近看才发现是一只小黑熊幼崽。
于是他用背篼装上了背回家。
并将小熊卖给了省城动物园。
自此后,每到入夜母熊就会站在他家屋后的山包上嚎叫,声音凄厉。
这叫声每夜如此,母熊的叫声搅得这家人夜夜不得安宁,同寨子里寨民也有怨言。
于是他告知熟悉的县武装部好友,一位狩猎爱好者,合谋来打这头大熊。
他们找到几位猎友,分工,武装部的那位枪法好,坐“交口”。
带走小黑熊的牛老三他爹则分配作为撵山子,也就是在山上驱赶猎物往“交口”跑的撵脚。
可是黑熊似乎有灵知,偏不往“交口”去,而是朝着牛老汉迎面而来,狭路相逢,牛老汉始料不及,熊与他撕打在一起。
大声的惨叫、呼救下,当附近撵山的猎人赶到时,牛老汉已奄奄一息,后不治而亡。
此事牵扯人命,惊动一时,县武装部的那位好友也被撤职通报。
“你看,牛老汉多能的人,以前打猎厉害得很,养那猎狗也厉害,看看结果咋样……
唉,不行啊,这人有时候还是得信点命。
信点报应这回事儿。
你要是不信,那就老老实实的守着山里的规矩,别去惹它们。”
“它们?它们是谁?”郭宝来一愣,以为神神叨叨起来了。
“没听说过吗?山里带崽儿的东西别惹,抓到了也要放掉。”
“牛老汉还是老猎人呢,连规矩也不守了,这不就倒了霉么。”
确实,猎人也不是全都老老实实守规矩的。
人和人天生就不一样。
有的人除非经的事多了,还得命大活下来,吃过了教训,有了敬畏心,才不得不守规矩。
不然这类人是改不掉的。
“是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为山里人,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陈凌应着。
人家说起这事儿是好心给他提个醒,他心里明白的。
‘唉,黑熊也回来了,不知道家里那边的山上狼不安分,跟熊有没有关系?’
熊瞎子这东西,说实在的,在他们这边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以前的时候,和狼一样,是极为常见的。
说不定啥时候就在路边遇上了呢。
近些年拿枪打得狠了,才躲回到大秦岭深处。
秦岭的黑熊,生活在山林高处,说起来只要人不去招惹它们,它们很少下山来。
在食物少的冬季它们就冬眠了。
冬天狼找不到吃的,还会跑下山来,闯进村寨。
它们不会。
不过其他季节就不好说了,狗熊嘴馋,鼻子又灵,逆着风都能闻十里地,有的时候还会下山偷玉米呢。
第606章 那就养鹿吧
“管他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就是熊瞎子么,来了就来了,正好吃熊掌。”
陈凌发狠着在心里说道。
山里乱就乱吧,自己很快就要进山一趟,好好巡一趟山。
到时候,黑娃他们都去。
熊瞎子也拦不住。
想到这里他甚至还有点小期待。
……
几个长乐乡的人说完了熊瞎子,又说起来近两年来山里野兽渐多的事情。
狼啊,土豹子啊,乃至各种以前常年,现在少见,或者连老辈人也从没见过的大小兽类、禽类。
都说建国前山里野物多的时候都没这种光景。
这也正常。
兽类不管是食草还是食肉,活动范围都是极广。
今天还在陈王庄村外的山上,明天说不定就来到乡里周围的山上了。
尤其是食肉的,像是狼群和豹子更是如此,领地范围都是很大的。
豹子夜行八百里不是说笑。
还有一个木匠老汉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跟陈凌说他们陈王庄有老野猪下山来,整天后半天进猪圈啥的。
陈凌就说确实有,不仅有老野猪下山,还有老狼下山呢。
众人一听,连声追问。
于是陈凌也是一阵讲。
众人听了告诉他要防备着一点,山里的老猪老狼太过狡猾奸诈,摸进村是要害人的。
说着说着,又扯到陈凌的小青马身上。
说这马够厉害,能把熊瞎子踹飞,是不是也是匹厉害的老马,上了岁数,有了灵性,都懂得护主了。
陈凌就说起这马的来历。
说曾是羊头沟种大棚蘑菇的老杨鱼儿养的马,是骡马市上让马家坳的老马刷子淘来的小母马,但是这马性烈,春天公马发情去它跟前,还被一脚踢死了呢。
后来老杨鱼儿为此赔了钱,带回去后心里别扭,怎么看这马都不顺眼,也不想要了。
但别人知道内情,这马几次没出手,才落到他手里。
众人听完,再次发出连声的惊呼,纷纷说他们听说过这匹马。
这年头信息匮乏,屁大点事都能成为津津乐道的大新闻,何况是骡马市上踢死一匹马呢?
一匹价值两三千块钱的牲口啊,自然成为本地人饭桌上的谈资。
而且那老杨鱼儿刚种大棚赚了钱,就倒霉的买了匹这样的马,赔了钱后还出不了手。
大伙都幸灾乐祸看笑话呢。
“得了,这回老巴和老马刷子也看走眼了,俺敢说,从能斗熊瞎子这一点就能看出来,这匹青马是匹好马,绝对的。”
“嘿嘿,等啥时候碰到了老巴和老马刷子,俺得跟他俩说说,这马不是不好训,是没碰到能人,这不就让人家富贵给训好了。”
“那可不是,这马确实脾气怪……”
陈凌听了连连摆手,这帮子人只看到小青马能斗熊了,就没看到自己甩鞭子训马?
不过他也没多言语,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也该继续启程了。
就告辞一声,挎上枪,骑上马,头顶悬鹰,一路飞驰而去。
小青马先前挨了顿抽,难得老实乖顺了不少。
心无旁骛的奔驰之下,仅仅不到两个钟就赶到了风雷镇。
着实是陈凌感到意气风发。
而到了镇上也挺顺利的,没怎么找就找到了余启安两人。
话说回来,这老小子瘾头也是真大。
找马找鸟的,这都鼓捣了快俩月了,还踏马不准备走。
陈凌跟他说起家里写信找他的时候。
他还满脸懵的“啊?”了一声,说这有啥可找的,才出门俩月,用得着这么急的吗?
陈凌也是无语,你这俩月是离开我家俩月,不是离开你家俩月。
要按照带着白惠宁离开北亰的时间算,这都离开快半年了,人家家里能不着急吗?
余启安神经大条,白惠宁到底是姑娘家的,一听家中担心,就也跟着担忧起来。
而且跟着男人在外边这么久,钻在深山老林里都玩疯了,脸上也有点挂不住。
连忙催着余启安要回去。
余启安没办法,只好嘴上应着,把陈凌扯到一旁,拜托他照顾好自己辛苦寻来的驮马和鸟儿。
驮马是山区的矮种马小型马,余启安钟意这个的原因是除了本身喜欢,也是受了陈凌启发,想着爱好这玩意儿的同时,也培育出大中华本土的优良品种。
到时候国际上有名,那脸上多光彩啊。
陈凌听着他讲述找马的趣事,就跟着出门去看他买来的那些驮马。
刚来的时候没注意,现在一瞧,都快二十匹了。
别的不说,这老小子眼光还挺挑剔的,连陈凌这种不怎么懂马的人看到了这些驮马都觉得眼前一亮,每匹马各有各的好。
但统一来说,皆是毛发油光水滑,肌肉匀称,身体比例接近完美,卖相那是相当不错。
鸟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