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板一看就没下地干过活。”
“……呸,就是跟村里说好的东西还没收上来也没给钱,老娘好好的跟你们出来钻玉米地,待会儿光着脚回去,你们四个大老爷们不怕村里说闲话?”
四人的笑声戛然而止。
……
中秋前后,陈凌也难得忙碌了起来。
除了给笔友们问候,让孙艳红帮忙给朋友们送些礼品外,他自己也骑着马跑了些地方,给老朋友们带了些东西。
比如乡里的老巴和李站长,也是给送了些鹿肉和野鸡的。
还有就是二舅哥两口子趁着这个中秋,要过来住上一段时间。
纪念香港回归的文化衫他们已经囤的够多了。
甚至把能放的地方,都已经堆满了。
担心受潮,就用麻袋包裹捆着,赶了驮马运过来。
陈凌知道情况后,就和山猫每人开一辆拖拉机,来回运送了几趟,放在了农庄这边。
但运到这边了之后。
那边也得停一停了。
因为到了秋天了,服装厂的次品衣物已经收不上来了。
春天夏天,天气暖和,服装厂做的衣服挺薄的,次品就十分便宜。
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比如那些老头衫、短袖啥的,又轻又薄,叠一块跟一张纸一样,看着很不起眼,不知情的以为是一件。
但拿在手里,一揭开,能翻出好几件来,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这类的次品衣服就极为便宜,都是论斤卖。
而现在的衣服以秋冬款为主。
这类衣服就算是次品,也不会很便宜,而且服装厂的人自己改一改修一修,也能卖上好价钱。
那就没法像以前那样,让王庆忠去各个码头和苗寨区搞批发了。
他们也难得清闲下来。
正好王素素要生了,陈凌两边跑着。
王存业在这儿,老头一个人也有点忙活不开,他们就过来帮忙来了。
不得不说,王庆忠两口子来的挺对时候的。
他们过来后一家人过完中秋,刚把王素素送进医院里,陈凌的那些笔友就陆续过来了。
而且沈佳宜的一家子,在沈佳宜的情况陆续好转之后,经常在县城听到村里这个那个的趣事,就也搬回到了农庄,一家三口每天围着村子溜达,放松心情。
这样的时候,农庄里每人看着可不行。
王庆忠两口子正好可以帮忙守着。
王存业也有机会多去几趟县城,看看大女儿,跟老伴儿一起去医院陪陪大女儿了。
陈凌呢,本来以他的性子,他是最不应该紧张的。
结果王素素一住进医院,他不知道咋回事,啪的一下子,整个人都绷紧了弦。
连国家畜牧杂志给的回信也没心情看了。
每天往医院跑个七八趟,一个上午都能跑三四趟,又是榨果汁,又是做点心的。
把所有人搞得哭笑不得。
就连二秃子,最开始还带着一帮鸽子在天上跟着特别起劲儿的飞呢,后来也兴致缺缺的自己玩去了。
觉得陈凌老是骑着马在这么点地方兜圈子,还一天天的来回跑这么多次,实在没意思。
第596章 怎么跟皇军说话的
毫无意外的。
陈凌又被嫌弃了。
现在王存业好不容易闲下来,不用管家。
和高秀兰老两口在医院把王素素照顾的很周到。
陈凌去不去没什么大碍的。
反而他这一紧张,大家也都跟着慌起来了。
最后没办法。
自己领着睿睿回村忙活收秋去了。
本来三位笔友说要过来,现在只来了两家子,还有一家人没来……
人家说过要来体验一把农忙的。
陈凌之前还打算等一等他们过来,一块忙活。
现在被嫌弃了,也没别的事情做。
媳妇进医院了,留着二舅哥两口子在家,自己去山里打猎的话忒不像话。
还是早点开始收秋吧。
干活让人静心。
人一忙起来,什么事都忘了。
自家二十亩的玉米呢,自己慢慢的干,等最后一位笔友来了,也弄不完。
于是这天一大早,陈凌只是去县城送了顿饭,回来后就换了一身旧衣服,扎好绑腿,戴好手套和草帽钻进玉米地去了。
他身强体壮的,浑身使不完的力气,对着玉米秸秆上的成熟玉米就是噼里啪啦的一通掰,随着玉米秸秆的摇晃,不一会儿就是十多米远。
他自己掐着距离,在一垄两排的玉米之间走动着,有个十米多,二十米远之后就转身折返,掰完就去下一垄,掰下面两排的玉米棒子。
如此掰完这四四方方的一块区域之后,他就把拖拉机开过来停在这里。
自己拿筐子去里面捡玉米,一筐一筐的往拖拉机的后车斗上丢。
干完这一片区域,就接着干下一片区域。
他这人隔一段时间不干农活的话,自己还挺愿意来干的,而且一干起活就有点停不下来。
自己也乐在其中。
一会儿哼两段小曲儿。
“要学神仙,驾鹤飞天,点石成金,妙不可言……”
一会儿又在口中惊呼几声。
“这玉米棒子真够大的,快有我半个胳膊长了,已经堪比玉米晓夫种的玉米了,啧啧,真不赖。”
“嚯,这几颗玉米真带劲啊,这是黑玉米,这是红玉米……这不得留着做种?”
“好家伙,还有彩玉米,我看看这一个玉米棒子上,玉米粒有几个颜色,红的、白的、黑的、黄的……牛啊,四种颜色,够漂亮,这个更得留种子了。”
玉米变异是很常见的事情。
经常出现红玉米和黑玉米,彩玉米也有,就跟农村的土猫一样,毛色多样。
但是出现这么多的玉米变异株,而且好多棵还是紧挨着的,这就是受农庄周围的环境影响了。
说实在的,陈凌在自己家使用灵水的时候是很小心的。
由于洞天的瓜果吃不完,他都是隔三差五的给家人吃这些洞天产品。
这个其实比单纯的灵水效果还要好呢。
而且吃完还不会造成太影响的变化。
如此以来,灵水的话,他就每隔一星期给厨房添上两瓢就行了。
至于水渠那边,隔得时间就更长了,只是啥时候想起来了,才在源头位置,倒上两瓢呢。
倒的还都是稀释的灵水。
被水流带到各处去之后,就稀释冲散的更少了。
但效用还是出乎预料。
玉米的变异株极多。
有玉米棒子特别大的,也有玉米粒颜色特殊的。
陈凌刚开始还专门留出来。
后面发现非常多就不稀罕了,开始和普通玉米一样随意的丢了起来。
“看样子,这边的环境是被我养出来了,以后千百年后,说不定也可以做到土能生白玉,地能产黄金啊。”
“不过都说秋收冬藏、秋收冬藏的,春夏‘主生发’,生机旺盛,入秋后得‘主收敛’了,还是该让土地歇上一歇的,养精蓄锐,把生机和生命力藏在土地里,来年才会更好。”
这就是中医的概念了。
他跟着王素素读医书,受到不小的影响。
但用在土地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后世的东北三省,黑土层大量退化,肥沃的黑土层逐渐消失,是怎么造成的?
还不是过度开发,以及有人偷偷拿黑土挖掘开采,出去贩卖的缘故。
一边干活,一边观察农田的情况。
这一投入进去,察觉不到时间流逝。
很快两个小时过去,太阳渐高,他一个人都快掰完一亩地的玉米了。
就连拖拉机也运了三趟,卸在那些空荡着未启用的牲口圈内。
他一个人在这儿忙活着。
果园里,一群毛茸茸的小狗跟在大狗身后跑过来跑过去,一会儿去羊群里穿梭打闹,一会儿去河边追赶鸭子。
农庄西侧还有白鹭嘎嘎叫着,时不时的沿着陡峭的山壁飞下来,偷吃两条小鱼,又急忙振翅飞走。
阳光透林而过,哗哗水声之中,如景如画。
忽然,后山传来几声汪汪狗叫,二黑摇着尾巴狂冲下来,一溜烟的跑到陈凌跟着摇头摆尾,俯首帖耳的蹭来蹭去,兴奋的不得了。
陈凌见二黑过来,往东边的山路瞧了一眼,心说肯定是二哥他们回来了。
今天王庆忠一大早就带了两家子笔友和沈家三人去山里采蘑菇玩了。
睿睿由郭新萍在家看着。
不然就他们的脾气,也不会看着陈凌一个人干活,尽管陈凌喜欢这样,并乐在其中。
果然,没多久,就听到了人的说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