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736节

  睿睿和真真也能拿着当零食。

  这比家家都有的月饼、糖饼啥的好多了。

  ……

  太阳渐高。

  晴空万里,秋日的阳光下,林间阳光斑驳,虫鸣鸟叫,清澈的水流之中,鱼虾嬉戏。

  陈凌拿着捞网,悄悄走近水渠旁,逆着水流一兜。

  哗啦一声捞出水面,网底有一大堆小鱼小虾不停蹦跶。

  他往水桶里边一磕打。

  鱼虾便噼里啪啦全掉进了桶中。

  陈凌看到这一网下去,收获不错,就心满意足蹲下身来,把手伸进桶里,去挑拣里面一些成色比较好的鱼:“咦,这桃花鱼发色真漂亮啊……要不还是往缸里放几条吧。”

  桃花鱼过了夏天之后,在野外的就发色比较少了。

  但在农庄附近,水好、营养充足,很多发色都特别好看。

  让陈凌忍不住想往家里带了。

  尽管这鱼比较凶猛,但是陈凌收到冯义的信之后,也想通了。

  养鱼就没有不损失的。

  何况他依山傍水,缸里鱼被吃的少了可以再抓嘛。

  于是就把这两条发出粉红色和淡紫色的桃花鱼留下了。

  “咦,这是啥鱼?我靠,黄辣丁啊,这么小的小苗子。”

  陈凌捞出两个奇怪的小鱼一瞧,身上黑黄相间,险些没认出来。

  因为大的黄辣丁跟鲶鱼似的,身子下面是扁的,贴地的,嘴巴也贼大,长着鲶鱼一样的胡须。

  比较好认。

  而且大鱼不仅会嘎嘎叫,身上还有有刺须,很扎手。

  相比起来,小鱼苗子就不好认了。

  “没想到这黄辣丁小苗子的时候还挺好看的。”

  陈凌以前没抓过这种小鱼,不是说没抓到过,是没见过这么小的。

  实在太小了。

  它小归小吧,但是颜色不像大部分小鱼苗那样草灰色或者草青色。

  黑黄相间,有小胡须,眼睛还发蓝。

  小东西确实好看。

  “嗯,就是太小放进缸里会不会被吃掉呢?算了,我看看还有没有,有的话就多捞一点,放进缸里,这样活下来的也多。”

  其实他知道,黄辣丁会往石头缝里钻。

  他的水景缸那么多山石,就算被吃掉一些,肯定也是能活下来一批的。

  然后再下网去捞。

  果然还有很多小黄辣丁在水草下的水底躲着。

  白天这玩意儿藏的深,不大爱出来。

  “咦,这是刺鳅,哈哈,这个也能进缸。”

  刺鳅在水里会到处爬,像蛇一样蜷缩和缠绕在河底的石头和水草上,身上还有带刺的背脊。

  在水景缸一眼就能看到它活动,还是很帅的。

  “一条小黄鳝……黄鳝不放了,以后把红鳝放两条,缸里太乱了不好。”

  “小龙虾,这么点的小龙虾,也怪好看的,可以放上几只。”

  “小翘嘴,这玩意儿就算了。”

  “小火头苗,这个也算了吧,火头长大了做酸菜鱼是好吃,但是这一身蟒纹,实在喜欢不起来,以后遇到其他鳢科再看吧。”

  陈凌喜滋滋的挑选着。

  在山猫那边他也做过不少功课,知道鳢科里头还是有不少漂亮的鱼呢。

  眼看着桶里的小鱼小虾越来越多,黑压压的快半桶了,他就准备回去喂鱼了。

  这时他捞鱼捞到了后山小河沟了,刚起身,又愣住:“好大的螃蟹。”

第587章

  再定睛一瞧。

  好家伙,螃蟹下山了。

  只见后山西北角,连通着小河沟入水口的小溪流之中,大大小小的螃蟹排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队伍,横着身子,顺着流水沟朝果园方向快速爬来。

  这流水沟以前也有,但以前没有陈凌特意引水流下来,就只是长时间雨水冲刷自然形成的一小段。

  雨下得大了,就山上的水流就经此流出,到山下的小河沟中。

  但小河沟那会儿是死水,臭水沟,即便有鱼,也没螃蟹。

  更别提有螃蟹下山了。

  陈凌见过不少次螃蟹上树和上岸,那是下过大雨后,河水暴涨,它们会爬到高处避水。或者即将下大雨的时候,水底缺氧,它们也会爬到芦苇以及河边的树上。

  但是这‘螃蟹下山’,他却从小到大只听过没见过。

  尤其是抬头往上一看,那螃蟹兵的队伍沿着上方的流水沟几乎是爬满了,弯弯曲曲的队伍排了老长,当真是井然有序,蔚为壮观呐。

  比起当初水库见到的虾兵蟹将,更令人感到分外奇特。

  “好好好,还是鱼虾螃蟹多了好啊,什么样的奇景都能碰见。”

  陈凌乐得的一拍手,提上桶,赶紧回家拿照相机去。

  这奇景绝对不容错过。

  有种狗仔记者拍到了第一手素材的兴奋感。

  又有一种亲眼目睹老人们口中传说的新奇和惊喜。

  只因这螃蟹下山也有说法的。

  老人们就常说,七上八下。

  所谓七上八下,就是说农历七月以及七月之前呢,鱼大多在水面上活动,农历八月之后,天气慢慢转凉,鱼多在水底。

  而且农历七月之前,很多鱼喜欢往上游走,上水鱼多,入八月之后,则向下游来,是顺水鱼多。

  虽然这类情况多是指鱼,但是么,水里的东西,很多也都一样。

  螃蟹也是如此。

  螃蟹农历七月之前,喜欢在小溪小河里生长,等到了农历八月份之后,反倒往下游大河里跑。

  很多上年纪的老人见过,把这类情况说成是螃蟹下山。

  陈凌一边兴致高昂的拍照,一边拿着桶去捡,捡完半桶还嫌不够,又拿出地笼和鸡罩压了石头挡在小溪流水沟的出水口。

  这种情况连诱饵都不用放,它们就会自投罗网,排着队进里头。

  随后向着西侧的山壁下看看那边的溪流,这里陡峭,溪水从上而下,水小的时候还会顺着沟底流下来,水大的时候就跟一条条小瀑布似的,清澈的水流从高处直接冲刷而下,倒是没有螃蟹下来。

  “嗯,入秋后,雨水不少,还没怎么到山上去看看呢,倒是要看看这么多螃蟹都是从哪儿来的。”

  抬了看了两眼,陈凌把照相机挂在胸前,就提着桶后往山上去了。

  到了后山上才发现,这条小溪没出现什么意外情况,那螃蟹就是山中湖那边爬过来的。

  只因西山太过陡峭,小溪流水流凶猛,它们才绕道过来。

  这样显得就多了。

  陈凌细细看来,这支螃蟹队伍也的确够庞大的。

  哪怕是有一大群白鹭,还有丹顶鹤以及白鹤灰鹤的一众野鹤迈着大长腿,带着各自的小鹤和小白鹭,守在溪旁不断啄食。

  这支队伍的规模也不见有多少损伤。

  “嚯,这真是好景致啊,这副秋景,配上鹤群和鹭鸟的捉蟹图,比那古装电视上专门来这儿取的景还漂亮。”

  陈凌见此眼睛一亮,拿起照相机一阵拍。

  尤其是入镜的小鹤与小白鹭,叼着螃蟹互相争夺,在溪水旁到处乱跑,踩着溪水四溅的景象,那真是太过美妙动人。

  而且螃蟹队伍那么长呢,连山上带山上,这么远,太罕见了。

  不拍下来以后指定得后悔。

  “啧啧,这些肥螃蟹,鸟也喜欢吃哈。”

  陈凌拍完还看到远处,距离鹤群与鹭鸟群有一段距离的树林边缘,有一大帮子喜鹊蹦蹦跳跳逮螃蟹吃。

  顿时无语道:“真是哪里都有你们,我愿称你们为乌云山当之无愧的主角。”

  昨晚雨不大。

  但山上却也有积水的地方,陈凌走近瞧了瞧,这水洼子还真是不浅,估计是前后几场雨下来,不断淤积而成。

  有的地方已经挺深的了。

  陈凌从放下桶,取出丢进洞天里的抄网。

  这一网下去……

  好家伙,不仅有螃蟹,小鱼小虾,还积攒了一窝大鱼呢。

  黄鳝、泥鳅、鲫鱼,甚至还有巴掌大的乌龟。

  这就不是麦田龟了,是草龟来着,很活跃,力气也不小,陈凌从网里抓出来,这龟后腿一蹬,就从他手指之间滑溜下去了。

  摔在地上,摔成四脚朝天也没在怕的,脖子伸长,用力一撑就翻过身来,四脚并用,嗖嗖嗖,爬的贼快。

  一眨眼就钻到大树旁的石头缝下了。

  陈凌懒得再抓,只看了看网里,没看到啥好鱼,这才全部倒进了东边的另一条溪流之中。

  让它们顺着溪流,顺水而下,进自家河沟去算了。

  西北角的溪流出水口下网了,这个没下网,它们不会再进网里去。

  免得这水洼子里的水干了,鱼虾死掉。

  之后就往山中湖走去。

  专门挑着鸟少的地方走。

  路上还没到湖边,就发现小溪里,还有许多花纹好看的山鳅、小条鳅,顺着水流跟着螃蟹大军一块顺流而下呢。

首节 上一节 736/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