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赵玉宝回来了,说他家正好有,抓过来让小娃子们拿去玩吧,陈凌就别回去折腾了。
“哟,赵叔你这厉害啊,村里抓龟的都养不好,几天就跑没影了,你这不声不响的,还养起来了。”
陈凌意外的说道。
麦田龟水陆两栖,陆地爬行极快极远,是十分出众的越狱能手。
村民们不是没有抓龟回家的。
多少年不见的麦田龟今年突然出现,大家也很亲切和激动。
但是抓回去养了之后呢。
很多养不了几天就跑丢了,找不着了。
还有的尽管熟悉本地的麦田龟,却不了解麦田龟习性,在水缸放水养把龟淹死的。
所以小娃子想玩乌龟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凌家了。
睿睿整天手上拿着呢,那乌龟也不见跑掉,大家都知道这事儿。
“那当然,你赵叔深藏不露的好吧。”
赵玉宝把下巴一抬,神气得很,然后把乌龟抓了过来。
其实这也是陈凌家养的乌龟。
不过是他和王存业三个老头子从老河湾抓回去的,在农庄养了一段时间后,到处爬的太多了,王存业又让他抓了些带回家养。
把龟抓来之后,赵玉宝又神秘兮兮的说道:“我告诉你,这乌龟以后也值钱,跟小狗子一样能养熟。
比起别的龟,强多了。”
陈凌莞尔一笑,这个他早就知道了。
他以前对乌龟品种不了解,只知道水龟和陆龟的区别,更熟悉的是老鳖。
小的时候对麦田龟也只是玩耍。
所以没咋在意。
后来听韩宁贵说,他们这边的麦田龟是黄缘龟的一个分支。
品相在各地的黄缘龟中并不出众,但确确实实是黄缘。
不然也不会有在麦田产蛋的行为,获得麦田龟的称号。
别的龟根本就不会爬这么远去产蛋。
“现在这些龟我可懒得去搞,还是以黄牛和狗为主。”
陈凌心里想着,三个小人儿已经抓着乌龟在院子里玩耍起来。
玩闹一会儿,厨房开锅煮面了,山猫又喊陈凌过去教他做几道简单的小菜。
这时小毛这孩子就让睿睿和狗蛋在家里玩,他自己跑出去喊陈泽去了。
陈泽今天也有事呢,家里房瓦漏雨正修补呢,提了一个铁皮大桶,放了半桶鱼给他们玩,他自己没说两句话就又回去继续忙活了。
“好家伙,我说你舅舅咋下雨天去塘里捞鱼,原来是跑进去大火头了。”
陈凌一瞧桶里,原来是条肥硕的大黑鱼,身旁簇拥着许多小杂鱼:“这下好了,中午做酸菜鱼吧,正好给老钟叔祝寿了。”
“这鱼看着有点吓人啊,做菜能好吃吗?”
赵玉宝瞄了一眼,大黑鱼脏兮兮,色泽暗沉,且身上带着蟒纹,还是有些瘆人的。
“好吃,这东西鲜嫩得很,要不是跑到塘里去,平时抓不到这么大个头的。”
陈凌喜滋滋的说道。
赵玉宝闻言又有点懵:“啥意思?还跑塘里去?大坝北边的塘子离水库那么远,离村外小河也不近,它们从哪儿跑进塘里?”
“就蹦过去呗,这大火头在河里待的不顺心了,就跳出水去,那跳得远啊,能跳到塘里去。
这玩意儿皮实,跳到岸上也死不了。”
陈凌应着,伸手把这条大火头从桶里抓起来,这大家伙顿时噼里啪啦一阵摇头摆尾,那劲头足的,甩了几人满脸的水。
“我去杀鱼,小毛,桶里剩下的小鱼你们拿去喂龟吧。”
他去杀鱼,赵玉宝也紧跟着凑过来,“富贵,你看村里这么大的娃娃,也不说上个学前班育红班啥的?村里是没有吗?”
“前两年乡里有人办,也有人在村里办,但是学前班这也得交学费啊,哪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上小学前还要上两年?家里没那个条件。”陈凌摇头。
他这话一起头,钟老头也凑过来嘀咕:“那就这么整天疯跑,看六妮儿他们那都是好孩子,聪明机灵,在学习上却比真真差远了,这就是教育有缺失。
在市里,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一些东西了。”
陈凌知道这些问题,但想到后世那么多科目,还有补习班各种压得娃娃们家长们喘不过气来的课业,他心里就抵触。
“赵叔,老钟叔,乡下没那个条件,那就按着他们的天性来成长,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赵玉宝却很认真:“我说富贵,我老早就有一个想法,反正我们两家子人是住在这儿了,定居了,舍不得走了。
我们在这儿养老除了种种地养养鱼,也没什么事情做,干脆呼朋引伴找一些老朋友过来,来你们村里一块修养身心的同时,到你们学校授授课算了。
平时也给这些不够年龄的小娃子们开个兴趣班上上。
也算发挥一点余热。
你觉得怎么样?”
第571章 父母
陈凌一听这是好事啊。
村里的各科目老师从来就没全乎过。
所谓的音乐老师、美术老师、体育老师时常是一个人兼着。
“这么好的事,我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您要是多请几个老教授过来,以后我家孩子都不用去外边上学了。”
“那你娃可得出点钱,把学校再翻修一下了。”
“翻修学校还不简单,再添几个教室都不成问题,包在我身上了。”
陈凌把胸脯拍的邦邦响。
前年发洪水的时候,学校也淹了,后来是重新翻建的。
但是村小嘛,也就那样了,只是简单粗糙的土砖房子,并没那么讲究。
所以即便是新翻建的,也还是破破旧旧的。
钟老头看到陈凌这模样,笑着伸手点了点陈凌,对赵玉宝老两口道:“我说啥来着?这个事情还是得找富贵吧。他现在财大气粗的,让他建个学校都轻轻松松。”
“嚯,好家伙,原来你们两家子早把主意打在我身上了。”陈凌瞪起眼睛来。
赵玉宝拍拍他肩膀:“咋能说打你主意呢?这不是帮着你做好事呢嘛,建学校那可是跟修桥铺路一样积大德的好事啊。
我再给你题字立碑。
以后十里八乡谁再敢说你坏话,那都得戳他脊梁骨。”
山猫听到这话,从厨房探出脑袋来:“富贵,赵叔说得对,我支持你。村里这么多娃娃都喜欢你崇拜你。
你不能总带着他们琢磨着玩吧。
除了玩,也得给这些好娃娃们搞出来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啊。
你说是不是?”
陈凌一想,还真是这样。
即便村里现在陈、王两家狗屁倒灶的事多得很。
老陈家和老王家自己都不再像老年间那么亲近了。
但到底是同一个村的生活了几百年的两大姓,跟外人比还是自个儿比较亲密一些。
只要好好教育,娃娃们长起来后,认同感和归属感肯定比上几辈人还要强。
陈凌想想,自己都鼓足了干劲儿:“挺好挺好,你这么说,村里这学校我可得好好找人翻修。”
山猫见状笑道:“你们看富贵自己越说越起劲,一会儿忘记来烧菜了。”
“我来烧两道吧,你爸过生日,我多少也得表示表示。”钟婶子笑呵呵的说道。
老太太再怎么说,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烧菜这种事就算做不了那么出彩,在这种小家宴上也绝对合格。
于是钟婶子就钻进厨房和山猫娘俩收拾饭菜。
赵婶子去给陈凌搬来了酸菜坛子,等会做酸菜鱼。
钟老头则是把棋盘摆好,对陈凌挑挑眉:“再来一局?”
他老人家今天是寿星公,啥也不用管,悠闲得很。
“不来了不来了。”
陈凌连忙摆手:“你还是跟赵叔下吧,我鼓捣我的酸菜鱼去了。今天你老人家是寿星公,我下不来狠手,等改天吧,痛痛快快杀两盘。”
今天连着几盘棋,陈凌这边输得裤衩子都掉了,钟老头自然要摆出乘胜追击的架势。
再说了,赢棋那肯定是很开心了。
所以还想拉着陈凌继续再来。
“哎呀呀,胜败乃兵家常事嘛,老赵棋风不正,我还是喜欢跟富贵你来下棋。”
黑瘦的老头子笑眯眯的望着陈凌一脸期盼。
赵玉宝却一瞪眼:“你说谁棋风不正,当年都让我当象棋协会主席我都没当,什么名利场咱都不进,铁骨铮铮,出淤泥而不染,我要是不正,你就歪到姥姥家了。”
陈凌见他俩掐起来了,赶紧溜走。
要是赢棋的话那很爽,老是输的话谁还乐意下,他又不喜欢找虐。
钻进厨房就去准备做酸菜鱼去了。
这么大的火头可不多见。
这玩意儿凶,只吃肉,只要鱼虾足够,就长得很快。
但是很少能泛滥起来的。
孙艳红之前收鱼的时候捞到不少火头。
但是个头都不大,又放回河里不少。
至于陈凌自家农庄外边,除了后山脚下的河沟里面,水渠里是没有火头的。
没别的,这类鱼喜欢水草多的地方。
水太清澈,上面一点浮萍植物也没有,它们反倒不喜欢去。
要是哪个水沟或者小河流里,啥时候长满了浮萍或者水生植物茂盛,这些火头就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
甚至不惜在夜里上演一次次的‘陆地迁徙’。
说归说,这鱼的肉是真好吃,拿来做酸菜鱼,那是正正好好,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