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669节

  陈凌愣了愣,心想确实有点像,不过西疆的羊杂牛杂啥的,还是适合冬天吃。

  等秋末了天冷了再弄吧。

  ……

  韩少博吃完了卤煮,下午就走了。

  他觉得赵玉宝说得很对,待在这儿灵感一个接一个的,实在没法再待了。

  有时候灵感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会影响他当下的创作。

  按理说这种诗意般的田园生活,安逸清净,适合懒懒散散,全身心的休息一段时间。

  可是这里很不同。

  住了几天后,感觉精神饱满,思路通畅,五花八门的东西都可以引申出来很有意思的东西。

  让人既是欣喜,又是无奈。

  连他本来受赵玉宝所托没怎么当回事的动画片,也完成度很高,甚至觉得自己来了一趟之后,这个动画片能做一个系列。

  没别的,陈凌家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

  他和许多来这里的游人一个想法,以后这里是得常常来的,这真是一处宝地。

  韩少博走了。

  余启安两人则是在感慨又一次错过了亲眼见到鳖王爷的机会,本来想走的,这次说啥也不愿意走了。

  直接在县城找了处房子,天天骑着陈凌的摩托车瞎晃悠。

  而陈凌一家子呢,在短暂的清静之后,这天上午,农庄外头驶来一辆军绿色的汽车。

  车门打开,一对气质干练的中年夫妇,从车上走下来。

  来到后排,轻声细语的对着里面的年轻女孩儿说话。

  “佳佳,快下车,这个农庄里,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

  “农庄的主人是跟你差不多的年轻人,可厉害了,养了大老鹰,养了好多狗,他家的羊还会往悬崖上爬呢,那么点的小山羊,蹦蹦跳跳的就上去了。”

  “你快看,那个亭子旁边给小狗喂奶的就是农庄的主人,哎呀呀,好多小狗在他身边乱爬呢,你看那些哼哼唧唧的小奶狗,多可爱,多有趣啊。”

  “是啊佳佳不要不开心了,你以前不是喜欢小狗吗?爸爸给你买一只,带回去养,好不好?”

  但车后排满脸憔悴的年轻女孩半闭着眼睛,仿佛没听见一样,就是不说话。

  让这对夫妇对视一眼,轻轻叹了口气,很是无奈。

  紧接着,两人对了对口型,无声的商量主意。

  陈凌自然也注意到了这奇怪的一家子,那对夫妇他很熟悉,见过很多次,前阵子在农庄订了两间房,之后又匆匆离去。

  其中内情,他也懒得管,只是把满地乱爬的小狗崽子一个个抓起来,放在腿上喂羊奶喝。

  不一会儿,那对夫妇似乎很无奈,再度开车离去。

第542章 新坐骑

  这是一个小插曲。

  陈凌没当回事。

  只知道这家人花钱在农庄订了房,但一直没住。

  这是人家的自由,他没有多想别的。

  也顾不上想别的。

  这两天真真回来了。

  他也不用大舅哥两口子做饭了,天天自己下厨。

  给小丫头摆弄些吃食。

  村里的小娃子们,以及关系近的人家也跟着有口福了。

  像是烂肉面啊、卤煮啊,这些都是老北亰特色的东西,口味偏重,很有北方特色,当地大多数山里人吃过后也极钟意这一口。

  另有炸鹌鹑、炒田螺、猪肚鸡啊,做多了给村里几家端去一大盆子分一分。

  乡下嘛,礼尚往来是最直接、最朴素的。

  陈凌中午送过去点吃的,各家晚上就把早玉米、花生、山药豆,一筐筐、一篮篮的也给他送来了。

  热情的不得了。

  最近村里也挺忙,游人多,很多是第一次来,而且这第一次来的,几乎全是没有乡下生活经验的城里人,玩性很大,但啥也不懂,什么危险不危险的也不管,只顾着好玩。

  这就需要人处处关照与提醒……不过嘛,村民们挣了这份钱,肯定也会尽心,不会不耐烦。

  就是累了点。

  毕竟除此之外,这个季节了,村民们各家也要忙活着种冬菜、打药啥的。

  比如王立献家里,就在大棚各种忙活。

  大棚种菜也得施肥呐。

  当初他家上粪上的是陈凌家的鹌鹑粪。

  这会儿沤完肥,也要翻地了,翻完地还给大棚打架,去年猪獾子掏的大洞也得修修补补。

  看着活儿不多是吧?

  但是一干起来,忙活半个月还不一定能干完。

  毕竟自家就这么点事儿,也不至于再去找人来给帮着忙活了。

  这样以来,只在得了空闲的时候,自己去收拾。

  到底是干得慢。

  素素身子越来越笨重,陈凌给小姨子做好吃的同时,也时常在厨房一闷就是半天,给素素做点爱吃的。

  像是猪蹄了、鸭脖了、鸡爪子了、牛蹄筋了……

  她不喜欢吃正经肉,就喜欢吃这类东西。

  陈凌也就可着她的心意,时常就是弄一大锅。

  就是吧,在这些食材上,猪蹄、牛蹄筋好说,轻松就能买到,还很便宜。

  鸭脖、鸡爪子这年月乡下是不大好找的,没那么多。

  陈凌还是托小绵羊从市里屠宰场带回来。

  一路装了冰袋保鲜。

  至于孕妇不适合吃油腻重口的说法,陈凌一家子也不在乎。

  高秀兰刚开始倒是说了两嘴,后来吧,见女婿整天各种羊奶鸡蛋的给女儿补着身体,自己也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

  情绪上的开心比什么都重要嘛。

  很多女人孕期心理敏感,日常生活中积压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使情绪持续低落,会很危险。

  这些天,老鳖未曾再出现,外来的游人,好像也渐渐忘了这件事一样,逐渐被陈王庄附近的好山好水所吸引。

  游山玩水,水库上是他们热闹的身影,山上是他们欢快的笑声。

  钓鱼游泳,在山林追赶猴子小兽,爬树抓鸟,每天都很开心。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不仅村民们增加了收入,连往庄稼地跑得勤快的野牲口、野猴子也不敢轻易下山了。

  而且他们白天除了吃饭时间,几乎不在村里待着。

  村里相对还是很清净的。

  得了空闲,得了清净,陈凌也收拾收拾家里,修一修泥墙,扎一扎茅草垛,给菜园子打打药什么的。

  他种的这些庄稼蔬菜,抗病能力是很强。

  但是不管的话,却会吸引很多虫子去咬。

  这也是很无奈的一件事。

  说抗病虫害,这里说的虫害是一些蚜虫或者微生物病虫害。

  像是秧苗长起来之后,吸引的蟋蟀、蜗牛、蝼蛄、青虫……这些玩意儿,就不行了。

  它们祸害起蔬菜是一把好手。

  有的咬叶子,有的吃根部,有的往里头钻。

  打药是管用的。

  陈凌配的药能一扫光。

  但过一阵子,从玉米田里、山脚河边的草里又会跑过来很多。

  鸟吃、小兽吃,也没用,打不绝的。

  当然了,陈凌也没想着能全部消灭。

  “唉,这虫子就是多,连一星期都管不了,又开始闹窝了。”

  陈凌戴着草帽走进农田的大菜园子,草里的蟋蟀蚂蚱噼里啪啦乱往外蹦。

  听着跟下雨时雨滴落在瓦片上的声音似的。

  大的、小的,密密麻麻一片。

  他身后,一个小丫头,牵着一个奶娃子,跟着他一块沿着垄沟走,一边走着一边去扑那些蚂蚱蟋蟀。

  不一会儿,就用狗尾巴草的草茎穿了一大串子。

  大菜园子里,搭的架子上长满了豆角,傍晚凉快的时候,会开白色、紫色的小花,结出长的、扁的豆角。

  豆角后边是黄瓜,在架子上爬了旺盛而密实的藤蔓,绿色的叶子重重叠叠,下面挂着一排排绿油油的黄瓜。

  长势太旺了。

  很多豆角和黄瓜藤蔓都生长到了地上,缠绕在一些野草上方,放肆的生长着。

  豆角、黄瓜依次往后,是茄子和西红柿。

  也长得极其旺盛。

  若不是插了架子支撑,那西红柿与茄子已经垂到了地面上。

  这还是前阵子闹洪灾之后,卖过一批菜呢,现在几天不见又长起来了。

  ‘咔吧’

  陈凌掐了一根一米多长,快垂到地上的豆角,上面虫眼遍布。

  随便顺着虫眼再一掐,就会看到豆角里头黑乎乎沙粒一般的虫子屎,一条肥硕的青虫在里面蠕动。

首节 上一节 669/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