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645节

  “这小东西咋还不走?不会还想等素素回来吧?”

  陈凌嘀咕了两句,这小豹子确实有点越大越粘人的感觉。

  从小奶豹的时候,十天半月来一次,到现在都是三五天来一次。

  喜欢窝在王素素身边。

  又看了两眼,陈凌也懒得去吓唬它了,别去家里祸害两窝小燕子就好。

  ……

  美美的睡了个午觉。

  陈凌浑身舒坦,就把腌好的咸蛋拿出来,新的鸡蛋鸭蛋腌上。

  他干活快,这腌咸蛋也不是什么复杂的活计。

  每天闲了就腌点,很快就做完了。

  期间,剩余的白鹭蛋被他丢洞天去孵化了。

  昨天晚上喝酒的时候,省台那些人想尝个新鲜,又烤又煮又炒的,试着弄熟了一些。

  可惜根本不好吃。

  最后都进了二黑它们的肚子。

  所以剩下的白鹭蛋么,没有抱窝的老母鸡来孵,陈凌就全部丢进洞天了。

  忙活完腌咸蛋的事,陈凌趁着有闲工夫,又把那头猪王的骨架收拾了收拾。

  准备用铁丝先把小部分的骨架简单拼接在一起。

  到时候直接组装就行。

  或是竖立在农庄前面,走进大门就迎面就能看到的。

  或者再寻找一处地方,搭个台子放上去也成。

  不过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弄好的。

  上次钟老头就说了,孤零零的弄个这么庞大的野猪骨架在莲花池前面并不美观。

  还是要有搭配与陪衬的。

  最好是弄个不高不矮的假山,假山上弄点攀爬的绿植和花草。

  再将野猪王庞大的骨架横在假山前,就非常不错了。

  另外还有也可以按照陈凌的想法,安置在农庄大门外的空地上也行。

  这个要更简单一点。

  到时候猪王的庞大骨架,附近可以扎一个城堡或者蒙古包形状的小草垛。

  周围有羊圈、牲口棚,鸡舍和鸭圈,加上这草垛……

  这样走的是原始粗犷风格,或许与农庄的景色更契合也说不定。

  用钳子和铁丝把骨架简单拼接了一下。

  又叮叮当当的敲击了一番,让铁丝不再那么显眼。

  陈凌才把这些骨架随手摆在莲池旁的走道长廊,这猪王的骨头可不是别的东西,简直重得吓人,而且还结实得很。

  也就陈凌能一人搬动了。

  就算放到外边,也没人偷得走。

  先放在这里,后面几天再慢慢鼓捣。

  “嗯,草垛早晚要扎的,不管有没有猪王的骨架子,都要扎。”

  陈凌之前就盘算着,用麦秸和茅草在果园弄一些外观是蒙古包或小城堡的,混着黄泥建造,里面可以养殖一些东西。

  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具。

  “明天先弄草垛,这个玩意儿简单。”

  “别的战利品嘛,猪王的两个大獠牙得留一个,剩下一个,找人给我做一把匕首……”

  “猪王的猪枪、猪腰子、猪卵蛋已经泡酒了,苦胆也挂起来了。”

  “还有……猪尿泡,嗯,这个洗干净,留着给睿睿玩吧,可以当球踢,也可以装上水,挂起来养鱼,臭小子会喜欢的。”

  陈凌懒散的时候,是真的很懒散。

  这些猪王身上战利品带回来之后,也就那对大獠牙每天拿出来把玩一番,爱不释手。

  剩下的,在苗寨就用酒泡上了,回家丢进仓房就没去看过。

  但要是不懒散的时候吧,收拾起这些杂事来,他是干一整天也不觉得累。

  小白牛在城里没回来,他就给小青马洗了洗澡,仔细刷洗干净身体。

  连每天要换一小半新鲜水的观赏鱼水缸和水槽,他也收拾了一番。

  毕竟现在天热嘛。

  水缸养鱼跟池塘养鱼还是大不一样的。

  晴天的时候,小半天时间,水缸的水就晒热了。

  鱼在里头受不了。

  陈凌是每天会换点新鲜山泉水进去。

  这些鱼就活得很滋润。

  每天换完水,给鱼喂食,看着五颜六色、漂亮绮丽的鱼儿,大大小小的争抢吃食……

  那感觉真是一种说不出的欢喜。

  今天也不例外。

  陈凌心情大好之下。

  又给乌龟槽清理了清理,换了换水。

  鸽子窝也弄了点新鲜麦秸垫了垫。

  后来发现楼上的王真真捡的那些乌龟蛋也有小麦田龟出壳了,睿睿摆在葡萄架下,和小秧鸡子的竹笼放一起,每天来看。

  最近把小秧鸡子带城里玩去了,今天这小乌龟破壳,爬的葡萄架下满地都是。

  陈凌抓来抓去,抓了好一会儿才抓完。

  随后单独把它们放在一个破盆子,倒了少许水,丢了些水草,等长大一点再放龟池一起。

  鼓捣来鼓捣去,又看了会儿小燕子带着雏鸟出窝学飞。

  四点多钟,王聚胜两家子过来了,这才出去放开引水沟,钻进玉米田继续浇地。

  这季节在田里干点农活,还是下午来干比较好。

  越来越凉快不说。

  也更有生趣。

  尤其还会捡到一些中午热晕的鸟,倒在浇过地的水坑里,还没喝上水就因为热晕而被淹死了。

  此类鸟以麻雀和黄金翅较多。

  白头鹎也有见,但是少。

  为什么会如此?

  除了来喝水,大概是浇过地的玉米田比别处要凉快吧。

  王立献在湿润的泥土上,连连发现小兽与野禽留下的脚爪印记。

  刺猬。

  地老鼠。

  山狸子。

  野鸡。

  野鹌鹑。

  连老黄鹌也有发现。

  因为老黄鹌的脚爪与鹌鹑的几乎一模一样,但是会大上两三倍,极易辨认。

  除了单纯的发现这些足迹之外。

  也当真逮到了不少小玩意儿。

  以田鼠、刺猬、野鸟居多,人大多不能吃,最后或喂狗或直接放掉了。

  事后陈凌还感慨,怪不得陈宝栓和三桂叔浇玉米的时候能逮到老黄鹌呢,原来这些玩意儿一浇地就都跑出来了。

  至于距离农庄果园这么近,也有水源紧挨着,为啥不去,反而往玉米地里钻。

  或许是害怕狗和山狸子,或许是玉米地浇过水后虫子好找,食物好寻……

  也或许是其他原因。

  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这不影响陈凌他们的乐趣。

  算是聊以缓解浇地的无聊和枯燥吧。

  ……

  浇地这事儿,陈凌本不想拖太晚。

  但是王立献和王聚胜都说下午往后越来越凉快,晚上更是凉爽得很,这比白天轻松多了。

  浇着地,说说村里的八卦,还挺好玩。

  所以还是鼓足劲一口气儿浇完得了,还留啥尾巴呢,明天还得折腾。

  得,人家都这样说,陈凌也就不矫情了,看了看天色,太阳快落山了,就出去先替大伙准备饭菜。

  到底是人家来帮自己干活,今晚弄得丰盛点,啤酒没啥度数,冰点啤酒,吃喝一番,夜里浇地奋战也算痛快。

  而且说好的,今天晚上还得把睿睿接回来玩呢,臭小子惦记着捉知了猴。

  于是就去山下牵小青马。

  ……

  正好这时候余启安两人和六妮儿一帮小娃子下山来。

  六妮儿这帮皮猴子跑得快。

  这时候正拿石头丢一群喜鹊呢。

  “臭喜鹊,快滚开!”

  “打它个坏喜鹊,偷吃小鸡崽,还欺负小豹子。”

首节 上一节 645/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