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57节

  陈凌则去取了两块黄精,上次进山,黄精和天麻都采了不少,放在竹匾还没晾晒好。

  陈凌借着去后院的名头,其实是拿的洞天的黄精。

  之前采回来,就在洞天茅屋前的树林里种了两块黄精和天麻,现已在树下滋生成了一大片。

  于是陈凌晚饭做了大半锅的蛇肉汤,放了两块黄精炖煮,蛇肉软烂香滑,给两只小狗喂了一碗,剩下的夫妻俩就美滋滋的享受起来。

  美味的蛇肉大半锅下肚,连汤都没剩下。

  夜幕降临后,小两口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

  翌日,晴空万里,不见一丝云彩。

  天蓝汪汪的,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让人忍不住抬头去望,去凝注。

  今日无事,陈凌便搬了个躺椅在院子里,仰躺着看小说。

  是一本《侠客行》。

  陈凌看金庸的其他小说,都是先看小说,再看的电视剧。

  唯有这本《侠客行》是先看的电视剧后看的小说。

  以至于现在看着小说,主角脑补的就是演员董健的脸。

  可惜,那一版的《侠客行》电视剧,还要等几年才能拍出来。

  他在躺椅上看小说,王素素就安静地坐在他旁边做春天穿的新衣裳,纤细洁白的手指穿针引线,显得极其灵巧。

  不时的,还用水润的杏眼轻轻瞟他两眼,嘴角都噙着甜丝丝的笑意。

  也是,今天的王素素确实比往日里还要漂亮几分,清纯中带着异样的娇媚,脸蛋白里透红,如一朵春风中绽放的娇花。

  眼眸似水,眉黛春山,一颦一笑都在散发魅力,很醉人。

  两人就这样,沐浴着春日的暖阳,静静享受着难言的温馨。

  一直快到中午的时候,村委会的大喇叭突然响了。

  说是林木种子站的人到了,让陈凌去水库大坝上拉果树苗。

  “今天这来得也太早了,都早了仨小时……”

  陈凌起身,把书放下,伸了个懒腰道。

  “毕竟昨天大雾天耽搁了嘛。”

  王素素也跟着起身,“我跟你一块去吧。”

  “不用,你在家做饭吧,我去去就回。”

  陈凌进屋换上昨天的旧衣服,就赶了牛车出门。

  到了水库大坝,林木种子站的两个小年轻正站在那儿,一边说着话,一边看着下方的人在水库拿网捞鱼。

  见陈凌赶着牛车过来,就走到跟前,帮着他把树苗搬到车上。

  “不好意思啊大哥,昨天大雾天,没能过来,最上边这二十棵无花果树苗是另外送的。”

  搬完之后,两个小年轻向陈凌表达歉意。

  “没关系的,你们两个吃晌午饭了吗?去我家吃口饭再走吧?”

  陈凌把这五百棵树苗的钱递给他们后,笑着说道。

  两个小年轻连说不用,又说明天尽量下午两点准点过来,不给他添麻烦,就驾着车走了。

  “富贵,你这是打算今年种果树呐?”

  这时,王立献和一帮人背着一大竹筐鱼,上了水库大坝。

  见到他就打招呼。

  “是献哥啊,戴着草帽刚没看清楚是你,你们这是要做晌午饭了?”

  陈凌扫了眼他们身后的竹筐,发现里面装着鱼虾,还有河蚌。

  “嗯,水库的鱼虾没人要,就每天来捞一些烧菜,二柱这孙子也是想省钱哩。”

  王立献应了一声。

  后边几个人就跟着笑,说二柱假大方,昨天大雾天的,说工钱翻倍结果就给加了五块钱。

  当然这是附和王立献的话,并不是在跟陈凌说话。

  他们都跟陈凌没什么来往,当年跟陈凌一块外出打过工的几个甚至跟他有过节,自然是不会主动跟他说话的。

  陈凌也不在意,就道:“这鱼看起来个头不行啊,还没献哥你前几天给我的那两条大呢。”

  “是,水库的大鱼越来越少了,大前年还是啥时候,一个外地人来咱们这儿做啥子调查,结果在水库放了啥狗日的小龙虾,结果现在水库全是这玩意,这两年鱼都没以前多了,更别提大鱼了。”

  王立献气恼道。

  陈王庄水库面积超过了一千亩,始建于五六十年代兴修水利,刚开始主要用来防洪和灌溉,通过南边山脚下的河湾,南北西三个方向的耕地,都能灌溉到。

  后来呢,又被县里的人承包,承包到八十年代后期。

  然后到现在,水库一直无人问津,现在都快成野库了,谁想吃鱼都能来捞上一网。

  陈凌对这水库没多大兴趣,一听小龙虾却是有点馋了:“小龙虾那么多,咱们村的人都不吃?”

  王立献听了直摇头:“那玩意不好吃,苦。”

第63章 尴尬

  苦?

  陈凌笑了,那是现在的人还不会收拾。

  另外吧,舍不得放油。

  虽然已是九十年代,但是大多数山民日子过得依旧紧巴巴,很是清苦。

  吃起油来,就比较节俭。

  两斤油吃三个来月是很普遍的现象。

  想想吧,一天三顿饭,有两顿是咸菜,剩下一顿才去烧菜,这能用多少油?

  还有更节俭的,尽管一天只是烧一顿菜,也都是用刷子小心翼翼的在锅底刷一层薄油。

  就只吃个油腥味。

  有时刷子难免蘸到水,进了油缸后,油反倒越吃越多……

  要不同村的人以前都说陈凌好吃懒做,是个败家子呢。

  跟其他人过得日子一对比,还真就是这样。

  在其他人眼里,陈凌这小子别提积攒家业了。

  就不是过日子的料。

  继续把家败下去,总有一天西北风都没得喝。

  ……

  “改天献哥去我那儿,我给做一道小龙虾,味道绝对包你满意。”

  陈凌朝水库望了一眼,有种立即下去捞一网的冲动。

  “好啊,到时候叫上聚胜一起。”

  王立献笑道。

  上次在陈凌家里和王聚胜吃了顿饭,也熟稔了起来,发觉这大学生性格还不错,挺好相处。

  “放心,肯定不能忘了聚胜哥。”

  陈凌也笑,然后问:“二柱这边不是管一顿晌午饭吗,咋还让你们亲自过来网鱼呢?”

  “管饭是管饭,但烧饭的是国平大哥和三桂叔他们几个上了年纪的,干不了太重的活。”

  “也就每天帮着买买菜,做做饭,收拾点杂活。”

  “所以网鱼这个活,就让我们轮流来做……”

  王立献说着,往那边一指:“你瞧,都起炊烟了,前两天搭了个棚子,盘了灶台,烧饭方便得很。”

  陈凌望了一眼,了然的点点头。

  然后赶着牛车,和王立献边走边说着话,走下大坝向村外走去。

  准备直接去田里把这五百棵树苗种上。

  反正以他现在的身体素质,这点活儿对他来说,也就是小半天的事。

  挖好坑,填好土就行。

  也不必在意死活。

  等树苗全部种好后,以洞天水统一浇灌一遍,保证每一棵都能长得好好的。

  陈凌和王立献说着话。

  和王立献一起的几人也插不上嘴,就互相在后边嘀咕着。

  时不时的,看向陈凌一眼,眼神颇为异样。

  都觉得跟自己以前认识的那个人大不相同。

  听着陈凌和王立献的对话,以及言谈举止,明显能看出成熟稳重了许多。

  这已经有点正经过日子的样子了。

  于是到后来,两个曾和陈凌当年一块外出打过工的青年说起话来声音刻意的变大了不少。

  王立献和陈凌说什么,他们也跟着去说些相关的话题。

  这显然是想加入他们二人的谈话,但由于和陈凌有点小过节,不太好意思直接找他们说话,于是就用这种方式来吸引注意。

  陈凌发觉后不由感到好笑,就稍稍应和了他们两句。

  果然两人立马就主动上来攀谈起来。

  和王立献没说几句,随后就富贵长,富贵短的,甚至说起当年出去打工的一些事。

  当年的过节,也被玩笑般的口吻讲了出来。

  随后另外几人也忍不住插上几句嘴,笑着闹着,过往的不快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烟消云散了。

  一帮人说笑声就越发热闹。

  于是当陈二柱骑着摩托车过来看到他们,尤其是看到最中间有陈凌的时候,脸上有毫不掩饰的惊讶之色。

  “富贵你这是干啥子去啊?”

  “刚订了一批果树苗,准备去田里栽上。”

  陈凌淡淡一笑。

首节 上一节 57/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