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546节

  然后呢,把炸好的知了猴从油锅中捞出来,分出来一些,分成两份放在两个钵子当中,洒上少许调料,就放进篮子,把小青马喊到跟前,骑上马给赵玉宝两家子送了过去。

  回到家,也没耽误多少工夫,炸好的知了猴温度正好降下来。

  已经摆在桌上,等他回来吃呢。

  “这油炸的不能闷,闷了就不香了,敞开晾一会儿会脆,都尝尝吧。”

  撇去知了猴的屁股,吃前半截脑袋和背壳的位置,放在嘴里一咬,满嘴喷香,焦脆可口,简直不要太好吃。

  王素素尝了两个,说是比小龙虾吃着感觉还要好。

  “小龙虾我觉得没有你放的那些调料,可不如这个。

  睿睿你说好不好吃?”

  小家伙张大嘴一口咬住妈妈递过来的知了肉:“啊呜,好七。”

  陈凌笑笑:“好吃过两天咱们还去捉。”

  下午。

  由于编凉席的竹子不够用了,陈凌又上山砍了些竹子。

  他们当地编凉席,以前多是用芦苇。

  芦苇编起来又快又省事。

  他们这边还有不少编织芦苇的小作坊。

  精细的就是编织一些席子、笸箩、篮子等物。

  粗糙的如草垫子、草帽等。

  样式多种多样。

  可惜,芦苇编的东西不耐用。

  尤其是芦苇席子。

  最是经不起娃子们祸害。

  大人只要一不注意,他们那闲不下来的小碎手就开始折腾了。

  只要轻轻一扯,芦苇席子便会‘呲啦啦’的顺着纹路一下子散开。

  也不知道为啥。

  拆这玩意儿好像有瘾一样。

  手欠的娃子们一拆就停不下来,一会儿工夫就是个屁股大的窟窿。

  哪怕挨家长揍也改不了这臭毛病。

  后来慢慢兴起了竹席,才好了一点。

  就是编竹席,那可比编织苇席费事儿多了。

  因为竹席比芦苇席子做工更细致,更花费时间。

  床上用的竹席,整张是用竹篾皮来做的。

  想想,那么竹篾皮啊。

  竹子砍回来之后,用砍刀破竹竿、用削刀破篾条、用木槌夯篾条,完了还得给每根竹篾打孔……

  那家伙,费老鼻子劲了。

  不过做出来的凉席,睡着就是比芦苇席子睡着舒服。

  “哟呵,终于舍得出来啦?”

  陈凌坐在竹林的亭子,打磨着篾条上的毛刺,忽然听到‘沙沙沙’的动静。

  原来是竹林西侧的一窝山狸子跑出来了。

  大的是橘黄色的母猫,身后跟着七只小花猫,在竹丛中探头探脑的往这里看。

  其中一只小猫,还撅着小屁股,翘着尾巴,在一根竹子上‘沙沙沙’的磨爪子。

  “喵呜~”

  橘黄色的大胖猫高高的竖起长尾巴,迈着轻巧的步伐,缓缓的走了过来,在陈凌腿边上蹭了蹭,然后走到旁边的水渠低下脑袋喝了两口水,就带着一帮小猫崽子趴在竹篾上。

  “素素快来,小猫又出窝了,快来喂喂它们。”

  “啊?小猫又出窝了吗?”

  王素素听到陈凌的喊声,顿时高兴的应着:“来了,这就来。”

  没过一会儿,就满脸喜色的拿着一个陶制的钵子走了出来。

  钵子里是装的满满的,被掰下来的炸知了猴屁股。

  知了猴的屁股容易有寄生虫,所以他们一般是不吃的。

  就留着喂猫。

  外头这两窝山狸子,他们小两口一有空就投喂。

  一些带荤腥的剩饭剩菜,对家里那群狗来说塞牙缝都不够。

  但喂猫正好。

  由于小猫崽子渐渐长大,母猫护崽儿也不那么厉害了,经过这一阵子的投喂,它们也慢慢的和人亲近起来。

  加上母猫本来就是家猫。

  一旦与人熟悉了,适应起来得非常快。

  “喵喵喵,快过来,我这儿有好吃的。”

  王素素坐到陈凌旁边的石凳上,抓了几个往地上一撒,大橘猫带着一帮小猫崽子就围了上来,一阵乱抢。

  不一会儿,竹林东侧的那一窝小山狸子也闻到了香味儿,不用大猫带着就自己嗖嗖嗖的小跑了过来,跟一只只小毛线团子似的。

  发现东西被吃完了,抢不到了,就仰着小脑袋围着王素素一阵‘喵’、‘喵’的乱叫。

  “嘻嘻,乖乖的哈,乖乖的就给吃的。”

  王素素挨个摸了摸它们的小脑袋,然后又抓了一把,心满意足的看着它们争抢着吃起来。

  陈凌见状笑笑:“现在这样多好,和人亲近了,以后也能卖了。”

  “卖啥卖,谁买你的猫,就养着吧,挺好玩的。”

  王素素有些不舍的说道。

  她本来是很喜欢狗的,但是看到这一堆毛茸茸的漂亮可爱的小家伙,也慢慢喜欢上了。

  十分喜欢过来给它们喂吃的。

  “猫这东西,养多了没用,不能看家不能干啥的,让它们越生越多。”

  陈凌摇摇头。

  他本来就是为了培育新品种的宠物猫的,不卖养这么多干啥。

  “这样它们自己打洞的,不用咱们养啊……”

  王素素话还没说完,只听一阵小娃子的哭嚎声由远及近。

  吓得还在抢吃的的大猫小猫飞快逃窜而去。

  “富贵,素素在这儿吧?俺去你们村里的院子,素素没在。”

  是王立山的声音。

  小两口往外一瞧,王立山骑着自行车载着猪娃儿停在了外头,猪娃儿正坐在车后座上哇哇哭着抹眼泪呢。

  后头还有六妮儿等一众小娃子跟着。

  “在这儿呢,村里太热,素素这几天没过去……咋回事啊立山哥,猪娃儿这是咋了?”

  陈凌两人走过去,问道。

  “嗨,这帮娃子不老实,放学了捉牛虻喂鸡,说是鸡吃了牛虻,下的鸡蛋又大又好吃……结果你看这,让牛虻给蜇伤了,赶紧让素素给他上点药吧。”

  王立山愁眉苦脸道。

  猪娃儿翻身从车后座下来,抹着泪道:“六妮儿跟俺说的,说牛虻吸牛血,鸡吃了比吃虫子还管用嘞,鸡蛋黄都是焦黄焦黄的,炒着吃可好吃了。”

  六妮儿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嘿嘿一笑:“俺达晌午喝酒的时候说的,俺姐夫说家里的炒鸡蛋好吃,下酒真好……俺达就说老母鸡吃了牛虻之后,下的蛋更好吃……”

  听了两个小娃子的话,看着身后那些小鬼头听了那鸡蛋的好吃程度,又咽口水又期待的小模样,王素素顿时面色古怪的看向自家男人。

第457章 巧了

  察觉到媳妇的目光,陈凌尴尬一笑,这事儿可不能怪他。

  王立献也是在自己家里说的,又没特意往外说。

  哪能想到他们家六妮儿还会专门带人去抓牛虻呢。

  真是听了吃了牛虻的鸡下蛋好吃就啥都不顾,全是为了吃惹的祸啊。

  “你们去哪儿抓的牛虻啊?”

  一边询问着,一边把他们带进农庄,给猪娃儿上药。

  “就在老河湾,咱们村里的牛都在那儿放,牛虻可多了。”

  六妮儿一说这个就来精神。

  然后掏出罐头瓶给他看,里面密密麻麻像苍蝇一样,全是被打死的牛虻。

  “你们可真行,挨到牛虻蜇就算了,你们去牛身边打牛虻,也不怕那牛尥蹶子踢你们。”

  陈凌笑道。

  捉这玩意儿喂鸡多费劲。

  也就小娃娃们有这个劲头儿和精力。

  “不怕啊,那些牛俺们都熟了,基本上每天跟着鼻涕娃他们放学后还去放牛嘞。

  俺们帮那些牛拍牛虻,它们都可高兴了。”

  村民家现在养的牛,都是些刚长起来的半大牛,小娃子们经常去喂,经常带出来放的话,那些牛很快就能和他们熟悉起来。

  “六妮儿说得没错,素素婶子配的药真管用,抹上就不疼了。”

  这时,猪娃儿好了伤疤忘了疼,眼泪还没擦干净,就笑着跑过来抢六妮儿装牛虻的瓶子。

  “富贵叔你不知道,那牛虻咬人可疼了,俺之前还不知道为啥那牛那么难受,好家伙,等它咬到俺身上,疼得俺差点蹦起来。”

  猪娃儿比划着,满是脏兮兮汗水印子的小脸蛋上还带着害怕。

  “他们这帮皮猴子,纯属是活该。”

  王立山挠挠他那大光头,嫌弃的说道:“啥也不懂还去抓牛虻,牛虻是那么好抓的吗?

  跑到人跟前赶都赶不走的东西,还去抓,这不上赶着挨蜇么。”

首节 上一节 546/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