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王存业忍不住问女婿。
“先不用管,别说这几天咱们要给麦田打药,有事情要忙。就算不忙,他们这么多人又吃又喝的。在家里也太吵闹了点。”
陈凌摇摇头。
王素素早就和他商量过,便也跟着说道:“咱们现在就是试着来经营的,让人来家住可以,总不能影响咱们正经过日子,阿凌不想一心扑在这个上面,我也不想的。”
王素素觉得农庄的主业还是放在养殖和酿酒上面比较好。
这些确实都是自家实打实的好东西,卖出去更让她觉得安心,赚的钱也更踏实。
“不是,看你俩说的,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说,忙完了地里的活,我和你娘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在村里给人家做顿饭吃呢,咱们村里的院子也挺大。”
王存业笑呵呵的解释道。
他和高秀兰一样的心理,是觉得住宿费都这么多了,那管顿饭挣得不更多吗?这钱放着不赚太可惜了。
女儿眼看着又抱上了一个娃,这还是得为以后多攒点钱好啊。
二老是这样想的,但陈凌听到老丈人这话,心里又是另一种想法,他和王素素对视一眼,就默契的点点头道:“那爹、娘,你们有空了就在村里做饭管他们吃饭也可以,别人家管一顿饭要多少钱,咱们家也要多少就行。”
二老这两年照顾他们,照顾孩子,费心费力的,帮了他们多少忙啊,别的时候给他们钱,他们也不肯要。
往寨子里送点东西吧,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时常给他们拎回来。
现在有机会让他们自己做点事赚点零用钱,陈凌和王素素两个也是相当愿意的。
既然二老不愿闲着,那他们想干啥就干啥,到时候赚的钱,就是他们自己的。
不然哪有自己享福,家里老人吃苦受穷,没一点钱用的道理?
老两口还不知道女儿女婿这份心思,只是喜滋滋的,觉得能给他们做点事了而高兴。
……
这次剧组进村,不仅陈凌家赚钱了,很多村民也跟着发了笔小财。
比如那些管剧组人员食宿的人家,那些抓到了漂亮鸟,扎了鸟笼,卖给余启安鸟和鸟笼的人家。
甚至还有村里许多小娃子也成为了赚钱小能手。
论抓鸟,他们的技术可不比任何人差,而且精力旺盛,什么地方都敢去,抓起鸟来,连大人都比不了。
光是从余启安手里,这些小娃子,最少的,都赚到了十几块,二十块钱了。
连王真真所在县城小学也被影响到了,小娃娃都缺零花钱,就没有嫌弃零花钱多的,知道抓鸟能换钱以后,一个个跟疯了一样。
一天天的,抓鸟的劲头儿贼大。
这让余启安真是痛并快乐着。
他这人是个乐天派,脾气好,心地也挺软,有时候小娃娃抓的鸟挺普通,或者眼睛、脚爪,在捕捉的过程中受了伤,是伤鸟,他也不好意思说不要,哪怕少给点钱,也接下了。
当然也会和孩子们说清楚,不要再抓这样的。
孩子们倒也听话,而且看他也顺眼,没两次就“启安叔、启安哥哥”的叫了起来。
让周卫军和马威总在陈凌跟前说,余启安是他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俩人这脾气实在太像了,天天孩子王一样。
不管咋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娃娃都能挣钱了,大人们哪还坐的住,直接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得空就去抓鸟。
抓了就卖给余启安。
余启安倒好,省事得很,有相中的就买下来,不合心意的,他自己不是喂给陈凌家的狗,就是当场让人放掉了。
毕竟有的鸟气性大,贸然抓回来,会很快死掉的。
那些相中的鸟,他装进笼子里之后,就全部挂在陈凌家农庄莲池旁边的走廊下边。
到现在各式各样的鸟和鸟笼,都快在走廊挂满了,全是他自己买下来的。
他是什么长得漂亮、叫得好听的鸟都想要,但是山里鸟儿太多了是抓不完的,再抓多了也带不走,没办法,只能先这样了。
除此之外,因为天气晴朗,水库再次聚集大量人群,因此也有很多被剧组找去当临时演员凑数的村民。
这些日子里,不管是田红利,还是周卫军的剧组,实实在在的给村民们创收了,陈王庄几乎每户人家都赚到了钱,这比种地强多了。
而这份功劳,大家将其全部归功于镇守水库的鳖王爷,说是全靠鳖王爷保佑,他们村今年才发了财的。
这个说法一传出去,本来因为水库中老鳖不再露面而渐渐变得稀少的人群,又再次蜂拥而至,各个带着供品,点烛烧香,磕头跪拜,想让鳖王爷保佑发财。
十里八乡,附近的县城,陈王庄每日像是赶大集一样人来人往,将水库围的水泄不通,这也让陈王庄这边摆摊的村民生意越发红火。
连王存业和高秀兰随便去摆摆摊,卖两顿大锅饭,一天就能赚五十块还多。
这些饭也不是他们特意做的。
就是给剧组那些人准备的吃食,刚开始没有拿捏准确多大量,做的饭有点多,吃完还剩大半锅呢,看到水库最近热闹,老两口就学着很多村民那样,拿过去卖了卖,结果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
加上给剧组那些人员提供的伙食费,这一天也能收入上百块了。
虽然这种日子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但也让他们觉得异常满足。
老两口现在每天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没事就喜欢坐在炕上一遍又一遍的数钱,其实钱多钱少无所谓,他们在陈凌手里见过更多钱,关键是这份靠自己赚到钱的成就感,实在太上头了。
连王真真都说爹娘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还说王存业去学校接她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走路都带风。
第368章 不是灵水的原因
这阵子村里是真红火啊,每天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
尤其是今天县里给拉过来一尊巨大的镇河石龟,背负一座高大石碑,俨然是龙子赑屃的形象。
又在水库紧邻水岸的一角以青石修建一个石台。
用吊车将神龟石像缓缓放在石台上,以便于让人参拜供奉。
这一下,等于有了官方认证。
不管是陈王庄村里的村民,还是外来人,都在一时间爆发出更大的热情,陈王庄与鳖王爷的名声传得更远,村里村外也越发火热了。
大家摆摊的收入,也是一下子更上几层楼。
陈王庄这次彻底露脸了,去年县里就拨了钱让放烟花,今年还给送来了这么大的石像,这究其原因,都是陈王庄水库有鳖王爷的缘故,这让周围的村子和几个县好不羡慕。
身为村支书的王来顺也一下子挺直了腰板,整日穿得整整齐齐,打扮的一丝不苟,连之前那花白的胡子茬都给刮得干干净净,每天都要和大队上的一帮人去水库巡逻,一直到天色见黑,大坝上的人群逐渐散去,才肯回去。
其他时候吃饭也只是简单寻个地方,端着碗吃上一口就算了。
那叫一个尽忠职守啊。
要说王来顺几人为啥这么卖力?
这除了想在人前出出风头,露露脸之外。
还在于前些天他去找陈凌商量事儿的时候,两人的一番谈话。
对于陈凌来说,他们一家都是陈王庄的一份子,生活在这里,有了事自然也要为村里着想。
所以就讲明了来往游人过多的好处与坏处。
王来顺显然也是听进心里了。
这些天在水库巡逻,便是为了维持秩序,顺便监查卫生,避免把水库周围弄得乱糟糟的。
现在大家对鳖王爷深信不疑。
陈凌就是抬出鳖王爷的名头,让王来顺很是慎重,认为陈凌说得对,可不能把村子搞得乱糟糟的,不然惹鳖王爷不高兴,以后再不来了,不保佑他们,他们可没地方哭去。
坐落在城东林场的疙瘩台就是前车之鉴啊。
当初疙瘩台的庙很灵验,谁家有红白喜事,借些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都可以从里边借的到。
可惜当初那里附近的人贪心,借了不还,惹怒了庙里的仙家,便不复灵验。
说来玄乎,但上年纪的人还就是信这个。
来水库摆摊的那些小贩,也很吃这一套。
于是水库四周虽是游人如织,但是井然有序,一片热闹和睦,引得慕名而来的许多外地人啧啧称奇。
……
“五叔又来找你做什么?”王素素腌着咸蛋,见到陈凌从外边走回来,便问道。
“说要造船的事,一是,今年端午要赛龙舟,县里让用新船,二是老周他们剧组也需要用船,去山中湖拍摄。”
陈凌坐下来,撸起袖子,帮着媳妇一起腌咸蛋,“老周他们用的船简单,挺好弄的,主要还是龙舟的事,今年咱们村出了风头涨了脸,赛龙舟可得好好搞。”
“哦,是这样啊。”
王素素明白,现在村里是尝到甜头了,对今年的庙会有很大热情。
“可不是嘛,不过这赛龙舟还得再等俩月,老周他们的船就在跟前了,他们拍戏的场面也不小,到时候咱们也去山上看看去。”
陈凌笑着道。
周卫军的这个剧组要拍古装剧。
觉得山中湖那里景色优美,很有意境。
和陈凌提起一嘴之后,给了些场地费就风风火火的准备拍摄了。
在这个年份,古装电视剧还是比较火热的。
什么古装武侠,什么古装魔幻,各种类型层出不穷,连什么魔法巫术之类,也能往古装剧上靠。
可以说非常雷人了。
不过好的一点是,这时候大部分的剧组,取景还是比较用心的。
“好啊,正好过阵子我也想进山采点药去。”
王素素之前对拍电视剧其实也挺好奇的,但前几天和村里几个小媳妇一同去看了一次现场之后,顿时幻想破灭,觉得比唱戏无聊多了,还是拍出来在电视上演的好看一些。
“富贵,富贵,快出来,有好事。”
小两口腌着咸蛋说着话,农庄外传来熟悉的喊声。
又是陈宝栓来了。
宝栓他能有啥好事?
前几天不都把蜂箱给送来了么?
陈凌带着疑惑走出去一看,不止他一人,王立献、王立山、陈宝梁三人也在。
“好家伙,你们不在水库摆摊,咋都跑我这儿来了,这是村里有啥好事了吗?”
“哈哈,可不是村里的好事,这是咱们自个儿的好事。”
陈宝栓哈哈一笑,颇为得意的冲王立山挑挑眉头:“老猪,你来跟富贵说,反正俺们用的是你的饲料。”
“饲料?啥饲料?”陈凌更疑惑了,不知道这是唱哪一出。
“鱼饲料呗。”
王立山应了一句,拽起陈凌的胳膊就拉到竹林的小亭子里,五人在亭子坐下,“俺家不是养猪多,得磨挺多饲料的吗,今年从你家捞了鱼苗,俺是图省事,就用猪饲料喂的鱼,宝栓、宝梁,还有立献,见俺用猪饲料喂鱼,也从俺家弄了些,这才小半个月,你猜怎么着……”
“鱼长得更快了?”
“嘿,可不是么,还是富贵你机灵,真叫你猜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