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443节

  “是不如瓠子好使,不过我这葫芦不是破开当瓢的,是摆着给家里小燕子瞧着看的。”

  王存业把大外孙递给老伴儿,指了指那两只在厨房飞进飞出的小燕子说道。

  “什么?摆着给小燕子看的?”三人听得一头雾水。

  “是啊,摆着给小燕子看,趁现在小燕子的窝还没搭好,往它们跟前摆个葫芦,它们造的窝就是葫芦型的,好看得很。”

  看到三人的神情,老头嘿嘿一笑:“这个你们就不知道了吧?”

  三人互相看看,又看看陈凌,摇摇头:“还真是不知道。这是啥原理啊,富贵你知道不?”

  陈凌无语的看他们一眼:“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我肯定知道啊。”

  余启安闻言急忙催促:“那你赶紧说说,让我们涨涨见识,小燕子还会搭葫芦窝,这事儿听着就稀罕。”

  “嗨,这有啥稀罕的。这么说吧,小燕子分两种你们肯定知道吧?”

  “知道啊,一种红脖子的,一种是白脖子的。”

  “对头,不过,我们这边不按脖子颜色区分,而是按他们垒的窝来区分,这所谓的白脖子小燕子我们喊它泥燕子,这红脖子的小燕子我们喊它草燕子,当然了平时都是叫小燕子,只要往家里住的时候,大家才会说,今年家里来了我草燕子,或者今年家里住的是泥燕子,如何如何。”

  “哦,那这跟垒窝垒成葫芦形状有什么关系吗?”马威听完还是有点懵。

  “别急啊老马,先听我讲完。”

  陈凌无奈一笑,继续道:“这泥燕子很亲近人,垒窝选址要求高,一般是把燕窝搭在人们家中的堂屋正中间,因为堂屋是待客的地方,属于家中经常打扫,比较干净的区域。

  以前有的富贵人家喜欢堂屋摆放花瓶,泥燕子模仿能力强,筑巢技术厉害,就会把自己的燕窝筑成外观像是花瓶的模样。

  没有条件的人家呢,有时候会在堂屋墙上挂葫芦,装酒装茶叶沫子啥的,泥燕子就把自己的窝垒成外观像葫芦形状的,燕窝的出口是小小的嘴儿,然后是大小两个肚子,看上去非常漂亮。”

  “我滴个乖乖,原来是这样啊。”

  余启安的嘴夸张的张大,然后张着大嘴瞪着眼就去陈凌家厨房看燕窝,只见那燕窝是纯粹用泥巴一点一点垒成的,现在只有一个大肚子,还没封口。

  周卫军和马威也急忙猫着腰瞪着眼去瞧,一边瞧一边问:“富贵啊,这个燕窝能垒成葫芦吗?”

  “那说不准,摆上葫芦再说呗。”

  陈凌笑笑,其实厨房最开始是两对小燕子,一共四只,后来其中一对占了,另外一对就跑去前院的堂屋筑巢去了。

  反正农庄处处干净,也不是只堂屋干净的,在哪儿都一样。

  这种泥燕子只是喜欢人常去的地方,喜欢亲近人而已。

  “对了,草燕子呢,富贵你说了泥燕子,还没说草燕子呢。”余启安的求知欲很强,紧追不舍的问道。

  陈凌摇摇头:“草燕子就是那红脖子燕子,这燕子比起泥燕子来,就有点不讲究了。”

  “别看都是小燕子,在我们这儿,人们最喜欢的还是泥燕子,泥燕子很爱干净,筑巢垒窝的选址讲究,而且自己也很讲究卫生,从不在人们屋内排便,即便是育雏的时候,也会把幼鸟的粪便从窝里叼出去。燕窝下方从来是干干净净的。”

  “草燕子就不行了,比起泥燕子就像个又笨又马虎的懒汉,搭窝选址总是在房檐下、墙角处、牲口棚上,选址不讲究,搭窝也潦草,草燕子搭的燕窝是杂草和泥巴混着来,结构简单简陋,像是半个黑碗扣在墙上。

  泥燕子的窝精美好看,一旦搭好能连着住上好几年呢,每年春天飞回来就能直接入住。

  草燕子的窝有时候一年没住完,这燕窝自己就塌掉了,雏燕也常常因此摔死。

  而且这草燕子不仅搭的窝差,还极其不讲究卫生,窝里吃窝里拉,燕窝底下,墙壁上,粪便随处可见。

  和泥燕子一比,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陈凌讲的这个都是实情。

  余启安三人听完,都是一脸的恍然大悟,他们并非没见识,活了这么些年,这两种小燕子能分得清,也都见过,只是没想到这里边还藏着这么多事情。

  “我们只知道这白脖子小燕子叫声简单,红脖子小燕子叫得花哨,还不知道这就两种燕子,里边还有这么多学问,富贵你这比得上鸟类学家了啊。”

  “哈哈,什么鸟类学家,不过就是庄稼人娱乐活动少,祖祖辈辈和这些鸟儿生活在一起,自然就了解得多一些,你去我们这边的村里镇上打听打听,大多数都知道。”

  陈凌笑笑,看向老丈人:“是吧爹?”

  “肯定是呗,老话讲近水知鱼性,近山懂鸟音,不就是一个道理么。”

  老头这时候刚在厨房挂上一个葫芦,走出来。

  余启安三人见此情景,顿时来了兴致,争着抢着要自己去农庄前面的客厅放葫芦去。

  因为客厅的燕窝才刚开始搭,比厨房这边的燕窝少得多,如果说厨房这边放葫芦放的晚了,客厅那边正是时候。

  “不错不错,富贵你这有福啊,你家这两窝燕子都是泥燕子,不得不说这玩意儿确实干净,用泥巴搭窝呢,这客厅的地板上也不显得脏,一点泥土都没有。”

  “那是,干净得很。”

  几人热热闹闹的在客厅摆放上一大一小两个葫芦,这时忽然有一人在农庄外的叫喊声传进来。

  “富贵,富贵,俺给你送鹞子来了,你快把你家狗喊回去。”

第365章 鸟笼与贼鸟

  感谢淡茶柸香大佬在起点包场(包场时间12月1日、12月11-17日),请大家免费追读!

  书友们可以在起点读书APP搜索小说名,到小说详情页预约哦!

  包场期间我更新的章节48小时内书友们都可以0元追更哦~追更解锁后的内容以后也都可以看哦~

  再次温馨提示:本书包场期间,更新的章节48小时内书友们都可以0元追更!追更解锁后的内容以后也都可以看哦!

  12月预约免费看书,认准起点读书APP。

  ————

  “哦,是宝栓呐。”

  “我还以为是谁逮到了只鹞子呢,原来是纸鹞子啊。”

  前两天王立山就说,宝栓要是知道陈凌要纸鹞子,一准儿给送上门去。

  没想到真给送来了。

  纸鹞子就是风筝,用竹片扎好架子,再糊上花纸,就制作成了。

  说着简单,做起来也得有一定的手艺才行。

  陈宝栓就有这样的手艺,看到这两天有人一直在水库摆摊,他便也有样学样去摆摊卖纸鹞子,坐在摊子后面一边扎风筝,一边卖,倒是每天都能吸引一堆村里村外的小娃娃围观,也卖了些钱。

  钱虽不多,但肯定是比在家里啥也不干强远了。

  “可不是纸鹞子嘛,俺可没富贵你那么大的本事,能抓到真鹞子……”

  陈宝栓笑道,跟着陈凌走到竹楼的廊檐下,把两个做工精美的风筝拿出来,“山里春天风大,天晴了就带娃放着玩去吧。”

  放下风筝,又把竹筐和蛇皮袋里的东西乒铃乓啷的倒出来,拼成一个简易的木头箱子。

  “这又是干啥啊宝栓?”

  “俺达打的蜂箱,你看能用不,俺达听存业叔说你今年还想在家养两窝蜂哩,正好俺家里还有些剩木头,闲着没事就弄了一个这玩意儿。”

  “你看这能用的话,剩下的打好了,我就给你提溜过来。”

  陈凌翁婿俩,还有周卫军、余启安三人听到这话就凑到跟前,围着这简易的小蜂箱看了看,别说,到底是老木匠的手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不错不错,这蜂箱挺好看的。”

  “嘿嘿,你满意就行,满意俺明天就给你提溜过来,这蜂箱打起来快。”

  陈宝栓蹲在地上,仰着紫红的脸膛嘿嘿笑。

  王立山有一样没说错。

  陈宝栓捞了陈凌的鱼苗,这次又知道了这玩意儿的价格,心里感念陈凌大方的同时,也是挺不好意思的。

  后来和陈三桂一商量,得知陈凌今年还琢磨着养两窝蜂呢,爷俩就决定先给他打些蜂箱,以后人家再有啥木匠活要做,自己能不收钱就不收钱了。

  陈凌倒是没想到这茬,只是道:“嗨,这你还送啥,到时候喊我一声,我过去拿就行。”

  “没事,没事,这不下起雨了嘛,想去水库摆摊也不成了,我这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来找你打会牌呢。”

  陈宝栓笑笑。

  这时余启安问:“这会儿水库没人了吗?我们从聚胜家出来的时候还见有人去那边儿磕头烧香呢。”

  “对啊,现在也还是有人过去磕头,不过也就是俺们村的人去,昨晚雨挺大的,外村没啥人来了。”

  现在天空还在飘着蒙蒙细雨,但这阻挡不了人们祭拜鳖王爷的热情,且这一拜,得拜足七天,村民们是风雨无阻,去年的时候就是如此。

  当然了,像今天这种天气去烧香是不行的,最多也就点几张火纸罢了。

  说到这里,陈宝栓看向余启安:“对了,这老板你前两天不是让人帮你抓鸟了吗?你要鸟笼不?俺和俺邻家都会扎鸟笼。”

  “要啊,肯定要鸟笼啊,我抓的相思鸟到现在还是用富贵装鹌鹑的小铁笼子养呢。”

  余启安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家里有现成的鸟笼子吗?”

  “现成的俺家没有,俺邻居家可能有,要不俺带你去看看?”

  陈宝栓说的邻居自然就是陈大志了。

  他两家离得比较近,以前陈宝栓还站在房顶往陈大志家水井里丢砖头来着。

  最近这一年多时间,陈宝栓老实安分不少,陈大志两口子又是出了名的仁义厚道,看在陈三桂的脸面上,他们这邻居也慢慢来往了起来。

  不然换成以前,陈宝栓可不敢说带着人去陈大志家串门的。

  “行啊,你带我过去看看吧,没有现成的也没事,随便做两个,应付着用用就行。”

  鸟笼子没什么复杂的,选几根合适的木头或者竹棍、竹片,钻孔,再磨出来一根根的圆润光滑的竹签,拼装在一起就行。

  不过养观赏鸟呢,就是个笼子美不美观的问题。

  只要会点竹编手艺的,扎个鸟笼子一般都不会太难看的。

  陈大志本来就会竹编。

  陈宝栓这个是以前跟着他爹学木匠活的时候,不好好学,自己瞎玩玩出来的,也做不成什么正经的竹具,只是扎个风筝和鸟笼子,摸个竹哨啥的,这就算不错了。

  余启安也不在乎好坏,就是临时装鸟的,说完一挥手:“走,富贵,下雨天闲着也是闲着,跟我们一块弄俩鸟笼去。”

  “算了吧,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陈凌指了指农庄外边,“下了一晚上雨,果林的家禽牲口啥的还没管呢。”

  “这样啊,那行吧,那你先忙活着,我们去去就回,回来就给你帮忙。”

  “嗨,没事,我这儿就那么点事,玩你们的吧。”

  说着,陈凌翁婿两人把他们送出农庄。

  这时的雨丝越来越细小了,飘飘洒洒的打在脸上,犹如茫茫水汽扑面。

  置身在果林之中,几乎感受不到在下雨了。

  两人去看了看鸡鸭,精神头都挺不错,看上去并没有受到昨晚雷雨的影响。

  打开门将鸡鸭放出来,果然个个活蹦乱跳的,咕咕嘎嘎的叫着就朝翁婿二人围过来讨食吃了。

  有些老母鸡或许是饿了,还扑棱着翅膀,来啄两人的脚面。

  被陈凌一脚踢开后,还是死皮赖脸的往他们两人跟前凑,赶也赶不走。

  见此,陈凌只好把狗喊出来,将它们一群驱赶开,让它们去果林之中四处找食吃去。

  至于鸭子,讨不到食物早就跟着几只大白鹅扑通扑通跳进水渠,迎着微风细雨,彻底的撒起欢来。

首节 上一节 443/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