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318节

  连连倒退了十多米远,两人带着小娃子们沿着新建的土大棚斜斜的走上土墙,新建的大棚是完好无损的,非常结实。

  正当他们刚刚站稳的一瞬间,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话,只见苞米地的獾子洞,就密密麻麻的钻出来二三十只獾子,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杀猪般的尖锐嚎叫着狂冲而出,四处逃窜。

  刚从洞中跑出来,就把王立献没来及拿走的铁锹咬成了五六七八块,碎了一地。

  这群獾子像疯了一样,见东西就咬,见人就咬。

  这时候已经向黑娃和小黄狗狂冲过去,要与两只狗拼命,黑娃本来就在洞外守着,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形,也没有打乱它的冷静。

  甚至它已经抓住机会,猛然按住了一只发狂的獾子,正准备撕咬呢,可惜獾子群狂暴之下,对它进行了围攻。

  黑娃只好汪汪大叫着,带着小黄狗撤退,发狂獾子群还在后面追呢。

  好在它们不如两只狗跑得快,疯狂追赶了一阵,便纷纷钻入苞米地深处不见了。

  只剩下小娃子们,还有陈凌两个大人全都傻了眼,久久难以回过神。

  老天爷啊,这可真是令人一辈子都难忘的一幕。

  王立献喃喃道:“这是獾子是受惊炸群了吧。”

  陈凌也愣愣的道:“造孽啊,以后可不敢干这样的事了,哪怕费点力气,给它们把洞掘开呢。”

  他只知道老鼠会炸窝,没想到獾子也会,那种疯狂劲儿,铁锹都咬成了几截子,要是人站在它们跟前,真是不敢想。

  王立献摇摇头:“这不怪你,谁也没想到这底下会有这么多獾子啊,洞这么大,烟熏熏不到,灌水淹不到,以这东西受不得激的脾气,就算咱们把洞掘开,不用火老鼠,它们也会炸群的。”

  “唉,没办法的事,少了还好,多了就容易这样。”

  两人这样说着,再走近獾子洞去看,铁锹已经碎的不能要了,而这处洞里边也缓缓冒出了一缕缕青烟,果然是里边獾子窝大量堆积的干草棉花被引燃了。

  “走吧,这次过后,这帮獾子肯定不敢再来了。”

  王立献往苞米地深处瞧了瞧,捡起碎裂的铁锹:“这种玩意儿,还是驱赶到山里的好,光往村里跑,闹出来的麻烦事多啊。”

  他感叹着,小娃娃们也缓过神来,互相小声嘀咕个不停。

  但是经过这件事,恐怕他们也不敢再在野外瞎胡闹了,野物受惊炸群真的是太可怕了。

  这时候,由于闹的动静有点大,之前獾子像杀猪一样的叫,黑娃和小黄狗躲开獾子群的冲击,也是汪汪大叫着。

  就有许多村民被吸引过来。

  一问之下,也是大为吃惊,大伙都没听说过还有獾子炸窝的。

  尤其一听是住了二三十只獾子的大地洞,纷纷跑过去围着看,很快热闹的议论起来。

  此时已经过了中午,见这边人越来越多,王立献说了几句话,就喊上陈凌去家里吃饭,不过陈凌没去,现在家里有了孩子,王立献也不强留他。

  只是回去的路上,找了处苞米地撒尿的时候,突然又遇到了一只獾子,正在鬼鬼祟祟的偷吃玉米。

  让陈凌惊讶至极。

  “好家伙,今天这是咋了,獾子过节吗?怎么到处有獾子往外冒?”

第270章 未来的发展?

  现在田里的玉米棒子,也才将将长出来嫩生生的玉米粒,大部分玉米轴上还是粉嫩透明的气泡泡呢。

  但就是这个时候的玉米,或许在某些野物眼中,是最嫩最香最甜美的时候。

  就比如这獾子,就特别喜欢这时候来田里偷玉米吃。

  这东西别看它个头小,小短腿,就以为它吃不到玉米棒子。

  实际上獾子贼精贼精的。

  发现了可口的玉米棒子,就会用两只前爪把玉米杆子抱住,然后用它肥嘟嘟的身子骑上去,这样便能一点一点的把玉米杆子放倒,吃到香甜的玉米棒子。

  陈凌现在遇到的这只獾子就是这么干的。

  刚撒完尿,就与它一双黑溜溜的小眼睛对视上了,它那湿漉漉的鼻子,像是猪鼻子一样,还沾着玉米粒儿呢。

  “好家伙……”

  刚遇到獾子炸窝,现在又看到獾子,陈凌不禁愣了一下。

  他在发愣,黑娃和小黄狗已经二话不说就冲了上去,刚才被那一大群獾子围攻,正有火气没地方撒呢,现在又遇到这玩意儿了,这不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吗?

  可就在它们俩冲过去的时候,獾子身后又窸窸窣窣的钻出来三只小家伙,竟然是比家猫大不了多少的三只小獾子。

  见到一大一小两只凶神恶煞的大狗冲过来,顿时吓得惊恐嚎叫起来,老獾子也顿时露出狰狞的面容,龇牙咧嘴的挡在小家伙身前,一副要与黑娃它们拼命的架势。

  陈凌见此,连忙喝止住,“行了黑娃,回来吧。”

  山里人的规矩是,非用不取,无恶不杀。

  带崽儿的野物自然是能放就放。

  其实说到底,还是獾子这玩意儿对小麦玉米这类庄稼的祸害劲儿不大,要是看到头野猪钻进苞米地里,那陈凌二话不说,早就带着狗冲上去了。

  黑娃也知道带崽儿的一般是放过的,但还是有点不甘心的盯着獾子看了两眼,甩甩大脑袋,打了个喷嚏,才带着小黄狗回来。

  再回头看那母獾子,还正炸着毛浑身戒备着呢,小獾子也挤成了一团,被吓得瑟瑟发抖。

  “好了,别吓唬它们了,回家吧,待会儿给你们弄点好吃的。”

  洞天还存着三头母野猪呢,虽然个头不是很大,但也够家里的狗吃上一阵子了。

  这些生了崽儿母野猪,肉质差,比较难吃,处理起来也费劲。

  陈凌懒得收拾,也懒得再去屠宰场卖,直接喂狗得了。

  不说黑娃小金了,连小黄狗也都尽职尽责的守着农庄,也该时不时的犒劳犒劳它们一顿。

  下午,天阴沉沉的,有点想下雨的意思。

  老丈人觉得陈凌卖酒赚钱多,足以他养家致富,所以和他说明天要是天气好的话,就让他上山摘柿子去。

  现在山里柿子还没熟,仍是青柿子。

  这青柿子不能吃归不能吃,但是可以酿酒,多摘两筐子,回来以后,老丈人说要帮他酿点柿子酒,给农庄增添点果酒的种类。

  同时呢,也催促陈凌,去买个酒甑,要不就找人做一个。

  这样,在酿完酒之后,就架上酒甑,蒸馏一遍,酒液更清澈,往外卖的时候也会更好一点。

  “酒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我看以后我这就不能叫农庄了,该叫酒庄了吧。”

  陈凌嘀咕着,慢悠悠的走在果林中,身后是小白牛和一群羊,而小白牛的牛角上,还站着二秃子,正好整以暇的梳理羽毛。

  “过阵子野葡萄和猕猴桃啥的也都能采摘了,到时候农庄的仓房恐怕要摆满酒缸,说不定还得搞一个酒窖。你说是吧小白?”

  小白牛见他看过来,顿时眉开眼笑,抖动着耳朵,调皮的伸舌头舔他的手,跟一条温柔的大狗似的。

  陈凌见状摸摸它的大脑袋,翻身骑在牛背上,“走,今天早点送你回家去。”

  他是准备回村,找一下陈三桂的,给打一个酒甑,先用着再说,如果不合适,再想别的办法。

  一路慢悠悠的骑着牛晃荡回村里,二秃子则是全程在牛角尖的位置,站立的十分稳当。

  引得许多外地人驻足看他,并一阵啧啧称奇。

  陈凌也自顾自的,不理会他们。

  自从他跟蒜头打过招呼之后,除非必要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不会再动不动就出来了。

  最近哪怕是许多人从村里买来鸡鸭鱼肉,在水库进行投喂,水中也是没有丝毫动静。

  虽然这更增加了他们心里对“鳖王爷”的崇敬,也给流传很广的水库巨鼋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但是慢慢地,很多人也不会再在这边枯守着了,这两天就有大批大批的人离去,摆摊的也不再想前阵子那样每天必到,村里一下子消停了不少。

  “富贵干啥去?”

  “去找三桂叔打样东西,今天不忙啊老猪。”

  “不忙不忙,家里的猪前天刚让拉走,就留了头年猪,俺这一下子清闲多了。”

  “那挺好啊。”

  村里的猪,孙艳红那些人早就说好了,要赶在八月十五前全给收走了,前段时间趁着老鳖的火热劲,价钱也给的不低。

  许多村民的腰包一下子就鼓了起来。

  尤其是王立山这个养猪大户,最近天天闲的不得了,不是到处打牌下棋,就是带着他家猪娃晚上出来堵鸟掏鸟,完事当下酒菜来二两小酒,那日子真是滋润得很。

  等陈凌去了趟陈三桂家,给说了声要打一个酒甑之后,他就牵着牛回到了自家院子,家里这边的葡萄也有熟的了,他便摘了两串,洗干净,边吃边蹲在水池旁边逗鸽子。

  一段时间过去,小鸽子也长大了,最近刚学会飞,只是还飞不太稳,也飞不了太高太远。

  见到陈凌架着鹞子过来,它们也不惧怕,在他脚边晃悠着,走来走去。

  大鸽子则是直接飞到他腿上,啄他的手,向他要吃的。

  “一边去,一边去,之前想摸摸小鸽子都不给我摸,还有脸要吃的……”

  陈凌一把将几只不要脸的大鸽子推开,心里则是在琢磨着要不要挑两只小鸽子培养一下,或者放进洞天,或者可以想法子,等下一窝的小乳鸽让二秃子带一带它们,养成信鸽。

  “嗯,这个事不急,可以再研究研究。”

  他思索着事情,这几只大鸽子被推开后,也不惧怕他,很快又挤了上来,围着他咕咕叫个不停。

  陈凌懒得去拿粮食喂它们,从水池拽了个莲蓬,把莲子抠出来丢给它们,就不管了。

  丢完莲蓬,看到旁边枣树上的枣子也能吃了,他就站起来撸了两把枣子,一边往嘴里塞着,一边关上门,哼着小曲儿往外走。

  这阵子也没怎么来村里玩,今天有空去崔瘸子那儿下下棋。

  “富贵叔,你吃啥哩,给俺尝尝呗。”

  “枣子,给,这玩意儿少吃点。”

  还没走到崔瘸子家门前,就被两个小娃娃劫走几个枣子。

  等走到崔瘸子家门前后,下棋的人看到他,更是一阵热闹,纷纷拉着他入座。

  “好家伙,这一阵子不见,富贵都架上鹰了啊。”

  “嗯啊,闲着没事,训了只鹞子。”

  “这鹞子凶,带进山里管事得很。今年入了冬咱们一起进山吧,去不去。”

  “进山的事,到时候再说吧,看到时候我家娃能不能离开人。”

  “啧啧,你这,搬到了农庄,见你一面也不容易,以前还出来遛遛狗,撵撵兔子,现在连你家狗都见不着了,对了,听说你跟立献俩人捅了獾子窝了?”

  “可不是嘛,老大的獾子窝,有二三十只住一块,献哥的土棚不知道被掏成啥样了。”

  陈凌说着手一扬,把二秃子放飞出去,自己就坐在棋盘旁边,看着他们下棋,和村民们闲聊起来。

  顺便时不时的还给下棋的七嘴八舌的支几招。

  什么狗屁观棋不语真君子,这句话在农村根本不适用。

  农村下象棋就是讲究一个热闹,基本上你一言我一嘴,说到最后都不知道是谁在下棋了。

  象棋这东西简单,村里人基本都会下。他们大多数就是闲着没事干的时候消磨时光,找点乐子,下棋下得好的人,一般很少,大部分都是臭棋篓子。

  陈凌呢,属于比臭棋篓子强,但也算不得高手的那种。

  “富贵,来一盘,来一盘。”

首节 上一节 318/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