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313节

  “咦?葡萄也有熟的了,待会把熟葡萄给校长那个狗日的摘完,咱们分一分,那狗日的可不是东西了。”那个光头小子指着宿舍楼前的葡萄架说道。

  葡萄架很大,下面是一个石台和水龙头,滴滴答答的滴着水,地面湿漉漉的,不缺水分,葡萄藤上就缀满了红红绿绿的葡萄,粒粒饱满,煞是喜人。

  “确实,那老东西不怎么干人事。”王聚胜也附和道。

  “这样啊,那咱们先上树摘枣吧,摘完枣子再摘葡萄。”陈凌找了棵枝杈比较低矮的枣树,利索的爬了上去,踩着枝条压低下来,让王聚胜他们往下撸枣。

  随后王真真和山猫也爬了上来,三个人和那三个半大小子一样,在树上边摘边捡红透的枣子吃。

  现在的枣子,便是红透了,也是硬实的,吃到嘴里脆生生的,非常香甜。

  他们在树上边摘边吃,王聚胜就在地面摘着吃。

  好家伙,中午饭没吃上,倒是先来了顿饱饱的枣子吃。

  要不是刚才在集上吃的东西足够多,他们几个玩性大发的汉子,非得肚子疼不可。

  “娘嘞,这摘的也太多了,装不下了,俺去找个袋子。”

  王聚胜左瞧又看,在水龙头不远处的柴堆上找到一个尿素袋,袋子已经破了好大的窟窿,估计就是没人要当柴烧的。

  王聚胜见此又从一处树上,解下来一根脏兮兮的布条,把窟窿箍住,便开始回来装枣子。

  这时候,陈凌他们在树上摘得累了,主要是吃得过瘾了。

  就从树上跳下来,到宿舍楼前拿来一根晾衣杆,对着枣树一通敲。

  看着红红的枣子噼里啪啦的往下掉,几个大男人乐得见眉不见眼的,低着头猛捡,差点找不着北。

  “来来来,我们摘好了,你们也来用杆子敲吧。”

  陈凌把杆子递给那三个小子。

  等他们也打完枣子,就一起去摘葡萄。

  这时候熟葡萄其实不多,虽然葡萄架很大,但数了数也就十来串吧。

  “你们人多,你们多摘几串吧,我们能经常来的。”一个半大小子说道。

  “哈哈,没事,我们就是来瞎玩的,随便摘两串子给娃吃就行。”

  陈凌摆摆手。

  这家伙,你让我,我让你的,竟然还产生了革命友谊。

  等摘完葡萄,大的小的再次跳墙而出,心满意足的往回赶的时候。

  正好碰见一个老汉哼着戏曲儿,蹬着车子晃晃悠悠的停在了校门前。

  老汉看到他们几个还笑着点头打招呼呢。

  毕竟陈凌等人带着娃娃,扛着袋子,他还以为这是来赶集的。

  等开了校门进去,越想越不对,往校长院子一看,顿时气得直跺脚。

  他奶奶的,原来是伙偷枣子的贼。

  出门再一看,早没了人影,哪还追得上?

  “那老汉真傻,他还哼着曲儿,跟我们打招呼哩。”

  一个个大男人,带着三个娃娃,咧着嘴傻兮兮的哈哈大笑着,捧着枣子和葡萄就往停汽车的地方跑。

  真是又刺激又好玩。

  总之,今天玩这一遭,卖鸡蛋不卖鸡蛋的都不重要了,一个个是真正的玩尽兴了。

  到了午饭的时候,尽管被女人们纷纷责怪这样会带坏孩子,他们也嘿嘿傻乐个不停。

第266章 飞叉刺鱼

  入了秋,比夏天好的一点就是,虽然天气仍旧比较热,但是起码有风了。

  秋风一吹,天空都变得蓝汪汪的,被一片片鱼鳞状的云彩铺满。

  汽车行走在山路上,众人打开车窗,享受着凉爽的山风吹拂,看着车窗外蓝天白云,说说笑笑之间,也是一阵心旷神怡。

  今天他们是玩尽兴了,中午虽然在乡里的饭馆吃的,其实也就很普通的饭。

  吃完就兴致勃勃的摆摊卖鸡蛋。

  还别说,价格虽然不如县城,但是在大集上卖起来一点都不慢。

  没别的,赵大海和山猫两个帮陈凌卖鸡蛋,是把汽车开到了乡里的牌坊前摆摊的。

  这家伙,开汽车摆摊卖鸡蛋。

  在这年月,还在乡下,淳朴的人们哪见过这个。

  一下子就引来的许多人围观。

  赵大海见来的人多了,和陈凌商量了一下,在现场把鸡蛋用各种法子做熟,蒸蛋、煮蛋、开水冲鸡蛋,让赶集的人来品尝。

  而且每次打鸡蛋的时候,还把鸡蛋壳都递到他们手里,让他们去看与普通鸡蛋的蛋壳有啥区别。

  是不是更大,更硬实。

  完事还说鸡蛋的价格在县城卖都是比这贵好多,现在便宜卖了。

  这么一番折腾,效果竟然意外的不错。

  但凡是手里不差钱的,都试着掏钱买了些。

  后来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稍微有点身家的也凑过来看热闹,乡政府的,乡里开厂子的,住着小洋楼的。

  但不管咋说,在乡里再有钱,他们也开不上汽车啊。

  现在看到两个开汽车的在这儿卖鸡蛋,而且鸡蛋还不错,那家伙比一般的人家买起来,买得多多了。

  毕竟这样的事,在乡下还从来没遇到过呢。

  以后也能跟人吹牛了,咱也吃过了小轿车上的鸡蛋。

  就这样热热闹闹的,积攒了多日的鸡蛋鸭蛋就这么被横扫一空。

  大伙借着这股劲儿,准备今天彻彻底底的在外边玩个痛快。

  就一块回到农庄,拿上鱼竿等各种工具,用麻袋装上小野猪崽子,直奔县城而去。

  县城除了城南的南沙河之外,城北也有条河,叫哑巴河。

  据说是这条河的蛤蟆不会鸣叫,因此得名。

  哑巴河在城外,距离较远。

  这条河的支流上,还有一个大湖,名字叫哑巴湖。

  虽然名字确实都不怎么好听,但景色是非常秀美的,水也很清澈。

  水不大的时候,可以下河游泳,在河滩上游玩,平日里也可以欣赏湖光美景,观赏水鸟,环境相当不错,且比较幽静,比南沙河要好得多。

  他们赶到这里后,先是下车在哑巴湖周围转了转,欣赏了一番美景。

  同时杜鹃又拿出照相机给大家照相。

  尤其重点照顾陈凌和王素素这一家三口,让他俩轮流抱着儿子一通拍。

  今天小家伙跟着他们跑来跑去,也不觉得累,到现在精神头还很旺盛呢,照相的时候,睁着眼睛看来看去,咿咿呀呀的叫着,搞得口水横流。

  王素素见状用手绢给儿子擦了擦口水,高兴的道:“睿睿两个月了,等百天的时候,咱们再多照几张相。”

  “是啊,这都俩月了,百天也快了。”

  陈凌逗了逗儿子,现在他理解丈母娘那句话了,有了儿子真的没啥感觉,就恍惚间已经两个月大了。

  “嗯,小娃娃长得快,一天一个模样。可惜的是,睿睿百天我们来不了了。不然可以再来玩一次,冬天我们还没来过这边玩过呢。”

  “嗨,来不了没事,我们等娃过周岁再来嘛。山猫和杜鹃你俩也抓紧,我们给富贵家睿睿过完,明年也想喝上你们家娃娃的满月酒。”

  “哈哈哈,越民哥好心急啊,喜酒没喝呢就想喝满月酒。”

  照完相,说笑之际,男同志们从车上拿出鱼竿,挖几条蚯蚓,各自在湖边找地方开始钓鱼。

  哑巴湖虽然景色很好,但来的人比较少,也就是在夏天有些熊娃子们会过来偷偷玩水洗澡。

  毕竟这地方离县城远一点,远离生活区,水流比城里的南沙河清澈得多,水质也相当好。

  因此湖中鱼虾极多,刚坐下来开始钓,就不断有鱼咬钩,鱼的个头也都不小。

  “我滴个娘哎,这里大鱼好多啊,一个个的抢着往我钩上咬,我都钓不过来了。”

  赵大海连连惊呼道。

  不仅他,梁越民和山猫也是一样,大鱼一条接一条的。

  稍微小点的鱼都不稀罕要了。

  陈凌道:“这里来的人少啊,你看这附近有啥耕地吗?这边荒得很,道上的草都长老高,在这种野湖大鱼多得是。”

  他们钓着鱼,王真真三个来回跑动着,一会儿追赶躲藏在芦苇丛中的山狸子,一会儿去拿石头丢水边的水鸟,玩得不亦乐乎。

  女人们则在旁边清出来一片干净空地,准备待会在这里生火做饭。

  渐渐地,太阳西坠,落入西方的山峦之下。

  天空中一片红光铺满,将大半个湖面也染成了红绸一般。

  慢慢地,夕阳的余晖越发浓厚,湖面上呈现出一半火红,一半青绿的美丽景象。

  好似那句诗所说的一样,半边瑟瑟半边红。

  真是漂亮的令人沉醉。

  而这时候,水面上突然传来异常的动静。

  先是几条小鱼扑腾着水花跃出水面,然后小鱼竟然逐渐变得越来越多,三五成群的跳出水面,在水上不停蹦跶。

  最后形成一个比碾盘还大的水涡,在水涡的范围之内,数不清的小鱼在水面疯狂跳跃,好似炸了窝一样。

  看到这场面,大家都被吓了一跳,慌忙站起来,生怕水里有什么怪东西钻出来。

  “这是咋回事啊,不会是这边的湖里也有水怪吧?”

  赵大海紧张的握紧鱼竿,夕阳的红晕照在他脸上,让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的。

  山猫也紧蹙起眉头,“水怪不水怪的说不准,我看这小鱼炸窝的样子,就跟闹地震的时候一样,这地方有点吓人啊,怪不得没人来呢。”

  “富贵,富贵,这是咋回事啊?你们这儿有人遇见过没?”

  这时候,女人和孩子也都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大家都有点害怕的看向陈凌。

  陈凌这时候还有点发呆呢。

  他倒不是被吓傻了,而是在盯着水涡内在不停地看。

  这动静闹的有点大,他也怀疑会不会是又一个水怪。

  就直愣愣的盯着水涡猛瞧。

  他的视力是远超于普通人的。

  平日里表现不明显,但一到关键时刻,身体一紧张,就会让他身体各方面素质猛地大增,视力、听力等也会拔高到一个新高度。

首节 上一节 313/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