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305节

  小胖子捂着脑袋嘿嘿笑。

  他哪里是说大话,分明是听着好玩,想全部揽到自己身上。

  吃了午饭。

  众人就开始准备搭建鸡窝了。

  鸡窝不用太高,三十公分左右就行,就是选位置的时候。

  在山上还是要选些有缓一点斜坡的位置,这样下雨的时候,鸡窝不至于有积水被淹掉。

  在山上找了一处好点的位置,在树下搭建了一排的鸡窝。

  零星的几个,四散分布在各处,歪歪扭扭的,是王真真和小胖子的杰作。

  人多力量大,到了下午四点左右,鸡窝就建好了,铺上麦秸,假鸡蛋也放了进去。

  “小明啊,来叔叔家老是干活,你以后可别不敢来了。”

  陈凌看着小胖子在地上跪着,玩得满身是泥巴,鼻涕都快流到嘴巴里了也顾不得擦,还吭哧吭哧的拿着泥巴到处爬。

  “不会的,我最喜欢帮叔叔干活了,叔叔你尽管使唤我,不用客气。”

  小胖子摇摇头,举着手里的泥巴道:“叔叔你看,这是我造的手枪,以后睿睿大了,你拿给他玩。”

  柳银环看了哭笑不得,走过去给他擦了擦鼻涕:“你这叫手枪啊,这难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条小狗拉的粑粑。”

  秦容先三人也跟着笑话他。

  一家人来到陈凌这里,每次都是欢乐得很,连干点啥活儿也全都跟玩一样,充满了乐趣。

  到了晚上该走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呢。

  陈凌让他们晚上留下来吧,却听梁越民说他们接下来要去乡里了,既然回家了,怎么也要去柳银环家住两天的。

  还是等赵大海他们过来的时候,他们再来吧。

  ……

  只不过赵大海他们还没等来,次日省台和市台的记者,就全部赶到了。

  这家伙,来的还真不慢。

  甚至陈凌还没来得及夜探水库呢,他们就过来了。

  来就来吧,反正就算他们不来,老鳖的事迹以及相片啥的早就传出去了。

  毕竟这阵子来的那么些人里,总会有人携带相机的。

  现在也不过就是上了电视台而已。

  陈凌对此表示无所谓,也不在意。

  这事儿和水库的不明生物一起报道出去,无非就又是一个有关水怪的未解之谜和啥啥传奇故事罢了。

  等王来顺来叫他的时候,他也麻利得很,换了身干净衣裳就去了,领着这两拨记者在水库周围来回逛了逛就算完事了。

  主要就是介绍老鳖咋发现的,哪一天,哪个地方,谁看到的,这类的问话。

  完了之后陈凌也没啥事,就自顾自的和大坝上的一些闲人和来这边卖东西的小摊贩聊了起来,问了问情况,就买了点瓜子,磕着瓜子看热闹。

  剩下记者们从早晨等到中午,抓拍蒜头它们显露踪迹时候的画面。

  除了扛摄像机的几位,这些记者大多数都是年轻姑娘。

  拍老鳖的时候大呼小叫,拍完老鳖了,看到水沟里有鳝鱼产崽儿,飘着一堆鳝鱼苗,又是一阵大呼小叫,还找到陈凌身边各种追问。

  问啥这黄鳝的鱼苗为啥是黑色的,为什么这么多条要聚在一起呢,为什么它们要藏在水沟边的石头下呢……

  这帮年轻的女孩儿当真是叽叽喳喳的问个没完,小栗子嘴里的问题都没她们多,吵得陈凌额头青筋乱跳,一阵脑壳疼。

  这也不是采访的时间了,又不用他来上镜。

  陈凌懒得啥问题都去回答她们,从路旁抓了两三个看热闹的半大小子,让他们过来陪这些姑娘们去玩吧闹吧。

  这些半大小子十六七的年纪,都还没讨媳妇,但也差不多都知道一点男女之事了,先前一直跟前他们后边,盯着这些年轻漂亮的记者猛瞧猛看,觉得人家漂亮又洋气,舍不得走开。

  现在呢,被陈凌这一抓过来,倒立马变得紧张起来,一个个面红耳赤,舌头都打了结似的,别说跟人说话了,连抬头看人都没胆子看。

  倒是把女记者们逗得嘻嘻哈哈,那些摄像的男同志则是善意的安慰他们别紧张,缓了好一阵,陈凌又给抓过来几个半大小子,人多了胆气壮了,这才你推我搡的稍微放开了一点。

  他们面上紧张,心里却都是暗自激动高兴,也很感谢陈凌给他们机会,连夸他是大好人。

  接下来,他们就替了陈凌的工作,领着人到处转。

  都是村里长大的男娃娃,虽然在年轻记者们的十万个为什么之下,很多情况的因由说不上来个一二三四来,但大多数玩意儿都见识过,也都玩过,一个个争相表现起来,倒是一阵热闹。

  只是在村里转完,在村外转的,难免又把话题扯回到陈凌身上来。

  尤其是几个省台的女记者,对他颇感兴趣,一直在追问。

  “富贵哥早就成家了,今年儿子都有了,嗯,俺想想,他家娃好像是六月初一生的吧,现在应该快两个月大了。”

  一个半大小子抠着手指头算了算,说道。

  他们对陈凌还是比较佩服的,平日里没见到他特意去干什么事,钱就唰唰的赚起来了,私下里长辈们都说人家那赚钱都是玩出来的。

  听说连养出来的狗都有人出天价要买。

  以前随便捞两条鳝鱼都有人给两千块。

  总之很厉害就是了。

  可惜他们都没那个本事,看不懂,也学不会。

  “啊?陈大哥都结婚了啊,我看着他还那么年轻……”

  一个女记者说着说着,脸上已经布满了失望。

  让市台的女记者看了,全都嘻嘻哈哈的暗笑不止,她们去年来过陈王庄这边,是认识陈凌的,还买过他家的狼肉。

  这时候,都调侃省台的那个女记者。

  说她别是看上人家了吧。

  “看上了咋了?就算看上也没用啊,人家儿子都有了。”

  这位女同志倒是很大方的承认了,只是非常失望与可惜,“真是的,结婚那么早干嘛?”

  陈凌本身的长相就不差,虽然打扮朴素,但白白净净的,比庄稼汉子干净得多,加上日月洞天在身,气质虽不突出,但自有一股沉静自然的味道,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和他在一块待着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有年轻的女孩对他看上眼也属于正常的事。

  “欢欢,你看,又一个跟你一样的。”

  “你去年刚来的时候,是不是也发痴来着?”

  市台这边的记者,开起了其中一个女孩儿的玩笑。

  对方听了吓得赶紧摆手:“没有,我没有,我年底还要结婚的,你们可不能瞎说。”

  一伙人听了哈哈大笑着,省台的记者听到他们谈话,就追问起来去年的事,听说这边还打过狼,以及陈凌家还有能猎狼的两条非常凶猛的猎狗,就大为心动。

  连几位男同志听了也非常感兴趣。

  就纷纷出言让村里的半大小子们,领着他们去陈凌家的农庄看看,反正逛着玩嘛,去哪儿都一样,怎么就不能挑一个听着就好玩的地方呢。

  陈凌这时候呢,正趁着下午稍微凉快的天气,和老丈人一块,在菜园子给白菜间苗。

  看到这一大帮记者找过来,整个人都懵圈了,他都让人带着他们到处去逛了,怎么又找到他这儿来了?

  他哪里知道,要是他现在还没成家的话,一准儿会成为这些女孩儿眼里的香饽饽,唐僧肉了。

第261章 民间奇人

  “陈大哥,你们是在摘菜吗?”

  “不是摘菜,是在间苗。”

  “间苗?什么是间苗呀?”

  “……”

  好家伙,又开始十万个为什么了。

  陈凌无语,只好简单回答道:“间苗就是把稠密的菜苗儿变得稀疏,让它们生存空间更大,不然养分不够用,菜就不好好长了。”

  其实这些记者中间,也有不少人是从农村出来的,间苗这点事还是知道的,就帮着陈凌作解释。

  这菜地里长出来的幼苗,由于播种的时候稠密,一个星期左右就要间开的。

  尤其这大白菜,因为能长很大,一个坑里就只留着一株菜苗。

  其余的全部要拔掉。

  更细致的是,要注意在间苗的时候也不能去瞎拔乱拔。

  总不能菜种到最后,都把好菜苗拔掉了,留下长势弱的、遭虫啃的坏苗、病苗吧。

  这时候呢,间苗往往不会一次性全把弄完。

  而是分批次。

  比如十棵菜苗吧,第一次间出来两棵,剩下八棵。

  第二次剩五棵。

  慢慢地来,既能挑出最为健康茁壮的菜苗,还不会出啥错,这个法子很保险。

  “对,说得对,这后生说的细致。”

  听着一个男记者讲完,王存业咧嘴笑着夸赞道。

  “叔叔,你好,这菜地撒的是什么呀?”

  “这些啊,这些是麦麸,拌了草木灰的麦麸,用来防虫子的,不然虫子会来啃菜苗,撒了麦麸虫子就先吃麦麸,全都涨死了。”

  “那这个呢,这个呢?菜地怎么还铺了一堆堆草,为什么不清理出去?”

  “那个也是防虫子的,蛐蛐儿啊、蝲蛄啊啥的,喜欢往草堆下边钻,太阳落山前放上,明天早起过来一掀开,那家伙草堆底下能爬一层,直接就把它们一窝端了。”

  王存业缓缓站起身,扶了扶腰解释道:“不这么搞的话,光靠麦麸,时间长了它们就不上当了。”

  “啊?”

  “这,光放草就能除虫?这样也行?”

  这把这群年轻记者们听得目瞪口呆,一个个都愣住了。

  “肯定行啊,多少年了都是这么搞的,不信你们明天来菜地看看,蛐蛐儿肯定爬满一层。”王存业说着,对着刚才说间苗说得很好的男青年问道:“你们那里种菜不是这样吗?”

  “不是,我们那里是平原地区,地块大,种菜有时候都是几亩十几亩的,早就开始打农药了。”男青年摇摇头。

  “哦,那倒也是,这法子忒累人,不适合地块大的。”王存业点点头。

  “我们这是山里,种啥东西都种的少。你像这种白菜,就这么几个菜畦,铺点草快着哩,不费力气。”

  “以前我们还在草堆底下用棍子捣出来一个个一指头深、两指头深的窟窿,夜里那蛐蛐儿啥的就往这土窟窿里钻,白天起来把草一掀开,那家伙全给它们堵在里边,一个也跑不了。”

  说着说着,老头儿自己就笑了起来。

  年轻的男女们受他感染,也跟着笑,并且听他讲都觉得这件事很是有趣。

首节 上一节 305/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