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284节

  “霉豆做了,要不顺便把豆瓣酱也做上?我看凌子烧菜的时候用得也多。”高秀兰说道。

  “不用的,娘你别忙活了,豆瓣酱我买了不少。”

  陈凌摆摆手,老使唤丈母娘他也很过意不去。

  “买买买,就知道买,有睿睿了还不知道多存点钱,咱们自家能制的,花那个钱买干啥?”高秀兰最听不得买字,穷过、吃过苦的人都这样,宁愿多忙活点,也不愿花钱乱买。

  “你娘说得对,现在睿睿还不会下地跑,正是有闲工夫的时候哩,该弄点啥就弄点啥。”王存业在旁边用镰刀头磨着指甲,也跟着说道。

  王素素见此,就笑着看了陈凌一眼,对爹娘道:“好,那我也忙活忙活,正好想着腌点咸蛋哩。”

  陈凌一听,心想:腌咸蛋好,想吃了就煮几个,早上下稀饭最方便了。

  “我去挑些鸭蛋出来。”

  陈凌起身摘了篮子就走,腌咸蛋还是鸭蛋好吃些。

  鸭蛋也确实适合腌咸蛋,不适合蒸煮着吃。

  “给,你跟你女婿的下酒菜,蚕豆在厨房里,也早就弄好了,一块去煮了吧。”

  等毛豆剪好,高秀兰洗干净后,就推到了王存业面前。

  王存业愕然抬头:“你这,咋还使唤起我来了。”

  “真真呢?真真,跑哪去了,快回来煮毛豆了。”

  他是想喊小女儿来帮忙,结果小皮猴子早就跑没影了。

  “爹你别管,待会我跟阿凌去煮。”王素素见状说道。

  “不用不用,我会弄这个。你还不知道你爹么?下酒的再不会说不过去。”王存业笑眯眯的拿起剪好的毛豆,去农庄后院的厨房。

  “你爹最近也学懒了,这就跟牲口似的,不经常使唤使唤不行。”

  等老汉离开后,高秀兰就忍不住笑道。

  “娘。”

  王素素嗔怪一句,“瞧你说的,我爹多好的人了。”

  “哈哈,你爹是挺好,就是近两年你们都成家了,日子也好过了,他就老想犯懒。”

  母女俩说笑着。

  没多大会儿,院内响起睿睿的哭声,不用问,这又是到了吃奶的时间了。

  王素素给睿睿喂好奶后,卷了袖子来到后院。

  她拎出其中一个腌菜坛子,擦干净了灰尘后,放在太阳底下晾晒。

  这样能给腌菜坛子起到一个杀菌作用。

  这时,陈凌也挑了大半篮子鸭蛋来,全是大个头,特意选的双黄鸭蛋。

  王素素就仔仔细细的,将鸭蛋一枚枚擦洗干净了,放在通风处吹干,再接着,又抹了些酒在表面。

  然后,王素素找了个旧瓦盆,从厨房取了些草木灰出来,倒进去一些水,洒上一把盐巴在里面,搅和起来。

  陈凌在厨房看老丈人煮毛豆呢,看到媳妇忙活就走过去。

  “这个脏,我来吧。”怎么将鸭蛋包裹起来,他看见别家做过。

  不是很难的事情,他看看就会了。

  “你忙你的吧,我来我来。”王素素嘻嘻一笑,朝他摆手。

  陈凌却想凑凑热闹,“那我帮你打下手,腌咸蛋我还真不知道咋弄,你坐下指挥我,咱俩一块。”

  说着便蹲下身来。

  王素素好笑道,“行行行,咱俩一起。”

  你力气大,你说了算。

  腌鸭蛋很简单,不需王素素指挥,陈凌很快就包好了一个鸭蛋。

  大半篮子鸭蛋,也就将近一小时左右时间而已。

  王素素将晒好的坛子,拎到陈凌的面前,“放里面就好,一个个轻轻放。”

  “好。”陈凌很小心地捡起一个个鸭蛋,轻轻放进了坛子里,盖了盖子。

  弄好之后,就抱着坛子从厨房走到仓房,和酸菜坛子,酒坛子放在一起。

  这时候,老丈人把毛豆和蚕豆也煮出了锅,捞出锅后,放凉,就能吃了。

  ……

  傍晚,吹着微凉的夜风,翁婿两个坐在农庄的院内,就着咸香的毛豆与蚕豆,喝着小酒,那是惬意得不行。

  “明天我去山里采药,上次留了记号的,你跟着我去不?”

  “行啊,去就去,我明天没啥要忙的。”

  喝着甜爽的果酒聊着天,翁婿两人商量着明天一起上山采药的事。

第246章 进山采药

  “上山哟,挖药哟,我来,歌几声……”

  意韵悠扬的山歌,驱散清晨的薄雾,也惊飞山林中大片宿鸟。

  天才蒙蒙亮,群山有明有暗,云雾如带,偶尔两声悠长的“布谷,布谷——”,叫得山林更加清幽。

  太阳还没升起,清幽的山林略显昏暗,只有在明亮处,透出一股晴朗天空的蓝底色。

  一老一少山林中缓步行走,呼吸着山林里带着露水潮气的清凉空气,聆听着山中鸟雀的声声鸣叫,翁婿两人突然就来了兴致,你来我往的唱起了山歌。

  两人前方,一条高大俊秀的虎头黄猎犬,浑身金黄色毛发,沉着冷静的眼神,在前方小跑着,时不时停下来细细嗅着,不断探查周围情况。

  金黄毛发猎犬的身后,还跟着三只黄褐色毛发的小东西,在草丛与灌木间上下跑动,它们速度极快,来去无声,稍不注意甚至看不到它们。

  有时也活泼异常,听到鸟叫声就一溜烟的爬到树上去捕捉鸟雀。

  这自然就是小金和三只小黄鼠狼了。

  黑娃没带着,它被留在家里看家了,今天翁婿两人都不在,鸡鸭鹅也都没往外放,就全在圈里关着,有黑娃在家看守着,高秀兰记着去添水喂食就行。

  小黄狗也没带着,它不适合跟进山里,王存业买的这条小狗,本来就是当成宠物狗养的,能够看家护院就已经足够了,不用要求太多。

  至于鹞子没跟,则是伤势没痊愈,翅膀还不伶俐,需要再养养。

  所以除了小金之外,就把三只小黄鼠狼带上了。

  别看这三个小东西整天招猫逗狗的不着调,但是身上的本领可不弱,带过来也有用得到的地方。

  而陈凌和王存业翁婿两人也是全副武装,靛蓝的粗布包了头,穿着麻袋片似的破旧衣服,腰上缠着又粗又长的麻绳,后背是放着药锄和镰刀的竹篓,两人就这样踩着林间落叶缓缓于山林中穿行。

  陈凌身上还多带着一把喷子。

  从两人这身行头就知道,今天所去的地方肯定不会在近处。

  确实,近山没啥值钱的药草,须得翻山越岭的深入才行。

  翁婿二人此行主要是来采挖石斛和钩藤的。

  王存业前些天独自进山采药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处崖壁上长有石斛,年份不短,数量不少,长势也极其不错。

  可惜的是,他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好,没办法当场采摘。

  加上当时他走的比较深入了,若是不及时返回,山里天黑得快,就回不去了,因此不敢贪恋,只留了记号。

  另外乌云山的北山之中,蛇虫极多,加上地势险峻,溪多涧深,九折八弯,所以人迹罕至,常闹野兽,独自一人还是不多待得好。

  不过这样的地方,只要胆子大点,敢深入一些,珍贵点的草药也不少见。

  除了石斛之外,老头儿还瞄上了钩藤。

  或者说,石斛是意外之喜,钩藤才是他先前进山采药的目标。

  他是药农,不是开生药铺的,为了治病开方什么草药都需要采,首要的自然是采值钱的。

  除了非常值钱的珍稀药材之外,既能卖出好价钱,生长也比较多的草药是上上之选。

  钩藤就很符合要求。

  而乌云山的北山地貌和气候很适合钩藤的生长。

  在陡峭,阴暗,潮湿的沟壑,峡谷地带,往往会生长着一蓬一蓬苍翠的钩藤。

  只要找到一蓬,大致上就够他们采三四天的,回去剪段晾晒过后,大约可卖100多块钱。

  “以前来山里采过药没?”

  几首山歌唱的心情舒畅后,王存业在前面走着,问道。

  “来过,和素素来采过几次,我们这边采药还是不多的,要看季节。”

  陈凌想了想,从小到大,他倒是跟着去西山打过两次猎,采药的话,倒都是像捉蝎子那种闹着玩的一样,便说:“像这么正式的进山采药,我还是头一回呢。”

  “哈哈,你们这儿有田种,不用慌着采药。”

  王存业朗声笑两了句,“采药靠天吃饭,也靠命吃饭,拿命换钱的,哪有种粮食省心。”

  “那倒是。”

  陈凌应着,药农是父传子这样的家传技艺,但是大舅哥和二舅哥都不爱干这个,反倒是王素素这个女儿有兴趣。

  就是因为采药有着太多不确定性,且想采到值钱货,往往需要涉险。

  “头一回也比你大哥二哥强远了,他们现在都看不起咱这活计了,嫌来钱慢,赚得少。”

  王存业在前面走着也不回头,自顾自说着:“我看你挺感兴趣,你想学的话,我以后多教教你。”

  这话把陈凌说的有点不好意思,心想:“我不是有兴趣,我是爱玩。”

  当然了。

  除了玩,顺便也想认认草药,用洞天来拯救下濒危的珍稀药材,做点有意义的事。

  翁婿两个闲聊着话,一条狗三只黄鼠狼在前方跑动着探路。

  慢慢地,翻过两道山脊,太阳升起来了,山林大亮,鸟雀的鸣叫声更加响亮悦耳。

  便沿着山脊下去,顺着一条山溪前行。

  走到地势低缓处,溪水在前方转折之后,便豁然开朗。

  流水声中,溪边是茂密的竹丛,竹丛之中有着一片片空地,都是些贴地生长的矮草,有不少蒲公英、灰灰菜、野蒜错杂其间。

  两人便找了一片空地,暂时歇脚吃饭。

  出来的早,还没吃早饭呢。

  早饭很简单,菜蒸饼和煮的鸡蛋。

  陈凌还带了些炸的鱼段,用报纸与荷叶包着,拿出来后让老丈人直瞪眼。

  咕哝咕哝嘴后,最后只说了句:“还是你会吃啊。”

  心里却想,这女婿,哪有这样采药的。

首节 上一节 284/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