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245节

  年味是越发的浓重。

  腊月二十五,家家磨豆腐。

  陈凌家今年是不用磨了,他二十三去韩闯家喝完喜酒回来,就去县城的豆腐坊把豆腐买下了。

  不过这天他也没能闲着,早晨还没吃饭呢,陈国平就来家里叫他来了,说是大队上的拖拉机摇不开了,让他帮着去瞧瞧。

  大队的拖拉机也就陈凌整天开,走山道跟玩似的,拖拉机有问题他没办法的话别人就更弄不明白了。

  “啊?拖拉机,这时候开拖拉机干嘛?”

  陈凌还挺疑惑的。

  问了才知道,是村里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要开拖拉机去县城接。

  原来是这样,那得去。

  陈凌到厨房干了一碗热羊奶,就穿上大衣跟着陈国平到了大队。

  拖拉机就在大队的院子里停着,陈凌走上前摇着试了试,机器转起来倒是不沉,但连着摇了几次,却怎么也摇不开。

  “中间有人开过没?”

  陈凌轻轻皱眉问道。

  “这……还真有人开过,你上次用完停这儿,宝梁拉着三桂叔和宝栓去县医院来着。”

  陈国平说到这里,有点担心的问:“怎么了?拖拉机用坏掉了?”

  陈凌也没立刻回答,弯腰瞧了瞧,道:“国平大哥你去找个活动扳手,我把喷油嘴调调,别是喷油嘴坏了,供不上来油。”

  等陈国平找了个活动扳手过来,陈凌把喷油嘴调过以后,摇起来是有点反应了,但发动机还是摇不开。

  “怎么了这是?拖拉机坏了?”

  王来顺和住在大队附近的人也都听到动静走了过来。

  “不知道,我再试试,能听到油泵供油的声音,摇不开就奇怪了。”

  陈凌摇摇头,对陈国平道:“国平大哥你帮我打着减压,我再摇两遍听听声音,真要用坏了,一会儿我喊上立辉哥咱们赶着车去接玉强他们。”

  “行。”

  陈国平点头。

  王来顺也说:“去打工的娃子多,俺也赶着俺家驴车陪你们去。”

  而后陈国平帮着陈凌打住减压,陈凌缓缓摇动着,去仔细听发动机的声音。

  “没啥毛病啊,估摸着就是天冷启动不开?”

  陈凌心里不太确定,老式拖拉机他并不太熟,村民看着他懂,其实就比不常接触农机的庄稼汉子好一点点而已,毕竟他曾经也服过两年兵役。

  “谁家有破棉布啊,拿两块过来。”

  “俺家有,这就给你拿。”

  很快,几块破烂的棉布拿了过来,陈凌接到手里,把上边的土灰拍打干净,又找了根干净的棍子,把棉布缠上去。

  而后拧开油箱,把棍子伸进去蘸了点柴油,用打火机点着。

  一股燃烧的油烟味登时扑鼻而来。

  “国平大哥,你拿着,对准这边的进气口,先不要动,我说放你再放。”

  陈凌把手上的火把递给陈国平,嘱咐道。

  老头儿听到这话还挺紧张的。

  直到陈凌扳住减压,再次握着摇把摇起来,说了声:“放。”

  他反应很快赶紧就将火把贴了过来。

  而后拖拉机竟然就“突突突”的喷着黑烟启动开了。

  “嚯,这是咋回事?点个火把就开了,这招儿看着挺厉害啊。”

  周围的村民都懵懵的,瞪着眼睛微张着嘴,颇有点目瞪口呆的感觉。

  “腊月里天冷,机器难开,让气缸吸进去点明火,就容易摇开了。”

  陈凌解释道。

  他以前没启动液就这么干,起一个助燃作用。

  村民们互相看看,都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都觉得挺厉害的。

  发自内心的夸赞道:“还是富贵你能啊。”

  心想以后用拖拉机要是摇不开,还得是找人家。

  “可不是能嘛,人家富贵认识市里的领导,汽车都经常开来开去的,开个拖拉机那还不是就跟咱们骑个二八大杠一样简单。”

  这话说的陈凌都有点脸红。

  好在陈国平随后拉着他,想让他帮忙开着拖拉机去县城接人,老头儿有点被吓怕了,本来想找二毛驴去的,他们是干亲,但现在怕坏在半路回不来,还是找陈凌吧。

  陈凌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玉强、陈泽,很多都是关系不错的,说多了就见外了。

  于是就开上拖拉机,栽上陈国平,突突突的开往县城去了。

  ……

  “水娃,往哪儿看哩。”

  “娘嘞,富贵?!咋是你来接俺们?!”

  到了城南的汽车站外,陈泽拿着个冷馒头啃着,这时看到拖拉机上冲他喊的陈凌,立马愣住,而后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身后扛着包袱被褥的一群人也登时热闹起来,围过来“富贵”、“富贵叔”的一通叫,咧嘴大嘴嘿嘿笑着,比见到亲兄弟还热乎。

  陈国平这时候也从拖拉机车斗上下来,帮着他们一个个的拿行礼。

  “富贵叔,晌午下馆子去吧?快三个月没见面了,咱们一伙人好好喝顿酒啊。”

  陈玉强上了拖拉机后,就大喊着建议道。

  陈凌摇摇头,笑道:“快过年了,还下啥馆子。”

  “那去俺家吧,去俺家喝酒。”

  陈泽接着道。

  “你家?你家还没杀猪哩。”陈国平这时笑道,冲陈凌喊道:“富贵直接往俺家开,今天在俺家喝酒,俺家昨天下午杀的猪,今天正好喝酒吃庖汤。”

  吃庖汤,可以理解为吃杀猪菜。

  是在杀了年猪后,用猪肉做的各种肉食。

  以前的富裕的人家,或者遇上了大丰收年,做一大桌子菜,鸣放鞭炮用来庆祝。

  后来逐渐形成了杀年猪后吃庖汤的习俗。

  “对,今天就去俺家。”

  陈玉强一拍大腿。

  其他人也嚷嚷叫着,说是正月里没事了就往后排,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

  “咋?这是要连着喝一正月吗?”

  陈凌听着扭过脑袋喊道。

  拖拉机没烟囱,声音太大,只能用喊来对话。

  “今年下半年打工的工资高,大工给三十,小工给十五,俺们今年可是能过肥年了,嘿嘿嘿,富贵叔,今年正月酒肉俺管够,就怕你不敢喝啊。”

  “谁说不敢的,正月里走完亲戚后,我家来办第一场,先把你们喝趴下,看到时候谁怂。”

  一伙子年轻人嚷嚷的喊叫着,随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在山路上摇摇晃晃着前进,当真是好不热闹。

  回村后,陈凌就把拖拉机开到了陈国平家。

  其他人回到自己家放下行礼后,也都提着酒和各种东西过来,陈凌想回家拎一只野鸡过来,却被按住,留下陪着陈国平一家子说话。

  晌午秀芬大嫂下厨。

  盐菜扣肉、粉蒸肉、家常豆腐、白菜烧猪舌头、鲜肉炖萝卜等摆满了一桌。

  还有一道是大肥肉,看着白花花的,吃着却肥而不腻。

  在乡下一年到头来,也难见到多少荤腥,难得吃庖汤,大伙都甩开膀子大吃二喝,没什么客气的。

  一伙年轻人吃庖汤,喝着酒,从上午热闹到天黑,还没过年就胜似过年了。

第214章 蒸礼馍、包饺子、过大年

  “麦穗儿咋回来了?”

  “给俺娘送点肉来,对联贴的挺早啊富贵。”

  “是啊,早点贴上去,贴完还有年馍要蒸哩。”

  腊月二十八的早晨,陈凌端着浆糊出来张贴春联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小媳妇穿着臃肿的棉衣,挎着篮子走了过来。

  这是王二婶子家的小女儿王麦穗,和陈凌上学的时候经常是同班,后来嫁到桃树沟了,离娘家不远,对她娘也很孝顺,每当逢年过节是必定要来一趟的。

  “我听你刚才是跟麦穗儿说话,这眼看又要下雪了,她咋还回来啊?”王素素拿着春联出来,向王二婶子家那边看了两眼。

  “不回来咋弄?丰年跟丰收也指望不上,让二婶子一个人蒸年馍、贴对联,行吗?”

  陈凌说着,抬头看了看天色,九点多了还是昏昏沉沉的,这是又要下雪了。

  “那倒也是。”

  王素素点点头。

  王二婶子家两个儿子也是跟王春元、陈二柱家的两个老家伙一样,早早就搬到县城住了,不怎么回村,家里老娘也不怎么管。

  王素素想想,要是自己两个哥哥这样不管爹娘,她肯定也会放不下心,也会冒着风雪回娘家的吧。

  但幸好两个哥哥很好,两个嫂子很好,现在丈夫也很好。

  这样一想,她已经觉得比大部分人都过得好了。

  “咋了,也想家了吗?”

  “没有,就是觉得麦穗儿不容易。”

  王素素笑了笑,拿起高粱穗做的刷子,蘸满浆糊,帮着陈凌贴春联。

  贴完春联,去贴福字,贴完福字,再贴年画。

  不多时,院子里、屋檐下、墙上、厨房、仓房、羊圈、牛棚等等各个地方,全都贴满了,一眼望着全是红红火火的一片,看着就很喜人。

  到了晌午,天上又飘起了小雪。

  “冬梅嫂子贴对联呐……”

  院外再次传来麦穗儿的声音,但没有得到回应。

首节 上一节 245/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