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143节

  就跟着回家取了点。

  走的时候,把制药的法子也告诉王素素了。

  还说狼肉好不好吃是次要的,主要是补身子,陈凌既然会做菜,没事多做着吃吧,对他有好处。

  这是好东西,让他别总喂狗。

  陈凌应着把她送出去,却见自家媳妇憋着偷笑。

  追问之下,才知狼肉入药,多是用来壮阳的。

  陈凌当即脸黑如锅底,大骂老婆子是非多。

  臂上能走马的真男人。

  还用的着这个?看不起谁呢。

  王素素听了笑得直不起腰,说素芬大嫂是好心,不能怪罪。

  跟着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神隐有喜色。

  望着陈凌,笑得越发甜蜜。

  陈凌觉得奇怪又问她咋了,她却只是摇头说没事。

  就和他商量明天一块去送王真真上学,顺便在县城逛逛,该买啥就买,要在这两天给他好好准备一下进山的东西。

  这次进山,对猎物的多寡陈凌不关心,也不单纯是为了娱乐。

  他是抱了淘宝的心态。

  一些后世绝迹的、少见的,或者在普通人眼里没用的,在自己手里很可能就是宝贝,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现在王素素要给他张罗东西,他也都应下,不过只挑必需品来备上,其他不用多买。

  隔天送完王真真,买好东西,又被梁红玉他们二老拦住,在家吃了顿晌午饭,热闹了大半天。

  柳银环和两个孩子在市里处理工作和上学的事情,以后这家人就不准备一直在京城待着了。

  梁越民没啥事,这些天就陪着爹娘到处玩乐。

  听陈凌说村里要上山打猎去,父子俩很是意动。

  不过两人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受不了那份苦,去了也只是拖后腿罢了。

  所以提都没提。

  ……一场秋雨一场寒。

  入闰八月的头一天,又下了一整天的雨,夜里才停。

  秋意不知不觉浓厚起来。

  这个时候,树上的知了已经不再无休止的鸣叫。

  就如秋后蚂蚱般,它们也即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变得衰老无力,行动迟缓,爪子都无法捉牢树枝,曾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渐渐灰白一片。

  秋风一吹,把它们残留的生命之火吹得熄灭,掉落在草丛里,再也无力飞起。

  不过村里的家禽们有了口福,这些日子天天绕着树丛打转,发现树上掉落的知了,立刻扑上去一通猛啄,根本不用喂食。

  这些天,陈王庄打了狼的事,传得挺远的,十里八村经常有人过来。

  去县城,去乡里碰到陈王庄的人,也经常有人拦下,问东问西。

  还有老汉蹬着车子,在村里来回晃悠着喊收狼皮。

  不过价格给的太低,没人搭理他。

  除了陈凌这样的,村里大部分人家打了狼主要是卖掉换钱。

  死去的家禽和羊,还有狼肉,基本在县里的集上、市场里卖掉了。

  狼皮留着,收拾干净,等天冷了卖,会贵上一些。

  这老汉想收狼皮,给的还是前些年的价格,谁傻乎乎的去卖?

  陈凌这天下地忙活了半日,打了两筐草,摘了点菜回家。等小娃子们放了学,就让他们把野猪崽儿抱走了,自己留的五只,是两只狗擒回来的。

  现在虽然能吃槽了,但还是太小,先养着也没啥,吃的也不多,喂鸡鸭兔子的时候,顺便就给喂了。

  不过等哪天肉长起来,看不顺眼就宰了吃。

  野猪长起来,跟家猪一样,吃得多拉得多,且猪粪太臭了,难清理不说,清理完不管往院外堆,还是拉到地里,味道也都太冲,索性养到一定斤两,就杀了吃肉正好。

  拨弄着梁红玉的外孙女小栗子送的风铃,陈凌心想小姑娘下次来的晚一些,小野猪恐怕真就全进肚子里了。

  ……秋日的早晨微凉。

  陈凌搭着梯子去房上把堵了的烟囱捅了捅,结果捅出来一只烤焦了的大老鼠,让他眼睛一阵发直。

  也不知道这家伙怎么钻进去的。

  他和王素素一大早蒸馒头,炉膛塞好柴,火半天没生起来,还呛了一嘴的烟。

  原来是这玩意儿在作怪。

  按说自家黄皮子每晚过来,鹞子也常在四周晃悠,不该有老鼠的。

  还钻进烟囱里。

  王素素也奇怪,说兴许是别处跑来的吧。

  两人忙活半天,馒头蒸上锅。

  剩余的面也不浪费,揉成面团,拿起擀面杖擀了几个面饼。

  让王素素架起铛子,他又去鸡窝里摸了几个新鲜鸡蛋,择了几根小葱,洗了手就蹲在炉边烙起鸡蛋饼来。

  发面烙饼有层次,陈凌便是用灌饼的法子,在饼上戳个洞,把鸡蛋灌进去。

  再用铲子翻一翻面,不到两分钟就是一张。

  等铛子完全烧热,陈凌速度就更快了,不到十分钟就把剩余的面饼全部烙光了,馍筛里则多了十来张鸡蛋饼。

  大早上的,小两口都空着肚子呢。

  馒头蒸出锅至少要四十分钟,哪能干等着吃馒头呢?

  就捞起一张饼,裹了小咸菜,加点辣椒,再抹点香油。

  就着新鲜的小葱,吃得满口香。

  王素素吃了三张。

  剩下全部进了他自己肚子,连小姨子的都没给留。

  等馒头蒸出来的时候,王素素去叫妹妹起床吃饭。

  陈凌则早就心满意足的摸着肚子,沏上壶热茶,搬出来躺椅,在堂屋前晒起了太阳。

  秋天上午的太阳,一点也不毒辣,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吃饱喝足之后,晒着太阳,读书看报,最是惬意不过。

  王真真看见他这样,也跟着过来凑热闹,搬了椅子和马扎在他旁边写作业。

  过了一个来小时,陈凌迷迷糊糊快睡着了。

  梁越民父子俩进了院子,最近他们也不怎么开车,就是每人蹬着一辆自行车过来,秦容先拎着水壶,梁越民拿着陈凌帮他做的弹弓,父子俩走到哪儿玩到哪儿。

  今天过来,还带了两个人。

  说是县城新认识的朋友。

  一对打扮讲究的中年夫妇,陈凌瞧着不是普通人家,问了问,居然是吃了次他给二老送的鸡蛋,觉得好吃,专程找过来买鸡蛋的。

  令他大感意外。

第148章 鹤影

  家里的鸡蛋、鸭蛋是攒了不少,但没以前多。

  梁越民前两次来家里,带了不少东西。

  走的时候,自然不能让人空着手,就给提了两篮子鸡蛋、鸭蛋回去。

  现在有人来买,两样一共给捡出来五十颗,就按市场上的最高价卖的。

  那对夫妇蹲下仔细捡起来,看了看鸡鸭蛋的成色,暗暗点头,并不觉得吃亏。

  称过斤数之后,给钱也很痛快。

  实际上,土鸡蛋是比正常鸡蛋小很多的。

  陈凌家的鸡蛋却是个顶个的大,都快顶得上别人家鸭蛋了。

  很多人看了,觉得不是土鸡蛋。

  但是摸上去,比饲养鸡下的蛋,蛋壳要厚得多。

  其实不仅鸡蛋,鸭蛋也比正常的大一圈。

  即便没吃,也知道这样的鸡鸭蛋肯定差不了。

  当然了,现在的人不比后世,还不讲究土鸡蛋不土鸡蛋,看着个头大,反而觉得更好呢。

  这夫妇俩并没多待,买完后挎上篮子就走了。

  离开后,秦容先才说,这俩人在县城离他们住得不远,买这个不为自己吃,是女儿坐月子吃的,前些天梁红玉给了几个,做的蒸蛋,女儿吃了还要,就专门跑过来这一趟。

  “住得不远……”

  听秦容先这样讲,陈凌呆愣了一下,突然觉得这俩人有些眼熟。

  “叔,这俩人不会是秦秋梅的公婆吧?”

  “哈哈,你这也认识?”

  “就是秋梅那丫头的婆家人,那丫头真正论起来,该管叫我四叔的,都是城南秦湾人。之前你建房的时候,在你家打了个照面,知道管是计划生育的,我跟你姨就都有点印象,那天闲逛遇到了说起话来,才知道是老乡,她公婆今年退休了,在家没啥事,最近刚来往起来的。”

  陈凌点点头,示意明白。

  他原本不认识,也是建房的时候,赵大海喝多了,他就开着车帮忙送了秦秋梅一趟,才觉得有点眼熟,但只是匆匆见过一眼就走了,这次来家里并没认出来。

  反正都是不缺钱的人家。

  找到家里来买,省得他往县城走了。

  闲聊着,梁越民支起来棋盘,一老一少就你来我往的杀了起来。

  他自己在旁边看了会儿,见父子俩这盘棋时间有点长,就转身抓了把麦子,吹着口哨去喂鸽子了。

  最近他们父子隔三差五的过来。

  村民们也知道,他们是找陈凌下棋打牌的。

  一会儿工夫,院子里就围了一堆人。

  陈凌连输了两盘。

  换下去不久,秦容先就跟村里的老汉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争执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43/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