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1103节

  陈凌将一把柔软又坚韧的虎毛递给山猫。

  “够了够了!太够了!”

  山猫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揣进怀里。

  “我也要,我也要。”

  赵大海也赶紧讨要了几根,宝贝似的收起来。

  ……

  夕阳西下,将林场染上一片暖金色。

  陈凌将阿福和阿寿暂时安顿在马厩旁一间宽敞、通风又干燥的空屋里,铺上了厚厚的干草。

  两只老虎对这里很满意,趴卧下来,巨大的身躯几乎占满了大半个屋子。

  它们舔舔爪子,梳理一下毛发,显得安静而满足。

  奔波了几天,终于回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

  睿睿见到爸爸给老虎收拾窝,赶紧抱着自己的小枕头跑来,非要跟“大脑斧”一起睡,被王素素哭笑不得地抱走了。

  哄走了儿子,陈凌看着屋里两只巨大的“猫咪”,心里却在琢磨另一件事。

  “这两个大家伙,胃口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他暗自盘算着。

  动物园的饲养方式显然不够,它们需要大量新鲜肉类。

  光靠购买,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市场上的肉也未必够它们吃。

  “看来,明天进山,不仅要‘亮亮相’,还得顺便给它们弄点口粮了啊。”

  “要是山里的不够吃,那我就往洞天里抓一些母野猪,让那野猪王配配种,开启洞天养猪大业了……”

  “嗯,其实也不用非要野猪,随便什么母猪都行,家猪,能育肥的家猪反而更好。”

  “就是味道太重了,到时候还要划分领地,把荒漠区作为养猪区域隔绝起来。”

第865章 副业,睿睿又一个心头肉

  翌日清晨,天色亮得比前几日更早了些。

  农历二月末的日头,真是一天比一天暖和得明显。

  昨天清晨还需裹紧棉袄才敢出门,到了今儿个,太阳刚爬过东边林场的树梢,那暖烘烘的光线洒下来,竟让人脊梁骨都有些微微发汗了。

  墙角背阴处未化尽的残雪,缩成了小小的、脏兮兮的一团,眼瞅着是撑不过晌午了。

  道旁的杨树、柳树,枝条泛出湿润的青褐色,鼓胀的芽苞仿佛下一秒就要绽出嫩绿来。

  “哎呀,这天儿,可真是一天一个样!眼瞧着棉袄都快穿不住喽!”

  梁红玉老太太一边给乐乐系着带护耳的小帽子,一边笑着感慨。

  陈凌去市里接老虎的几天,都是老太太在这里帮衬。

  今天也是一大早就来了。

  王素素也给康康换上了一件稍薄些的红色碎花棉袄,点头应和:“是啊,开春了,一天比一天暖和。”

  “等回了村,正好给娃娃们把厚被子拆洗了。”

  院子里,陈凌正把最后几个包袱捆到小青马背上的驮架架上。

  睿睿穿着开裆裤,套着件蓝色的小薄棉坎肩,正兴奋地绕着阿福阿寿跑来跑去,小脸热得红扑扑的,嘴里不停嚷嚷:

  “回村喽!大脑斧!回村里,去坡上玩!睿睿要骑你们”

  两只巨虎似乎也感受到了小主人的欢快情绪,慵懒地趴在院子里晒太阳,粗长的尾巴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扫着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那庞大的身躯沐浴在金光里,皮毛油亮,宛如两尊镀了金的神兽,威猛中透着一股安详。

  城南小院外,早已是人声鼎沸,喧闹远胜昨日。

  不仅仅是陈王庄的村民,邻近的金门村、桃树沟,甚至更远些的,早先听闻了“过山黄”传闻,心里不塌实投奔亲戚的几个山村。

  今天都有不少人家加入了这“返乡”的大军。

  都像是约好了似的,赶着驴车、拉着板车、挑着担子,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往村里赶。

  昨儿个还只是几户心急的人家先回去拾掇,今儿个可是大部队开拔了。

  驴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娃娃们坐在堆得高高的被褥家什上,兴奋地大呼小叫。

  汉子们甩着响鞭,吆喝着牲口,脸上是憋了一个正月的畅快。

  婆娘们边走边扯着闲篇,嗓门亮堂,内容无非是回去先晒被子还是先锄麦地里的草。

  “可算能回窝了!城里再好,那也是亲戚的屋檐,睡不踏实!”

  “谁说不是哩!俺家那老母鸡,在亲戚家圈了这些天,都不下蛋了!回去撒开跑跑,准保一天一个!”

  “赶紧回去把麦地浇了,今年雪水足,麦苗蹭蹭长,再不追肥就晚了!”

  队伍浩浩荡荡,尘土飞扬,洋溢着一种归家的急切和喜悦。

  ……

  这景象,比年前躲灾进城时更显壮观,也更充满希望。

  恐惧已被阿福阿寿两只老虎的到来驱散,留下的只有对故土家园迫不及待的眷恋。

  陈凌一家也收拾停当,准备随着人流回村。

  王素素和梁红玉抱着孩子坐上了驮马拉的车,睿睿非要跟着陈凌骑马,被他一把捞起来,放在身前马鞍上。

  “坐稳喽臭小子,掉下去可不管!”

  “嘿嘿,爸爸快!超过大头他们家的车!”

  睿睿挥舞着小手。

  黑娃和小金在前头开路,阿福阿寿则不紧不慢地跟在驴车两侧,它们的存在,让周围的人群自动保持着一个敬畏又安心的距离,所过之处,皆是惊叹与议论。

  “瞧见没?这就是富贵家那俩老虎!好家伙,跟小山似的!”

  “有它们在,还怕啥过山黄?来一个撕一个!”

  “心里总算踏实了,能睡个囫囵觉了……”

  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县城,沿着化冻后略显泥泞的土路,向着陈王庄方向迤逦而行。

  然而,刚走出不到二里地,还没到县城西边城墙下的岔路口,就听到后面一阵急促的摩托车鸣笛声和呼喊声传来。

  “陈老板!陈老板!等等!留步啊!”

  陈凌勒住马缰绳,回头望去。

  只见两个人骑着摩托车追了过来,满头大汗,脸上写满了焦急。

  惹眼的是个穿着蓝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车还没停稳就从后座跳了下来,气喘吁吁地跑到陈凌马前:

  “陈老板!可算追上你了!你们这是要回村?”

  陈凌认出来人,是市里一家大型养鸡场的场长,姓李,年前还来洽谈过订购鸡苗的事。

  他话音未落,后面又追上来两辆吉普车,“嘎吱”一声停在一旁。

  车上跳下来另外几个人,也是满脸急色。

  这也是市里一家养鸡场的负责人,陈凌记得留电话时写的老周。

  “哟,周经理,李场长,你们咋这个时候来了?我们村这搬家呢!”陈凌连忙上前招呼。

  老周擦着脑门上的汗,也顾不上客套,开门见山:“富贵兄弟,可算找到你了!我们这心里急得跟猫抓似的!”

  “眼瞅着天暖和的这么快,鸡舍都消毒好几遍了,就等着你家的种蛋孵鸡苗呢!”

  老李也赶紧接话:“是啊富贵,去年订好的,开春第一批苗可得紧着我们!”

  “去年我们来你们村这里玩,见过你家那些山上跑的鸡。”

  “你家的鸡壮实,肉厚,下的蛋也大!”

  “市面上那些‘九斤黄’跟你的鸡一比,都成‘小鹌鹑鹑’了!”

  “我们场里今年扩规模,可就指望着你这批苗了!”

  另外两人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无外乎是夸赞陈凌培育的鸡种如何好,如何供不应求,希望他能优先保证供应。

  “陈老板,说实话我们也不想这么急,打扰你们搬家。”

  “我们也知道你们今年山里正月下大雪,大雪封山,山里闹妖的事……”

  “所以也一直没打电话催你,只是向着货运站的小方老板打听情况。”

  “不过这天一天暖过一天,再拖下去,真没法弄啊。”

  “这两天你就给我们办了吧,我们给你加钱。”

  王素素抱着乐乐走出来,见状对陈凌说:“阿凌,正事要紧,周经理他们跑一趟不容易。”

  钱不钱的倒是其次,这事儿关乎他们家的信誉。

  陈凌心里也明白,开春是养殖场的黄金时节,鸡苗早一天入舍,就能早一天见效益。

  他让山猫孵出来的那些鸡苗,大多都是农庄的蛋,品种早就优化过的。

  他略一沉吟,对几位负责人笑道:“各位老哥放心,答应你们的事,我肯定记着呢!”

  “鸡苗早就孵上了,长得溜光水滑,保证都是好苗子!”

  他指了指林场方向:“这样,你们跟我去鸡舍那边看看,具体数量咱们当场清点,今天就安排人给你们送过去,绝不耽误事!”

  老周几人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连连道谢:“太好了!就知道富贵兄弟你靠谱!”

  “爸爸,睿睿要跟你!”

  睿睿却不干了,扭着身子在小青马上不下来。

  陈凌笑着把他抱住,塞回驮马的车上:“乖,跟妈妈先回家,去看看咱家院子里的花开了没!”

  “爸爸处理完这边的事就回去,带你跟大脑斧进山!”

  陈凌摸了摸儿子的头。

  睿睿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懂事地点点头:“那爸爸快点!我跟大脑斧说等你!”

  陈凌笑着摸摸他的小脑袋,对驮马车上的家人道::“素素,姨,你们先带娃娃和老虎跟大伙回村。”

  “我处理完这边的事就回去。”

  “大海,献哥,你们帮着照应一下。”

  赵大海和王立献连忙点头:“富贵你放心!村里有我们呢!”

  陈凌笑笑点头,又拍了拍阿福阿寿的大脑袋,示意它们跟着王素素他们走。

首节 上一节 1103/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