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我们就是那么一说,你还惦记着,你这么忙,还特意送来干嘛?”
“这没啥,我正好今天来买肉的。”
“啥时候上大梁啊?”
“八月初五。”
“初五?后天啊,那我跟你叔早点过去,给你贺喜。”
“行啊,不过这阵子山路不好走,还是我来接你跟秦叔一趟吧。”
“接啥接,上大梁多忙啊,我们又不是老的走不动路了。”
老两口摆摆手,今天陈凌是自己来家里的,没带着王素素,他们也没留饭,只是陈凌走的时候,梁红玉又想给他塞东西,他是紧跑慢跑才躲过去。
“富贵,忘了跟你说,咱忘了买颜料了,上大梁的时候要点花馒头。”
回到车上,王聚胜提醒了句。
“哎哟,确实忘了。”
陈凌一拍脑门,红布跟鞭炮,带着王素素头一回来卖菜的时候就准备上了,只是其它零零碎碎的还差不少。
于是三人开着车,又去买的颜料。
……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八月初四修整梁木,八月初五就要上大梁了。
这一天是吉日,适宜破土、建屋、上梁、安门。
农村上梁能挑六九就挑六九,没有六九就是其他日子了。
于是初五一大早,陈凌就早早起来开始收拾了,今天要忙的事情比较多,来的人也多,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叔爷,叔爷,几点上大梁?”
正做着饭,一群小脑袋瓜就挤进了厨房。
“十一点半,咋了?”
“俺达让俺过来问还要不要放上梁钱,要给大梁打孔哩。”
陈凌转身应了句:“告诉你达,不用打孔,到时候绑上去就行。”
几个银元和铜钱而已,现在没人偷这个。
倒是打了孔以后,房顶漏雨,或者天气潮湿,时间长了就容易腐朽掉。
在农村建房盖屋是大事,不管哪家,也不管是穷的还是富的,都是紧着最好的料用。尤其房梁更要选上等木头,一般用数十年都不会有啥问题。
有时候房子垮了都没事。
这就是所谓的“房塌梁不断”。
房梁会坏,很多时候不是虫蛀,就是上梁钱打的孔引起的,就像陈凌家后院的房梁,除了放上梁钱的那根,其他基本都没啥问题,以后盖个牛棚马棚都还能用得上。
“那花馒头呢?还撒不撒花馒头?”
“撒呗,昨天下午不都蒸好了吗?你们没见着。”
“他们没见俺看见了,在俺家蒸的,还点了彩,红的黄的蓝的都有,老好看了。”
“不过俺不喜欢花馒头,俺喜欢吃糖,嘿嘿。”
“俺也是,叔爷你到时候可得多放点糖。”
按照习俗,上大梁要撒花馒头、撒糖果,图个喜庆,图个新房安稳,大吉大利。
“就惦记着吃糖,早饭吃了没?”
“没有,俺娘说富贵叔家上大梁,今天晌午饭好,肉多,就空着肚子等晌午多吃点哩。”
好家伙,现在都啥年月了还这样,这些婆娘也不怕干活没力气。
陈凌顿时无语,他小时候人都这样,因为那时候是真穷,就等着村里谁家娶媳妇、上梁去捡东西吃,那感觉不亚于天上掉馅饼。
“饿不饿,待会一人吃个鸡蛋。”
“不饿,俺们等晌午,叔你吃了饭,俺们帮你贴对联吧。”
“行啊。”
“那上完梁,能不能给俺留点炮仗。”
好家伙在这等着呢。
第127章 小姨子
上梁是大喜事,除了帮忙干活的,来的客人也是不少。
秦容先和梁红玉二老就不说了,赵大海更是早早的就把车开了过来,守在院外随时待命,需要买啥,开上车半小时就能到县城把东西买回来,比王聚胜赶驴车去买快多了。
“富贵,我姐来了,快让弟妹给她安排点活儿干。”
没多久,秦秋梅也来了,骑着辆红色的弯梁自行车,进了家就要给红包。
“还给啥红包,人来了就行。”
陈凌笑着把人带进家,让王素素招呼着,就转头继续迎接客人。
“五叔,国平大哥。”
“来来来,抽烟,抽烟。”
家里不仅让王聚胜买了好烟好酒,赵大海也带过来些,拆开后分给汉子们,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好家伙,这烟好啊,烟盒都这么漂亮,肯定老贵了。”
“那可不,市里领导给富贵送的,这一包烟估摸着能换几斤猪肉。”
“啥,就这玩意,能换几斤猪肉?”
王来顺手一抖,登时舍不得抽了。
随后朝陈凌瞪了一眼:“你娃可真行,记得给俺留几个烟盒。”
这烟盒一看就高级得很,以后买了散烟放到里边。
那家伙,往外一拿,不得镇住一片人?
“要啥烟盒啊五叔,待会儿拿几盒烟不得了,来来来,快点上。”
给王来顺、陈国平把烟点上,陈凌又去招呼其他人,这些大多是来家里挑过水的,但是帮陈凌家建房的人太多了,又不是一个大队的,他们就没咋来帮忙,不过在上大梁这天还是要来庆贺一下的。
一个个上门也都不空手,五谷杂粮都带一些,有个七八斤左右,进了院子就往贴红纸的大缸里一倒,就算随了上梁礼了。
这个也是老习俗了,换做以前食不果腹的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人情负担。
农村的贺喜随礼,都是实打实的给东西,没啥多余讲究。
尤其今年缺粮,这点东西真不算少了。
慢慢的,人来的差不多了,院里院外都是热热闹闹的。
陈凌看了看时间,刚刚过十点半,这个点基本也就没啥人来了,就帮着赵大海把买回来的半匹猪肉抬到陈玉强家。
今天来的人多,买的肉也多,吃不完也不怕,明天还要修屋顶、铺瓦,在锅里小火炖着也坏不掉,就怕来得人多,东西不够吃,那才闹笑话呢。
猪肉收拾完,烧了两道菜出来,眼看上大梁的时间快要到了,陈凌就领着赵大海往自家走。
“狗日的真香啊,这就要开饭了?”
“开啥饭,你富贵叔刚在炼油,做了几道上梁菜。”
“是在做上梁菜啊?都弄了点啥哩富贵叔。”
“猪头肉,烧鸡,炸花生,还拌了点凉菜,咋样,够吗?”
“够了够了,有猪肉有烧鸡还不行么?”
上梁菜是上完大梁之后,上梁师傅在梁头上吃的菜,几样菜一壶酒,吃不完兜着走,这不算正餐,照样是按这边当地的老习俗来的。
几人正说着,院里突然传来一声喝彩。
“老哥哥厉害啊,这毛笔字写的,可太漂亮了。”
“有气势,真他娘有气势。”
陈凌走进院里一看,原来是秦容先正在树下的方桌上写对联,王来顺等人正围在旁边竖着大拇指,不断叫好。
“富贵,对联写好了,来,快去贴上。”
“好嘞。”
陈凌走过去接过对联瞧了一眼。
上联:三阳日照平安宅
下联:五福星临吉庆门
横批:福星高照
这毛笔字写得确实好。
原本陈凌是打算让陈国平写的,秦容先也是一时手痒,没想到这对子写得还真不错。
这对子是在新房主屋门前张贴的,新居贴对联,上梁挂红绸,以图吉利。
“富贵,富贵,快过来再检查一遍梁木,一会儿就要上大梁了。”
“来了来了。”
这家伙,陈凌今天是真的忙,刚贴完对子就有人来叫,都快脚不沾地了。
忙是真忙,高兴也是真高兴。
在陈凌过去检查完之后,众人就把除去主梁之外的梁木拉了上去,至于主梁也就是常说的大梁,要等放鞭炮才能上。
“咋样富贵,还不开始吗?”
“再等等,还有五分钟。”
这时候,陈凌已经把鞭炮在大梁上缠好了,还在两边的山墙上放了许多鞭炮。
等上梁菜吃得差不多了,随着王立献一声高喊:“上梁咯,大吉大利。”
陈凌点燃鞭炮,在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之中,包裹着红布的大梁平平稳稳的升了上去。
“要开始撒花馒头,撒糖了,快快快,赶紧准备好。”
随着大梁缓缓升上去,房顶站着的人,嘴里喊着口彩,开始抛梁了。
大人们,小娃娃们,早就仰着脑袋瓜子,一个个等得迫不及待了。
一声声喝彩声中,花馒头、糖果等都被抛了下来,大人孩子瞬间沸腾了,纷纷猫着腰、趴在地上争先恐后的抢作一团。
“娘,你快看,红包,有红包!”
“天爷哎,真有红包,俺也看到了,快抢快抢!”
发现今天抛梁还有红包,大伙儿的热情瞬间更加高涨起来,大人们倒还好些,小娃娃们啥都不顾了,见到红包,全都嗷嗷叫着直接在地上打着滚,满地乱爬,去争抢抛下来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