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1063节

  赵大海直接嘲笑道。

  “诶,对了,陈小二陈老师那边你们听说了嘛,他也要回来搞这些的。”

  梁越民忽然想起一件事:“原本我听说他媳妇做主要在北亰承包山头种树养鸡的,后来搬到咱们这里之后,就想在咱们这边弄了。”

  “是的,不过小二哥搞的那些,是因为被春晚搞的心灰意冷了,和我这种农庄模式不一样的。”

  陈凌摇摇头,“我已经给他提议了,这里的山地不如北亰那边保值,让他在这边包完之后,剩下的钱,在北亰买四合院或者商铺楼房都行。”

  几人一边扫雪,一边谈论着。

  养鱼的水渠,养鸟、养鸽子的亭子和长廊,全都打扫干净。

  之后,又把鸽子窝重新垫上新的、干净、暖和的麦秸。

  这些鸽子其实冬天里就该给它们搞个鸽棚子,这样会更暖和。

  陈凌之前就打算在村里的院子里搞一个,简简单单的能挡风避雪就行。

  但奈何今年冬天的气候变化,让人始料未及。

  之前觉得没事,没有弄。

  没想到下雪这么突然,也就来不及弄了。

  好在这些鸽子是从野鸽子驯养过来的,倒也没有那么娇嫩。

  陈凌倒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

  扫着雪,闲聊着,梁越民电话响了。

  接通后居然是找陈凌的。

  “是《荣归》剧组的事,知道你是咱们这边的主心骨,想要跟你简单碰个面。”

  梁越民捂着电话笑道:“估计是觉得你演过,怕你到了正式开演的时候,累了、别扭了、不服从指令了,到时候不好意思开口说你。

  现在提前见一面,应该就是让你试试戏,要是觉得难办,就是让你知难而退了。

  或者说减少点戏份。

  毕竟这次是政治任务来的。”

  “哦~!明白了~!”

  陈凌一听,觉得挺可乐的:“这是把我当成大老板了啊。也怪越民哥你,把品牌名弄成我家农庄的名字,这太让人误会了。”

  “哎呀,我也是想让你体会一下被人敬重的感觉嘛,到时候没人敢小看你,你能省不少麻烦,也更有干劲嘛。”

  梁越民拍拍陈凌肩膀,把手机递给他:“要不你来说两句。”

  “不了,不说了,人家对我有误解,那就见面再谈吧,你替我应下来就行。”

  陈凌摇摇头,心里有点无奈,暗自嘀咕道:“之前还答应给我开一条支线,随便演,现在是上面又给压力了嘛?突然反悔,我还想让大舅哥跟着我去呢,顺便带着全家老小去玩一趟,这下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了?”

  这年头的演员还没有后世赚钱那么夸张。

  他被误认为成金主,人又年轻,估计会当成进剧组瞎胡闹的。

  觉得演戏演电视剧好玩,去找乐子玩的。

  别看他有写文章的经历,但是这种带有主旋律的正剧,不是一般人能碰的。

  作家写文章,和演员演戏,或者编剧创作剧本,那都不是一码事,里面的东西那可差得多了。

  也就是看在近一年来,富贵农庄的红烧牛肉面给国家争光了,要不然陈凌可没这么大脸面。

  还专门打电话来问。

第833章 误会

  梁越民见到陈凌略显郁闷的表情,却是笑了起来:“我估摸着是你之前的想法,就是想让庆文跟着去,还拖家带口的,对面知道后,把人家吓到了。

  你自己的话,我觉得人家说什么多开一条支线的话,不是糊弄你的。

  但你要是仗着人家这种宽待,想往里边随便塞人,人家就觉得为难了。”

  还有一点梁越民没说。

  那就是人家导演也会觉得自己被挑衅了。

  陈凌说让谁进剧组谁就进,那最后这个电视项目听谁的?

  而且还都塞一些亲朋好友没有演艺经验的小白,到时候还要指导拍摄,不仅耗费心力,也会耗费很多钱的。

  毕竟这个时候拍摄成本比后世高太多了。

  NG多了,会产生大量的误工费。

  更别说主旋律这种,带有政治任务的特性。

  谁跟你闹着玩啊。

  “好嘛,敢情他们之前也是说大话的,我还以为咱们红烧牛肉面的脸面现在很金贵呢。”

  “是很金贵啊,不过北亰爷们嘛,你懂的,不这么吹牛逼都不算北亰人,之前刚认识你,觉得你年轻有为,就愿意吹吹牛呗。”

  梁越民哈哈一笑,他从小在那里长大的,可是太了解了。

  北亰爷们一旦上头,都是拍胸脯大包大揽,事后觉得后悔了,找借口也会带着混不吝的劲头。

  说起来还是很搞笑的。

  唯一一点,就是事后别较真。

  对于这一点,连赵大海都无力吐槽,他显然是从自己老头子那里经历过不少这种事。

  听到梁越民说起,就满脸的无语。

  ……

  几人扫着雪,吐槽完之后,梁越民就拨回去电话约了见面的时间。

  这个年月里,工作时间确实是不早。

  大部分真的就到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了。

  在正月十五之前,频繁的走亲戚那是常态。

  谁有心情这么快工作啊。

  但《荣归》剧组这边呢,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

  他们要早点过去港岛。

  这种剧需要真实取景。

  特殊的地标建筑都要出镜的。

  一切安排都要真实出镜。

  所以和梁越民商量之后,就把日期定在了正月十二。

  想要尽早过来见一面,见一面之后,他们就立即去港岛了。

  来这边见面,属于是顺路,和中转站休息的意思。

  毕竟这年代的长途也是很累的。

  “见一下就见一下吧,在市里见哈?”

  “那倒不是,他们来村里,说是跟着陈小二老师一起过来……”

  梁越民说到这里也奇怪的道:“不是都说陈老师不合群嘛,我在北亰就听人说过多次,没想到跟《荣归》剧组关系还挺好的。”

  “哦?”

  陈凌也没想到,陈小二竟然会跟这些人认识。

  但转念一想,他爹陈强老爷子那是什么身份啊,尽管《荣归》里面大佬很多,但他们不一样,有这层关系也不奇怪的。

  “好吧,来村里就来村里,正好有小二带路,咱们也不用操心了。”

  说实话,《荣归》剧组来这么一出,陈凌心里有了落差,进组的心思立马就淡了。

  虽说人家为难也是对的,但谁让他们之前说话说那么满的。

  什么大开方便之门。

  再通情达理的人,遇到这种落差也是会有不舒服的。

  但是没想到。

  等到正月十二的晚上,这群人跟着陈小二赶到藤河乡的时候。

  梁越民和赵大海、山猫赶着爬犁去接的。

  双方见到后才知道是误会了。

  原因也是很简单。

  上面提要求了,要精简剧情。

  因为这种带有政治任务的主旋律电视剧,不仅仅是给国人老百姓看的,也是给外国人,以及国外那些海外同胞们看的。

  这个是真的不能乱来啊。

  不然拍砸了。

  明面上没事,但早晚还要出一部质量过关的剧。

  也就是说,港岛回归题材的剧,早晚要拍出来一部好的,作为纪念,以及拿得出手的门面。

  那为什么不能是这一部呢?

  何况这一部还纠集来那么多老前辈,港岛的实力派。

  里面又加了国内新秀企业,红烧牛肉面的剧情。

  红烧牛肉面现在是国内扛旗的。

  压得日企湾岛那边抬不起头来,是国内的骄傲。

  可以说有政治因素,也有人文因素,还要考虑到国民人心等等。

  这么多综合因素之下,大家肯定要慎重。

  所以……

  到了农庄,见到陈凌的第一面。

  副导演就直接道歉:

  “陈兄弟,实在对不住,这件事怪我们,是我们之前说了大话……”

  意思是只能让陈凌自己出镜,他之外的例如大舅哥王庆文这类的人,当个司机或者没啥台词的小配角还行。

  有台词的角色实在不能给。

  “原来是这样啊。”

首节 上一节 1063/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