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1048节

  “那些潜规则总要人来打破的,总不能一直这么脏吧?”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从实事出发,强者制定规则不是吹牛逼喊口号,我利用我的优势,用绝对的质量,来树立标杆。

  用良币驱逐劣币,用良币来整顿市场。”

  用后世的话来讲,就是卷质量,卷服务,卷各种先进的商业理念。

  把后世先进的商业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要做的。

  “培育优良犬种,中华蜜蜂,黄牛肉等等,周期太长了,三年起步的事情,这期间我可以做太多的事情。

  有越民哥搭的台子,我幕后教他唱戏还不简单?”

  陈凌的内心一片平静。

  往往他心情平静,坚定,和充满希望的时候,一般就是会想写点故事的时候。

  索性便把稿纸拿出来,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写出来。

  当做备忘录。

  写完后随手丢进了日月洞天,收藏起来,这是不能随便让别人来看的。

  备忘录记完。

  陈凌趁着状态好,拿出另一个作业本,刷刷刷的一口气埋头写了两个小时。

  写了十六页多一点点。

  大概有一万多字吧。

  “很好,大概再写他三五万字,就能出书了。”

  儿童读物是不用太冗长的。

  小孩子喜欢读的是一篇篇的小故事。

  是轻松简洁的文笔,是生动有趣的故事。

  这对陈凌来说,身边天天都在发生,那简直不用多说。

  今天是睿睿做小主角,明天是小栗子,在后台是六妮儿。

  各种视角切换。

  写起来再轻松不过了。

  “好啊,富贵,我就说吧,你是个能写作的好苗子,就从儿童读物入手,以后啊,多写写,写好几本,把笔力练出来了。

  我就教你写点正经的东西。

  咱们也上上档次,入一入作协。”

  这时候是吃过晚饭了,一堆女人围在杜鹃娘俩的床前,一边看小孩,一边激烈的议论着秦秋梅的事,为她打抱不平。

  赵玉宝则和钟老头,慢悠悠的晃到陈凌的书房,翻看他新写完的稿子。

  “入个作协那算什么大事吗?我发现,就富贵这性子,有点像王世镶,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还都能玩出点门道来。

  以后除了跟老赵学点写作,也跟我练练书法,学学画画吧。

  到时候有所成了,带去给王老见一面。

  肯定喜欢的不得了。”

  钟老头端着茶缸子,笑眯眯的说道。

  “可别这么捧我哈,王世镶那是啥人,我这点微末伎俩可别往人家眼前摆了。”

  陈凌赶紧摇头,他还是不喜欢主动凑到人前,尤其是名人。

  其实要不是赵玉宝和钟老头的脾气和他很对,他也不会主动接触,最多见一两面就不会深交的。

  “咦,说到王世镶,富贵你年后是不是要和那个叫焦晃的话剧大师一起拍电视剧,他也是北亰人啊。”

  赵玉宝想起来一件事。

  “是啊,这位前辈我神交已久了。”

  陈凌点点头,这位老前辈演戏剧已入化境了,他是真心佩服。

  “这人也很有修养,很有本事的,到时候你和他聊聊,看看能不能聊得来,要是对脾气,就拉过来一起认识认识,我们再一起合计合计,把我的新作品也排演一下。”

  赵玉宝兴趣很足的样子。

  “哦?那好啊。”

  陈凌也有点期待了。

  “老赵你先别急,我们之前商量啥来着,不是下半年让富贵找大学上吗?你这安排这么多的事,他忙得过来吗?

  家里还有两个小娃呢。

  长起来之后,加上睿睿,三个小魔王,这能管得过来吗?”

  钟老头及时提醒道。

  “哎呀,这都不是事,杜鹃的娃娃很快也就长起来了,到时候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咱们一起看着呗。

  睿睿他姥姥姥爷也在,怕啥嘛!”

  赵玉宝把手一摆,表示那都不是事。

  “我家大海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有时候他妈妈忙,不在家,我在写作的时候,把他抱在我腿上,一边逗他,一边写。

  很多时候他把我的稿纸撕碎了,留上口水了。

  我都重新晾干,拼好,自己再重新抄写一遍……

  你说那时候很辛苦,很繁琐吗?

  不觉得啊,乐在其中好吧?”

  “好好好,你厉害,我带娃不如你,行了吧?”

  钟教授表示服气了,又问陈凌:“富贵,明天东边林场就能开始动工了,村里聚英聚杰他们俩,光是在陈王庄和金门村,就找了十多个人。

  你之前开车出门了,他们也没来找你,托我跟你说一声,说明天到农庄来报道。”

  “我去,还来找我报道?怎么比我还急呢?”

  陈凌愣了,现在这年月都是慢节奏,更别说是村里了。

  哪有点了炮捻子,立马就响了的。

  “哎呀,都是没事的人,要不是家里有丧事,不能走亲戚,要不就是小光棍和老光棍,还有等着结婚等急了的。

  这些都想早点多挣点钱啊。

  你这待遇好,管吃管喝,给钱多,谁不想去干呢?”

  钟教授把手一摊,表示这都很正常,要不是才正月初四,指定人会比现在更多。

  光是自己村里,那人就一下招满员了。

  “好吧,好吧,那就早点动工吧,反正我们家过年没啥亲戚可走的,闲着也是闲着。”

  陈凌点点头,心里想,正好一边动工,一边慢慢给梁越民灌输点新理念。

第817章 不忘初心,更接近于狗

  ……

  “建国后,那么些年啊,从没听说过什么注水肉、注水鸡,等到改革开放了之后,根本不用教,基因里本来就有,自己就会了。

  国内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碰到了市场经济。

  要是没有管理和约束,必然出问题。

  这再正常不过。

  因为小农经济就是漫无纪律,只要能挣到钱。

  造假、售假,以次充好,坑蒙拐骗,不用人教,他自己会去琢磨。”

  开始动工了,陈凌则和梁越民坐在工地的大锅灶旁边,一边烧火,一边谈论事情。

  陈凌的话,让梁越民陷入了沉思。

  半晌才问:“那该怎么办呢?”

  他觉得陈凌既然提出来了,那必然是有办法的。

  或者说已经有了想法。

  “慢慢来吧,咱们接下来要当一下行业标杆,从质量上和价格上,来下手,慢慢的占领全国市场。

  ……这话有点狂了,其实没必要等占领全国市场,把北方的重要大省占领了,就到了咱们制定规则的时候了。”

  陈凌心里有了清晰的规划。

  “咱们人民军队解放全国是从农村包围城市,但我们现在嘛,乡下的购买力还跟不上,而是要从城市来辐射和影响农村。

  让城市起带头作用。

  等到城市的规则完善了,不再漫无纪律,慢慢地就会影响到乡下的。”

  “好兄弟,你说的太好了,我以前见到这种事情,心里也很烦躁,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办,甚至在想,这些不是我能管的。

  我没那么大的能力。

  后来就渐渐不想这种事了,就想着还是做好自己的事业再说吧。

  毕竟我连自己的事业都还没做好,没有做成功!”

  梁越民很激动地说道。

  他没想到听到陈凌这番话,还能从别的方面去施加影响。

  不比掌权,不必大刀阔斧,而是春风潜入夜的法子。

  “造假,盗版,坑蒙拐骗的,自古就有……所谓的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蔽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米麦等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

  卖盐而杂以灰,卖漆而和以油,卖药而易以他物,如此之类,不胜其多……”

  陈凌说着,又开始摇头:“虽说是古代就有,造假的传统,使得人们天生就会,但古代什么体量,现在又是什么情况?想想吧,现在泛滥起来,能行吗?”

  食品安全,陈凌不能多谈。

  毕竟很多隐患现在还没出现。

  梁越民闻言叹了口气:“唉,是啊,商场如战场,人家都说,上了战场就要为了活下来,就要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歪招脏招尽管往外使就行了。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可是我总觉得这么搞,以后肯定会坏事。

  要不是富贵你说起,我根本都想不明白,也总结不出来这些问题。”

首节 上一节 1048/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