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6,我靠锦囊崛起人生 第68节

  李景拿着刚赚的三千块,先去ATM机把钱存进银行卡。

  这台电脑的成本和卫大海谈的是两千一,按照约定,他转了两千一给卫大海,还发了条短信简单解释了一句。

  算下来,这一单他净赚九百块。

  实际上二手笔记本,大部分利润在五六百左右,主要是这笔记本是靠李景自己动手修好的,所以才在卫大海那把成本压低了一些,多赚了一笔维修费。

  李景看着账户里的余额,心里忍不住感慨:还是做数码生意赚钱快,比出租衣服的利润要高得多,只是销售渠道确实还是一个问题。

  如果等网店能稳定出单了,这比利润应该就会比较可观了。

  ……

第105章 开启银色锦囊

  从学校回到老屋,李景刚把背包放下,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系统的提示。

  “总存款达到5000元,满足银色锦囊开启条件,是否开启?”

  他微微一愣,才想起上回获得的银色锦囊,开启条件正是存款满5000元。

  他大概算了算近期的收支:之前在潘子那儿收了一台二手笔记本花了800,出租衣服赚了560,刚卖电脑又赚了900。

  加上之前的结余,总存款明明是4800多,怎么会够5000?

  琢磨了几秒,他才反应过来,之前借给胡鹏的200块,系统没算成支出,所以算下来刚好凑够5000。

  想通这一点,他也没再耽搁,在脑海里确认“开启”。

  和以往打开白色锦囊不同,这次弹出的信息足足有四五行,字里行间的信息量明显更足:

  “下周三,星市海洋电脑科技公司老总王书宏,将返回星市大同山庄的别墅,查看庭院改造进度。

  提示:王书宏偏好现代和古典结合的园林风格,对当前改造方案大概率存在不满,或会当场提出修改需求。”

  李景愣了愣,心里有些意外。

  “星市海洋电脑科技公司”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他努力在记忆里搜索,才了有了些印象。

  上一世他刚毕业时,收入不高,买电脑时特意研究过性价比高的电脑品牌,其中“海洋牌”正是星市本地品牌,主打低价台式机和笔记本。

  难道这个公司,就是生产“海洋牌”国产电脑的公司?

  而这王书宏就是背后的老板?

  李景越想越诧异。

  之前的白色锦囊往往只给一两句简单提示,而这次不仅点明了人物身份、公司背景,连私人别墅地址和个人喜好都写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信息中牵扯的人物级别,更是完全不同。

  这估计就是银色锦囊和白色锦囊的区别。

  想着,李景立刻走到桌前,打开自己的那台二手笔记本,搜索“星市海洋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这家公司在本省的名气不小。

  网页上满是本地报纸的报道,还有几篇对王书宏的专访。

  从报道里他了解到,海洋电脑不仅主打低价,还早早打通了省内其他小城市的渠道,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网吧、中小学,采购的有不少都是他们家的电脑,铺货率远超其他品牌。

  上一世他只知道“海洋牌”电脑便宜,却不知道背后的公司在本地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王书宏……”

  李景看着报道里王书宏的照片,心里忍不住暗道。

  这人已经不是卫大海这样的普通商户了,而是正儿八经的企业家。

  在省内,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别说这一世,就算是上一世,他也没机会接触到这个级别的人。

  随即,李景努力在记忆里搜寻关于海洋科技这家公司的后续。

  在这个年头,“海洋牌”电脑还算在本省有名,但一二十年后,这家公司似乎慢慢走了下坡路,尤其是李景重生前的2025年,已经几乎没再听过这家品牌的电脑。

  至于具体是资金链断了,还是产品跟不上时代,他也不清楚详情。

  但无论如何,眼下的王书宏和海洋科技,在本地绝对是“大佬”级别的存在。

  随即,他又把目光拉回系统提示上:

  下周三,王书宏回别墅看自家庭院园林改造,还会对方案不满。

  李景暗自琢磨,系统这是在暗示自己去“偶遇”王书宏?

  可自己一个普通学生,凭什么让对方愿意跟自己搭话,难道要靠园林设计?

  这个念头一出,他的思路便清晰了许多。

  上一世自己做了十多年的园林设计,经手过不少项目,再加上重生的眼界和经验,比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设计师都专业得多。

  未来十几年的发展,设计行业进步了太多。

  如果能抓住王书宏对改造方案不满的机会,提出更贴合他喜好的设计建议,说不定就能顺理成章地搭上关系。

  而且他现在做的是电脑生意,要是能和海洋科技的老板攀上的话,后续说不定还有合作的可能。

  “下周三这趟,自己必须去看看了。”

  李景在心里打定主意,不管最后能不能成,起码不能浪费银色锦囊给的信息。

  想到银色锦囊,他又记起之前系统奖励的临时能力“危机感应”。

  这能力一直没机会用,他到现在也没摸清具体用处,只猜测大概是能在危险来临前提醒自己。

  “相当于多了个护身符吧。”

  李景暗道,有总比没有好,以后遇到没预料到的危险,说不定这能力能帮上忙。

  ……

  到了中午,李景刚好搞定一台黑屏的笔记本,陈丹琳便从学校回来。

  一进门她就要拉着李景往外走:“李老板,今天后街新开了一家蒸菜馆,我们去尝尝吧!”

  李景这段时间总是吃盒饭,正好吃得也腻了,便答应跟着一起出了门。

  到了后街,两人在蒸菜馆点了四菜一汤,由于蒸菜便宜,总共花了二十块,味道还不错。

  刚吃完从蒸菜馆出来,陈丹琳突然拉了拉李景的胳膊,往不远处看去:

  “喂,李老板,你看那个人,是不是有点像胡鹏?”

  李景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去,后街路边的公共停车场里,一个高大的身影正独自坐在石墩子上,背对着他们,衣服皱巴巴的,低头佝偻着后背。

  “有点像。”

  李景皱了皱眉,走了过去。

  走近后,他才神色微惊。

  这人确实是胡鹏,不过他的黑色T恤被扯烂了好几道口子,牛仔裤膝盖处破了个大洞,衣服上还沾着不少灰尘和脚印,裸露的胳膊和小腿上,到处是擦伤和淤青,有的地方还肿着,一看就像刚被人打过。

  “胡鹏,你怎么成这样了?”

  李景皱眉快步走到对方面前。

  胡鹏听到声音,回头看到是李景,脸色微变,起身就要往另一边走。

  李景立马上前拉住胡鹏,皱眉问道:“胡鹏,发生什么了,你跟人打架了?”

  胡鹏抿着嘴不吭声,只闷头往校门口走,想避开他的追问。

  李景见他又犯了犟脾气,这次没再顺着他,伸手攥住他的胳膊,力道比刚才重了些:“你身上这么多伤,得去医务室处理。”

  胡鹏下意识想甩开对方的手,却是一愣。

  他没料到李景看着清瘦,力气竟这么大,自己挣了一下,对方的手却纹丝不动。

  他回头蹙眉看了李景一眼,声音沉闷得像块石头:“不用你管。”

  “你是我室友,我能不管吗?”

  李景上前一步,语气不容拒绝:“之前你帮我挡过麻烦,现在你这样,我没道理看着不管。走,我陪你去医务室。”

  说着,他直接拽着胡鹏往学校医务室的方向走。

  胡鹏还想挣扎,可浑身是伤,再加上刚挨过打又没力气,折腾了两下就没了劲,只能任由李景拉着走。

  一旁的陈丹琳跟上来,满脸好奇地追问:“胡鹏,到底是谁把你打成这样的?要不要告诉辅导员?”

  对于陈丹琳的问话,胡鹏都闷着声不回应,也看不出脸色变化。

  陈丹琳见状,不满地撇了撇嘴,凑到李景身边小声吐槽:

  “李老板,你们宿舍真的全是怪胎。包括你在内,还有这胡鹏和丰坤,都怪得很。

  也就张文平正常点,可又太闷骚,嘴上天天挂着那些文学句子,想跟他聊两句都费劲。”

  李景听到对方评价张文平闷骚,有些好笑。

  要是这话被张文平听到,得知自己被美女这么评价,对方肯定得坐在窗边,仰望天空郁闷一下午。

  当晚QQ空间就得更新一条伤痛文学的日志。

第106章 孤独的石头

  随后,三人很快到了学校医务室。

  坐诊的医生看到胡鹏满身的伤,眉头立马皱了起来,语气带着几分教育的意味:

  “这是怎么搞的?跟人打架了吧?你们这些学生,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惹事。”

  胡鹏的脸色有些不自然,而李景上前打圆场:“不是打架,是我们刚才骑单车,他没注意路,摔进路边的绿化带里了,才弄成这样的。”

  医生半信半疑地打量着两人,眼神扫过胡鹏衣服上的脚印,嘴里嘟囔着:“摔的?摔能摔出满身脚印子?”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起身拿了消毒用品,开始帮胡鹏处理伤口。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掉伤口上的灰尘,再用棉签蘸着碘酒轻轻消毒,碰到擦伤严重的地方,胡鹏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却咬着牙硬是没哼一声。

  李景在一旁继续帮忙说话:“他平时上课认真,军训也就属他表现最好。就是今天运气不好摔了。您多费心,帮他好好处理一下。”

  医生看了眼闷不吭声、看着确实老实的胡鹏,也没再追问,专心处理完伤口,又开了一小瓶喷雾和一支药膏,叮嘱道:“我开了两个药,喷雾每天喷两次,药膏早晚涂,别碰水,过些日子就能好了。”

  等医生处理完,李景到窗口掏出钱包准备付药钱。

  胡鹏见状,立马上前伸手拦住,声音沙哑:“不用你付。”

  李景摇了摇头,还是把钱付了,然后接过医生给的药膏,转身塞进胡鹏手里:“行了,这点钱没事。”

  胡鹏捏着手里的药,想把药推回去,却被李景按住了手:“钱都付了,你现在不接,难道让我扔了?我又用不上这个。”

  闻言,胡鹏看着李景的眼睛,沉默了几秒,终于接过了药。

  走出医务室,陈丹琳实在受不了胡鹏这闷葫芦的性子,叉着腰道:

  “我说胡鹏,李景又带你看医生,又帮你付钱,刚才还帮你说话,你就算不说谢谢,好歹吭一声吧?

  你又不是哑巴,别人帮了你这么多,你一点表示都没有,也太说不过去了!”

首节 上一节 68/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