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误删了办公软件,有的是鼠标接触不良,最常见的是家长给孩子设了开机密码,自己却忘了。
大左一开始总得跟着胡鹏上门,胡鹏开车时他就坐在副驾讲维修要点,到了客户家,大左修的时候也不藏着,边拆电脑边教胡鹏。
次数多了,胡鹏也慢慢上手,后来遇到简单问题,他自己就能搞定,还会给客户演示怎么备份文件。
而出现主板故障、显卡驱动冲突这种麻烦事,他才会打电话叫大左过去帮忙。
卫大海也没闲着,每天揣着公司的宣传册跑以前认识的商户。
本来都没抱希望,结果卫大海还真带回来一份合同,格外开心:
“我以前修家电的老客户,现在开了家小贸易公司,有十五台电脑要长期维护。
人家信得过我,直接签了一年的维修合同,每个季度定期检查一次,有问题随叫随到,年底结全款!”
潘子凑过来一看,合同上写着“每年服务费一万元”,不由撇了撇嘴道:“一年才一万啊,也不多嘛。”
话音刚落,卫大海双眼一瞪,直接一巴掌拍过去:“公司刚成立,你就想赚多大的钱?!做生意就是要一步一步来,知不知道?!”
一旁李景则点头道:“公司刚成立,业务还要多跑,海叔能开个好头已经很好了。”
听到这话,卫大海神色才恢复过来,然后道:“不过我们公司现在最重要的目标还是服务好海洋科技的客户,如果能拿下长期合同,我们就稳了。”
随后几人又聊了聊业务,便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
李景则拿出震动的手机,发现陈丹琳打来了电话。
“李老板,你现在有空吗?”
电话里陈丹琳的声音带着开心:“有个表演团临时要租四十套表演服,我们之前备的那些款式刚好合适,可他们离我们学校有十几公里,我一个人搬不动,你能不能来帮我送趟货?”
李景看了眼时间,下午四点多,胡鹏刚送完最后一单售后,晚上用不上车。
于是他应了下来:“没问题,吃完晚饭在校门口等我。”
随后,公司忙完后,胡鹏开车带着李景和大左回了学校。
到了校门口,李景便从胡鹏手里要了汽车的钥匙。
四十套衣服运起来有点麻烦,反正有车,所以李景打算开车送一趟。
李景把车停在校门口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路灯下的陈丹琳。
她外面套着件浅咖色短款外套,里面是一条过膝的米白色针织连衣裙,裙摆刚好落在黑色短靴上方,露出一小截纤细的小腿。
比起之前常见的休闲打扮,这套穿搭明显更显精致,衬得她本就漂亮的五官多了几分灵气,路过的几个男生都忍不住回头多看了两眼。
李景有些意外。
最近忙着公司的事和庭院设计,两人没怎么联系,没想到陈丹琳最近的衣品好了许多。
路灯的光落在对方身上,都有种电影明星出街的氛围。
哪怕以他重生后的眼光来看,这套搭配也挑不出毛病,简约又显气质。
随即他的目光很快落到陈丹琳身后的四个大布包上,布包鼓鼓囊囊的,不用问也知道是那四十套表演服。
这些衣服不同于普通休闲装,都比较厚重,放在一起便显得很多。
夜晚的风带着点凉意,陈丹琳裹紧外套,正踮着脚四处张望找李景,忽然一辆银色轿车缓缓停在身边。
车窗降下,里面传来一句带着点轻佻的玩笑话:“美女,上车吗?”
陈丹琳眉头瞬间皱起,刚想开口拒绝,抬头却看清了驾驶座上的人竟是李景。
她眼睛一下子瞪圆,惊讶地捂住嘴,脸上满是震惊:“李老板?你哪来的车啊!”
李景笑着推开车门下车,走到后备箱旁顺口解释了一句:
“公司的车,今晚刚好空着。”
说着他就帮陈丹琳拎起地上的大包,放进了后备箱。
这话没解释还好,一开口,陈丹琳的眼睛瞬间瞪得更大,身子都忍不住往李景身上凑了凑:“公司?你开公司了?”
李景早猜到对方会是这反应,没急着回答,而是坐回了车上。
等对方坐进副驾驶,他才解释道:“对,跟朋友合伙开了家小电脑维修公司,刚起步。”
“电脑维修公司?”
陈丹琳的声音拔高了些,眼里瞬间冒出光,直勾勾盯着李景:“李老板,我知道你厉害,但没想到你这么厉害!”
在她的认知里,“开公司”是只有有钱人才能干的大事,一个大一学生能做到,冲击力简直像平地起惊雷。
接下来的路上,陈丹琳的目光就没从李景身上挪开过。
一开始是震惊,眼神里满是“不敢相信”;过了会儿,那目光便多了几分崇拜;到最后,眼神直接软下来,像黏在李景身上一样。
李景被对方看得实在不自在,忍不住出声打断:“行了,别盯着我看了,快到地方了,先联系对方确认位置,干正事。”
陈丹琳这才回过神,掏出手机给表演团的人打电话,语气里还带着没平复的激动:“喂,我们快到了,你们在剧场门口等我们是吧?好的好的,马上就到。”
挂了电话,她又偷偷瞥了眼李景,嘴角还是忍不住往上扬。
第184章 入冬
李景很快就把车停在了目的地。
两人一起把四个大布包搬下来,迎上来的是表演团的负责人,一核对衣服款式和数量,当场就结了款。
三千块现金,厚厚的一沓递在陈丹琳手里。
送完衣服回到车上,陈丹琳坐在副驾上,兴奋地把钱分成两叠,递了两千给李景:“怎么样,我给你带来财运吧,你可是又赚了两千。”
看到对方得意模样,李景笑了笑,赞同道:“你做得不错,辛苦了。”
闻言,陈丹琳格外高兴,眼珠一转,又把话题绕回了公司上:“你那电脑公司,现在有多少人啊?是不是很赚钱?”
李景握着方向盘,回答道:“刚起步,还没赚到钱。加上我也就五六个人。”
听完,陈丹琳依旧盯着李景的侧脸,眼神慢慢软下来,带着点迷离的笑意,道:“李老板,你真厉害,有这么多赚钱的方法,比班里其他男生厉害多了。”
闻言,李景摇了摇头,道:“赶紧系好安全带,我送你回学校。”
等车子停在学校的路灯下,灯光透过车窗。
陈丹琳没急着下车,依旧看着李景,眼神里带着未散的迷离。
李景刚想开口说“早点回去”,陈丹琳却突然探过身,直接靠向了李景。
李景神色微变,刚要抬手推开,就听见对方带着点娇嗔的声音:“你怕什么?又不要你负责,我们都做过这些事了,还害羞啊?”
话音未落,她不等李景反应,直接凑上前吻了上来。
柔软的触感传来,李景微惊,感受到这突如其来的热情,以及对方的火热的身子,也不再拒绝,索性伸手将对方搂进怀里,用力回了这个吻。
“李老板,你真强势……不过我喜欢。”
被搂抱住的陈丹琳喘息着开口,声音娇俏又带着挑逗。
这话像是点燃了引线,李景将她抱得更紧,暧昧在狭小的车厢里蔓延开来,连夜晚的风都变得温热了几分。
……
星市的冬天来得又快又冷,街头巷尾的人都裹上了棉袄和羽绒服,呼出的白气能在空中凝成白雾。
学校里各科的期末考试也跟着来了,李景没像其他同学那样熬夜看书补重点,白天在公司处理售后、晚上在老屋赶庭院设计方案。
成绩出来时,李景的名字几乎都排在各科榜单前列,尤其是专业课,稳拿第一。
这让班里同学都暗暗吃惊,没想到李景学习这么厉害。
之后再碰到他,班里的同学态度都多了更多的尊重,有人还会主动凑过来问专业课的难题,跟他说话的语气都客气了不少。
陈丹琳更是得意,逢人聊起李景的优秀,还总故意在同学面前跟李景表现亲密。
一起去食堂吃饭时帮他占座,下课路过他座位时也会顺手给饮料或者零食,哪怕两人没公开确定关系,班里同学也默认他们是亲密关系,其他女生连跟李景搭话的都少了。
只有班长贺敏,每次听到同学们聊起李景和陈丹琳时,神色都会悄悄变一下,总下意识想转移话题。
没人注意到她眼底的失落,只有她自己知道,每次看到李景和陈丹琳站在一起的样子,心里总会有点闷。
随着星市的年味越来越浓,街头开始挂起红灯笼。
由于公司的业务不少,李景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跟父母说学校期末有实践项目要忙,得等过小年时再回家。
电话里王桂兰虽叮嘱他注意保暖,却也没多问。
王桂兰知道李景性子沉稳,家里对他的话基本都不会起疑心。
而大左是土生土长的星市人,家就住在市区,本来就没打算提前回去,每天依旧按时到公司,要么整理维修数据,要么琢磨新的电脑故障解决方案,偶尔还会带家里做的酱肉给大家改善伙食。
胡鹏听李景说要在公司留到小年,当下就决定跟着留下:“景哥,我晚几天回去没事,公司这边要是有上门维修的活,我还能帮忙。”
自从跟着李景做事后,不仅学会了修电脑,还能拿到稳定工资,他心里早就把李景当成了最信赖的人。
李景知道胡鹏的性子,也没多说,只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行,那这几天抓紧做事,等忙完,我送你去车站。”
胡鹏点头,转身又去检查工具箱里的螺丝刀。
对他来说,跟着李景留在公司做事,比早几天回家心里更踏实。
……
经过几周的赶工,李景终于完成了设计,带着设计方案去了听竹轩。
到二楼包间时,吴菲正临窗而坐。
她换了身墨绿暗纹真丝旗袍,领口别着枚小巧的翡翠胸针,长发松松挽在脑后。
没有刻意营造性感,却在抬手端茶时,让旗袍下摆勾勒出的腰臀曲线自然显露,透着股慵懒媚态。
见李景进来,她没立刻起身,只抬眼弯了弯眉梢,声音带着温润:“李工坐,刚温的普洱。”
李景在对面落座,刚要展开图纸,吴菲却先递来块雕花茶点:
“不急着说方案,先尝尝这个,苏式的松子糖,我特意让人从苏州带来的。”她语气亲昵,眼神却带着审视,像是在观察李景的反应。
李景自然地接过糖,放在手边,对于对方的话表现得很平静,翻开方案直接介绍道:“吴总,这片空地我分了‘静’‘动’两个区域。
西侧靠竹林做茶亭,用榫卯结构的木架,顶覆青瓦。
东侧留一片硬化地面,铺青石板,平时能摆四张茶桌,办小型雅集也够用。”
他语速平稳,眼神里只有对设计的专注,不见年轻人的毛躁。
吴菲挑眉,听得认真,手指在图纸上划到茶亭位置,忽然笑了笑:“李工设计倒是细致。不过我有个疑问,茶亭的柱子为什么选圆形?方形柱不是更显规整?”
“圆形柱更贴合竹林的曲线感,而且从风水上说,‘天圆地方’,能和东侧的方形地面形成呼应。”
李景解释得条理清晰,又补充道,“如果吴总偏好方形,我也能调整。”
他不固执己见,却也没完全讨好,分寸拿捏得刚好。
第185章 请王雪
随即聊到方案细节时,吴菲话锋忽然转了,盯着李景眼睛:“我听红霞姐说,李工还是学生?还开了家电脑公司,和海洋科技合作?”
她端着茶杯,眼神似笑非笑,却在打探李景的神色变化:“而且我看你这设计功底,不像是学生,反而像是经验老道的设计师。”